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寄小读者①
   作者:冰 心    

    通 讯 一  

    似曾相识的小朋友们:
    先感谢《人民日报》副刊编辑的一封信,再感谢中国作协的号召,把我的心又推进到我的心窝里来了!
    二十几年来,中断了和你们的通讯,真不知给我自己带来了多少的惭愧和烦恼。我有许多话,许多事情,不知从何说起,因为那些话,那些事情,虽然很有趣,很动人,但却也很零乱,很片断,写不出一篇大文章,就是写了,也不一定就是一篇好文章,因此这些年来,从我心上眼前掠过的那些感受,我也就忍心地让它滑出我的记忆之外,淡化入模糊的烟雾之中。
    在这不平常的春天里,我又极其真切,极其炽热地想起你们来了。我似乎看见了你们漆黑发光的大眼睛,笑嘻嘻的通红而略带腼腆的小脸。你们是爱听好玩有趣的事情的,不管它多么零碎,多么片断。你们本来就是我写作的对象,这一点是异常地明确的!好吧,我如今再拿起这支笔来,给你们写通讯。不论我走到哪里,我要把热爱你们的心,带到那里!我要不断地写,好好地写,把我看到听到想到的事情,只要我觉得你们会感到兴趣,会对你们有益的,我都要尽量地对你们倾吐。安心地等待着吧,我的小朋友!
    自从决心再给你们写通讯,我好几夜不能安眠。今早四点钟就醒了,睁开眼来是满窗的明月!我忽然想起不知是哪位古诗人写的一首词的下半阕,是:“卷地西风天欲曙,半帘残月梦初回,十年消息上心来。”就是说:在天快亮的时候,窗外刮着卷地的西风,从梦中醒来看见了淡白的月光照着半段窗帘;这里“消息”两个字,可以当作“事情”讲,就是说,把十年来的往事,一下子都回忆起来了!
    小朋友,从我第一次开始给你们写通讯算起,不止十年,乃是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之中,我们亲爱的祖国,经过了多大的变迁!这变迁是翻天覆地的,从地狱翻上了天堂,而且一步一步地更要光明灿烂。我们都是幸福的!我总算赶上了这个时代,而最幸福的还是你们,有多少美好的日子等着你们来过,更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你们去作呵!
    我在枕上的心境,和这位诗人是迥不相同的!虽然也有满窗的明月,而窗外吹拂的却是和煦的东风。一会儿朝阳就要升起,祖国方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要有六亿人民满怀愉快和信心,开始着和平的劳动。小朋友们也许觉得这是日常生活,但是在三十年前,这种的日常生活,是我所不能想象的!
    我鼻子里有点发辣,眼睛里有点发酸,但我决不是难过。你们将来一定会懂得我这时这种兴奋的心情的——这篇通讯就到此为止吧,让我再重复初寄小读者通讯一的末一句话:
    “我心中莫可名状,我觉得非常的荣幸!”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一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8年3月18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二  

    亲爱的小朋友:
    今年一月,我刚从埃及归来,趁我记忆犹新,来对小朋友说一些埃及的印象。
    我们到埃及去,走的是北路,就是从北京坐飞机,经过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最后到达埃及的首都开罗。——在这里我想插一句话,世界局势发展得多快,在我回来后不到三个星期,埃及和叙利亚,已经联合组织了一个横跨亚非两洲的新国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了!这是中东阿拉伯人民,在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上,有了进一步的团结,这也是世界和平力量进一步发展的里程碑!
    我们一路从机窗下望,都是冰天雪地莹白照眼,可是一到达开罗的上空,就是晴天万里,下面是长长的河道,支流四出,两旁是整齐翠绿的田野,一簇簇的密集的淡灰色的农舍,田垄上排列着一行一行的高大的枣椰树。但是在这河畔地区以外,就是茫茫无际的黄沙,浓绿淡黄,成一个鲜明的对照!
    这一条长长的河道,就是世界闻名的尼罗河,是埃及境内的唯一的天然河流。埃及在非洲的东北角,在北纬二十二度至三十二度,东经二十四度至三十七度之间,气候炎热,雨量极少,所以尼罗河也是他们唯一的灌溉泉源。埃及人民亲切地称尼罗河为“尼罗河爸爸”就是这个缘故。
    这使我想起二十几年前,我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的梵蒂冈——教皇城——的博物馆里,看见了一座尼罗河的雕像。在这里,尼罗河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他右臂斜倚着人面狮身像,侧卧在地上,旁边堆着一垛高高的麦穗和葡萄。最生动的是他的身上,身边,爬满围满了许多活泼嬉笑的、赤裸裸的小孩子!有的站在他的肩上,有的骑在他的臂上,有的坐在他身旁的麦堆上,有的三三两两地和他身边河水里的鳄鱼,撩拨嬉戏。这雕像给我的印象很深,但我决没有意识到,埃及的沙漠地区,占到全国境的百分之九十六,也不知道埃及的雨量少到:简单的农舍,不用盖屋顶,只用高粱秆蓝遮遮就行。当我看到听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我对于尼罗河,也不禁热爱了!
    我们在埃及境内,曾作过短期的旅行,就是坐火车往南走,一路沿着尼罗河,溯流而上。眼前旋转过去的,是润湿的田地,茂盛的庄稼,和裹着头巾穿着长袍的男男女女,锄地的,车水的,放羊的,赶驴的……同时也看见了道旁的农舍,屋子都像我们南方的“天井”一样,有窗有门,却没有屋顶。那时正是冬天,白日阳光满室,夜里顶着月亮和星星睡觉,空气清新,一定是十分舒畅的。
    这在我是极其新鲜的事,但心里还转不过弯来,我问同行的埃及朋友:“夏天在屋顶盖上高粱秆,当然可以挡住炎热的太阳,但是恐怕挡不着大雨和久雨;万一,万一要下大雨,下久雨呢?”她笑了,说:“你过虑了,我们这里除了沿地中海一带,雨量较多之外,就是一万个,一万个也不下大雨和久雨!”
    聪明勇敢的埃及人民,知道除了倚靠他们的“尼罗河爸爸”之外,还得不断地和气候土壤作艰苦的斗争,向大自然索取粮食。现在他们的兴修水利,开发沙漠的工作,正在广泛地展开。祝福他们吧,可爱的尼罗河的优秀儿女!
别的下封信再谈,祝你们三好!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五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8年3月25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三  

 亲爱的小朋友:
    三月八日那一天,我到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参加了几个小时的劳动,觉得有说不尽的兴奋和愉快。
    十三陵在京郊昌平县的东北边,是明朝京都北迁以后的十三代帝王的陵墓所在地,南面有温榆河穿过,三面是山,风景优美。但是每到夏雨时节,山洪就顺着这个大山环里的几条山沟,奔腾下泄,势如巨涛。温榆河两岸的人家和田地,常常被大水淹没。从前的统治王朝,只顾给自己在半山坳里,盖起高大的陵墓祭殿,也只在这些陵墓祭殿的四围,种起葱茏的树木,对于山下人家,蒙受水患的疾苦,是漠不关心的!
    人民做了自己的主人,一切都变了!昌平人民在政府的补助下,群众的支援下,从今年一月二十一日开始,自己动手来修建十三陵水库。他们计划在大山环的出口——东山口,修起一道拦河坝,把山洪蓄在七丈多深的水湖里。这水湖的面积,相当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三倍。在大坝的西边,还要盖一座水力发电站,在每年灌溉的时期,可以用水力发电。将来这里是:良田千顷,绿树成荫,水面鸭游,水中鱼跃,小朋友们还可以成群结队地到这里来露营,爬山,游览;这生活该是何等的快乐美好!
    这座水库必须在六月雨季以前完工,因此,这工地上,每天每夜都有几万人在流汗苦干,和洪水赛跑,而且人流已经赶在河流的前头!我在这里,只做一点轻微的劳动,但是往前望,往后看,三面山腰和一望无际的沙地上,都有一群一群的人们,在紧张地推车挑土,远远地一面一面小小的红旗,在和风中飘扬!想到三个月后,这里将是水湖的中心,在这万马奔腾的劳动干劲里,我也能尽到自己微薄的一分,使我惭愧而又喜悦。我要暂时离开祖国,为期大概两三个月,等到我归来时节,这里已是一片湖光了。听说小朋友们最近也要到湖边去种树,我想那时你们种的树木,也已经绿叶扶疏了。集体的劳动,创造出多么美丽快乐的一个世界呵!
    这两天来,风柔云薄,这种酿花天气,中国话叫做“春阴”,日本话叫做“花昙”。花昙一过,日本各处就开遍了樱花。我们这里也是漾出晴光,就是柳叶舒青,杏花怒放了!春阴的天气,总使我有说不出的期待的欢乐,如同坐在舞台前面,电灯熄灭的一刹那顷,我们满怀快乐地在等待,等待这幕布一开,台上现出神话般五彩辉煌的仙境……你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吗?
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风光明媚的意大利了,旅途中如有工夫,一定再给你们写信。祝
你们春天快乐!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三月二十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8年4月7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四 

