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对藩镇割据



  刘禹锡生活的年代,唐王朝由盛转衰,内则宦官专权,外则藩镇割据。

  "永贞革新"是一场旨在"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的政治改革。刘禹锡认清了当时的这两大弊政,竭力反对这两股腐朽势力。

  《新唐书·兵志》云:"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藩镇就是方镇,保卫镇守一方的地方军政机构。唐代的藩镇,是从边防军发展而来的。唐初实行府兵制,保证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的基础被动摇。严重的逃户与流民问题,使府兵兵源日益枯竭,募兵规模明显增大。于是,募兵制逐渐取代府兵制。实施募兵制以后,节度使长期专兵,又集军政、财政、行政大权于一身,管辖数州,"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①河朔藩镇"治兵缮邑,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②这就形成了藩镇跋扈割据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为了有效地控制绝人多数藩镇,加强朝廷对藩帅的监督,从玄宗时期开始实施宦官监军制度。唐代的宦官监军制度是当时中央企图控制方镇的产物。宦官充当监军使,在中央与方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监控和压抑藩镇割据有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监军使的设置,扩大了宦官的权力,使朝廷上下的文武官员都难以摆脱宦宫势力的影响。宦官的专恣横暴和藩镇割据交织在一起,加剧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政治的不清明。

  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是刘禹锡一贯的政治主张。他痛斥藩镇是"瘈狗"、"硕鼠";指责他们分裂国家、为害人民;呼吁朝廷用法制规范和惩治藩镇势力。刘禹锡在其《武夫词并引》中说:有武夫过,诧余以从军之乐。翌日,质于通武之善经者,则日:"果有乐也。夫威恣而赏劳,则乐用;威雌而赏虣,则乐横去。顾其乐安出耳。"予惕然作是词。

  武夫何洸洸?衣紫袭绛裳。借问胡为尔?列校在鹰扬。依倚将军势,交结少年场。探丸害公吏,袖刃妒名倡。家产既不事,顾眄自生光。酣歌高楼上,袒褐大道傍。昔为编户人,秉未甘哺穅。今来从军乐,跃马饫持粱。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中唐时期,由于藩镇割据,骄兵悍将横行无忌,成为酿造祸乱的一个社会因素。"时禁军诸镇布列畿内,军人出入,属鞬佩剑,往往盗发,难以擒奸。"①京城中的禁军尚且如此,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刘禹锡在诗中从维护唐王朝社会安定的立场出发,对武夫的飞扬跋扈作了形象的揭露。这些武夫骄奢淫逸,作恶多端,气焰嚣张。刘禹锡在引言中提出了消除这一社会祸患的方法,即信赏必罚,申明约束,以使武夫乐为国家所用。当然,在宦官典军与藩镇割据的情况下,这种办法也是难以行得通的。

  唐宪宗元和年间,几次削藩战争取得了胜利,使中央集权与藩镇割据的矛盾一度有所缓和,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刘禹锡在《平蔡州二首》、《平① 《新唐书》卷五十《兵志》。

  ② 《旧唐书》卷一四三《李怀仙传》。

  ① 《旧唐书》卷一六四《王播传》。

  齐行二首》、《城西行》等诗中,热情歌颂了平定藩镇叛乱的胜利。如《城西行》云: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为谁蔡、吴、蜀。中使提刀出禁来,九衙车马轰成雷。临刑与酒杯未覆,仇家白宫先请肉。守吏能然董卓脐,饥乌来觇桓玄目。城西人散泰街平,雨洗血痕春草生。

  诗中提到的"三叛",一是蜀地的刘辟,他在永贞元年(805)八月,乘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去世,凭着行军司马的职务,自称留后。后要求兼领三川节度使,朝廷不许。他就反叛朝廷,发兵围粹州,终被朝廷活捉。二是吴地的李锜,他在元和二年(807)九月,以镇海节度使的官职,在京口举兵谋反,兵败被执。三是蔡州的吴元济,他在元和九年(814)乘其父、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之机,自领军务,举行叛乱。唐宪宗发兵征付,一直无多大进展。元和十二年(817),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了淮西叛乱。诗中用"仇家请肉"即被囚犯残害的人家请求监斩官允许割死囚的肉来解恨,形象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割据的藩镇深恶痛绝的心情,并以历史上的大军阀董卓死后,守尸吏点火放在尸体的肚脐中燃烧;桓玄死后,饥饿的乌鸦来啄食其眼睛为例,说明阴谋割据篡权者没有好下场。

  刘禹锡写于穆宗长庆年问的《寄唐州杨八》,是写给当时唐州刺史杨归厚的。诗中描写了削平淮西叛乱后出现的变化:淮西既是平安地,鸦路今无羽檄飞。闻道唐州最清静,战场耕尽野花稀。

  诗人追忆了羽檄纷飞的战争年代,描绘了战场耕尽、野花稀少的和平环境。

  这说明了削平藩镇割据势力,对安定人民生活、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唐宪宗元和年间的几次削藩战争取得胜利后,朝廷与藩镇之间的矛盾曾有所缓和,但到宪宗后期,特别是到穆宗时又渐趋激化。穆宗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转和州刺史,沿江东下,路过西塞山,借六朝兴亡的历史,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社会现实,写下了《西塞山怀古》一诗: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漠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儿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此诗先以简练的笔墨,勾画了西晋攻取东吴之战的大致轮廓,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及吴主孙皓出降的情形。

  作者把怀石与喻今结合起来,寓理于叙事写景之中,说明群雄角逐争霸,危害国家统一,结局无不凄凉冷寂。诗中寓有告诫的意思,使人们体味到:三国六朝的分裂局面早已过去,唐代确实完成厂统一大业,但此时藩镇割据又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故垒萧萧"横在眼前,该引起人们怎样的警惕和深思呢?

