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个酒保不顺眼而犯下了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才1岁,其中一个同样毒瘾甚重,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也因杀人而坐监。另外一个儿子却既不喝酒也未吸毒,不仅有美满的婚姻,养了3个可爱的孩子,还担任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
在一次私下访问中,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有两位年届70岁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可算是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另一位却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在70岁高龄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就在最近她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年龄最高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也不是遭遇,而是我们抱持什么样的信念。
信念是什么
数千年来,人类便一直认为要4分钟跑完一英里(约1609米)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在1954年。罗杰·班纳斯特就打破了这个信念障碍。他之所以能创造这项佳绩,一得益于体能上的苦练,二归功于精神上的突破。在此之前,他曾在脑海里多次模拟4分钟跑完一英里,长久下来便形成极为强烈的信念,因而对神经系统有如下了一道绝对命令,必须完成这项使命。他果然做到了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事。谁也没想到,在班纳斯特打破纪录后的二年里,竟然有近400人进榜。
有了班纳斯特这样的信念。人就能够发挥无比的创造力。当然,信念也可能是破坏力,看你从哪个角度认识。人类对于生活中的遭遇会很主观地赋予某种意义,积极的信念可使人重拾破碎的心,继续往前迈进,而消极的信念很可能就此便毁掉人的一生。
哈佛大学的亨利·毕其尔博士研究了信念对身体的影响。他把100个医学院学生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分配了红色胶囊包装的兴奋剂,第二组则分配了蓝色胶囊包装的镇定剂。实际上胶囊里的药粉调了包而并未让学生知道。结果吃了红色胶囊的一组很兴奋,吃了蓝色胶囊的一组则很平静,由此可见他们的信念压制住了身体服用药物的化学反应。
这门研究人类身心互动关系的“心理神经免疫学”证实了数个世纪以来的疑惑;信念在医疗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比治疗本身还重要。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无用意识。指一个人在某方面失败的次数太多,便自暴自弃地认为是个无用的人,从而停止了任何的尝试。
宾州大学的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对这种现象做过深入研究后指出:有3种特别模式的信念会造成人们的无力感,最终毁掉自己的一生。这3种信念是:永远长存、无所不在及问题在我,即相信困难永远长存,某方面失败后就相信处处都是困难,并把不幸的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的不足。
独特的“强暴”试验
你若使用过英文打字机或电脑,一定知道qwerty这6个英文字母键是在键盘的左上方,因为99%的传统键盘都是这种排列方式。
1882年,人们打字仍然采用左右食指边找边打的方式 ,当时有位女士创造出8指敲打键盘的方式,因而便参加打字比赛接受别人的挑战。为了赢得胜利,她雇用了一位专业打字员,并且要他牢记每个键的相对位置。比赛当天这套方法果然奏效,从此它便成为追求“打字速度”的标准。
何以我们坚持qwerty的排列方式长达110年之久呢?事实上这种排列方式是最没有效率的了,像Dvorak这种改良型键盘就证明远比传统排列方式的键盘更能减少错误,速度也快很多。
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还很多,我们根本没去考虑过它的出处和对错。这些信念中,可能就有几个正是阻碍你更上一层楼的原因,而你却一点也不知道。
这是一个独特的实验:一个女人在大街上行走,突然向一位不知情的路人大叫:“求命!有人强暴!”而旁边另外安排两位乔扮的路人,对此呼救声不闻不问而依旧往前走去。这名被当作实验对象的不知情路人在听到呼救声时,所做的反应不是立刻前去搭救,而是转头看旁边两个人有何动静,可当他看到的是一脸漠然时,也就无动于衷了。
这种跟着大家走的群体现象说明,我们的信念往往有很大从众性,它的建立总是根据别人的反应而致。这正是妨碍一个人发展的心障。
究竟持有的是有创造力的积极信念,还是毁灭性的消极信念,还真得看自己的判断。
每日改进,终有所成
1986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开始之初,洛杉矶湖人队面临重大的挑战。在前一年湖人队有很好的机会赢得王座。当时所有的球员都处于巅峰,可是决赛时却输给了波士顿的凯尔特人队,这使得教练特·雷利和所有球员都极为沮丧。
派特为了让球员相信自己有能力登上王座,便告诉大家只要每人能在球技术上进步1%,那个赛季便会有出人意料的好成绩。1%的成绩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如果12个球员每个人都进步1%,整个球队便能比以前进步12%。只要能进步1%以上,湖人队便足以赢得冠军宝座。结果大部分的球员进步了不止5%,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这一年居然是湖人队夺冠最容易的一年。
日本企业之所以能有今日的风光,很大的原因是得益于美国品质管理大师戴明的指导,但他们追求品质的决心也功不可没。他们经常把一个词挂在嘴上,就是“改善”,这个词在日文里有“没有休止”的意义。事实上改善有个原则,就是逐步慢慢地改进,哪怕这种改进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只要每天能有小小的进步,长久累积下来便有惊人的成就。
许多人经常处于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他们天天不是担心工作没了,便是钱亏了,不是担心离婚了,便是病了。我可从不担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因为我每天都在改进,而每天也确实进步。成功快乐的人生便是如此,得有时时不断改进自己人生的品质,不断成长、不断拓展的信念。
信念的力量
有一位教师叫马华·柯林斯,30年前她踏上讲坛,在芝加哥的一所小学任教,她发现二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些竟然一点学习的兴趣都没有。深入了解后,她认为这些孩子并不是不能教,而是传统的教育给他们的并不够,没让他们建立起应有的信念。
马华把一般儿童的读本全扔了,让这些孩子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人的作品。不少教师颇为惊讶:“那不是玩笑了,他们怎么看得懂?”甚至有人对马华展开人身攻击,说她会毁灭了孩子的未来。
然而,这群孩子不仅看懂了这些书并且爱不释手。马华认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因而也就有每个人学习的喜好。她坚持这个信念,以无比的爱心和耐心,使这群孩子都对自己建立起足够的信心。
我在马华创建的私人学校里见到了她的学生,其中一个仅4岁的男孩叫塔马吉· 噶里芬,刚看了约翰·斯坦贝克的《鼠与人》。我问他:“塔马吉,它给了你哪些启示呢?”
“罗宾先生,它说在孩子的世界里从来不会以皮肤的颜色去衡量人,只有大人才会这么做,这使我注意到有一天我也会长大成人,但我绝不会忘记这本书上所说的。”
我被他的话深深感动了,不过,我还想考考他。
“柯林斯女士教给你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他教给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外人可以安排我的未来,但是只有我才握有决定权。“
我没有理由不佩服马华和她的学生,毕竟说这话的是只有4岁的小孩。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