亲爱的小朋友:
    自从三月二十一日离开祖国,时间不过十多天,在我仿佛已经过了多少年月!一来是这十多天之中,我们已经飞跃过好几个亚洲和欧洲的国家;二来是祖国的进步,一日千里。这十多天之中,不知又发现了多少新的资源,增多了多少个发明创造!这一切,都使国外的“游子”,不论何时想起,都有无限的兴奋!
    欧洲本是我旧游之地,没有什么特别新鲜的感觉,现在只挑出途中最突出的奇丽的景物,来对小朋友们说一说。
    首先是三月二十四日黄昏,从瑞士坐火车到意大利的一段,一路沿着阿尔卑斯山脚蜿蜒行来,山高接天,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火车飞速前进,窗外转过的一座雪山接着一座雪山,如同一架长长的大理石的屏风,横列在我们的眼前!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高高的雪山上,零乱地出现了星星点点的桔红色的灯光,一片清凉之中,给人以无限的温暖的感觉。
    二十五日一觉醒来,我们已深入意大利的国境了。
    意大利是南欧一个富有文化而又美丽的国家,它的地形,像一只伸入地中海的靴子,三面临海,气候温和。在瑞士山中还是雪深数寸的时候,这里的田野上已是桃李花开了!我们先到达意大利的京城——罗马。这是一座建在七座小山上的古城,街道高低起伏,到处可以看见古罗马的遗迹,颓垣断柱,杂立于现代建筑之间。街道上转弯抹角,到处还可以看见综淙的喷泉,泉座上都有神、人、鱼、兽的雕像,在片片光影之中,栩栩如生。
    二十六日晨我们到了意大利西海岸的那坡里城,这也是一座很美丽的海边城市。但是我要为小朋友描述的,却是离那坡里四十里远的旁贝,那是将近两千年前,被火山喷发的熔岩和热尘所掩埋的古城。在一八六○年以后,才被发掘出来的。
    背山临海的旁贝城,在纪元前六世纪——我们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到了纪元前八十年——我们的汉代——这里成为罗马贵族豪门的别墅区,人口多至两万五千人。纪元后七九年的八月,城后的维苏威火山,忽然爆发了!漫天的灼热的灰尘,和喷涌的沸腾的熔岩,在两三日之中,将这座豪华的市镇,深深地封闭了。大多数居民幸得突围而出,而老、弱、囚犯,葬身于热尘火海之中的,至少还有两千人左右。
    我们在废墟上巡礼:这里的房舍,绝大部分,都没有屋顶了,只有根根的断柱,和扇扇的颓垣,矗立于阳光之下!石块铺成的道路,还有很深的车辙的痕迹。这市上有广场,有神庙,有大厅,有法院,有城堡……街道两旁还有酒店和浴堂。酒店里遗留着一排一排的陶制的酒缸;浴堂里有大理石彻成的冷热浴池,化妆室,按摩床,墙上还有石雕和壁画。屋宇尤其讲究:院里有喷泉,有雕像,层层的居室里,都有红黄黑三色画成的壁画,鲜艳夺目!后花园也很宽大,点缀的石像也很多,想当年花木葱茏的时节,景物一定很美。最使我感到惊奇的,就是这些房屋里,已经有铅制的水管和水龙头。导游的人告诉我,旁边的水道,是直通罗马的。
    这里的博物院里,还看到发掘出来的,很精致的金银陶瓷和玻璃制成的日用器皿,以及
金珠首饰。此外还有人兽的残骸,形状扭曲,可以想见临死前的挣扎和痛苦。
    小朋友,上面的几段,是陆续写成的,中间已经过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几个城市。沿途的海景,是描写不完的;而最难描述的,还是意大利人民对于中国的热爱和向往!我们到处受到最使人感动的欢迎,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工农群众的款待,最为真挚而热烈!一束一束的递到我们手里的鲜花,如玫瑰,石竹,郁金香……替他们说出了许多话语。在群众的集会上,向我们献花的,都是最可爱的意大利小朋友。从他们嘴里叫出的“友谊”和“和平”,那清脆的声音,几乎是神圣的,使我们不自主地涌上了感动的眼泪!
    我们在昨天又渡海回到意大利本土,沿着地图上的靴尖、靴跟,直上到东海岸的巴利城。今夜又要回到罗马去了。趁着一天的访问日程还没有开始,面对着窗外晨光熹微的大海,和轻盈飞掠的海鸥,给小朋友们写完这一封信。我知道小朋友们是会关心我的旅程,而且是急待我的消息的,但是也请你们体谅到我们旅行的匆忙!外面有人在敲门,这信必须结束了,我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深深地祝福你们!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四月四日,意大利,巴利城。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8年4月23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五 
 亲爱的小朋友:
    在上一封信中,我曾提到了西西里岛的访问。这个岛我从前没有到过,因此我对它的印象也最深。这个被称为意大利靴尖上的足球的西西里,面积有两万五千平方公里,居民在五百万以上。在这里的一段旅程,我们和海结了不解之缘!我们住的旅馆,都是面临大海的,我们和意大利朋友聚餐的饭店,也都挑选海边名胜之地;枕上听得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仿佛也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一路乘车,更是沿着迂回的海岸,一眼望去,不是无际的平沙,就是嶙峋的礁石,上面还有耸立的碉堡,而眼前一片无边的海水,更永远是反映着空阔的天光,变幻无极,仪态万千,海水是很蓝的;在晴朗的天空之下,更是像古诗上所说的:“水如碧玉山如黛”,光艳得不可描画!那颜色是一层一层的,远处是深蓝,稍近是碧绿,遇有溪河入海处,这一层水色又是微黄的。唐诗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写的极好,因为它不但写出斜阳,连江上的微风,也在“瑟瑟”两字中,表现出来了!
    车窗的另一面,不是长着碧绿庄稼的整齐田地,便是长着上千盈百的杏树、桃树、桔柑树、橄榄树的山坡上的果园。陌上花开,风景如画。在这片丰饶美丽的土地上的居民,是使人艳羡的!
    但是,昨天早晨,我在翻阅罗马“中东和东方学院”送给我们的一本意大利摄影画册,读到上面的序言,里面有:西西里岛,四面被地中海所围抱,也被希腊人、腓尼斯人、撒拉逊人聚居过,被德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占领过……西西里岛上,曾是罗马帝国的军队骨干的农民,失去了他们的自由,在重利盘剥之下,他们失了土地,又被招募成为一支无地产的农奴队伍。地主住在城市里,只在夏天,才到他的田庄上来避暑,朝代更迭,土地易主,而直到今天,在意大利土地上辛苦劳动的,都不是土地的主人!这是多么悲惨的境遇!这个意大利靴尖上的足球,在外来的统治者脚上,踢来踢去,虽然在文化艺术上遗留了些精美的宫殿教堂的建筑,里面都有最精致的宝石嵌镶的图案,和颜色鲜艳、神态如生的壁画,而当地的农民生活,却永远停留在半封建半开化的状态之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惨状,在这里是还存在的!
    在罗马的一个晚餐会上,意大利最著名的诗人卡罗·勒维坐在我的旁边。他滔滔不断地告诉我,在意大利南部,尤其是西西里一带,农民过着受压迫被剥削的生活。意大利北部的工业,是比较发达的,而南部的资源,却从未被开发过,于是南部饥饿失业的队伍,就成群地被招送到北方去作工,痛苦流离,成了他们千百年来的命运!
    当诗人说这些话的时候,神情是激动的,眼光是悲愤的,使我的回忆中的西西里的水光山色,蒙上了一层阴沉的暗影!我又回忆到在岛上的一个小市镇——巴格里亚——的农民欢迎会上,另一位诗人卜提达,向我们致了最热烈的欢迎词。卜提达是巴格里亚市穷苦人民的儿子,他用西西里方言写诗,强烈地揭露了当地人民的黑暗生活。他送给我一本他的诗集:《面包就是面包》的法文译本,上面有卡罗·勒维写的序,说卜提达以钢铁般的坚强洪壮的声音,叫出了岛上人民的不幸。可惜我不懂得法文,只好等将来请人读给我听了。
    广大的人民是广阔的天空,人民的诗人就该像天空下透明的大海,它永远忠实地反映出天空的明暗阴晴,呼叫出人民的苦乐和希望。这样,他的诗里才有颜色,才有感情。勒维和卜提达都是大海般的诗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今天是复活节,一早醒起,就听到从四面传来的悠扬而嘹亮的钟声。罗马城里,大大小小有五百多座教堂;登高望时,金色,绿色,灰色的圆顶,在丛树中层层隐现。这几天来,罗马街上,尤其是商店的橱窗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金彩辉煌的巧克力做成的大鸡蛋,到处都是。今天上午出去走了一走,因为明天要到佛劳伦斯去,先给你们发出这封信,罗马的古迹,等以后再谈吧!
今夜罗马大雷雨,电光闪闪,雷声大得像巨炮一般。现在祖国已是早晨,小朋友正走在上学的路上,向你们珍重地说声早安吧!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四月六日,意大利,罗马。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8年5月6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六 
 亲爱的小朋友:
    四月十二日,我们在微雨中到达意大利东海岸的威尼斯。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常有人把它比作中国的苏州。但是苏州基本上是陆地上的城市,不过城里有许多河道和桥梁。威尼斯却是由一百多个小岛组成的,一条较宽的曲折的水道,就算是大街,其余许许多多纵横交织的小水道,就算是小巷。三四百座大大小小的桥,将这些小岛上的一簇一簇的楼屋,穿连了起来。这里没有车马,只有往来如织的大小汽艇,代替了公共汽车和小卧车;此外还有黑色的、两端翘起、轻巧可爱的小游船,叫做Gondola,译作“共渡乐”,也还可以谐音会意。
    这座小城,是极有趣的!你们想象看:家家户户,面临着水街小巷,一开起门来,就看见荡漾的海水和飞翔的海鸥。门口石阶旁边,长满了厚厚的青苔,从石阶上跳上公共汽艇,就上街去了。这座城里,当然也有教堂,有宫殿,和其他的公共建筑,座座都紧靠着水边。夜间一行行一串串的灯火,倒影在颤摇的水光里,真是静美极了!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海岸对东方贸易的三大港口之一,其余的两个是它南边的巴利和北边的特利斯提。在它的繁盛的时代,就是公元后十三世纪,那时是中国的元朝,有个商人名叫马可波罗曾到过中国,在扬州作过官。他在中国住了二十多年,回到威尼斯之后,写了一本游记,极称中国文物之盛。在他的游记里,曾仔细地描写过芦沟桥,因此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把芦沟桥称作马可波罗桥。
    国际间的贸品,常常是文化交流的开端,精美的商品的互换,促进了两国人民相互的爱慕与了解。和平劳动的人民,是欢迎这种“有无相通”的。近几年来,中意两国间的贸易,由于人为的障碍,大大地减少了。这几个港口的冷落,使得意大利的工商业者,渴望和中国重建邦交,畅通贸易,这种热切的呼声,是我们到处可以听到的。
这几天欧洲的气候,真是反常!昨天在帕都瓦城,遇见大雪,那里本已是桃红似锦,柳碧如茵,而天空中的雪片,却是搓棉扯絮一般,纷纷下落。在雪光之中,看到融融的春景,在我还是第一次!昨晚起雪化成雨,凉意逼人,现在我的窗外呼啸着呜呜的海风,风声中夹杂着悠扬的钟声;回忆起二十几年前的初春,我也是在阴雨中游了威尼斯,它的明媚的一面,我至今还没有看到!今天又是星期六,在寂静的时间中,我极其亲切地想起了你们。住学校的小朋友们,现在都该回到家里了吧?灯光之下,不知你们和家里人谈了些什么?是你们学习的情况,还是奋进的计划?又有几天没有看到祖国的报纸,消息都非常隔膜了。出国真不能走得太久,思想跟不上就使人落后!小朋友一定会笑我又“想家”了吧?——同行的人都冒雨出去参观,明天又要赶路,我独自留下,抽空再写几行,免得你们盼望,遥祝你们好好地度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二日夜,意大利,威尼斯。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8年5月21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七  

