★兰州市榆中县





  【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旧址】

  在甘肃兰州市互助巷2号。砖木结构旧式平房小院。紧靠大门的南屋外间,是办公室兼作会议室、接待室,里间为处长住室。西房为秘书、副官及警卫员住室,东房是厨房和服务员、炊事员住室。1937年成立,宣传抗日主张,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输送大批青年到延安,营救西路红军,接待前往苏联路经兰州的我党领导同志。1939至1940年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赴苏联治病,往返都住于此。并转运苏联支援的物资和新疆、甘肃运往前线的物资。1941年撤回延安。

  【五泉山】

  在甘肃兰州市南、皋兰山北麓。海拔1.600多米。因山有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泉而得名。蒙、惠二泉在东西两侧,俗称东、西龙口,清流泄地,瀑布垂空,景色天然。史籍载:汉无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证,曾驻兵于此。可见五泉由来已久。山上主要建筑为崇庆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千佛阁、嘛尼寺、地藏寺、三教洞均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后和光绪年间陆续重修。崇庆寺保存泰和铁钟一口和金刚殿内接引寺铜佛造像一尊。泰和铁钟为金泰和二年(1202年)铸造:高3米,径2米,重万斤。铭文有“仙闻生喜,鬼闻停凶,击破地狱,救苦无穷”等语;接引寺铜佛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铸造,高5米多,身围约2.7米,重近万斤,造型精美。1955年于此山辟公园,游览面积350亩。山间断崖陡立,乔木蔽天,可登高望远,鸟瞰市容。

  【甘肃省博物馆】

  在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南侧。大楼中间五层,两翼三层、后为展览大厅,尾部有圆形讲演厅。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展览大厅两侧有宽4米的回廊,与两翼相连,建筑雄伟壮丽。另建有文物保管楼、汉简楼、文物化验修复室及搬迁复原的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馆藏种类繁多的彩陶,图案绚丽,具有地方特色;两万余枚居延简册及其他汉简,是研究汉代历史的文字资料。馆藏木漆、丝麻织品和少数民族文物尤多,淳化阁帖刻石一百七十五块,包括欧阳、颜、柳各名家,以及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赵盂頫的千字文等,是我国书法艺术宝藏。

  【白云观】

  在甘肃兰州市。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总督瑚松额奏请建立祀吕祖。初建规模占地30亩,中轴主体建筑,东西院对称,北是亭台楼阁,假山小桥,曲栏回廊点缀。现存山门巍然屹立,顶砖雕重檐斗栱,下开左中右三个拱形大门,气势雄伟,戏楼高10米,木结构,卷棚歇山顶,三面斗栱,画栋雕梁,四角飞檐挑空,前中后三座大殿,均为卷棚歇山顶,前殿高深宏敞,四面斗栱三十二朵,上下方之间雕饰精美。左右置厢房,钟鼓楼。近年整修,辟为文化活动场所。

  【白塔山】

  在甘肃兰州市黄河北岸。因山头白塔得名。岗阜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山下有金城、玉迭二关,为古代军事要冲。白塔建于元代,明景泰年间重建,七级八面,上置绿顶,下筑圆基,通高约下米。山上一、二、三台建筑群,依山势升高,飞檐红柱,参差错落,绿树丛中亭榭回廊连属,四通八达。“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官殿、三星殿、迎旭客阁、白塔寺、云月寺等建筑,总面积约8000余平方米。

  白塔山白塔登临殿阁,可凭栏远眺日出,黄河九曲,气象万千。东、西、北三山之巅各有东风亭、喜雨亭、牡丹亭。此山原为荒山,解放后,引水上山,植树造林,绿化面积约4.500多亩。今已树高林密,浓荫翳:1958年辟为公园。

  【白衣寺塔】

  又名白衣庵塔。在甘肃兰州市内,是白衣寺内主要建筑,寺已改建他用。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通体砖砌,面垩白色,实心。八角十三级,高近20米,塔刹置绿色琉璃球。每层八面开龛,龛内塑佛像,形态各异。下层正面开一大龛,塑佛像三尊。每层檐角系铃,随风叮当作响。

  【黄河铁桥】

  旧名镇远桥。在甘肃兰州市白塔山下。为黄河第一桥。建千明洪武年间。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黄河经皋兰城北,距城西八十步架浮桥梁以渡河,河北有关(指金城关),在白塔山下,以二十四只大船贯连,浮于河面,称镇远桥。冬拆春设。古代这里是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的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汉以后,严冬黄河结冰,厚数尺,车马通行其上,俗称冰桥。史称陕西之路可通甘凉者,惟兰州浮桥,敌若据此桥,则河西隔绝,饷援难通。夏秋河水暴涨,桥常冲毁,冬春之际,冰凌冲撞,亦常摧桥。《兰州古今注》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把浮桥改建为铁桥,长七十丈,宽二丈二尺四寸,桥下设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河南第二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七尺。共花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工程由德商泰来洋行承修,但物资运输和施工全为我国承担,各地人民以骆驼、大轱辘车,远涉千里,东自天津等地运输架桥材料,终于在黄河上架起第一座铁桥。铁桥曾于1954年进行加固工程,上架弧形钢架拱梁,结构美观,气势更见雄伟。

  【雁滩】

  在甘肃兰州市东北隅,原是黄河中的十八个沙岛。早年常有大雁在此栖息,因有此名。1958年修筑成20公里的环滩大坝和柏油马路,穿过滩上黄河支流三条,河滩乃与市区连成一体。后辟雁滩公园、游泳池,已成兰州游览胜地。

  【兴隆山】

  在甘肃榆中县城西南5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东西两面山坡上,天然林密布,有云杉、松、烨、柳、杨等乔木及灌木丛。峰峦迭翠,四季长育。上有大白、玉液泉,汇成小溪山涧,清流潺潺。中有大峡河,清澈见底,南北穿越峡谷,流入榆中县宛川,归于黄河。地阴潮湿,气温较低,为游览避暑胜地。东西两山原有殿宇楼阁七十余处,画栋雕粱,飞檐红柱,多为明清两代所建或改建,解放前多已毁坏。现仅存清代小型卧桥一座。每年6月6日山上有庙会,为时六天,遐迩居民十余万人来此朝山赶会。此风俗延续至今。抗日战争时期成吉思汗灵柩曾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迁存东山娘娘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