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故里、家世及少年时代 一、司马迁故里
古老的黄河,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华夏悠久历史的见证。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它穿行的黄土地上,不知诞育了多少灿若星辰的人物。我国西汉时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就是诞育在黄土高原、黄河之滨的一颗文化巨星。司马迁的诞生地,陕西韩城市,是一座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城。这里几乎村村有文物,单是保存到今天的元代建筑群,如戏楼、牌楼等,就有一百四十四处之多,使人目不暇接。司马迁故里在这古城西南十八里的高门原;司马迁祠墓岿然屹立在高门原东南四公里,距韩城二十里的芝川镇南二里司马坡上。1982 年2 月23 日,国务院批准司马迁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生前凄凄惨惨,死后冷冷清清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如今,司马迁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史记》日益走向普及。司马迁故里已成为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人来此观瞻。现在就让我们到司马迁故里去作一番巡礼吧。1.韩城形胜。1958 年春,我国当代著名文史学家郭沫若欣闻司马迁祠修整竣工,激情满怀,挥毫泼墨,写了一首五律赞颂司马迁。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
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
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
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这首五律,对司马迁的学识、文章、人格、事业,作了高度评价。郭老手迹潇洒奔放,刻成诗碑,立于太史祠,给司马迁故里增添了无限神韵。'"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即是"人杰地灵"的生动写照。一代历史伟人,由多种因素铸成。不容否认,地理环境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杰地灵",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观念。韩城形胜,为关中奥区,历史悠久,代有杰人。司马迁诞生于斯,就让我们来观览一番杰人之生地,回溯它的悠久历史,缅怀杰人之往昔云。
韩城市领地,"西高东倾,其形略似仰缶。山峪占十之七八,平原不过十之二三"。①著名的梁山,山势绵亘,透迤韩城市西境。梁山主峰,在韩城西南四十里,名曰巍山Z,有谚语曰:"华山高,只值巍山腰。"由此可见,梁山之巍峨雄峻。韩城东北六十里,横跨黄河两岸,地连山陕两省的龙门山,乃是梁山支脉。龙门,既是山名,又为津渡之名。津渡之龙门,又名禹门,相传为大禹导水所凿。在禹门两岸,历代建有禹王庙。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禹王庙,历经风霜数百年,在本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炮火所毁。在龙门石崖上刻有"禹王锁蚊"图。画面上镌刻大禹头戴黑帽,身穿长袍,用一只有力的巨手将铁链锁住蚊龙的神话故事。据康熙年间《韩城县志》记载,在禹门水中石上刻有斗大的"龙门"二字,荒年水落石出,人始见之。龙门两岸山壁如削,天工造物就真如人工斧削一般。古代地志,如《山海经》、《括地志》、《三秦记》等均载有神话传说。《山海经》谓,禹门凿成,因有神龙来宾看,故于门上加"龙"字而称"龙门"。《三秦记》载,每年三月冰化雪消之时,有几千条鲤鱼神龟,集于龙门之下,竟相跳跃,登上龙门的便成龙升天,登不上的,就点额曝鳃,碰壁而返。这就是"鲤鱼跳龙门"Z SBJ13800070_0002_0/ZSBJ>①樊厚甫:《韩城县乡土教材》。