亲爱的小朋友:
    昨天我们从意大利又回到瑞士,明天要出发到英国去了,三星期的意大利之游,应当对你们作一个总结。
    我们访问了意大利的大小二十个城市,说一句总话,我实在喜欢意大利,首先是它的首都罗马,和我们的北京一样,是个美丽雄伟的首都。它的古老的建筑,和博物馆里的雕刻、绘画,以及出土的文物,都和北京的建筑和博物馆一样,充分地呈现了它的劳动人民的惊人的智慧!关于意大利,将来有时间再详细地述说,如今先举出几个最突出的印象,给小朋友们画一个轮廓。
    第一个是:欧洲人说,意大利是用石头建造起来的,这是古意大利建筑的一个特点。古意大利的教堂、宫殿、城堡、桥梁、街道……绝大部分都是用石头盖起铺起的,至少是建筑物外面都用的是石板、石片;仰顶和墙壁上都有各色花石宝石嵌镶的人物;屋顶上、喷泉上和广场上都有石像,一眼望去,给人一种坚洁清凉的感觉。意大利的美丽的建筑,可描写的真是太多了,我最喜欢的是比萨的斜塔、教堂和洗礼堂。这一簇简洁、玲珑而庄严的白石建筑,相依相衬地排列在一角城墙的前面,使人看过永不会忘记!
    第二个是:在意大利旅行,到处都离不了水。意大利的边界,有四分之三与水为邻,北部多山的地方,却有许多大大小小美丽的湖泊。各个城市里都有形形色色的喷泉,最奇丽的是罗马郊外的提伏里泉园。这座泉园原是皇家别墅,建造在小山上,园里大小有六千条喷泉,在山巅,在池上,在路旁……宽者如帘,细者如线,大的奔越下流,如同山间的瀑布,小的轻莹上喷,如同火树银花,一片清辉交织之中,再听到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大小错落的泉声,这个新奇的感受,也是使人永不忘记的!
    但是,最使人不能忘却的,是意大利的可爱的人民!他们是才气横溢,热情奔放的;这表现在他们的天才的文艺创造上,科学的发明上;表现在他们为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上;表现在对朋友的热爱上。意大利人民把中国人民当作最好的朋友。他们关心我们、热爱我们,他们认为我们的成就,就是他们的成就;我们的胜利就是他们的胜利;中国人民一寸一尺的进步,都给他们以莫大的鼓舞。当我们离开意大利的前夕,在他们的英雄城市都灵,我们被邀到一个群众的集会——在这里应当补述一下:都灵城是在一九四五年,在它自己人民的艰苦斗争之下,得到解放的。这次的斗争,人民游击队死亡的数目,在百分之四十七以上!我们曾到烈士墓前,献过花束——这集会是在一个工人俱乐部召开的,会场上挤满了热情的男女老幼,台上横挂着“欢迎中国来宾”的中文标语(是意大利人自己写的),长桌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酒杯。他们送给我们都灵市特产的蜜甜的巧克力糖,猩红的玫瑰花,给我们满满地斟上香醇的都灵酒。他们的欢迎词,是真挚而热烈的。我们的每一句答词,都得到春雷般的鼓掌与欢呼。在饮酒叙谈的中间,都不断地有群众过来和我们握手拥抱,不断地也有儿童们送上画片,要求我们签名——谈到意大利的儿童,他们真是可爱!他们是那样地天真活泼,又是那样地温文有礼。在以后的通讯里,我要对你们谈一个意大利小姑娘所给我的深刻的印象。我们又在整装待发之中。“且听下回分解”吧!
    我们在意大利的访问,就在上述的高涨的热潮中结束。回到旅馆已是半夜,我久久不能入睡!国际间劳动人民的和平友谊,是世界持久和平的最巩固的基础。在亚洲,在非洲,在欧洲,我们已有了亿万的和平宫的建筑工人,正在一砖一石地把屋基垒了起来。你们是我们的接班人,好好地继续努力吧!
    祝你们健康快乐。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一日,瑞士,波尔尼。 
(本篇最初发表于《人民日报》1958年5月29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八
  亲爱的小朋友:
来到英国已经十天了,访问的日程是忙逼的。我现在是在英国北部苏格兰首府的爱丁堡,一座旅馆的窗前,时间已过半夜,树影摇曳,满月的银光,射在我的信纸上,活泼而激越的苏格兰民歌的余音,还在我耳边荡漾。趁着我睡不着的时间,来给我所惦念的小朋友写几个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九三六年的冬天,我曾到过英国,那时只在伦敦住了一两星期,在牛津和剑桥两个大学作了很短的访问。这次重来,走的地方较多,接触的方面也较广,有许多感想,真不知从哪里说起——先从“一世之雄”的“大英帝国”说起吧!
    英国——大不列颠,是由大不列颠岛北部的苏格兰,中南部的英格兰,西部的威尔士,和爱尔兰岛北部一角组成的。这个位置在欧洲西北部大西洋中的岛国,面积不过二十四万多平方公里,而它却占有着比本土大过一百五十倍的殖民地!原因是:在它十七世纪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十八世纪,苏格兰工人瓦特又完成了蒸汽机的制造,从此英国进入工业革命后的大生产时期,林立的工厂,纵横交错的铁路,往来如梭的船只,使得“英国成了世界的工厂,世界成了英国的市场”!工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发达,殖民地的侵占,资本的积累,使它掌握了海上的霸权。三百年中,它巧取豪夺,从殖民地榨取了无限的财富,来建设和供养它的本土。因此在英国土地上,到处可以看见外面被烟雾熏得灰暗而里面富丽堂皇的宫室、教堂,银行……等石头建筑;碧绿辽阔的,贵族地主的花园;近代化的华丽舒适的旅馆、俱乐部……“大英帝国”的统治者,在这里过着不劳而获,穷奢极欲的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海上霸权,逐渐转移到美国手里,它的经济实力就开始动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更是风起云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一个一个地独立起来了。“大英帝国”在衰落解体之中,而英国广大劳动人民和进步人士,却坚持着在保卫和平、保卫劳动人民权利的斗争中,寻求正确而光明的出路!
    以上是英国现在社会状况的一个轮廓,如今我带着小朋友,从伦敦起,游览一番吧。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位置在泰晤士河入海处的两岸,人口将近九百万。这里有许多高大的建筑,平整的街道,但是我最欣赏的,是城里散布着的几个阔大的公园!西方的公园设计是:亭台楼阁少(或者没有),而树木花卉多。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一大堆一大堆葱郁的树木,草地边缘种着各种各色鲜艳的花,这时正是春天,花园里盛开着黄色的迎春,紫色的丁香,红色的杜鹃……最爽心悦目的是红紫黄白各色的郁金香,一朵朵像玲珑的宝石制成的杯盏一样,在朝阳下承接着清露。树下和路旁,都安放着长椅,老人们在椅子上休息,看报,织活,小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走游戏。中午下班的时候,更有许多职工人员,在草地上坐、卧、吃干粮、晒太阳——这当然是在春天有阳光的日子,一般说来,伦敦的晴天比北京是少多了。
    从伦敦一路往北走,坐汽车、坐火车,一路看见的也都是一绿无际的牧场和田野。英国虽然在纬度上和我们的黑龙江同一方位——北纬五十至六十度之间,只因它是海洋气候,潮湿多雨,
宜于绿化,积雪化后,下面露出的却是绿绒绒的青草,因此在学校里,乡村中,到处都有一片一方的大草地,旁边种些杂花。这种花园或草场,对于居民的游息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苏格兰是田地少,牧场多。我们到了两个城市,就是格拉斯哥和爱丁堡。我很喜欢爱丁堡!这座城依山傍海,人口不过五十万,大街的设计是一边楼屋,一边花园,这样显得清旷而幽静,郊外的山间有许多小湖。我们看见故宫山后的广场上,张起几十个彩色的帐幕,旗帜飘扬。据说苏格兰的矿工,照例在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在这里庆祝自己的节日。庆祝的节目中有游行,跳舞,各种工人体育竞赛,工人铜乐队和管乐队的竞赛等等。可惜我们昨天晚上就走了,没有能够参加。
    苏格兰的管乐队是有名的,演奏者穿着民族服装——多褶的方格子短裙和长袜,长袜口上斜插一把小刀,腰间挂一个刻花的皮袋。他们演奏的常常是苏格兰最动人的民歌。谈到苏格兰民歌,昨天晚上在格拉斯哥城,英中友好协会的欢迎会上,听到许多首多半是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勃恩斯写的。勃恩斯是农民的儿子,苏格兰人民所最喜爱的诗人。他的诗都是用方言写的,富于人民性、正义感,淳朴、美丽,音乐性也极强。当手风琴拉起,短笛吹起,歌唱家唱起,刚唱过一两句,观众就会情不自禁地,眉飞色舞地和将起来,全场欢动,就这样一首又一首地几乎唱到夜半!今天晚上,有几位苏格兰诗人约我在一个小酒馆聚谈,又谈到民歌,正好隔座有几个青年学生,正在低声合唱,诗人们把其中一位少女,簇拥到我面前来请她为我这远客歌唱。她很羞涩地望着我,——一面放开她的清脆柔婉的歌喉,不到一会儿,那几个男女学生,以及许多客人,都围了上来,有的高声合唱,有的含笑静听,直到酒馆关门的时间——夜里十点钟——我们还从门内移到门外,踏着皎洁的月光,在马路边的树下,唱到半夜……
    听人家唱民歌,使我亲切地回忆起许多我们自己的民歌,尤其是兄弟民族同胞所唱的,翻身的和歌颂毛主席的热情奔放的民歌!回来一路在浓密的树影中穿行,月亮大得很,街上是一片静寂。今天又是五一节,这里没有放假,也没有游行,遥想祖国北京的天安门前,今夜正是灯月交辉,焰火烛天。小朋友,尽情地欢乐吧,你们是幸福的!
    在脑海里音乐浪潮的澎湃声中,我向我的小朋友说一句热情的晚安! 
你的朋友  冰 心
1958年5月2日英国,爱丁堡 

