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牡丹真国色","依依似君子"
理想人格是人生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人生哲学历来注重理想人格的设计和塑造。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是现实的、进取的、刚健的道德人格,即以"内圣外王"作为人的最高价值的实现;道家推崇的理想人格是超越的、逍遥的、柔顺的自由人格,即向往人生的真诚纯朴,把实现自我价值视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刘禹锡作为一位诗人,在许多托物咏怀的诗中,抒发了自己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的情怀。其《赏壮丹》诗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歌颂牡丹,却从评论芍药和芙蕖入手,立意新颖,风格别致。诗人认为芍药花妖娆美丽,但格调不高;芙蕖即荷花纯洁雅淡,但缺少情致。诗中对牡丹没有作更多的描述,只用"真国色"三字加以概括,并且以花开时节轰动京城加以烘托。显然,在对牡丹的赞美中,也可以使人窥见诗人自己的人格。
诗人们咏花,往往很少孤立地描写花的色、香、态,而是重在写"花格"。
花本无知,无"格"可言。但诗人咏花多是为了通过花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和人生理想。因此,无知的花在诗人笔下也就成了有"格"的人。牡丹有"花王"之誉,唐代牡丹热曾盛极一时。在中唐,从宫廷、寺院,直至各家各户都争种牡丹,花市盛况空前。传说在晚春季节,京都车马若狂,到处都拥挤着看花的人群。《赏牡丹》这首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刘禹锡以否定芍药和芙蕖来肯定牡丹,即以比较的手法写出牡丹的多情与丰姿,以花开轰动京城烘托出"牡丹真国色",以象征一种尽善尽美的理想人格。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出儒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修身"之前的纲目是"内圣",之后则是"外王",内外一贯,形成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刘禹锡几十年来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正是对这一理想人格精神的实践。
刘禹锡的另一首托物咏怀诗《庭竹》曰: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诗中写庭竹虽在风露之中,但不改变其劲节青翠之姿,赞美竹子能够随遇而安,以借喻自己不论在任何处境中,都能保持其"君子"的人格与本色。刘禹锡富于理想而屡遭坎坷,在长期的贬谪生涯中,虽对自己久久不能实现远大的政治抱负而感到苦恼,但也能随遇而安,在地方官任上取得了显著的政绩。这就使人感到刘禹锡的理想人格中蕴含着一种内儒外道的精神力量。
刘禹锡还有《柳花词三首》云: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睛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黯黯雪,来送青春莫。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这三首托物言志的诗篇,赋予柳花以美好的品格。它无意争春,在花落时节开放;它轻飞轻落,不凭借风力,不轻易委地;它送走了暮春,"无意似多情"地向千家万户飞去,"发人无限思"。诗人通过对柳花的描写,赞颂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同时也是刘禹锡个人品格的写照。
《咏史二首》批判了中唐时期某些背弃理想、追求富贵的人,表现了刘禹锡不愿随波逐流的品格。其中第一首云: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诗中所说的"骠骑"指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少卿"指大将军卫青的舍人任安。任安,字少卿。卫青、霍去病都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后来霍去病日益显贵,卫青的门客大多离他而去投奔霍去病,只有任安没有离开卫青。诗的前两句赞扬了任安不趋炎附势的品格;后两句说明了"永贞革新"失败后的形势,如同顺流直下的水波急剧变化,但刘禹锡的思想坚定不移,犹如激流中的砥柱一样屹立不动,从而揭示了诗人保持节操的高尚品格。刘禹锡一生对于理想的孜孜追求,是与其具有刚强正直的人格分不开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