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王羲之是否有代笔人
在王羲之"失郡"以后是否有一位代笔者?一直是个疑案。这个疑案的源头,在《梁武帝与陶隐居<论书启>九首》。陶弘景在① 年减十岁时,沈校本为"年裁十岁时"。
② 乃阳吐汗头面被褥,"阳"原作为"剔",据沈校本改。
③ 方忆右军未起,"忆"原作误为"意",据沈校本改。
④ 总角--男女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态如角,故称总角。
给梁武帝萧衍的信中写道:"逸少自吴兴以前,诸书犹为未称。凡厥好迹,皆是向在会稽时永和十许年中者,从失郡告灵不仕以后,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世中不能别也,见其缓异,呼为末年书。逸少亡后,子敬年十七八,全放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有人常引用这一资料,证明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并非出自他的亲笔。那末代笔者是谁呢?后来推测是任静,也有人说是玄度,或是王氏家族的成员。对代笔一事有人却持否定态度。杨臣伟曾在《书法研究》上提了质疑①。他认为王羲之告誓辞官主要原因是他看不起他的上级王述。辞官后无官一身轻,他自己感到是一个天赐的良机,他仍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辞官没有使他一蹶不振,万念俱灰,"失郡"决不是他"略不复自书,皆使此一人(代笔)"的原因。王羲之辞官后,"采药不远千里",说明他身体状况不差,他晚年虽患有多种疾病,但握笔作书还是不成问题,使人代笔看来不可能是健康方面的原因。从陶弘景所述,可知那位代笔人技艺超群,"逸少亡后,于敬十七八,全放此人书,故遂成与之相似。"王献之完全模仿代笔者的字,模仿的结果仅仅是相似,从王羲之辞官到梁武帝开国一百五十多年,为何没有一个人透露过这一消息?
陶弘景曾为梁武帝鉴定过所藏法书,作品卷帙共五卷,他对"第二十三卷"、"第二十四卷"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其中有不属于王羲之作品的"杂迹"十五件,逐一指出其作者是谁。对于无法弄清作者的,加了评语,没有一件被认为是代笔者所书。"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于逸少无复末年之讥。"很明显,发现王羲之代笔者的是梁武帝。哪些书迹是梁武帝圣旨标题为王羲之的代笔者所书?没有下文。代笔的问题除了陶弘景所说以外,其他古籍如《法书要录》均没有提及,既然代笔者是梁武帝发现的,还用得着陶弘景唠叨吗?梁武帝曾在《钟繇书法十二意》中说:"逸少至学钟书,势巧形密,及其独运,意疏字缓。"说明王羲之学习钟书以后其书法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果承认王羲之有个代笔者,辞官以后的作品全是别人所书。怎么能说王羲之写的字意疏字缓呢?杨臣伟认为所谓"皆使此一人(代笔)"是件子虚乌有的事,是陶弘景编造出来的故事。杨臣伟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他的观点集中于一点就是王羲之没有必要请一个人为他代笔,每个正常人的行为是有动机和目的的,王羲之不可能毫无目的请人为他代笔。现在剩下的问题是陶弘景又为何要向梁武帝编造那个故事呢?这是出于何种目的?杨臣伟认为梁武帝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但梁武帝在"今不如古"的儒家信条面前又惶惑了,为了使梁武帝体面地摆脱困境,又捞得一项"发现权",所以陶弘景胡编了一个"代笔人"的故事。这仅是一种推测,缺乏有力的证据,不太容易服人。笔者认为对于上述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① 杨臣伟:《王羲之末年"皆使此一人(代笔)"的质疑》,《书法研究》1991 年第1 期。附:王献之评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