通 讯 九 

亲爱的小朋友:
    我给你们寄的“通讯八”,是在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写的,如今我又从苏联的首都莫斯科,给你们写信。中间我曾访问过英国南部的威尔斯和几个大学,又到过瑞士,六月初回到祖国。十月初,我又参加了亚非国家作家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来到了苏联的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首都塔什干。在塔什干开会的几天,有许多很激动人心的事情,应该向小朋友报道一下,我想你们一定会喜欢听的。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民在一千多年以前,已经和亚非两洲的人民,有了很亲密的来往。两洲的商人们彼此交易着精美的货物,我们送出去的是:丝绸,茶叶,磁器,纸张……接受进来的是:象牙,香料,珠宝……这条横穿过亚洲的交通大路,因为运送过大量的中国的美丽的丝绸,而被称为丝绸大路。在这条丝绸大路上,一千多年来曾经走过来往不绝的车马,和一串一串的昂头缓步的骆驼。在东来西去的马蹄声,车轮声,和骆驼的铃铎声中,我们亚非各国的人民在路上相逢,在路边歇马凉亭里,喝茶休息,高兴地互相握手,互相问讯,交换着双方国家里一切贸易和文化的消息。这些人里面,更有我们的学者和教徒,和各行业的专家,他们把中国造指南针,造火药,造纸和印刷等等技术,传到亚非各国去,也把亚非各国的算术,医学,天文学等介绍到中国来。我们也交换着动植物的优良品种,像马匹,葡萄,马铃薯,棉花,……这频繁广泛的文化交流,大大地促进了我们双方的文化的发展,和友谊的巩固。因此,我们决不能容忍,在最近一百年来,帝国主义者以强暴的武力,来切断我们的交流,破坏我们的文化!
    作家们是替人民说话的,是把人民的心思写出来给人民看的。亚非各国的作家们代表着人民的愿望,在塔什干城欢聚畅谈,是亚非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影响和意义是很大的。
    我们开会的地点,苏联的乌兹别克共和国,是在中亚细亚地区,它的首都塔什干城,本是丝绸大路边的一个城市。我们是在十月四日,刚下过雨的一个黄昏到达的。从飞机上往下看,我们发现一个近代的城市,许多高大的楼屋和工厂的烟囱,矗立在浓密的树林之中。下了飞机,我们立刻被引进了一个童话般的美丽的世界!这时太阳已经藏在阴云的后面,塔什干的林荫大道上,放出千千万万的五色的灯光,这一串一串的灯彩,有的横挂在大道的上空,有的排成各国的文字——“和平”。街市的广场上,有用五色电灯照射的喷泉,路边树下种着各种各色的鲜花,玫瑰的花香,在清新的空气中,更显得强烈。塔什干的人民,笑容满面,穿着节日的盛装,戴着绣花的小帽,在路上和旅馆门前,拍手欢迎着从远方来的客人。
    代表们居住的新塔什干旅馆,是特为亚非作家会议而赶建起来的一座八层楼的建筑,它正对着我们的会场——那伐伊剧场。这两处门前,日夜聚集着许多人,尤其是塔什干的小朋友们。他们总是笑嘻嘻地拥上前来,拿着小本请我们签名,或是送给我们一件小小的礼物。从非洲来的,穿着鲜丽的服装的代表们,更是常常受他们的包围,在这时,这些代表们黝黑的脸上,就不自主地发出了喜爱的微笑,和快乐的光辉。
    开会的情形,在此不能细说了。这一次会议包括将近四十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八十多个代表,还有许多从世界各国来的观察员。亚非作家们的愿望是一致的,他们都代表着人民谴责了战争根源的殖民主义者,呼吁着亚非人民要更深的互相了解与团结,大家都表示要在自己创作岗位上,为这一个崇高的目的而努力。
    会议开幕的这一天,塔什干的小学生们和少先队员们,曾排队给主席台上的代表们献花,他们在台上朗诵着他们的祝贺和愿望,当中有一句话说:“希望各国的作家叔叔和阿姨们,多多地给我们写些故事,一些好的故事。”他们特别响亮地念出那个“好”字,台上台下的作家们都高兴地笑了起来。是的,我们一定要写些故事,尤其要写得“好”,好来帮助我们渴望的热情的小朋友们,精神百倍地去建设和平幸福的新社会。
这封信到此为止吧,祝小朋友们快乐进步!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九日,莫斯科。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文学丛刊》1959年4月第4集,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十  

 亲爱的小朋友:
    在塔什干开过亚非国家作家会议以后,我们曾到乌兹别克共和国各地去参观。我们参观了三个集体农庄,一处油田,几个工厂——纺织厂,茶叶包装厂等;还有几个学校,从幼儿园直到大学。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我们心中总是十分惊喜,十分激动!这里本是有名的“饥饿的草原”,在社会主义革命以前,这里还是一眼看不见边的茫茫的黄沙,没有青草,也没有树林。春天,山顶的积雪,融化成浑浊的山洪,沿着秃山危崖,翻滚而下,潜没在流沙地里,一会儿就看不见了,一阵风起,烈日下的黄沙,又在天空飞扬。在这里,从前住着几乎全部是文盲的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奴隶式的生活。这些悲惨的景象和故事,几乎不会使人相信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一幅图画呵!
    我们在乌兹别克境内的参观旅行,都是飞机来往。这里的天空,永远是晴朗的,从飞机上下望,看见的是:在丘陵和黄沙之间,不时有一簇一簇的绿树,和一大片一大片的棉田,闪闪发光的河流,在棉田里蜿蜒穿行。村庄和城市都是半现在葱郁的树林之中,街市像尺划的一样,极其齐整。飞机着地,我们坐着最新式的小卧车,进入城市,塔什干城不必说了,就像撒玛尔汗、安集延、费尔加纳,也都不亚于我所看过的欧洲的城市,整个城建筑在绿洲之中,浓密的树荫,伏盖着宽广的柏油路,伏盖着高大的层楼,其中有公共机关,有书店,有剧场,有旅馆,还有陈列着精美货物的百货商店。马路中间种着各样的繁花,最普通的是浮动着清香的各色的玫瑰。马路上走着服装整洁的男女老幼,上班的,上学的,个个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向着远方来客,投射着亲切的眼光!这便是从前的“饥饿的草原”和它的落后困苦的人民,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他们带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他们整个地翻了身了!
    乌兹别克的人民,自豪地告诉我们说:“我们这里,地上布满了白金——棉花,地下布满了乌金——石油。”我们参观过安集延的自动化的油井,产量是每天五百吨。油区有十二公里长,十四公里宽,由七百公尺以外的调度室里操纵的吸油机,一上一下地,散布在这广大的丘陵上的二百五十个井口上,不停地操作。这“饥饿的草原”不但驯服地向勇敢的乌兹别克劳动人民,献上丰富的石油,它也献上了每年三百万公担的棉花(居苏联全国棉花产量的百分之六十)。谈到棉花,我们看到的真是太多了,不但在绵延无际的棉田里,而且在城市的广场上,甚至于公路上,都铺着一层厚厚的白雪一般的棉花!这正是晒棉花的季节,丰富的产量,使得广大的晒棉场地都不够用的了,快乐的农民只好借用了平坦而阔大的广场和公路,我们的汽车也就快乐地让出公路,而在土路上飞驰了!
    我们默默地在吸取着羡慕着这一切,我们不但为乌兹别克人民眼前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更为我们自己将来的幸福生活,感到无限的欢欣和鼓舞。乌兹别克的今天,就是我们西北地区的明天,而且是不远的明天!只有在社会主义的优越制度下,才显出劳动人民力量的伟大。在社会主义的创造热情鼓舞下,人类发现了自己的伟大与尊严,他们团结起来,伸出千百万双粗壮的手臂,向冷漠的大自然,夺取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此,我遥望南方,向我们在祖国的柴达木,克拉玛依,三门峡,刘家峡,甘肃,新疆,青海各地……兴修农田水利和开发油井的男女青年们致敬!让我们鼓足干劲,迎头赶上吧!
    乌兹别克地方,可写的岂止石油和棉花?他们还有比蜜还甜的葡萄和瓜果。提到瓜果,真是“口颊留芳”,留着和安集延大运河一块儿描写吧!
    祝你们三好!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日,莫斯科。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文学丛刊》1959年4月第4集,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讯十一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到了六一儿童节了。我在这里首先向你们献上热烈的祝贺!
    六一节真是一个好日子!一年四季里头,就是五六月之交,天气不冷不热,穿上薄薄的衣服,身上显得那么轻快。至于我们的周围呢,是树木,是庄稼,都已经长得绿油油的了;是河水,是泉水,都流得哗哗地响;春天虽然过完了,可是有许多鲜艳的花在枝头上开得正盛呢;头上的天是蓝蓝的,当你跑着跳着的时候,和暖的风吹拂在脸上,你心里觉得多么快乐,痛快!
    就在这一天,在这么一个使人快乐高兴的天气里,大家都特别想到你们,学校里的老师,幼儿园、托儿所的阿姨,你们的父母,还有许许多多爱你们的人……对了,还有毛主席!没有等到你们补充,我赶紧先说出来了!小朋友,一提到今天儿童的幸福生活,谁会把毛主席忘了呢?毛主席是最关怀最爱惜你们的呵!
    话说回来吧,就是你们周围的这些爱护你们的人,替你们预备下新的衣服或是鞋子,好玩的玩具,好吃的糖果;还带你们去参加热闹的集会,去看专为你们演的电影、木偶戏、戏剧,去逛公园、动物园,……还有许多我所没看过,不知道的好玩有趣的事情。总而言之,我知道你们从五一节过后,就盼望着这一天,五月二十一号这一天晚上,一定是带着满心的快乐,把干净或是簇新的衣服鞋袜准备在床边,才爬上床去睡觉的。在六一节这一天晚上,一定是又疲乏又兴奋地抱着一本新图书或是一件新的玩具,躺到床上去的。我想你们不会一下子就睡着了吧?因为在你们兴奋的脑子里,许多白天看到的光彩和活动的种种形象,还在走马灯似地飞转着呢!
    小朋友,你们多么幸福,除了一年到头都有人关怀你们,爱护你们之外,大家都还在六月一号这一天,给你们安排下一个你们自己的节日,让你们尽情地享乐,尽情地游玩。今年的六一节过去了,明年的六一节又来了,仿佛是很容易似的。但是你们也许知道,在十年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们就没有这么一个快乐的节日;不但没有这么一个节日,我们的儿童的生活,还很悲惨的呢!
    我只举一个例子:今年三月我到河南郑州的时候,参观了郑州东北的东风水渠,和离渠头六里的黄河边上的花园口灌溉中心。谈到花园口,我们必须先谈到黄河:黄河是我们国家里有名的一条害河,它的流量并不太大,但它常常决口,就是在春夏水大的时候,河里的水常常把河堤涨裂了奔流出来,淹死许多人和牲畜,也损坏了许多房屋和庄稼。和我同去的一位老先生告诉我,说黄河又名悬河,原因是从山区和高原冲刷带来的黄河水里的泥沙,到了中原,水流一慢了就渐渐地沉积起来,这就使河床越来越高,河水就四散奔流,河两旁的居民连忙筑起水堤来防止它。千百年来,河床的泥沙愈积愈高,河水愈升愈高,水堤也愈加愈高,这道河水就像悬在空中的水沟一样,成了一条最危险的害河!
    在一九三八年,说来是二十年以前的事了,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我们的时候,他们从华北步步进逼,那时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腐朽政府,不但不能抵抗日寇的侵略,却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竟然以防止日军前进为名,在花园口这地方扒开了大堤,像千万头狂奔的猛兽一样的洪水,就涌进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六十四个县的一千四百万亩土地,淹死了八十九万多人,房舍耕畜也一洗而空,造成了空前的使人怒发冲冠的惨剧!
    而今天呢,在我们的党和亲爱的毛主席的领导下,我们勤劳、勇敢、聪明的人民,破除了黄河大堤,建成了造福万民的东风渠,把沙荒泥积的大地,变成了鱼米花果之乡。我们那天走过的时候,平坦的大路两旁,树木青翠,远远的麦田,整齐得像绿毯一样,大路的北边,积水成湖,在夕阳下放着金光,据说里面养着几十万尾的鱼。这里不久要建成一座北湖公园,让劳动人民和儿童们,在下工放学的时候,可以来划船游息,这里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
    在我们乘坐的大汽车,向着花园口灌溉中心飞驰的时候,经过一个大院子,仿佛是农村的幼儿园,大门敞开着,里面坐着一圈穿着红红绿绿衣服的小朋友,远远望去,好像是一串美丽的花环!这景象一掠就过去了,但是这一串美丽的花环,给了我极深的印象。我想,多么幸福的毛泽东时代的儿童!他们在二十年前还是人间地狱的花园口,今天过起了天上乐园的生活,他们不会知道二十年前这里的儿童,是怎样地痛苦;也不能想象为着他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有多少革命烈士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小朋友,你们的幸福生活,不是轻易地得来的,世界上也不是每一个儿童都像你们一样的幸福。在我们国家里,西藏的儿童,在叛乱平息之后,刚刚走上幸福的生活;台湾的儿童,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比如美国,还有许多儿童在失学,在挨饿,更不用说过快乐的儿童节了。祖国美好的将来,是我们大家的,更是你们的。你们的前辈替你们开出一条幸福的道路,你们也必须把这条道路开得更平坦,更宽阔,使你们的后代和世界上一切的儿童,都能过比你们还要幸福的日子。
    小朋友,你们要怎样做呢,就是要听党的话,听老师、辅导员、父母的话,他们号召你们做的,是为了能使大家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使你们的心身锻炼得更健壮。你们要好好地照他们的话去做,并且要做得很好,你们是我们的接班人,后人总比前人强,我相信你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上,一定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好了,下次再谈吧,祝你们节日快乐!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五月十一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59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号,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讯十二 

