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仅气质非凡,个性鲜明,而且诗文在当时享有很高的盛誉。有的诗人在世的时候并不一定声名显著。比如杜甫,他的诗作在盛唐时代并没有受到人们特别的重视,直到中晚唐乃至宋以后才名声大盛。而李白的诗歌在盛唐当代就享有很高的声誉。
可就是这样一个胸怀远大抱负、诗文纵横天下、声名煊赫的一流诗人,不仅没有在盛唐的政治舞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政治冷遇,甚至最后被流放夜郎,算是沉到了政治旋涡的最底层。除了留下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外,白发苍苍的李白在政治上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用封建时代衡量读书人的标准来看,他在政治上是完全失败的,他的人生当然也是完全失败的。人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位诗坛奇才,有着极高的政治抱负,又生活在政治相对开明的盛唐时代,怎么会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收获呢?是什么原因使他的政治人生成为了一个悲剧人生?
要了解李白政治上的悲剧,还要先从他不平凡的政治抱负、政治理想说起。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封建时代的职业理想与我们当代文人的职业理想有很大的不同。在古代,作家、诗人并不是一种可以谋生的具体职业,封建时代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做官,官做得越大越好,最好一直做到宰相。李白也不例外,李白是盛唐时期最杰出的大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使他更为自信,他自然也怀抱着比一般诗人更为远大的政治理想。
李白的政治理想很大,也很简单,什么理想呢?他有两个理想,第一个就是当宰相。他说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又说“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意思是说,我愿意做宰相,就像春秋时候的管仲和晏婴一样,做皇帝的辅弼之臣,我做了辅弼之臣,必然能使四海升平,天下大同。这是他的第一个理想,这个理想非常大。
第二个理想是什么呢?做皇帝的老师。他在《赠钱征君少阳》诗里边说:“秉烛唯须饮,投干也未迟。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他把自己比做唐代的姜太公,只可惜钓了很长时间的鱼,唐代的周文王还没来。李白认为自己就是唐朝帝王之师的最佳人选。帝王之师也许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崇高的理想了,它的内涵远非宰相这样一个具体的职位所能涵盖,而是包含着对自身价值、尊严的高度认同。
李白的理想就这么大,而他也为自己规划了实现这一远大理想的明确途径。这是一条非同寻常的途径。李白不愿意像一般人那样从基层的小官吏做起,比如从县令开始,一点一点获得升迁,如果幸运的话,到六七十岁能够做到三、四品的大员。对于李白而言,这种漫长的升迁过程是难以忍受的。他“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器度弘大,声闻于天”(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李白的升迁途径就是要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种实现理想的途径是如此的与众不同,这极富传奇色彩的自我期许导致他慷慨自负,言行不拘常调。换言之,李白的实现方式、言行方式就是要与同时代的读书人迥然相异,这也表现在他对待科举的态度上。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录用人才最重要的制度,它诞生于隋朝,规范于唐朝,鼎盛于宋朝,发展于明朝,终结于清朝。李白生活的时代,正值科举制度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上一大批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跳龙门”,走向仕途。然而,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李白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他似乎从来也没有表露过参加科举考试的愿望。与他前后同期的几位大诗人,如王维、高适、杜甫等都有科举考试的经历,有的就是进士出身,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在现存秩序框架内谋求实现政治理想。李白则不同,他可能不愿意走这样一条寻常的发展道路,而要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走跨越式发展道路。那么,李白是如何走上这条跨越式发展道路的?这一道路会给他带来什么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