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文化意义》(下) -莫砺锋

  





  央视国际 2004年09月17日 14:32

  主讲人简介:

  莫砺锋,汉族,1949年4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79年至1984年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成为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为九届江苏省政协常委,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工作,主攻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四部、合著三部,参加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材两种,在全国一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曾于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200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内容简介:

  我们说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什么评价他为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什么评价杜甫为诗圣?我们主要是看他的影响。可以说自从有了杜诗,中国古典诗歌就再也不能摆脱他的影响了,杜甫的影响已经潜在地含在一部诗歌史中间了。

  杜甫一生飘零各地,走过许多地方,他的死亡、他的去世、他的安葬至今都是一个谜。他到底是怎样去世的?他安葬在什么地方?现在还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话题。所以现在在中国各地留下了很多杜甫的遗址,杜甫的坟墓就有八座之多,这些地方的杜甫墓都被当地人认为是真的,争得很厉害。这说明很多地方的人民都非常希望这位伟大诗人是安息在我们这个地方,安息在我们的家乡。

  那么也有人说,杜甫一生信奉儒学,在他生活贫困的时候,他有没有动摇过?我们说他有的时候当然动摇、怀疑,感到痛苦。甚至有的时候为自己这样一种儒者身份感到困惑,但是不管世界怎么变,不管怎么穷困,杜甫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从根本意义上讲,杜甫对于儒学是始终如一的信念,他没有根本的动摇过。所以这也是杜甫为后人所尊崇的原因之一。

  (全文)

  中华文化它最后沉淀的内容是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的一种陶铸,就是传统文化有很多方面。最后都凝聚在我们民族的一个民族性格上面,一种文化性格上面,当然熔铸成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不是某个人的贡献,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很多的人物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我现在要说的是杜甫在这个过程中间他是有杰出贡献的,他本人的行为、本人的表现、本人的诗篇,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下面来讲一讲这一点。

  我想有这样三点,第一,中华民族极其重视群体利益,极其重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崇尚一种把群体利益看得比个体利益更加高的这样一种精神境界,那么这一点我觉得杜甫是一个杰出的代表。我们看到杜甫这个人,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举动,后人经常感到迷惑,感到困惑。就是他虽然身居下位,很多时间就是身在民间,但是他却始终对于国家的命运,对于朝廷的政治非常关心。甚至在那里出谋划策,指出很多地方应该补救的,怎么样子才能补救,怎么预防。一句话,他对民族国家的前途充满了一种忧患感,而忧患感它的基础是责任感。他虽然在民间,但他觉得自己对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宋代的范仲淹有两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前面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我觉得最形象地体现这一句话的就是杜甫以及他的作品,一部杜诗很多作品可以看作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具体表现,这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个特点。

  第二,中华民族虽然主张仁爱,同时也主张宽容。孔子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吾道一以贯制”,我的学说用一根红线可以贯穿它,那么他的弟子曾参就很好地理解说,“夫子之道其忠恕而已”,就是孔子道的核心内容是忠和恕,恕就是宽恕,中华民族有一种宽容精神。对于异族的文化,对于异族的风俗习惯我们都是用一种很宽大的胸怀容纳它,接纳它。中国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不像很多国家都有宗教战争,中国历史上很多宗教并行不悖,都传进来了,但是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这跟中华民族的宽容性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杜甫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你不可否认杜甫对于其他的学说,对于道家对于佛家的思想,他都是很尊敬的,他不排道,不排佛。杜甫跟很多道人僧人都有很密切的交往,跟他们结为好朋友。杜甫有一首诗,我觉得很有趣,写他到一个寺庙中间去听一位高僧讲道理,讲一个《止观经》。佛家的一个重要经典。他听得很好,觉得这个经讲得很好,道理很深奥,很对。但是他后面说,“妻儿待米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他说我虽然崇尚你佛家道理,觉得你讲得很透很好,但是我首先回去照顾一下家人的生活,家里的妻儿等待我给他们提供米,他没饭吃。回去做了这个事情以后,“他日杖藜来细听”,我将来有空了,再到你这里来细听。所以他对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态度,就是这样,很尊重,很宽容。同时,又不违背他以儒家为安身立命之本这样一个基本立场,所以这样一种宽容的态度,我觉得这正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一个特点。