亲爱的小朋友:
    今年七月一日,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八周年的日子,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党三十八岁的生日。我们全中国的人民都在欢欣鼓舞地迎接这个伟大的生日,用自己出色的工作成绩和学习成绩,来向这个伟大的节日献礼!
    中国共产党,自从他一诞生,就举起一面迎风招展的革命红旗,领导全国穷苦的、要求过自由幸福生活的人民,走上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大道。这三十八年的革命道路,是悠长而艰苦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男的、女的、甚至于还有儿童,都为革命的伟大事业,贡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如今,不但是我们从前的受压迫、受剥削、黑暗、落后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而且我们还在以飞跃的速度,向着自由幸福的生活迈进!这种生活在三十几年前还是儿童的人们看来,几乎是一个不能想象、不敢想望的幻梦,而在解放后十年中长大的,今天的小朋友看来,也许就会像时时刻刻可以享受到的清水和空气一样,是一件很平常的东西了。
    时刻能喝到清水、呼吸到新鲜空气的人们,不容易体会到清水和空气的可贵,但是长年困处在污浊、黑暗闭窒的地方的人,就会迫切地需求,大声地呼喊,要求得到这些宝贵的东西,得到之后还要永远珍爱着这些宝贵的东西。
    这些日子,我和小朋友们一样,心里总在惦记着刚从黑暗、落后、残酷的农权制度下解放出来的西藏小朋友,想到他们已经永远结束了他们苦难的童年,从今起开始仰望着迎面的阳光,走上平坦的和平劳动、自由建设的大道。我心里真是为他们高兴,更为着我们祖国大家庭里的又一个姊妹兄弟,肩并肩地跨进了社会主义而高兴。
    我知道西藏的小朋友们,是更能体会到解放后的自由和快乐,而更加热爱他们的恩人——中国共产党的。
    他们怎能不感到痛快,“好像取下了压在头上的石块那么轻松”呢?他们从今起,再也不是万恶的农奴主的私产了;他们的名字,再也不登记在农奴主的帐簿上了;他们再也不用带着自己的耕畜和农具,去白白地替农奴主耕种了;他们再也不要忍受劳瘁的工作和惨酷的刑罚了;他们再也没有还不清的债务和支不完的差役了……今天,在他们的周围,都是愉快的脸,喜笑的声音,焕发的精神和冲天的干劲,他们怎能不和成年人一样,在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一片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一座自由幸福的乐园呢?
    小朋友,西藏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是亚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高原,历来被人们称为“世界的屋脊”。一座弯弯的像新月形的大山,躺在我国和印度的交界上,这就是喜马拉雅山,它的最高峰叫做珠穆朗玛峰,高达八千八百多公尺,是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终年积雪,在金色的阳光下,衬着青翠的松林,风景是十分美丽的。
    我虽然没有去过西藏,但是从书里,从去过西藏的朋友们的口中,知道西藏不但是个美丽的,而且是个富饶的地方。那里阳光充足,气候高爽,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在水利方面,高山的雪水下注,流成湖泊,也可以引成渠道,用来灌溉。西藏以产金著名,煤矿也很丰富。此外还有许许多多宝贵的、对于工业建设极其有利的矿产,也正在勘察之中。现在西藏的劳动人民,已经解放出他们勤劳的双手,这一大片处女地上,有多少开发的工作好做呵!
    小朋友,西藏的小朋友们的快乐和兴奋,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他们心里会想:假如在世界屋脊上,能建起一座全世界最高的天文台,来观测天象那有多好!在水源最丰富的大山下,能建起一座大发电站,让这一片高原大放光明,那有多好!在蕴藏丰富的群山峻岭之中,深深的往下挖掘,挖出金子,铁砂,还有煤块……,就可以用煤来煮饭取暖,留下牛粪来做肥料了。也可以用煤来炼铁、炼钢,造拖拉机、造机器了,那有多好!……总之,他们的幻想和理想是无边无限的,他们的脑子里不断地闪出光亮四射的火花,他们决心要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人民的西藏,建设成世界屋脊上一座光明灿烂的乐园!
    建设新西藏的责任和快乐,不只是西藏的小朋友们的,祖国各民族的小朋友们也都有份;建天文台也好,造水电站也好,开发土地也好……小朋友们的幻想比我要奔放很多。好好地准备起来吧,在中国共产党高举的红旗之下,我们会看见你们在这祖国的高原上,创造出我们所难以想象的奇迹!
    话说得远了,就此收住吧,祝你们天天向上! 
你的朋友  冰 心
1959年6月8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59年7月1日,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讯十三 

 亲爱的小朋友:
    暑假又来到了,你们的读书计划早已订下了吧!
    小朋友们不都是爱看故事书的吗?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更喜欢看或者听关于动物的故事,比如猪哥哥啦,兔妹妹啦……当我们看到听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里不就立刻涌现出这些动物肥肥胖胖、蹦蹦跳跳、善良活泼的形象么?这些形象是多么可爱呵。
    天下的儿童都是一样的,不论是中国、英国或美国的儿童,都喜欢看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动物的性格结合起来的各种书画。但是在号称自由民主的美国,他们的作家却不能自由地写书,美国的小朋友也不能自由地看动物故事!他们禁止这些书,并不是因为书里的小动物有什么不好的行为,而是因为它们皮毛的颜色是黑的。
    小朋友们,你觉得奇怪吗?事情是这样的:不久以前,在美国南方的亚拉巴马州,有一本儿童读物,叫做《小兔的婚礼》,里面说的是一只小黑兔和一只小白兔结婚的故事,这下大大地激怒了一些议员先生,他们在州议会上提出要禁止这本书。后来因为这个提议受到世界人民的讪笑,才暂时停止了。六月下旬,美国南方的佛罗里达州的一些议员,又在议会上提出要查禁一本叫做《三只小猪》的儿童读物。这故事里面有白的、花的、黑的三只小猪,被一只凶恶的狼捉住了。小黑猪最聪明,它乘狼不备,赶快逃掉,小花猪和小白猪没逃出去,就被狼吃了。
    这样的两本浅显的儿童读物,居然会在隆重的州议会上被提出要求查禁,真是极其荒唐极其可笑的事情。但是从这件事情上面,也反映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美国有些白种人,对于国内一千七百多万黑种人的歧视和迫害,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这真使世界上一切爱好自由平等、有正义感的人们,感到极端的愤怒!
    美国的黑人在自己国家里的地位,是比白种人低下的。他们在生活上受到种种的限制,并且还受到严重的迫害。比方说,他们不能和白人一起坐车,一起上学,一起开会,一起居住,一起吃饭……总而言之,他们是被“隔离”起来的,他们必须躲开白人,在一切的生活权利上给白人让路。假如不这样做,他们就要受到最残酷的迫害,他们会毫无保障地被白人枪杀,吊死,烧死,挨打受骂更是不必提的了。因为美国的白种人认为黑种人肤色黑,因此智力也低,说他们是劣等民族,绝对不能和白人平起平坐,生活在一处的。
    按照这个“道理”,于是上面说的那两本儿童读物,在有些白种人眼中,就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了。小黑兔怎么胆敢和小白兔结婚呢?小黑猪怎么会比小白猪更聪明呢?凡是毛色黑的,都是劣等动物呵!
    小朋友,生活在自由幸福环境里的中国儿童,能够想象世界上还有这样蛮不讲理的事情么?
    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殖民主义集团,把黑种的非洲人,和白种人以外的有色人种,都作为他们歧视和迫害的对象!小朋友,你们有的没有赶上看到殖民主义者在我们国土上、领海上那种无法无天的暴行;或者看到的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可别忘了,美帝国主义还占据着我们的领土台湾呵!
    现在,在亚洲,比如日本,在非洲,比如乌干达……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这些国家里的人民,都在为反抗殖民主义者的歧视和迫害而不断斗争着。我们深信一切受压迫的人们,会把骑在他们头上的恶魔摔到地下去的。但是他们在斗争的道路上,还会碰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决不能让美国的黑人小朋友们,以及日本、乌干达等地的小朋友们,在他们的艰苦斗争中感到无助和孤单,我们要时时刻刻地想到他们,我们要响应每一个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号召,在促进国际的团结和友谊上,尽上我们自己的一分力量……什么时候和平的力量大过战争的力量,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就在什么时候偃旗息鼓、退败下去,被压迫的民族就会翻身,连美国的儿童读物上的小黑兔、小黑猪……也都可以在书页上自由地和小朋友见面了,那不是一件大大痛快的事情么?
    下次再谈吧!祝你们快乐。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七月七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59年8月1日第15号,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十 四
 
