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思考:国史十六讲


樊树志 

 

安史之乱(2)



  次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把天宝十五年改为圣武元年,一派改朝换代的架势。这一下叛乱谋反的面目大暴露,先前所谓“奉密诏讨杨国忠”的幌子,完全是骗人的。

  这时的形势对安禄山十分不利。第一,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在河北联络各地忠义之士,抗击叛军,骚扰洛阳与范阳之间的交通,给安禄山带来了后顾之忧。第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兼河北节度使李光弼奉朝廷调遣,在平叛战争中取胜,切断安禄山大本营洛阳与根据地范阳之间的通道。第三,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哥舒翰也是胡人,此时身兼河西、陇右节度使,威名显赫,而且与安禄山素有宿怨,由他镇守潼关,足以与安禄山相抗衡。

  然而,唐玄宗指挥失误,导致满盘皆输。他想尽快平定叛乱,命令坚守潼关的哥舒翰,从潼关出兵进攻洛阳,并且要各路兵马围攻洛阳。在当时形势下,坚守潼关是上策,可保长安无虞。在河北战场的郭子仪、李光弼向皇帝指出,如果从潼关出兵,有战必败,潼关失守,京师长安危急,天下之乱就不可平了。唐玄宗拒不接受。杨国忠对哥舒翰有所猜忌,极力怂恿唐玄宗命令哥舒翰出关东征。

  这一错误决策,无异于自投罗网,二十万大军一战即溃,哥舒翰逃回潼关时,被部将抓获,献给叛军。一向瞧不起安禄山的哥舒翰,在洛阳向被他骂为“野狐”的安禄山投降。

  潼关陷落,长安失去屏障,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逃离长安。次日中午抵达马嵬驿,皇帝的扈从部队发动兵变,杀死奸相杨国忠,迫使唐玄宗命令太监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当时唐玄宗已七十二岁,杨贵妃才三十八岁。旧史家渲染杨贵妃是败坏朝政的祸水,意在为唐玄宗开脱,其实形势发展到这一地步,完全是唐玄宗的责任。在马嵬驿的杨贵妃墓地,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了题字,共同的主题就是替杨贵妃鸣冤叫屈,多少反映了一点与正史不同的民间意识。

  太子李亨看到人心所向,和执意向西逃跑的父皇分道扬镳,在太监李辅国的扈从下,奔向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灵武,并且在那里登上皇帝宝座(即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郭子仪、李光弼率领五万军队从河北赶赴灵武,河西、北庭、安西节度使也派兵前来会合。形势有了明显的转机。叛军内部则明争暗斗,分崩离析。安庆绪杀死父亲安禄山,抢得皇帝宝座,却只知纵酒享乐。唐军乘机反攻,收复沦陷一年多的长安,继而收复洛阳。

  此后安史之乱进入另一个阶段,它的主角就是留守范阳的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他不愿受安庆绪节制,率八万军队向朝廷投降,出任范阳节度使。时隔半年,史思明反叛,与在邺城(今河南安阳)的安庆绪遥相呼应。唐军包围邺城,安庆绪以出让皇位作为交换条件,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解邺城之围后,设计杀死安庆绪,留下儿子史朝义留守邺城,自己引兵北还,在范阳自称大燕皇帝,并且在半年以后再度攻陷洛阳。唐朝方面再度陷入被动局面。正在此时,叛军内讧,史朝义杀死父亲史思明。唐军乘机收复洛阳,史朝义逃往范阳,遭到守军拒绝,走投无路,自缢而死。

  长达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

  安史之乱是开元、天宝时期腐败政治导致的后果。唐肃宗、唐代宗都积极鼓励叛军自动投降,准许他们继续为唐朝效力,在原地任官。因此,与其说是中央政府平定叛乱,还不如说是以妥协方式结束叛乱。这种妥协的代价是高昂的,它使全国处于混乱多事和分裂割据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