  第三,我们讲宽容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容。孔子曾经说过,“乡愿德之贼也”就是那些不讲是非的,不讲爱憎的,没有是非感的老好人,孔子称之为“乡愿”。这是德之贼也,这是对道德有巨大损害的一种行为,他是坚决反对乡愿。我们主张仁爱、主张宽容都是要有原则的,在原则立场上的。我们对于那些丑恶的思维应该要憎恨,要批判它、要消灭它,这一点在杜甫的身上也有很好地体现。杜甫因为爱人民,所以他对那些损害人民的势力,种种丑恶现象,他是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哪怕这个批判的矛头要涉及君主,涉及高官,他一概不回避。因此我觉得在古代诗人的作品中间,批判力度最大的首推杜甫,这一点确实是他的一个光芒四射的一个方面,那么这一点正是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民族精神。

  最后一点,谈一谈从文化的意义上面来看,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一看杜甫对后代的影响。我们说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我们为什么评价他为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什么评价杜甫为诗圣?我们主要是看他的影响。杜甫对于一部诗歌史的影响当然不用我今天再说,这也不是我们的话题。可以说从产生杜甫以后,中国古典诗歌就再也不能摆脱他的影响了,随便你什么人,你怎么写诗,他的影响已经潜在地含在一部诗歌史中间了。这个我们就不用再谈,我们看一看在文化上面,在诗歌以外的一些文化领域的一些影响。

  杜甫一生因为飘零各地,走过许多地方,他的死亡、他的去世、他的安葬至今都是一个谜。他到底是怎样去世的?他安葬在什么地方?现在还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话题。所以现在在中国各地留下了很多杜甫的遗址,杜甫的坟墓就有八座之多,有八个地方有杜甫的坟墓。其中有四个地方就是湖南的耒阳和平江,还有河南的巩县和偃师,这四个地方的杜甫墓都被当地人认为是真的,争得很厉害。大家都说这里才是真正的杜甫的坟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很多地方的人民都非常希望这位伟大诗人是安息在我们这个地方,安息在我们这个家乡。当然更加著名的就是成都的杜甫草堂,我每次到成都去,一定要到杜甫草堂去朝圣。杜甫草堂现在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一个花园,一个园林,它里面亭台楼阁,花木扶疏非常优美,境界非常好。当然杜甫生前没有住过这么好,杜甫生前住的草堂就是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描写的那个破草房。那么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一座园林被称为“杜甫草堂”呢?我想成都草堂呈现着今天这样的规模,这是后代的人民为杜甫落实政策,就是后代的人民觉得我们的伟大诗人不应该住在一个漏雨的破草房里。他应该住在一座安静的、优雅的一个园林里面,让他对着花木,对着亭台楼阁,更好地写他的诗篇,所以成都草堂已经成为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这是杜甫在文化上的一个巨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杜甫的影响也深入到其他的艺术领域,我们现在看到很多的书法作品,是写杜诗。很多的国画,绘画是以杜诗为题材,非常多。我在成都草堂里就看到过五十多种,历代名人的书画,都是以杜诗为题材。杜甫的影响或者说杜甫的光辉,还照耀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面。杜甫一生走过很多地方,写过很多优美的诗句来吟咏我们的大好河山,当大家登上山东的泰山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地方都刻着杜甫《望岳》中间的句子,他的“齐鲁青未了”,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样的句子,到处都刻着,很多处。换句话说,即使你没有刻在那上面,我们一个稍微有点文化常识的人登上泰山,你的心中自然会浮现出来“一览众山小”那样的句子。假如你走到洞庭湖畔的岳阳楼,看到岳阳楼里面,当然马上就会看到他吟咏洞庭湖的句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话,他所吟咏过的祖国河山,两者已经结为一体。中国人游览山水有一个观点,总是觉得有人文内涵的景点更有意思,更有趣味。我不喜欢袁枚的诗,但是袁枚有一句诗说得很好,他说“江山也要伟人扶”,就是江山也需要名人的扶持,我觉得杜甫当然也有李白,他们所吟咏过的祖国的大好河山就由于那些杰出的诗篇而有了一种文化的意义,它不再是一个纯自然的东西,这是杜甫的一大贡献。