亲爱的小朋友: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你们一定已经上学了;休息了一个暑假,重新回到学校里,一定感到新鲜而兴奋吧。
    小朋友,你们的暑假生活过得丰富么?去过哪些有趣的地方?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看了哪些好书或是戏剧和电影?访问了哪些英雄、模范?你们那里下过滂沱大雨了么?河水涨了么?你们参加防涝或是防旱的工作了么?这一个多月中发生过多少值得记忆的事情呵!你们把这些事情,都写在日记上了么?或是写在信上给亲戚朋友们看了么?
    小朋友,你们喜欢写信写日记么?你们写的时候觉得有困难么?是不是有时候觉得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呢?或是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呢?或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而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等简单模糊的字句,轻轻带过就算了呢?还有,你们是不是也有“提笔忘字”,在信上日记上写下许多错字的时候呢?
    今年夏天,我带两个小朋友去逛北京西郊的动物园。这两个孩子都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都很聪明活泼。那一回,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回来后他俩都写了日记。第一个孩子只写了四五十字(里面还有好几个错字!),他只提到某月某日和什么人去逛了动物园,底下就像记帐似地列举了一些动物的名字,什么白熊、大象、猴子、狮子、斑马、孔雀等等,他觉得“好玩极了”,以后就回来吃饭睡觉了。第二个孩子却写了一千多字,他从那天的天气和动物园里的游人等写起,以及那些动物,如白熊、大象、斑马、孔雀等等的动作、形态和皮毛、羽毛的颜色,都写得十分生动鲜明;而且他把我对他们谈过的话,也记下来了!我说:“我小的时候,也逛过这个动物园,那时它叫‘万牲园’,里面只有几只很平常的动物,还有脱了毛的孔雀、老掉了牙的大象……现在却有这么多的珍禽异兽,而且差不多每年每月都增加新的种类。”还有我对他们谈的许多外国动物园的情形,他也有条不紊地记下了。他的这一篇日记,写得整整齐齐,没有一个错字,使人看了很舒服,没有去过北京动物园的人读了,会引起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的感觉。
    这个孩子的老师和母亲对我所说的话,证实了我对他的评价:他是一个好学生。他很喜欢语文课,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是专心地听,笔记也写得很好,从来没有错字;他尤其喜欢读书,辅导员和老师介绍过的书刊,他总是读得很仔细,不但记住书里的故事,还把书里优美的、有力的字句和词汇,都摘记在一个小本子里。他脑子里积攒的词汇很多,又会灵活运用,因此他写起作文来,毫不费力,每次作文他都写得很好,写信写日记,也是如此。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是很满意的,对于他的作文,尤其称赞,认为他已经找到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门径。
    语文是一门基础知识,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会了学好了语文,我们才能很好地了解其他的课文,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好“作文”。你们现在的语文课本,里面有许多思想性很高的、写得很好的故事和诗歌,老师们又讲得很好,你们应当抓紧学习的时光,好好地听讲,好好地写笔记,还要细看每个字的写法。把语文学好了,就会同那位写日记写得很好的小朋友一样,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不断地提高。到了你能够很好地掌握文字这个工具,使它能为表达你的思想感情而熟练地服务的时候,你将会感到无限的快乐,而看你的文章的人,也会感到快乐的。
    再谈吧,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八月十九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59年9月1日第17号,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十 五

亲爱的小朋友:
    我心中充满了喜悦。窗外晚霞在天,新月已出,大院里小孩子欢笑奔走的声音,在凉爽的晚风中荡漾……小朋友,我们多么幸福,生活在新中国,多少伟大辉煌的事迹,都让我们看到了!当然,你们比我更幸福了,因为你们将来能够看到的一切,在敢想敢干的新社会里,是我所不能想象得到的呵!
    我刚从天安门前散步回来——这些日子,整个北京就像一个大家庭里,准备空前的喜事一般地,一家大小,喜喜欢欢,忙忙碌碌。天安门前面两边,从去年的冬天起,看它拆房,看它破土,看它奠基,看它搭起脚手架……每次从那边走过,都是潮水般的人群和车群,真是车水马龙,各种机器的声音,摇山震岳。春天到来,地面渐渐收拾得平坦了,从内蒙古刮来的春风,仍旧扬起扑面的尘土。在扑面的尘土中穿行的人们,仍是心中充满了希望的热情与喜悦,因为我们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天安门前面,四十公顷的大广场上,将永不再有尘土了!
    这广场上是日新月异,几天不从那里经过,就变了个样子。一架一架雪白的朵朵棉桃似的大电灯,在宽阔的马路两旁竖立起来了;天安门两厢的大厦的脚手架都拆走了,涌现出两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一棵一棵的大松树、大柳树、大枫树,从城外连根移来,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两旁。这些大树,将使这广场上,一年四季有最爽人心目的颜色。松树的苍绿、柳叶的青翠和枫叶的绯红,将衬映得四周高大的建筑,更加庄严,更加美丽。
    我今天下午在广场上散步的时候,举目东望,正看见新建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高楼巨柱。这博物馆和西边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礼堂,遥遥相对。这两座大建筑都有四十五公尺高,比正面的天安门楼还高出一段,但因为广场宽阔,新建筑的颜色比黄瓦红墙的天安门楼,又浅了一些,因此显得十分调和配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礼堂,前几天我曾去参观过。它给我的是一种梦游仙境似的感觉,又好像是一个小孩子忽然走入了童话的世界。我这一辈子看见过许多国家的议会大厦,在我的记忆中,还没有一处比它更伟大的。这个能容万人的大礼堂,真是庄严肃穆,气象万千!一万个座位是分摆在三层地面上,第一层是人大代表席,可容纳三千六百人,每个席位前都有写字台,台上有专用的扩音器和收听的意译风,二层和三层都是大挑台,一共有六千多座位。但是承担这六千个座位的两层宽大的挑台,却没有一根支顶的柱子。因此坐在这一万多个座位中的任一个位上,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主席台上的一切。主席台口,宽三十二米,可以坐三百个人的主席团。这里还可以演出大型的歌舞剧和大型的交响乐,台前的大乐池,能容几百人的乐团演奏。
    礼堂的照明,是屋顶的最华丽的灯光。当中一朵朝向太阳的大葵花,葵花心中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大红星,象征着亿万人民的心,朝向着我们亲爱的党。葵花的外面,是三环波浪形的灯圈,圈内圈外布满了繁星似的五百盏灿烂的灯光。天蓝色的墙壁上接屋顶,是圆穹形的水天一色,坐在大礼堂里,就像坐在寥廓静穆的夏夜的星空下一样!
    小朋友,在我们祖国的首都,光是今年一年中就出现了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新的建筑;若是细说起来,几天几夜也描写不完。光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礼堂一处,就够说上一天半天的。我只把大礼堂约略描述一下,其余的等你们自己来看。小朋友们来日方长,前途似锦,你们将来不但可以到里面参观,还可以在里面开会呢,只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我现在要告诉小朋友的,就是我在天安门广场上所涌起的潮水般的感想。当四十多年前,我像你们这么大的年纪,初到北京的时候,我看见的是黄瓦上长满了乱草的故宫;褪了色的红墙;下雪下雨时泥泞污浊,刮风时尘土飞扬的街道;坐着汽车马车的,是扬威耀武的洋人和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行走和开车拉车的却是饥饿憔悴的劳动人民。哪会想到在几十年后,我们几千年来受尽了压迫剥削的人民大众,能有这般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的今天!
    小朋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烈士们洒出的鲜血,就染不出我们今天飘扬高举的五星红旗。祖国的勤劳勇敢的亿万人民,若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英明的领导,是闯不出这个灿烂光明的世界的。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件事实,我们的心,永远要像人大礼堂的屋顶上的那朵向日葵,满怀热爱地倾向那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芒四射的红星!
    当我在广场上徘徊瞻眺的时候,准备在国庆节游行的小朋友们,正在练习走队。他们举着花束,整齐严肃地行进。还有许多等着操练的小朋友,都散坐在广场的四周。在这宽阔的地面上,人形显得那么细小,天空显得那么广漠而蔚蓝,从对面路上开来的一辆一辆大汽车,看去就像小小的玩具一般。这时我忽然感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广大,党对我们的关怀是多么深厚,而我们自己在这中间又显得多么渺小!但是“渺小”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党是永远重视群众的力量的,小朋友,让我们永远团结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吧!
    祝你们节日快乐!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九月九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59年9月1日第17号,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十 六 

亲爱的小朋友:
    今年的国庆日,当我站在观礼台上,看到少先队的浩荡整齐的队伍,精神焕发地走过天安门,数不清的彩色的汽球和雪白的鸽子,从他们高举的手中飞起;在广场两边,面对天安门的小朋友的队伍,也一起摇舞着手里的花束,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时候,使我深切地感到社会主义国家里的儿童是何等地幸福,前途是何等地光明。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之一,就是对于我们的接班人的无微不至的爱护和关怀,要使每一个儿童在德育、智育、体育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但是,为着铲除我们中国儿童身心发展的障碍,我们亲爱的党在以往的几十年中,曾付出了多少代价呵!
    记得四、五年前,我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访问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好心肠的医生,他上午给交费的病人看病,下午是免费给穷人看病。他对我极其难过地说:“我们周围的穷人太多了,他们受着饥饿和疾病的侵袭,每年有许多许多的大人和孩子,像苍蝇一样地死去!我是一个医生,我个人的能力所及,就是分出半天的工夫,牺牲半天的诊费收入,来替穷人看病。但是这样做并没有使我得到安慰,也没有解决什么问题,有许多事实,知道了反而引起
我的愤怒和难过!这种例子多得很,就像今天下午,我看了一个肺病已到第三期的码头工人,他双颊通红,咳嗽得直不起腰来,他恳求我给他一点止咳的药,免得监工的人听见他咳嗽就要停止他的工作。我对他说:‘吃药是没有用处的,你必须长期休养!’他睁大了眼睛,仿佛听到神话似的,但立刻又苦笑着说:‘休养?我怎么能休养呢,我有六个孩子呵,大夫!我要求做工还来不及呢。’他扶着桌子站起来,垂着头说:‘为着孩子们,我必须……我也愿意苦干到死。’我看着他低头伛偻地走去的背影,感到我的心头压上一块千斤重的铁饼!我几乎恨我自己的职业,我给他们看了病,却不能给他们从根本上治病……这个社会,怎么好?而在你们新中国里,儿童们多幸福呵!没有失业的父亲和母亲,生病有人管,上学有人管,一切的一切都有人管……可是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才能享受到那样的幸福呢?”
    去年的四月,我在意大利的米兰城,访问了一个电车工人的家,他住在十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炸坏了的半座房子里,一家五口人住着两间又潮湿又阴暗的小屋。这时天气还很冷,他的年老的母亲,正坐在门边,借着户外的微光,在缝补着小孩的衣服。看见我们来了,他们一家人——母亲、妻子和儿女立刻亲热地把我们围住,这时门外又涌进许多老人和妇女,也有小孩,都是住在这方场上破屋子里的邻居。他们争着问讯我们国家里工人的情况,也争着对我们诉说他们的困苦的境遇。他们说:“一个工人的家庭,一家四口人,至少也得七万个里拉一个月,才够开销,可是我们的工资,每月只有四万五千个里拉呵。”我们对于意大利钱币的价值,是没有概念的,后来一位妇女对我们举例说:“比方说吧,小孩的鞋子一双两千到四千个里拉……你就知道这点工资够不够开销了;当然,疾病和意外的花费还不算在内。我们做家庭预算的时候,根本就不敢想到这些……”她又对我叹了口气说:“什么时候,我们工人能熬到像你们那样的好日子呢!”
    回来的路上,陪我们的意大利朋友,对我背诵一首描写意大利工人家庭的孩子的诗,诗的大意是:“父亲领来工资,还没有递到母亲手里,钱袋已经半空了,父亲叹息着,母亲也低着头。他们都不敢拿眼睛看我们,我们还能有什么要求呢?街上传来杂技团奏乐的声音,还有卖冰棒的喊声……但是我们整个月来的想望,也和钱袋一样地空了!”这是怎样的一首使人“心头压上一块铁饼”的诗呵!
    一回到祖国来,我心头的铁饼就消失了。小朋友,为着我们目前幸福的生活,我们更要常常惦念那些在痛苦的环境中过活的儿童。为使世界上所有的儿童,都能得到像我们一样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奋斗到底!
    祝你们不断进步。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十月十四日,北京。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59年第21号,后收入小说、散文、诗歌合集《小桔灯》。)    