的神话故事。这种传说给人们的想象增添了驰骋的翅膀,使龙门成了神圣之地,其名悠久,载于《尚书·禹贡》。所以司马迁引为桑粹之重,在《太史公自序》中称曰:"迁生龙门"。
河水奔泻龙门而出,由北而南流向的这一段黄河,古称西河。西河东岸,古称河东;西河西岸,古称河西。河西地沿黄河成一条狭长的川原地带,这就是韩城市东境一片平川,古称韩原。韩原西枕梁山,东带黄河,南有少梁渡,北有禹门津,是关中的北门,亦是山陕交通的咽喉要道,故在古代列国纷争或群雄割据中,这里是兵家必争的形胜要地。公元前645 年,秦晋韩原大战,秦虏晋惠公。公元前205 年,汉将韩信以木罂渡少梁而擒魏豹。公元618 年,唐高祖起兵太原,南下渡龙门而取关中,奠定了唐室基业。公元1126年,金将娄宿越龙门冰桥取陕西。公元1644 年,李自成则从陕西出龙门直捣北京,推翻了明王朝。在司马迁诞生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晋取少梁而兴,魏献西河而衰。秦晋、秦魏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史记》记载的大战役就有六次。第一次即前述公元前645 年秦晋韩原之战,秦虏晋惠公。晋惠公归国,献河西地于秦。在韩原南段,即司马迁故里,今高门原、芝川镇一带,又称少梁原,;临河有少梁津。少梁原,古为赢姓梁国。梁伯以女妻晋惠公,为晋属国。晋惠公献河西地于秦,公元前641 年秦遂灭梁国,更名曰少梁。取少梁之名,乃与中原之大梁,即今河南开封市相对应。公元前620年,晋中军随会奔秦,司马迁之祖先人居少梁。第二次为公元前617 年,晋伐秦,取少梁。三家分晋,河西地归于魏,魏筑长城以御秦。魏长城遗址,至今犹存。第三次为公元前418 年,秦击魏,战于少梁,企图阻止魏筑长城。秦败魏胜。于是秦取战略包围形势,补庞,城籍姑,加强对少梁的对抗。补庞,即加固庞城。城籍姑,是新筑籍姑城。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庞城在今韩城东,其地城固村有古城遗址。籍姑在禹门口附近,扼守要津。第四次为公元前362 年,秦攻少梁,赵救魏,秦破赵魏联军,虏魏太子及魏将公孙痤。此役又为战国时期大战役之一。第五次为公元前354 年,秦击魏,战元里(今陕西澄城南),取少梁。但魏河西地未尽失。此役亦为战国时期大战役之一。第六次为公元前330 年,秦伐魏,围焦、曲沃,主战场已移于河东,此役魏尽人河西地于秦。公元前327 年,秦惠王十一年,更名少梁曰夏阳。公元前316 年,司马迁八世祖司马错始用事于秦,击蜀,灭之。司马错为秦名将。司马氏由晋入秦居少梁,处在秦晋、秦魏争雄的战场区,经受战争暴风雨的洗礼,使司马氏家族产生名将,司马迁承传家学,记述战争有声有色,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韩原之名因韩城而得名。韩城古为韩国,为西周武王支子的封国。韩城二字,始见于《诗经·大雅·韩奕》,曰"傅彼韩城"。此诗首句:"奕奕梁山,维禹甸之。"郑玄笺:"梁山,今左冯诩夏阳县西北。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诗序称,此诗为周宣王时名臣尹吉甫所作,为咏韩侯受命为侯伯之诗。学术界有人认为韩侯在周初封于河北,近燕,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南之韩寨营。周宣王中兴周室,为了加强周王室北门之屏障,故受命韩侯为侯伯,移封韩原,筑韩城。也就是说,韩城筑于周宣王时,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后来,周王室东迁,韩国为晋所灭。春秋时,韩原为晋大夫韩武子采邑。但韩侯故城和韩武子采邑,今不可考。韩城置县始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 年。"有县斯有城",或沿旧,或创始,奠定了今日韩城之规模,历唐宋元明清而至于今,已有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2.司马迁故里华池高门。
