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示"顺宗内禅"的真相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先是被贬为连州(今广东省连县一带)刺史,行至荆南(唐荆南节度使驻江陵府,今湖北省江陵县),又改为朗州司马。刘禹锡带着精神创伤的痛苦,开始在坎坷不平的贬谪道路上艰难跋涉。

  他后来在《游桃源一百韵》中所说的"祸来昧几兆,事去空叹惜",是当时郁悒心情的真实写照。

  永贞元年(805)夏,朗州大水成灾。"沅水泛滥,坏及庐舍,几盈千室,生人禽畜,随流逝止。"①刘禹锡大约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到达朗州。这时大水已经退去,但水灾所造成的破坏景象仍很凄凉。他选择了沅江之滨一个与招屈亭相邻近的地方居住下来。《伤我马词》云:"予至武陵,居沉水傍";《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见怀之什时守吴郡》云:"昔日居邻招屈亭,枫林桔树鹧鸪声。"这些诗句反映了刘禹锡谪居朗州的情况。

  朗州"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②,在唐代是下州,只管辖武陵、龙阳两县。中唐时期的司马多用来安置被贬谪的官员,没有实权。刘禹锡处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有所作为的。

  《旧唐书·刘禹锡传》说他在朗州时,"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这种说法未免形容过分了。据刘禹锡《绝编生墓表》云:"顾彖,吴郡人,食力于武陵沅水上,以读《易》闻。病且死,饬其子曰:'吾年十有五,而授《易》于师,积六十三年于兹,未尝一日不吟乎《系》、《象》。里中儿从吾读其文多矣。死则必葬我于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君子曰:若彖者,可谓志笃于学矣!因以绝编生溢之,且表其墓。""予既谪居是邦,始至之日,问能道古语可与言者。邑子以生为对。既而执贽请见之。"《故荆南节度推官董府君墓志》云:"君名挺,字庶中。""始予滴于武陵,人多中之贤有董生为守令客,既而以士相见之。礼成,与之言,能言坟、典。

  数,旁裙百氏之学。"从以上所引的两文来看,刘禹锡谪居朗州期间,尚未到"无可与言者"的程度。他与寓居朗州的顾彖、董侹谈《易》论学,还是有共同语言的。就当地民风、民俗而言,董侹《修阳山庙碑》云:"今俗,豪家多嗜书知敬,殆黔中遗凤不绝者欤。"在刘禹锡到达朗州的第二年,即元和元年(806)正月,传来了太上皇李诵驾崩的消息。顺宗之死,是历史上的一桩疑案。刘禹锡在顺宗朝受到重用,对顺宗有特殊的感情。顺宗突然死亡,而且死因不明,使刘禹锡感到十分悲痛。刘禹锡亲身经历了"永贞革新"的全过程,对当时宫廷斗争的残酷性及李氏父子本来就不太融洽的关系有所了解,顺宗被谋害致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刘禹锡的《武陵书怀五十韵并引》,从标题看,是在谪居武陵时所作;从引言的后半部分看,"永贞元年,余始以尚书外郎出补连山守,道贬为是郡司马。至则以方志所载,而质诸其人民。顾山川风物,皆骚人所赋,乃具所闻见而成是诗,因自述其出处之所以然。故用书怀为目云。"观其语气,抵任尚未久;从引言的前半部分和全诗的内容看,是为悼念顺宗和怀疑顺宗可能被杀害而作,引言的前半部分借古喻今,意在点出顺宗被害的真相,尤① 《全唐文》卷六八四董侹《修阳山庙碑》。

  ② 《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

  其令人寻味:按《天官书》,武陵当翼、轸之分,其在春秋及战国时,皆楚地。后为秦惠王所并,置黔中郡。汉兴,更名日武陵,东徙于今治所。常林《义陵记》云:"初,项籍杀义帝于郴,武陵人日:'天下怜楚而兴,今吾王何罪,乃见杀?郡民缟素,哭于招屈亭。高祖闻而义之,故亦曰义陵。"今郡城东南亭舍,其所也。

  刘禹锡在这里从考察武陵在历史上的演变入手,特别引出《义陵记》中关于项籍杀义帝于郴的史实,借武陵人之口发出"今吾王何罪乃见杀"的疑问,这正是刘禹锡想说而又不便说出的话。当年郡民缟素哭于招屈亭以悼念义帝,刘禹锡来武陵后选择了一块与招屈亭相邻近的地方居住,既能寄托怀古之幽情,又内含悼念与义帝被杀具有相同命运的顺宗之意。

  《武陵书怀五十韵》不仅是赋武陵之山川风物,而实质上是"自述其出处之所以然"。刘禹锡的命运,与顺宗的关系最为密切。顺宗即位,他受到重用;顺宗退位,他遭到贬谪;顺宗被害,他特别伤悼。因此,刘禹锡在得知顺宗被害的消息后不久就写下的《五十韵》,所要抒发的"之所以然",必然与顺宗及自己的命运相关。

  诗的开头就写了义帝被杀的事:"俗尚东皇祀,谣传义帝冤。桃花迷隐迹,楝叶慰忠魂。??湘灵悲鼓瑟,泉客泣酬恩。"关于项籍杀义帝即楚怀王于郴的史实,《史记·项羽本纪》、《汉书·高帝纪》、《汉书·项籍传》均有记载,人所共知,刘诗用这个典故,是以义帝之冤死,暗喻顺宗之被害。