  当然,杜甫对后人在后代的更大的影响是对于后人一种人格塑造或者道德建树上,这方面的影响更加大一些。一部杜诗几乎可以用一句话,就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来概括。就是伟大的诗篇往往产生在不是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恰恰产生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候。这个时候文学的任务、诗歌的任务才突现出来,杜诗的意义也是这样突现出来。因此在后代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到危难困苦的时候,这个时候杜诗就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从宋代以后,无数的爱国志士都是从杜诗中间吸取营养。我们看北宋将要灭亡的时候,有一个爱国名将叫宗泽,宗泽因为抵抗金军没有机会,朝廷掣肘他,他没有办法渡过黄河去杀贼,所以他最后临终的时候,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吟咏杜诗。李纲,同样的,在他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的时候,亲笔题写杜诗送给他的朋友,以此鼓励他的朋友。当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文天祥被抓到燕京去以后,关在狱中三年,三年始终不屈,始终坚持民族气节,最后从容就义。他在燕京狱中这三年过程中间,是什么东西支撑着他?皇帝都已经投降了,太后都已经投降了,家人都失散了,南宋已经灭亡了,他为什么还要在那里维持民族的尊严坚持民族的气节?就是不投降,为什么?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他?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写道“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我在一个刮着大风的屋檐下面,就是在监狱里面,展开一本书本来读。古人的道德光辉照亮了我,这个古人的著作其中首先就是杜诗。所以文天祥在燕京狱中写了二百首《集杜诗》,把杜诗的原句拿出来重新组合成一首新的诗,写了二百首,都是五言绝句。这是说明一部杜诗就是支撑文天祥的一个精神源泉,一部杜诗也就是文天祥民族气节的一个核心内涵。我们觉得这一点是怎么估价都不为过分的,我曾经听很多位前辈说过,当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时候,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那时候很多流亡到四川的,在重庆,在成都的前辈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约而同地吟诵起一首诗,就是杜甫的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这个时候大家觉得最能表达我们内心的就是杜诗。

  刚才说的都是限于国内的影响,实际上杜甫的影响早就越出国外。从13世纪开始,杜诗就在我们的东亚邻国进行广泛传播,韩国、越南、日本,到了1481年韩国就出现了世界上首部完全把杜诗翻译过去的一部著作,叫《杜诗谚解》,完全译成了韩文。所以杜甫的影响早就越出国界,他是一个世界文化名人。说实话我对很多日本汉学家的学术成果是蛮尊敬的,他们确实研究得很细很透,但是我一直觉得他们这些人不可亲。但是其中一位例外,这个人的名字叫吉川幸次郎,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听到过?吉川幸次郎是一辈子研究杜诗的一个专家,他研究杜诗研究了一辈子,写了很多关于杜甫的著作。在他临终之前,就是他快要去世的那个时候,大概一年以前或者两年以前。他专程到中国来,到河南的巩县,到杜甫的出生地去朝拜。他专门为此用白布做了一件长袍,是他理解中的唐朝人所穿的礼服,他想是那样子的。用白布做了一件长袍,他准备到了巩县杜甫出生地以后,就穿上这件长袍来行礼。可惜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他到了郑州以后,在那里停留了好多天提出要求,我们不同意。因为那时候规定,大家也许不知道,那时候县以下外国人是不许去的,巩县是一个县。所以吉川没有能去成,最后很失望地回去,由这一件小事我就觉得吉川教授这个人很可亲,说明我们杜甫的光辉已经照亮到那里。

  西方人民当然对我们的古典文学比较隔膜,但是我也注意到,有一个美国现代诗人叫做雷克斯罗斯,雷克斯罗斯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有名的判断。这是我们南大外文系的张子清教授告诉我的,他翻译过他的诗,他说这位诗人提出来,他读了很多杜甫的诗。他认为杜甫的价值,杜甫所关心的是人跟人之间的爱,人跟人之间的宽容和同情。他又认为只有这种品格才能最后拯救我们这个世界,最后拯救世界的不是高科技,不是其他东西,就是人跟人之间的爱、宽容和同情。他又认为有这样一种品格的杜甫,所孕育他的这样一种文化,当然也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比孕育了《荷马史诗》的希腊文化更加伟大,因为《荷马史诗》中间缺乏这种东西,这当然是外国朋友对我们杜甫的评价,我听了至少感到很高兴。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为我这次演讲的结束语,那就是我引用过的闻一多先生的一句话,杜甫确实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提问:我想请问的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么杜甫他也写过“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我的问题就是说,杜甫他是不是也对儒家思想有过一种动摇,特别是他在同谷以及在以后的夔州,他穷困潦倒的时候,有没有这种动摇过?第二个问题稍微小一点,我想杜甫他可以说嗜酒如命,在家里非常穷的时候,他还那么喜欢喝酒,他的妻子会不会怪他?