  当然,唐代藩镇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原因,而朝廷的力量自"安史之乱"以后大为削弱,因此很难彻底改变和铲除藩镇割据现象。

  刘禹锡对待藩镇的态度也体现了求实的精神,主张以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各种类型的藩镇。一是对那些已经叛乱,而且估恶不俊的强藩如吴元济、李师道等,要坚决镇压,绝不手软;二是对潜伏着叛乱的危机,而且地位比较重要的大镇,朝廷要派精明强于的大臣去镇抚,防患于未然。刘禹锡在《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云:"夷门天下之咽喉,昔时往往生疮疣。联翩旧相来镇压,四海吐纳皆通流",即对李程出任宣武军节度使寄予厚望;三是对那些由将士推举,但尚未表明与朝廷为敌的藩镇,要"从众合权",相机争取其归顺,将它们置于中央控制之下。刘禹锡《唐故郧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朝散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赠右仆射史公神道碑》云:"长庆二年,常山众叛,害其帅沂国公田司徒于帐下。沂公发迹于魏,人犹怀之。诏命其了布以尚书授锁,统魏兵问罪于比疆,且报家祸。布既启行,士气不振,涣然内溃,独与冗从之旅,偃旗而归。

  百愤攻中,卒自引决。先侍中时为中军都知兵马使、兼御史中丞,全师在野,哄然推戴之,请为假侯以镇定。中贵人飞驷上闻,穆宗夜诏翰林学上草诏书,以真侯命之,实有魏士。从众而合权也。"对这种全师共推戴出来的"假侯",穆宗因势利导,"以真侯命之",也能取得控制藩镇的积极效果。

  汴州在唐代是宣武军节度使的驻地,骄兵悍将作乱之事时有发生。大历十二年(777),李灵暖据沛州城叛。贞元九年(793),军士驱逐节度使刘士宁。贞元十二年(796),宣武军行军司马陆长源"欲以峻法绳骄兵"①,结果为士兵所杀。长庆二年(822),乱军驱逐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李愿。

  朝廷对此状况已几乎不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敬宗时,令狐楚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面对这样一个杀机四伏、问题严重的现实,令狐楚无所畏惧,锐意革弊,约束军士,克己奉公,终于取得积极的成效。大和元年(827),刘禹锡写了《汴州刺史厅壁记》,赞扬了令狐楚在汴州刺史任上的政绩:既视事三日,挹群吏与之言曰:"吾食止圭田, 吾用止公入。凡它给过制,伤廉晚洁者悉罢之,壹归乎公藏。几曲防苛禁,不情乖体者悉刬之,壹出平令典。凡关征船等,夺时专利者悉更之,壹遵乎诏条。"然后刑丽事而详,赏以时而均。兴学以劝艺,示宽以化勇。居数月,而汴州人恂恂然无复故态。明年大成。议者若曰:奕奕浚都,国之咽颐,咀清咽和,旁畅四支。

  令狐楚廉洁自律,兴学劝艺,革除弊政,赏罚分明,使汴州军民的面貌涣然一新。据《旧唐书·令狐楚传》称:"汴军素骄,累逐主帅","楚长于抚理??及莅汴州,解其酷法,以仁惠为冶,去其太甚,军民咸悦,翁然从化,后竟为善地。汴帅前例,始至率以钱二百万实其私藏,楚独不取,以其羡财治廨舍数百间。"由此可见,刘禹锡对令狐楚的评价是恰当的。

  大和三年(829),令狐楚为郓州刺吏、天平军节度使。这一带原是淄青藩镇李正己、李师道长期割据之地,军士素骄,难以治理。令狐楚到任后,"如古医之治剧病,宣泄颐养,气还神复。大凡抗诏条国式于身以先之,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物力日完,人风自移。涉月报政,逾年鼎治。

  牙门之容,暨暨而恭;垒门之容,讫讫而和;里中之容,阗阗而遂。劳者以安,去者以归。"①经过令狐楚的治理,军纪得到整顿,人民安居乐业,流民纷纷返乡。这与《旧唐书·令狐楚传》所记载的那州一带"属岁旱俭,人至相食,楚均富赡贫,而无流亡者"是相符的。刘禹锡对令狐楚治理汴州、郓州的赞词,寄托着他自己对付骄兵悍将的一些想法,也体现了其反对藩镇割① 《旧唐书》卷一四五《陆长源传》。

  ① 《刘禹锡集》卷八《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

  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