通 讯 十 七  

亲爱的小朋友:
    前几天,我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去访问一位从甘南地区来北京参加群英会的年轻医生——李贡。在接待室里,负责的同志给我介绍一位身穿蓝布制服,胸前佩着闪闪发光的奖章,中等身材,两道粗粗的浓眉,双颊红润,满面含笑的年轻人,这就是我所听说的、那位有高度的革命人道主义的、全心全意为藏族人民服务的医生了。
    我们谈话的时候,他开始是很腼腆。但在我们不断地发问之下,在他自己深沉的回忆之中,他才渐渐地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流畅,他那极其动人的故事,使我听了有好几次忍不住流下感动的热泪!
    李贡医生今年才二十六岁,甘肃兰州人,在一九五四年,当他从兰州卫生学校毕业,分配到甘南地区工作的时候,他就十分兴奋,心想自己要和藏族的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人民,一同生活一同工作了,及至到了草原,那艰苦的环境,使他犹豫了起来。那里是海拔四千公尺的高原,冷得连夏天的早晚还要穿着棉衣,住的是不蔽风雨的布帐篷,生活的一切得自己动手来做,医疗工作上也没有助手,自己和藏民言语不通……这些困难,向着这个热情的青年人,像压顶的泰山一样,劈空飞来,他的思想斗争开始了。
    反复考虑的结果,他决定留下了。他想:党培养了我这么多年,不为的是让我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吗?现在面对着广大的藏族同胞,我就在困难前面低头退缩,我怎么对得起培养我的、热爱人民的党呢?一想到党,他的勇气无限量地升起来了,他决定在草原上坚持下去。
    此后,四年之中,他勤勤恳恳地做着帐圈巡回医疗工作,不论白天黑夜,路近路远,都按照党的指示,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种种困难,治疗着看护着每一个就医的藏族人民。因为他的不懈的热情和良好的医疗成绩,来到他这里就诊的藏族人民越来越多了。他和藏族人民建立了家人骨肉般的深厚的感情。同时更是不断地在他们中间扩大了政治影响,提高了党的威信。他的四年工作之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一九五五年的春天,欧拉地区的草原上,发生了一次大火,一个名叫曹加的藏族妇女,因为从大火中抢救牛羊,右臂被燎伤得很厉害。李贡医生替她整整地治疗了几个月。他用尽一切办法——打针敷药,可是曹加的伤口总不能长合。有一天,当他在帐篷里学习的时候,听见几个候诊的病人在帐外草地上谈话,一个藏族老太太问曹加说:“共产党的医生技术怎么样?你的伤口好些了么?”曹加说:“共产党的医生技术也不见得怎么好,我已经治疗了几个月了,还不见好转,我想我还是去找藏族医生吧!”李贡医生听了这些话,心里如同被人猛刺一刀似的,他想:“藏族同胞是把我代表了一切的共产党的医生了,我的医疗工作如不做好,不就就降低了党在藏族人民中间的威信么?”他一面深深地同情着这个久被痛苦纠缠着的藏族妇女,一面又着急自己的周围没有一个老师或者同行,可以商量请教。他忍住满心愁苦,镇静地出去和曹加谈话,请她过三天再来。这三天之中,他不停地翻看手边仅有的两本医书,看到了一种皮肤移植的疗法,就是把一块好皮肤割下来移植在伤口上,来帮助伤口长合的方法。三天之后,他对曹加说明这个办法,动员她把腿上的皮肤取下移植在手臂上的时候,曹加吓得跳了起来,说:“我的手臂还没有治好,还要把我的腿也弄坏了么?好了,再不要给我治了!”这几句话,又好像枪弹一样,在李贡医生的脑子里爆炸了起来!他想来想去,最后决心把自己的皮肤取下,来给她作移植的手术。他请曹加明天再来。这一夜,他把手边仅有的简单的手术工具,取出来消了毒……他从来没有做过这种手术,而且是从自己腿上取下一块皮肤,他不由自主地觉得一阵一阵的胆怯。这时天已经亮了。不久,曹加来了,他让曹加躺下,用被单盖上她的脸,吩咐她不要往这边看。当他在自己的腿上打了麻醉针,开始剪下第一块皮肤的时候,曹加坐起来了,惊惶的眼光中充满了感激的泪水,抽咽着说:“我从前没有听见过,也更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医生,连自己的皮肉都割下来给病人治病。共产党是我的恩人,我至死也忘不了共产党!”
    曹加的手臂完全好了,她和她的丈夫牵了一只羊,来谢李贡医生。李贡医生说:“共产党和毛主席派我来就是给大家来治病的,不要感谢我,应该感谢共产党和毛主席。”又请他们把那只羊仍旧带回去。他们万分感激地说:“共产党和毛主席真是比父母还亲,比太阳还热,我们到死也要跟着共产党走!”他们这话是从心底说出来的,曹加的丈夫在此后的、为本族人民服务的事业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小朋友,这只是李医生的故事之一。不知你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受到感动了么?你佩服、喜爱这位年轻的医生么?你们愿意向他学习么?他能够这样勇敢地为人民的利益而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就是因为他挖掘到了一切力量的源泉。只要时时刻刻地想到党,深深地体会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真挚崇高的愿望,坚决地要保持爱护党的影响和威信,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多年轻,都会自然而然地把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满怀乐意地去关心别人,忘掉自己。
    这是我从李贡医生的谈话中所得到的启发,我愿意把我所得到的再告诉我的亲爱的小朋友!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59年第24期。)  

通 讯 十 八 

亲爱的小朋友:
新年好!我想在齐步跨进一九六○年的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当中,你们是最最高兴的吧?时间过得越快,离开你们实际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就越近了,你们不感到兴奋么?
    你们在今天都做些什么呢?是在打乒乓球么?是在看一本新书么?还是去参观了什么人民公社或是工厂了呢?
    谈到参观人民公社,我在今年的十月底,曾去参观了北京郊区黄土冈人民公社的园艺队,(这个园艺队包括两个苗圃队和三个盆花队,这五个队一共占地一千七百多亩,有花三百多种,五十万盆,树苗不计其数!)我好久就想去访问他们了,因为这公社的园艺队供给了绿化、美化我们的首都的大部分的树木和花朵。当我们看到首都市郊的街道两旁,绿树葱茏、鲜花耀眼,或是当我们把一束一束美丽芬芳的鲜花,献到我们的领袖、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来自外国的贵宾手里的时候,我们总会感谢这些终年辛苦替我们培养花树的公社园艺队员们的。
    我说“终年辛苦”,因为在我下去访问之前,只知道春夏时节,花树萌芽开花,最需要修剪灌溉,却不晓得秋冬是花农最忙的季节,当我们看到满树嫩芽,满枝香花的时候,那已经是他们秋冬苦干的成绩展览了!
    十月底在北京,年轻的人还没有穿上棉袄,我到这公社樊家村鲜花生产队的时候,他们已在忙忙碌碌地做花洞的窗架,安玻璃,砌墙,编席子……准备着把盆里和地上的花,都挪到花洞里去过冬。这工作真不简单呀!特别是那几天,天天都可能有“霜冻”的警报,队员们就像抢修什么工程似的,在迷镑的朝雾中,在凝冷的月光下,加紧地工作。小伙子大姑娘们一边欢腾地说笑,一边热烘烘地往花洞里抬大花盆,搬小花盆,还从地里起出一棵一棵的花来,堆在小车上,推着赶着地往花洞里送……。
    我在这公社里住了几天,把五个生产队都巡礼了一番,其中黄土冈茉莉花生产队给我的印象最深,生产队副队长刘伯伯对我的谈话,最详尽也最动人,我不妨对小朋友再说一遍。
    我是在一个薰房里找到刘伯伯的,他正在侍弄着几百盆的含苞欲放的茉莉。薰房里清香四溢,热气蒸人,他身上穿的是单衣单裤,还是一身的汗,满脸的汗!茉莉本是在华南一带的植物,没有这么高的气温培养着,在北方的初冬是开不出花来的,但是养花的人多么辛苦呵!
    刘伯伯满脸含笑地招待我们,他指点着这满坑满架绿油油的点缀着万点银星似的茉莉花枝,眼光里洋溢着无限的热情和高兴。他告诉我们:这生产队有三百多间薰房,一万七千多盆茉莉花,这茉莉花根,都是在广东生长的。每年春节后,用稻草包扎好从火车上运来,到后分棵栽到盆里,先放在冷洞,慢慢地一批一批送进薰房,最先是放在火坑上,薰到开出花来,再从坑上挪到架上玻璃棚底下的阳光下面,摘下花,然后再一批一批搬回冷洞。到夏天自然都放在屋外。这样一年可以摘五次花——房内两次,房外三次。这些花,都送到茶叶公司去,在那里,烘茶叶的工人们,在烘笼里铺上一层茶叶,上面再铺上一层茉莉花,这样层层地铺起,放在微火上烘。烘好了就用筛子把茉莉花筛出去,茶叶里就有一股茉莉花的香气,这就是我们所最爱喝的、祖国的名产:茉莉花茶。
    刘伯伯说:“培养花就跟培养孩子一样,一点都不能大意呀!花朵是最娇嫩的了,太冷了不行,太热了也不行,太干了不行,太湿了也不行,又要和暖的阳光,又要新鲜的空气……因此我们养花的人是要日夜守在花的旁边的。我说:“您太辛苦了。”他笑着摇头说:“不辛苦!养了多年的花了,一进薰房不用看寒暑表,光凭皮肤的感觉,就知道房里的热度是多高,只用手指弹一弹瓦盆,就知道这盆花缺不缺水。看着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花,开得好,摘得多,给国家创造了财富,给人民喷香的茶喝,养花的人的快乐也就说不尽了!”
    从薰房出来,刘伯伯请我们在他的办公室——也就是薰房的一端——喝点开水,我们问起他养了多少年的花,他才又感慨又兴奋地对我们说着他的过去。原来他是河北故南人,六岁的时候,他父亲逃荒,一个挑子把他挑到黄土冈来的,他从十二三岁起,就在当地一个恶霸地主赵泉的花厂里当花匠,一年到头劳碌辛苦,才拿到每月五角钱的工资,他说:“那时候吃的苦,就说不完了。一九四九年,黄土冈解放了,我也解放了!恶霸赵泉枪毙了,我分到三间瓦房,三十亩地,以后我们八户贫农就组织起合作社来……去年人民公社化以后,我们这里因为土质适宜,就专门发展起茉莉花房来。本来嘛,我们现在又有人,又有地,大家干惯了这一手活,现在为自己干,又是为集体干,干劲的高就不用提啦。我们的队员,从前每人管六百盆花的,现在每人管八百盆还多。至于我们的生活,和从前比起,真是天上地下。从前黄土冈哪有自行车?现在就多着啦。毛主席说要人人都吃上饭,只有我们才知道这句话不简单。”
    从茉莉花队出来,我一路上细细想着刘伯伯所说的话,他提到培养花就像培养孩子一样,就使我想到党对小朋友们的培养,那份小心在意,也决不在刘伯伯之下。他说:“谁要是说‘现在生活不好’,这简直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这句话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声音,也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因此,我愿意小朋友们在出去参观工厂、公社的时候,也千万不要放过可以使自己受到深刻教育的机会。
再对你们说一声“新年好”,祝你们不断进步。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三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60年第1期。)      