  我们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因为比较有趣一点。说杜甫嗜酒如命,这句话是郭沫若首先说的,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这本书里首先说出来的,用“嗜酒如命”这四个字。应该说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都喜欢喝酒,宋代苏东坡是酒量不好而喜欢喝酒,其他的大诗人都是既喜欢喝酒,酒量又大,喝很多酒。所以有人现在说,陶渊明的儿子智商不高,好像杜甫的儿子也未见有什么好的表现,这就是酒精中毒而影响了遗传。现在回到郭沫若的观点,郭沫若那个话是在《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当然他那个观点是偏颇的,因为本来说古人喜欢喝酒,古代的诗人喜欢喝酒,尤其说李白和杜甫喜欢喝酒,这都符合事实,这不错。但是问题是郭沫若的态度我觉得有问题,同样喜欢喝酒,他说李白喜欢喝酒说明了他跟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因为劳动人民都喜欢喝酒,李白也喜欢。他说你看有一个证据,现在很多的小酒店,那个招子,外面的酒帻上都写着“太白遗风”,劳动人民都认可李白喜欢喝酒,我们也喜欢喝酒。而杜甫喜欢喝酒,他说杜甫嗜酒如命,是地主阶级的腐朽生活形式。这个态度有点问题,我们抛开这个问题不讲,我们就讲杜甫喜欢喝酒,他有没有受到妻子的责怪?杜甫受到妻子责怪我们没有看到,当然我们也没有在杜诗中间看到像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所写的,他有了朋友来了,逮到一条鱼,想喝酒没有。妻子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藏了很久了,赶快拿出来。杜甫的妻子没有这么贤惠,没有说藏一些酒,等他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我没看到这方面的描写。但是我们也没有看到说妻子怪他喝酒,杜甫跟他的妻子杨氏夫人关系是非常好的,这可以说是模范夫妻。杜甫一生只娶过一次,只结过一次婚,不像李白结过很多次婚。杜甫始终只爱他的妻子,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想念他的妻子,如果生活过得稍微安定一些,他就写他跟妻子之间那种相亲相爱的生活。写到“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我的老妻给我一张纸画一幅棋局跟我下围棋,写了很多。说到杜甫的喝酒,应该承认杜诗中间写酒是非常多的,这当然首先是古代诗人的一个共同习性,其次可能也有借酒浇愁的意思。他在长安十年的时候,他诗中很多次写过,他跟好朋友郑虔或者其他的毕曜这几个好朋友之间的交往,经常是有了三百个青铜钱,有了一点点钱就赶快买一点酒来喝。“宜速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我口袋里好不容易有了几个钱,赶快买一点酒,到小酒店里去喝。这恐怕不是对一种什么腐朽生活,没落生活的追求,而确实是借酒浇愁,酒能使人暂时忘记他的忧虑,是能够宽解人。很多人喜欢喝酒,我想没有什么太了不起的地方,而且我们现在很难估计杜甫的酒量到底是多少,这个里面没有。当然诗中间写得都是夸张的,他写《饮中八仙歌》,描写李白他们的喝酒,写的很有兴致,兴致勃勃,他本人喝酒当然也有那种情境,但是应该说酒在杜甫的生活中间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也不是杜诗中间最重要的内容。这一点跟李白诗中间比例可能有一点不一样,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多讲了,下面讲一讲你的另外一个问题。