按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落叶归根,人死归葬故里。司马迁祖茔在韩城西南十七里的鬼东乡华池、高门两村巍,故此为司马迁故里,即入秦少梁的司马氏所定居之地。《太史公自序》云:"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错孙靳,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华池、高门两地紧邻相连,同在高门原。如今华池有南北两村,高门有东西北三村。司马迁伺墓在韩城南二十二里的司马坡上,如今属芝川镇,在镇南二里。《括地志》云:"夏阳故城东南有司马迁家,在高门原上也。"可见,司马坡在古代也泛称高门原。司马坡与华池、高门相距约四公里,古夏阳城在两地之间。《水经注》记载甚悉。陶渠水(即今芝水)注云:"水出西北粱山,东南流逞汉阳太守殷济精庐南,俗谓子夏庙。陶渠水又南逞高门南,??又东南逞华池南,他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溪水又东南迳夏阳故城南,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又嵋谷水(即今据水)注云:"溪水又东南迳夏阳县故城北少粱也。秦惠王十一年,更从今名矣。"更名,实为新筑。少梁旧邑经过大战而残破,秦从魏手中夺回少梁后更名而另筑新城。在今司马迁词正北约四公里有西少梁村,在司马迁祠东北三公里有东少梁村,东西少梁相距约二公里。西少梁村即古少梁邑①。夏阳新城在西少梁西南六里,位于司马迁祠与华池、高门之间。夏阳在司马迁伺西北约四里;华池、高门又在夏阳西北约四里,与西少梁东西相对。汉承秦制,置夏阳县,遗址在今嵬东乡堡安村,有"夏阳旧址"石碑。在堡安村的古城楼上,镌刻着"韩原要冲"四个大字。
司马迁的生地,学术界有五种说法。其一,生于芝川说。因司马迁祠墓在芝川镇,故郑鹤声《司马迁年谱》和季镇淮、郭维森两家传记《司马迁》,以及多数论文作者主其说。其二,生于华池说,司马迁第六世祖司马靳墓葬于此,故玉国维《太史公行年考》主其说。其三,生于高门说。司马迁三世近祖墓均葬于此,故康熙年间《韩城县志》康行僴主其说。其四,生于龙门寨说①。其五,生于夏阳城内说①。其四、其五两说是近年来提出的新说,缺乏根据,不可信。司马迁生地,我们只能依据《太史公自序》所载祖茔地华他、高门来加以确认。但现今的华池、高门己无司马迁祖茔坟冢,幸喜尚有历史遗迹和民间遗风可资左证。藉此,略作记述,以存一史影。
华池司马靳墓。今华池南北两村,相距约里许。北华池村以马姓为主,南华池村无马姓。北华池村;日有"司马书院",相传为司马谈设帐授徒处。村东有华池遗址,相传为司马氏家花园。《水经注》记载,"池方三百六十巍 山主峰今在韩城市西南合阳县境内。韩城境内梁山主峰在韩城西南十九里,位于司马迁故里高门原南。① 华池距韩城十七里,高门距韩城十八里。华池、高门两村相距一里。
① 少梁邑在今西少梁村,这是依据《水经注》记载的方位推得,也是乡邑人习惯的说法。据实地考察,东少梁村有古城遗址,或古少梁邑也。
① 龙门寨,地名,在西高门村南一里许,地属高门村。此说为对"迁生龙门"新提出的一种解说,见高健《韩城胜迹之冠》一文,载《文物大地》1982 年第6 期。寨、村、镇以"龙门"为名的,各地都有,不足以为"迁生龙门"之证。
步",现在的华池,只是一个小小的涝池,已非昔日风姿。在涝池北约百米,原有土坟一座,相传为司马靳墓。 1958 年以前,村中父老在清明节还去扫墓。1958 年"大跃进"平田整地,历经二千余年风雨的司马靳墓才被平整消失。
高门司马昌、无泽、喜三世墓。高门原,西枕梁山,东对黄河,地势高平,土地肥沃。原上有东高门、西高门、北高门,三座村庄巍然鼎立。在东高门村南洞门楼上,嵌有石刻"太史故里"四个大字。在东西高门之间,有清薛廷仿等所立司马迁祖茔双碑。双碑立于东高门村西南约数十米,座西向东。双碑并立,相距数尺。其南碑上首横刻小字"汉太史先圭",中间竖刻大字"汉太史司马公高门先圭",左边竖刻小字"儒学增广生员薛廷枋立。"碑阴"汉太史司马公高门先茔记",曰:"汉至今数千余载矣,其先茔犹辉映于梁山之野,人人见司马公之遗泽长,而子长公显扬者大也。??昌以下葬者三冢,今则巍然者仅存。自斯以往果何如乎!"立碑时间为"嘉庆十七年岁次壬申十月谷旦。"据此可知,当年此处有三家。此间父老相传,原来三家宛如鼎峙,就是司马昌、司马无泽、司马喜三世墓家。抗日战争时期邑人王捷三(时任陕西省教育厅长)回韩城省亲,见太史公先茔为大路所侵,坟头平夷,为不使湮没,命人筑土墙保护。群众遂将三家合为一家。本世纪五十年代尚有地二分,1958 年在平坟运动中被夷为农田,故今只有双碑并立于田野。
司马谈墓。司马迁祖茔双碑,其北碑上书"汉先太史司马公墓",立碑时间为"咸丰岁次王子菊月谷旦",即咸丰二年九月一日。这虽是后人所立之碑,但相传原有司马谈墓冢。虽然《太史公自序》未载司马谈墓,不过可从司马靳"葬于华池",司马昌、无泽、喜"皆葬高门"这一行文连贯语势,可推知司马谈之卒,应葬于故里,是不言而喻的。假如司马谈葬于茂陵显武里,《自序》必作特别书出。《自序》不书司马谈葬所,因司马迁与之为父子,奉先人遗骨干故里,是理所当然之事。在高门村西六里有徐村,世居冯、同两姓,世代相传为司马迁后裔,每年清明节都要到高门村司马迁祖莹双碑前祭奠,至今以为俗。