通 讯 十 九  

亲爱的小朋友:
    日子过得多快!刚给你们贺过新年,春节又来到了。春节的假期比较长些,你们有些什么活动呢?
    前几天,我同几个朋友在一起闲谈。我们兴奋地谈着二十世纪的六十年代,先是把年月往后推,回顾五十年代,乃至四十、三十、二十年代,那时,我们祖国的情况多么糟糕;我们又回过来谈六十年代的今天,大家都眉飞色舞,觉得我们真是幸福,都赶上了毛泽东时代,我们应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多贡献一些力量,这样,我们的余年才不算是白白地过去……
    小朋友,和我在一起座谈的老朋友,都是岁数很大的人了,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几岁,也许他们比你们父亲的年纪都大了,但是我们还是越谈越热烈,从六十年代,推想到七十、八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纪,都说那时的世界真不知道将是个怎样辉煌灿烂的样子,大家都希望能够活到那个时候,可以亲眼看看。
    当大家谈到将来,恨不得自己晚生几十年;于是我就欢乐而兴奋地想到你们,你们多幸福呵!当然,灿烂辉煌的祖国和世界,是要人来创造的,你们的责任多么重大呵,你们的事业又是多么伟大呵!
    我自己的大半辈子,过的是反动统治的日子,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人经历过流离失所的凄惨生活,更得不到学习文化的机会。而你们就大不相同了,你们几乎是一生下来,就过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日子,人人都有求学的机会,人人都有钻研科学技术的机会,自然界将像一方未经雕凿的白玉一般,会在你们万能的手中变成玲珑精致的作品,这只要你们好好听党的话,从小立下雄心大志,刻苦学习,敢想,敢说、敢做,那二十一世纪的祖国和世界,将是更灿烂辉煌的新天地。
    你们目前的条件是很好的,我们亲爱的党和毛主席永远关怀新生一代的全面发展,并且为你们的科技活动创设了优越的条件;我知道在许多地方,都有少年科技指导站、少年宫、少年之家等,一九五八年秋季起,为贯彻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许许多多的中小学里,都开辟了小工厂和实验园地。去年春天,我在河南洛阳参观的时候,我访问了敬事街小学的“六一工厂”,在无线电车间里,看到小朋友们在生产小收音机,做得十分精致;还有小先生在对小学生讲解收音机的构造原理呢,小先生不过十一二岁,小学生就更小了!我们中间有人喜欢得慨叹说:“我小的时候,根本没有看见过收音机!我的儿子小的时候,就喜欢研究收音机,但是我们没有力量让他研究。而现在,这些孩子多幸福呵,这么小的年纪就会做收音机,大了还不知将会创造出什么样奇妙的机器呢!”
    我还知道,有许多的中小学校,都和人民公社和工厂挂了钩,使学生的科技活动,有了新的内容。比如养猪、种菜、帮工厂做轻微的劳动等等,在农民和工人的指导之下,和农作物、牲畜、机器接触,通过劳动实践,再深钻进去,无论哪一门科学技术,都会像万花筒一般地日新月异,更会引起你们攀登科学高峰的兴趣和雄心。
    小朋友,最精深的科技,掌握在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手里,这也是保卫和平的有力武器。现在东风已经早早吹起了,东风已经绝对压倒西风。小朋友,你们的壮志雄心,应当像一团团的火焰!风助火势,一定会把战争贩子和资本主义世界像枯草残叶般地烧得干干净净的。
    纸已尽,祝你们春节愉快,不断进步!  
你的朋友  冰 心
一九六○年一月十七日夜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60年第4期。)    

通 讯 二 十  

亲爱的小朋友:
    最近我到湖北省参观,看到了一个省份的工农业盛况,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使我受了极大的感动和教育。我想给小朋友们谈谈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这个高速度进行的伟大工程,和工地上千万民工的冲天干劲,谁看了都会惊叹钦佩的!
    枢纽工程的坝址——丹江口,在湖北省光化县北三十公里。丹江是汉江的支流,从河南流来,在这里和汉江汇合了。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之一,它从陕西的秦岭发源,到了汉口,又与长江汇合,东流入海。汉口市就是以在汉江之口而得名的。
这条“三千里汉江”,它的流域的广阔,在长江流域中占第一位。两岸的农产品和地下资源,都极其丰富。尤其是中下游江汉平原,是最富饶的鱼米之乡。但是这三千里汉江,千百年来,是两岸人民所恐惧、怨恨的重大灾害。原因是汉江上流的流量很大,降雨量又集中在每年的七至十月之间,连绵的暴雨在汉江上中游汇聚起来,奔腾下泻,给两岸人民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汉江人民曾经悲惨地唱着这样的一首民歌:  

汉江滚滚浪滔天

十年倒有九年淹

五月六月渍水起

七月洪水漫屋檐

卖了儿女卖妻子

到头还是死外边 

    但是,在反动统治的年代里,有谁关心到人民冻毙饿死,妻离子散的生活呢?汉江两岸勤劳勇敢的人民,只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他们千万年来治理洪水的强烈愿望,一直没法实现。直到十年前,全国解放后,我们亲爱的党,领导了汉江两岸人民,开始进行了汉江分洪和修堤的工作。到了一九五八年九月,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终于破土开工了!
    参加丹江口建坝工程的是,河南、湖北十七个县一百一十七个人民公社,和全国各地几十个支援单位来的工人。有一首民歌把他们的热情和干劲,淋漓尽致地唱出来了: 

工人来到丹江口      叠叠青山齐发抖

千军万马开进来      党的红旗前面走

多快好省建汉江      土洋并举有智谋

分秒必争筑大坝      要叫洪水永低头

山沟变成幸福海      云里行船荡鱼舟

穷山野岭改面貌      子孙幸福万年秋  

要知道这些民工从哪里来的冲天干劲,只从十万大军中的“三师三团的一千八百八十人中,就有一千一百四十三个人的家属,是在一九三五年被洪水淹死的”这件事实来看,就了解他们这样风里雨里猛攻苦干,实在是报祖宗千年之仇,造儿孙万世之福的。
我站在高大的围堰上,眼前是两岸高山,和一条挤在一旁缓流的江水;在坝基前的一片工地上,只见海洋般的人群,挑担的、推车的,上下飞走,欢声雷动。丹江口建坝工程,是土法上马的。他们筑这个围堰的时候,没有用两千一百吨的钢板桩,也没有用三千立方米大,十米长,三十分米宽的木板桩,这些条件,当时都不具备。但是群众的智慧终于冲破了这个重大的困难。他们采用了就地取材,“以土赶水”的土办法,在隆冬严寒的天气里,短短的五十天中,十万大军用自己的双手双肩:  

挑起一担  高山去一半

挑起两担  高山变平川

      就这样地移山倒海,把一百多万方的土、砂、石方推进汹涌的江流里。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六日,最后三小时零十分钟,围堰完全合拢了。千年为害的汉江,从此拦腰绑住,永远驯服地为人民服务了!
    现在这拦河大坝,正在热火朝天的建筑期中,今年内全部工程可以基本完成。大坝全长达三千一百零九公尺,拦洪后,水库面积达一千零二十平方公里,深达一百公尺,比被称为东亚第一的我国东北小丰满水库,还大几倍。它不止担负了两岸一千六百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还要发电四十三点三亿度,支援周围几百里的工业建设。在发电量上,它也是东亚第一的。此外,它还便利了上下船只的航行,物资的畅通。同时,水库还可养鱼一亿斤,供给五十万人(每人每年二百斤)吃上一年!
    小朋友,在谈到我国水利建设的远景时,还有“南水北调”这一条,就是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去利用。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就是一个开端。我们首先把汉水引到淮河,以后还可把汉水引到黄河,使华北广大平原和淮河流域的缺水地区(六千万亩田地)都长起葱绿的稻秧。等到长江三峡水库建成以后,长江、淮河、黄河、汉江的水都可一脉相通。那时,祖国的东、西、南、北,真是一片风光明媚的锦绣河山了!小朋友,你说这远景美好不美好?
写的太长了,就此停住吧。祝你们像春天的树木一样天天向上。  
冰 心
                          一九六○年三月二十七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儿童时代》1960年第9期。)    

①  冰心发表于60年代的这部由20篇通讯组成的《再寄小读者》,与她在四十年代的《再寄小读者》重名,据作者本人说,她已忘记了在重庆曾经写过4篇再寄小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应天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