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小百科 作者:孟德
六乐




  六乐是周代人盛称的“六代之乐”的简称。周代人记载的黄帝、尧、舜、禹、汤和周武王之乐,统称为“六代之乐”。《周礼·春官·大司乐》说:“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即《咸池》)《大韶》(即《韶》)《大夏》《大濩》《大武》。”郑玄注说:“此周所存六代之乐。黄帝曰《云门大卷》……《大咸》,《咸池》,尧乐也……《大韶》,舜乐也……《大夏》,禹乐也;《大濩》,汤乐也……《大武》,武王乐也。”这个记载,与其他典籍不完全相同,如郑玄注《礼记·乐记》,就以《大章》为尧乐,与《吕氏春秋》同。这些乐舞,在周代的雅乐系统中是确实在表演的。比如孔子在齐国就听到舜乐《韶》(因为伴奏乐器中有箫,又称《箫韶》)的表演,竟至于“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并且称赞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

  六乐又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类。

  《云门》《咸池》《韶》《大夏》是文舞。文舞的表演情况是表演者左手执籥(一种吹管乐器),右手执翟(锦鸡尾羽);《大濩》《大武》是武舞。武舞的表演情况是舞者左手执干(盾),右手执戚(大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赤霓”E书作品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