  就是杜甫那样一种对儒家的信念有没有怀疑过?有没有动摇过?当然是有。他有的时候动摇、怀疑,感到痛苦,甚至有的时候为自己这样一种儒者的身份而感到怎么回事,为什么我学问这么好,我是一个坚持儒家道德观念的人物,为什么现在这么穷困呢?他感到困惑,我的理想没有办法实现,杜甫一生以他的儒家身份而自豪,我统计过,杜诗中间用到“儒”这个字有45次。其中有一次是侏儒,那个不算,就是说身材矮小的人。其他44次都是在儒家这个意义上用,他自称是“儒”,是“老儒”。有时候甚至称自己是腐儒,一个很迂腐的一个儒,因为固守这样一种信念,在现实生活中间怎么碰壁都不改变。但是不可否认,杜甫有的时候,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当他没有办法实现理想,甚至连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时候,他有痛苦有动摇。你刚才提到《同谷七歌》,最后一首就是这样子,他有所动摇“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山里面有一个老儒生以前我跟他老早就认识,现在两个人见面,大家都很伤心,讲讲我们的怀抱没有办法实现,这是有的。但杜甫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即使在这个时候,他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的核心的,最基本的对于儒学的那种依恋,对儒学的那种理解,对儒学精神的那种实践。他从来没有抛弃过,他一直到最后,一直当他从四川出来沿着长江在一叶扁舟上面漂流,后来又到了洞庭湖,到了湘江,在那个境界,当他走到生命的最后关头完全穷困潦倒,人生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的时候。他依然很自豪地自称是儒,“天地一腐儒”,我是天地之间的一个迂腐的儒生,“腐儒”这个字表面上看好像是说我自己很迂腐,实际上是带有一种自豪感。这表现为一种道德信仰上面的执著一种坚决的追求,至死不渝的精神。不管世界怎么变,不管我怎么穷困,我的遭遇怎么不好,我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这是杜甫自称腐儒一个最核心的内容。所以我觉得从根本意义上讲,杜甫对于儒学是始终如一的信念,他没有根本的动摇过。

  莫先生您好,我想向您请教的问题是,杜甫“诗圣”的称号是宋人确立的,那么这与宋代的理学思想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谢谢。

  “诗圣”这个称号就是诗中的圣人,这个称号的最后的确立提出来是明人。就是明末的王嗣奭在他的《杜臆》里首次提出来的,但是这个观念,这个概念确实是宋人提出来的。宋人对杜甫有很多评价,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个说他是集大成,他集诗歌之大成。集大成本来在儒家的术语中间就是圣人的概念,因为这是孟子对孔子的称呼,孟子说孔子是集大成者。同时宋人也说过,杨万里说过杜甫是圣于诗者,在诗歌这个领域中他已经超凡入圣了。同时宋人还说过,杜甫写的诗像“周公制作不可拟议”,就像周公在政治上那些建树一样,你觉得没有办法来评价他,太伟大了。所以这几个意思基本上已经颇近圣人的意思,但最后诗圣是由明朝人提出来的。这个同学刚才提的主要的意思就是说,它跟宋代的理学思想有没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应该说说起来有一些复杂,我简单地提一提。我本人对宋代理学思想研究不多,但对宋代理学家的文学思想有一些研究,因为我研究过朱熹。我觉得宋代的理学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学说,或者作为一种哲学学说,它在我们当代所受到的评价是偏低的。就是大家现在说到杜甫的崇高地位是宋人确定的,那么宋人又是受理学思想影响,这样一种评价会不会有保守的意义在里面,会不会有不那么崇高,不那么伟大的成分在里面。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大家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可能是觉得理学思想是一种官方思想,是统治阶级一种思想的一种表现,实际事实不这样。

  理学思想在整个宋代,除了南宋的最后半个世纪以外,始终没有成为官方思想,它一直是民间思想,它甚至在朱熹身后还是受到镇压的。朱熹死了以后,追悼会都不能开,他的弟子去送葬,都要受到朝廷的追查。完全是受镇压的,是一种民间思想。我自己认为,一种思想如果它被确立为统治阶级所采纳的思想的话,它的生命也就慢慢地停止。最有生命力的思想是在民间,民间思想才有活力。因为它能发展,而统治阶级所采纳的思想它是固定的,定于一尊,它由权威解释,它不能再发展。所以宋人对于杜甫典范地位的确立,应该说确实是跟理学思想有关系,我们刚才提的朱熹的那番言论,就是一个明证。但是这主要是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表现的,他消极的方面很少,积极意义是什么呢?在理学家看来,在理学思想看来,对于一个人物,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在的人物,对他的评价最主要的一个判断是道德判断。你首先是不是一个好的人,然后才称得上你是不是好的文学家,是不是好的政治家。这一切建立在你首先是一个好的人这个基础上。道德判断是第一位,审美判断是第二位。所以宋人对杜甫那么推崇,当然他是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既有道德判断,也有审美判断。但是最核心的最基本的首先是道德判断。也正由于如此,所以李白没有被确立为诗圣,宋人看来李白有很多缺点,而杜甫几乎是完美的,那首先是道德判断。这样一来,我觉得如果说杜甫在宋代所受到的评价跟理学思想有关的话,那么这种影响,这种关系基本上是积极的,是应该肯定的,里面并没有多少消极的东西。