  "何幸逢休运?微班识至尊。校緍资筦榷,复土奉山园。"刘禹锡在诗中对此作了自注:"时以本官判度支盐铁等案,兼崇陵使判官。"这是刘禹锡在顺宗朝受到重用时所担任的主要职务,其对顺宗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失贵人意,徒闻大学论。??邅回过荆郢,流落感凉温。旅望花无色,愁心醉不惛。春江千里草,莫雨一声猿。"这是写顺宗退位后,革新集团的成员立即遭到迫害,刘禹锡在贬谪朗州途中凄凉不堪的处境。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在全诗的最后两句写道:"南登无灞岸,旦夕上高原。"上句从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衍变而成,暗示"望长安"之意,灞河在陕西省;下旬运用的是《汉书·苏武传》中的典故:"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这句用此典故,暗指自己悲悼顺宗的心情与苏武号哭汉武帝的心态是相同的。这就点出了全诗的中心思想:刘禹锡虽谪屠武陵,但北望长安,心系京都,哭吊顺宗,为顺宗被害鸣"冤"。

  王叔文集团的成员之一李谅,于元和初在彭城县令任内,写了《辛公平上仙》,以"传奇"的形式表达了顺宗被杀的隐事。①刘禹锡的《武陵书怀》,则以诗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这一事件,揭示了宫廷内幕。

  就在顺宗猝死的同一年,王叔文也被宪宗"赐死"。刘禹锡一方面对王叔文被害致死感到悲哀,另一方面对宪宗的残忍感到愤慨。他在滴居朗州期间所写的《华它论》,借曹操杀华佗一事来抨击宪宗杀王叔文:夫贤能不能无过,苟寘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日:"忧天下无材邪!"曾① 参阅卞孝萱:《唐代文史论丛·唐代小说与政治》。

  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夫以它之不宜杀,昭昭然不足言也,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

  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又乌用书它之事为?呜呼!

  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

  刘禹锡的这段文字大声疾呼,为华佗被曹操冤杀鸣不平,痛斥"执死生之炳者"的残忍和"壬人"的助桀为虐,并指出这是"自曹魏以来"的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显然包括中唐在内,从而暗示此文主旨是为王叔文之死呜不平。

  刘禹锡对王叔文的怀念之情,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次流露过。元和十二年(817),柳宗元寄给他一篇《筝郭师墓志》,他读后写了《与柳子厚书》作答:"嗟夫!郭师与不可传者死矣!弦张柱差,枵然貌存。中有至音,含糊弗闻。噫!人亡而器存,布方册者是已。余之伊郁也,岂独为郭师发邪?想足下因仆书重有概耳。"刘禹锡对郭师本不了解,但读柳文后"能令鄙夫冲然南望,如闻善音,如见其师。寻文寤事,神骛心得。倘佯伊郁,久而不能平。"这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心里都深藏着一曲悲悼王叔文的哀歌,当柳宗元轻轻拨动郭师遗下的筝弦时,刘禹锡便感到有弦外之音,立刻引起心灵的共鸣。"岂独为郭师发邪?"显然不是。他们都同时在默默地悼念着王叔文,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后来刘禹锡又在《经檀道济故垒》中云:"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独唱《白符鸠》。"檀道济是南朝刘宋时的名将,一生战功卓著,竟无辜被杀,当时人歌曰:"可怜《白符鸠》,在杀檀江州。"据《宋书·檀道济传》载,当檀道济被捕时,曾愤慨地投帻于地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当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登临檀道济故垒时,对刘宋朝廷自毁长城的蠢举深感痛心,同时在他思古之幽情中也寄托着对王叔文被杀的不平与悲叹。

  《萋兮吟》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期间写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诗的题意是借用《诗经·小雅·巷伯篇》的诗意:"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其意思是说,制造谗言陷害人的人,很善于给人罗织罪状,就象善于织绵的人能织出五彩缤纷的贝锦那样。诗中写道:"天涯浮云生,争蔽日月光。穷巷秋风起,先摧兰蕙芳。万货列旗亭,恣心注明珰。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勿谓行大道,斯须成太行。莫吟萋兮什,徒使君子伤!"诗的前四句,是对永贞年间政治局势急剧变化的形象写照。"浮云"比喻专权的宦官和佞臣;"日月"喻指唐顺宗。宦官起初借口顺宗有病,阻挠其继位,接着又设法让皇太子监国,最后逼迫顺宗退位,井杀害了顺宗。这是"浮云""争蔽日月光"的真实涵义。

  "秋风"指保守势力在政治上刮起的阴风;"兰蕙"喻指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成员。"永贞革新"失败之时恰值"八月秋高风怒号"的季节,刘禹锡用"秋风"摧残芬芳的"兰蕙"来比喻革新失败。中间四句,揭示了王叔文等革新派受迫害的原因。王叔文等人之所以被杀被贬,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他们"名高",是"万货"之中的"明珰"。《子刘子自传》说,王叔文有其远祖王猛的遗风,"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称柳宗元为"名进士";把王叔文等人比作"明珰"是恰当的。市场上的百货琳琅满目,贪婪的人首先注意贵重的珠主。名望高了,就成为诽谤的目标;谣言中伤,聪明人也难提防。后四句,表达了与宦佞斗争到底的决心。

  刘禹锡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不要以为走的是平坦大道,顷刻间就会变成太行隍一般的险隘。不要吟唱"萋兮"诗了,那样只能使君子更加悲伤。顺宗"内禅"的内幕,当时无人敢提;对王叔文等人,更是诬之者多,辩之者少。《萋兮吟》这首诗巧妙地暗示了宦官逼迫顺宗"内禅",杀害顺宗,迫害王叔文革新派,抒发了悲愤之情和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