司马迁归葬故里,但未人居祖莹地高门原,而在芝川同马坡,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今天司马迁祠墓所在的芝原村一带,据考古研究正是秦汉时夏阳县的墓葬区。司马迁因受宫刑体肤不全,自愧于见祖先②,故归葬故里在先人墓冢之侧,自选葬地在夏阳城东南的司马坡上,西望祖茔,东望黄河,司马坡突拔伟立,是一形胜要地。司马迁长眠这里,是符合他那好奇而又豪放胸怀的。
总上所述,以魂归故里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来考察,司马迁生地故里应为祖莹所在地华池、高门。这两地紧相连界,可以看做是一个地方。泛言之,韩城市即为司马迁故里。韩城境内司马迁生地的五种说法,以高门村为中心,方圆不出十公里,在古代都是夏阳城的近郊区。泛言司马迁生地,华池、高门、芝川镇,三者旨有依据;而要相对准确他说司马迁生地,则应为韩城西南十八里之高门村。3.芝川司马迁祠墓。芝川镇在韩城南二十里,靠近黄河。西安至韩城的西韩公路穿镇而过。这里川宽土肥,盛产粮棉,人物殷阜,镇上居民千余家。芝水流经镇旁,故以芝川为镇名。芝水古称陶渠水,相传汉② 此说见呼林贵《司马迁生葬地新探》,载《人文杂志》1987 年第4 期。武帝巡行曾在此水边采得灵芝草而得名芝水。在司马迁祠西芝水北岸吕庄,原来建有"灵芝庵",庵内竖有石碑,碑刻"汉武帝采灵芝草于此"九个大字。现在庵和石碑皆已无存。古少梁邑在芝川镇东,今为芝川西少梁村;古夏阳城在镇西南,今为嵬东乡堡安村;司马迁祠墓在镇甫二里芝水甫岸高岭上,人称司马坡。康熙年间《韩城县志》载:"汉太史令司马迁墓在芝川镇南岭上,西枕梁山,东临大河,气势雄阔,古柏数十百,皆苍老如铁,悬于两崖,作蚊龙状。子长一家,巍然其巅,词壁石墨林立,代有名作。家以石砌,二柏出其上,盘崛尤奇,北望少梁,晓烟残照,如图画然。"《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葬母:"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史记·樗里子列传》载:"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宫夹我墓。"《史记·吕不韦列传》载,秦庄襄王葬芷阳,其母"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这些记载可为司马迁好奇,自选葬地于司马坡之左证。这里地形高敞突立,西望祖茔,东瞰黄河,亦是一奇。芝川镇的兴起,在司马迁祠墓旁,虽无万家邑,也是千家邑。在司马迁祠墓山脚东南数十米处,有一临河高台,东西与南北各约三百米,这里就是汉武帝临河息辇的夏阳挟荔宫遗址所在地。夏阳挟荔宫是汉武帝三年一次祠后土所驻跸的行宫,司马迁生前伴圣驾衣锦还乡,该有多么风光,司马迁死后长眠在夏阳挟荔宫旁,不也是十分惬意的么!司马坡下,芝水绕流。芝水入河口,即古少梁渡,后改名夏阳津。公元前205 年汉将韩信以木罂从此渡河擒魏王豹。历史遗迹也给司马坡增添了无尽的风采。以司马迁之雄奇豪放,他选定司马坡为葬地,可以说是感情与理性的自然归宿。司马迁词墓的修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310 年的西晋永嘉四年,迄今已有1681 年的历史。《水经注》陶渠水注云:"又东南迳司马子长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①。《太史公自序》曰:'迁生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水经注》的这段记载是有关司马迁柯墓最早而又最有价值的文献。西晋殷济崇拜司马迁遗文《史记》,为了表彰司马迁的功业,"遂建石室",并修祠,竖碑,植柏,供人瞻仰。《水经注》又引司马迁碑文说明司马迁故里位置,文曰:"高门华他,在兹夏阳。"北魏郦道元根据他所见司马迁碑文与《太史公自序》印证,推断殷济所建祠墓,就是司马迁原来所在的坟墟。唐司马贞在《太史公自序·索隐》中亦引司马迁碑文作案语,说华他在夏阳西北三里①。这说明司马迁碑历南北朝,在唐代犹存。