  我就想提一个问题,就是他的有一首诗中写到,“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就是在他的生活中,可以说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他惟一留下来的更重要就是他的诗歌,从这句诗来说,诗在他生命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一个是他对诗的看法,第二个是他留下来的诗对我们后来如何看待杜甫,这个诗又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谢谢。

  “诗成吟咏转凄凉”,我想大概说的这样一种状况,就是他本来想借诗来解愁,因为我在生活中间不顺利,遭遇不好,我想通过诗歌写作来抒发我的某种忧愁,但是没想到,写好以后,我就更加愁了,觉得心境更加凄凉,大概是这样一种意思,那么主要的问题就是说,诗歌在杜甫的一生中间到底是什么地位,他的写诗作为他的一生的事业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想,从本质上讲,杜甫是一个诗人,我们虽然刚才说了很多诗歌以外的话,说他在文化上面,但他最本质的价值上说,杜甫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成为诗圣,成为我们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这绝不是偶然的,这跟他对诗歌那种全心全意把整个生命都融化进去,那样一种态度分不开,喜欢文学的人不少,喜欢写诗的朋友也不少,但是很多人仅仅是在某种状态之下写诗,或者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写诗,很少有人说从小到老,一以贯之,而且在任何生活状态之下,在任何心境之下,都不放弃诗歌写作,都不放弃对诗歌艺术上的追求这样的人是很少的,那么要说有的话首先就是杜甫,他这个人从很小就开始写诗,他自己回忆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他七岁时候就写诗,写一首咏凤凰的诗,他在长安十年的时候,他向皇帝献赋的时候就说过,他那个时候已经写了好几千篇诗了,那时候他才三十几岁,就是他从青少年时代就接受了诗歌的熏陶,就开始写诗,因为这也不奇怪,他的祖父杜审言就是当时的一位大诗人,他说诗是吾家事,诗就是我们家的事情,是我家的一个传统,一个光荣传统,所以他从小写诗,那么写到什么时候为止呢,写到他最后生命的终结,当他最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他到了湖南的耒阳,又泛舟北上,船行在湘江上将要进入洞庭湖的时候,写下那一首绝笔诗,就是《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那一首诗的时候,最后划上了一个句号,他一生都在写诗,而且一生不仅仅是写诗,作为消遣作为应酬,一生都把诗歌作为他的最重要的事业在进行追求,他在诗歌艺术上真是孜孜不倦,千锤百炼,所以他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个诗歌如果句子还没写到惊人的程度,他是死也不肯罢休,一个人做任何事业,真正要获得大成功的话,你必须要全心全意地去做,你必须要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进去,这样才可能做成一番大事业,而杜甫就是一个把整个生命都融化到他的诗歌写作中间去,这样一个诗人,在杜甫看来,诗歌是人生崇高的一种职业,做诗人,写诗是一个崇高的事,这当然也是唐代大多数人共同的看法,诗人在唐代的地位,不是我们今天社会的人所能想像的,我们今天大家听到说某人是诗人,还有点调侃,这个人写诗,是诗人,我经常听到有的年轻朋友说,散文写得不通顺就去写诗,这是简直是对诗歌极大的亵渎,诗歌应该是最好的最精美的文学形式,用当代诗人艾青下的定义,什么是诗歌?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就是最具有文学本质的最具有文学功能,最集中的就是诗歌,它是一种最高的形式。诗是中国一切文学的极致,最高境界就是诗,所以杜甫一生是瞄准了这一点,他确实把写诗,把诗歌创作看做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也就是最崇高的事业,所以他生前实际上早就已经知道,他这一生注定在政治上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惟一能够留给后人的,惟一能够使自己在历史上成为一位人物,使自己的一生不白过的事业就是写诗。所以他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虽然是他对他的好朋友李白的评价,也未尝不可看作他对自己的评价。他自己知道自己身前冷落,身后凄凉,这一切都是注定的。但是他觉得凭借他的瑰丽的诗篇,凭借他在诗歌上的巨大贡献,他将能够千秋百世地垂名下来。而杜甫这个预言确实也是很准确,他确实凭借诗歌而活在我们的文学史上,他也凭借他的瑰丽的杜诗,成了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位重大人物。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