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迁生龙门"
公元前145 年,时当西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司马迁降生在夏阳县高门里司马谈之家。高门里今属陕西省韩城市鬼东乡高门村,在韩城市西南十八里。前"司马迁故里"一节已述,今高门分东、西、北三个村庄。在东高门村南洞门楼上,嵌有石刻"太史故里"四个大字。在东西高门之间,有清代时人所立司马迁祖茔双碑,这里原有司马迁祖圭墓冢。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记载祖籍闾里在汉夏阳县华池、高门,但又自称"迁生龙门",不但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而且还引起了山、陕人争司马迁的历史公案,此事必须加以澄清。
清乾隆年间《河津县志》黄鹤龄序、嘉庆年间《河津县志》沈千鉴序都以河津为"故龙门地"而争司马迁为晋人①。光绪版《河津县志》还记载说,元代王思诚《河津县总图记》载:"迁生龙门,居于太和坊,又县东有太史乡。"又说:"汉太史公墓,在县西。"明代还在河津县东大史乡建有卜子夏、司马迁、王通三贤祠。由此可见,晋人争司马迁由来已久。
晋人争司马迁的主要理由是河津为"故龙门地"。打开现代地图,龙门山主峰在黄河之东山西省河津境内,在河津县城北约二十里,故河津县沿革曾有一段称"龙门县"的历史。司马迁生地高门村在黄河西岸陕西省韩城西南十八里,距龙门山主峰约九十里。禹门口亦称龙门.在韩城东北六十里,在龙门山主峰山脚下,而与高门村相距八十里。姑置晋人争司马迁为河津人不论,这一历史之谜则不能不论。
近代考据大家王国维在《太史公系年考略》和《太史公行年考》两文中说①:"案《自序》迁生龙门,龙门在夏阳北,《正义》引《括地志》云,'龙门山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而华池则在韩城县西南十七里,相去七十里,似当司马谈时,公家己徒而向东北。然公自云生龙门者,以龙门之名,见于《夏书》,较少梁、夏阳为古,故乐用之,未必专指龙门山下。"这里王氏注意到了司马迁生地与龙门山主峰之间的遥远距离,故提出了两种推论,一为"似当司马谈时,公家已徒而向东北";一为以龙门之名古老,引重桑梓以为名。未经证明的推论只是一种假说,故王氏两存以待考。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自述"迁生龙门",语气充满自豪感,表现了他对故里雄伟山川的热爱,引"龙门"以重桑梓的意义是显明的。在古代,以"龙门"为夏阳地望的代称,已成为习惯,这有其历史文化渊源,可从文献上加以考实。
从语源上说,龙门之得名,据古代地志《山海经》、《括地志》、《三秦记》、《名山记》等都记载龙门山因禹凿龙门而得名。乾隆年间《韩城县志》卷一引《名山记》云:"河水至此山,??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古老的《山海经》更明确说,禹门凿成,因有神龙来察看,故于门上加龙字而称"龙门"。县志又引《卫氏地图记》云:"龙门山,一名葑山;形如笔架,又名笔架山;山上多紫荆,又名紫荆山。"这说明龙门山依其山形及物产,原有多种名称。从山脉大势走向来看,龙门山乃是陕西境内梁山之支脉。清康行僴《韩城县志》卷一《山川》云:"龙门① 张守节《太史公自序·正义》亦引《司马彪序》云:"南正黎,后世为司马氏。"① 《河津县志》创编于明代隆庆四年(公元1570),历经几次修订,都把司马迁作为河津人加以记载。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一名禹门,即梁山别麓也。"明万历张士佩《韩城县志》卷二《山川》梁山条更明确指出:"如龙门者,韩之望也,禹辟梁山而成之者也。"《史记》三家注在《夏本纪》"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句下注云:《集解》引孔安国曰:"龙门山在河东之西界。"此即指局部所见龙门山主峰,即河津县北面的龙门山。紧接着《索隐》注云:"龙门山在左冯诩夏阳县西北。"《索隐》在此疏通《集解》,从山脉大势提请读者注意,龙门山脉应在夏阳县西北。
《史记》中记载龙门的地方共有十二处,有五种含义。其一,指大禹凿龙门处,即禹门口,又称龙门津。此义有五处。如《秦始皇本纪》载:"二世曰:吾闻之韩子曰:禹凿龙门,通大夏。"其二,指禹门口的戍守建置,含义为关口,即龙门关。如《六国年表》秦表载,秦惠王十二年,"初腊,会龙门。"此义有二处。其三,指禹门口下的一段黄河。如《夏本纪》载:"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此义有三处。其四,直称龙门山,一处。《货殖列传》云:"龙门、蝎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其五,以龙门指称夏阳地望,一处,即《太史公自序》司马迁自述,"迁生龙门"。《集解》、《正义》明确指出为夏阳之代称。《集解》裴骃引徐广曰:"在冯翊夏阳县。"裴氏并作案语云:"苏林曰:禹所凿龙门也。"《正义》引《括地志》云:"龙门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其山更黄河,夏禹所凿者也。龙门山在夏阳县,迁即汉夏阳县人也。"《正义》疏解尤为清晰,指出龙门山跨黄河两岸,因禹凿龙门而得名,故司马迁以龙门称代夏阳,是为夏阳人。山西河津县,历战国秦汉,一直称皮氏县①,直到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才改称龙门县,隶高凉郡。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改龙门为河津县。河津地之名龙门,在司马迁死后五百多年,因此这一沿革不足以证明司马迁为河津人。
由于龙门山是梁山支脉,所以尽管龙门主峰在河津,它在古代也没有成为河津地望的代称。相反,历代史地学家视龙门为梁山之别名,一致以龙门为韩邑地望之代称。如《汉书·地理志》云:"龙门山在冯栩夏阳县北。"《后汉书·郡国志》云:"夏阳县北有龙门山。"《魏书·地形志》云:"夏阳县有龙门山。"唐《元和郡县志》云:"龙门山在县(指韩城县)北五十里。"宋《太平寰字记》云:"龙门山在县北五十里。"在这些史地著作中,龙门山与梁山是同一的名词。我们还可以从古老的经书中找到证明。《春秋》三传成公五年(公元前586)皆书"梁山崩",奎塞黄河。《尔雅·释山》指出,"梁山,晋望也。"意即晋国所祭之名山。晋郭璞注云:"晋国所望祭者,今在左冯翊夏阳县西北临河上。"《公羊传》曰:"梁山者何,河上之山也。"韩城本为古梁国,因梁山而得名。《诗经·大雅·韩奕》也以"梁山奕奕"与"傅彼韩城"并称。
综上所述,大量文献史料可以证明,作为梁山支脉的龙门山,因禹凿龙门,形成奇险名胜而得名。"龙门"既指山,亦指津,载于《尚书》,神话附会,名闻遐迩,故以"龙门"称代韩邑地望,是古人相沿成俗的观念,不特司马迁为然。由于隋唐时期河津一度为龙门县,于是引出许多附会。我们可以肯定,河津县境内的司马迁故里传说,是唐以后才逐渐形成的,所以在① 王国维《太史公系年考略》发表于1916 年,收入《广仓学窘丛书》;《太史公行年考》发表于1923 年,收入《观堂集林》卷十一,对司马迁行年论证,其事稍详,其说未变。
古代文献无征。于此,"迁生龙门"之谜可以冰释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