殷济为司马迁故里邑人。殷济墓在古夏阳城遗址堡安村附近,位于高门之东,司马迁墓之西。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8 年),乡绅为殷济墓立碑,上书"晋名宦汉阳太守殷公之墓"。《水经注》陶渠水注云:"水出西北梁山,东南流,经汉阳太守精庐南,俗谓之子夏庙。"所谓精庐,又称精舍,是古代的讲学之所。汉阳郡是汉时旧名,魏晋时改为天水郡。殷济为天水郡守,或沿习惯文献仍作旧郡名。殷济致仕,为乡人讲学,培育英才,有德桑梓。又魏晋时严禁为死者造石室立碑。殷济冲破禁网为司马迁造石室之墓,① 司马迁《报住安书》有言云:"行莫丑于辱先,而垢莫大于宫刑","仆以口语遭此祸,重为乡党戳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① 树柏,在墓前栽植柏树,这是古代习俗,树柏驱逐食死人肝脑之妖网象,以保护死者。清初校勘家何焯认为"柏"是"桓"字之误。树桓,即树表以为标记,亦可备一说。
立碑颂德,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行动。乡人感念殷济,亦为之立碑讴歌,诗曰:巍巍苍苍,河水泱泱。
殷公休风,山高水长。
殷济之后,历代维修司马迁祠墓的情况,可从司马迁祠中的碑石和韩城地方志中考其大略。现存司马迁祠最早的一块碑,是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太常博士知同州韩城县事李奎所题的诗碑。诗云:"荒祠临后土,孤冢压黄河。"这一"荒祠""孤冢"的破败局面,直到北宋未才得到改善。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 年),韩城县知事东鲁尹阳见太史公祠"栋字甚倾颓,阶级甚卑坏,诞隧甚荒莽,惟是享尝缺然不至",荒凉破败不忍睹。尹公感慨唏嘘曰:"司马公文为百世之英,而所居不能蔽风雨;学为继述之渊,而所藏不去荆榛","冢庙卑痹如此,其不称公之辞与学也甚矣!"尹阳于是率芝川之民重新建起"五架四楹之室,又为复屋以崇之"。所用砖、瓦、门、窗,一应材料,皆取资于民②。据古建筑专家鉴定,现存的寝宫、献殿与山门,还是宋代木结构建筑的遗存,已历经风雨八百年,弥足珍贵。
北宋尹阳重修司马迁祠后,又过了半个多世纪,至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 年),又进行了部分整修,重点是整修太史公墓。韩城县知事赵振撰《大定己亥修太史公墓小碣》记其事,曰:"(司马迁)及其卒也,葬于梁山之岗,至今韩人享祀不绝。惜乎时代历久,旧冢倾颓。今春姚定乃率里人命工修复,其意欲以光华文史之风,激励衰鄙之俗。"司马迁墓为圆形八卦冢,用青砖砌成,高2.5 米,直径5 米,乃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所重修,距今已七百余年。墓碑是清乾隆年间毕沉所题"汉太史公司马墓"。冢上有一棵奇特的五枝参天大古柏,形若龙蟠,"晴则翠色凌岚,阴则同云涵缘,风则波涛汹涌,雨则叆叇莹溶,雪则白贫堆琼"①,变化出神,宛若《史记》文章之雄奇壮丽,观者莫不流连叹惋。明清两代,相继大规模整修司马迁祠。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68)韩城县知事翟世琪主持了浩大的整修工程,奠定了现存祠墓的规模。这次整修,在堂基正前方用砖砌成九十九级台阶的"神路"。在神路起点的台阶前当路有砖砌牌坊,上书"河山之阳"四字,即为翟世琪所书。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冀兰泰治韩,再次整修,将寝殿、山门、墙垣、斋厨,修缮一新。新中国建立后,司马迁祠墓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如今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成立了"司马迁祠墓文物管理所"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980年,打成机井一眼,引水上源,浇灌松柏花草,把司马迁祠墓装点得更加郁郁葱葱,满目青翠。现在,在司马坡南麓,增添了三座元明建筑,把司马迁祠墓衬托得更加秀丽壮观。这几座韩城境内的元明建筑,因在原地不便保护而由古建队移建于此的。
② 司马贞原文作:"案:迁碑,在夏阳西北、去华池三里。"① 尹阳:《修太史公庙碑》,其文又载明万历《韩城县志》卷八。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