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六、赵明诚的"天台之遇"和李清照的被疏无嗣
关于赵、李的子嗣问题,宋人已有明确记载:"(赵明诚)又无子能保其遗余,每为之叹息也"②、"赵君(明诚)无嗣"③。至于为什么"无嗣",洪适当是不明真相,而作为赵明诚表甥而又对其表舅寄予明显同情的翟耆年,即使知道一些原委也不会明言,而笔者则在下述李词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一)赵明诚甘作"武陵人",李清照独守"秦氏楼"
这里的"武陵人"和"秦氏楼",就是指传主屏居青州后期所作《凤凰台上忆吹萧》①中的,"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句中所暗含的有关婚恋的两个故实,与这一节标题中的"天台之遇"是一回事。《凤凰台上忆吹萧》一词的主旨当如李攀尤所云"写出一种临别心神"②,也就是写作者在丈夫远行前夕难以为别的心情,以及对别后孤寂情状的拟想。《漱玉词》中题旨涉及伉俪暌违的至少占三分之一,但作者如此明显地作为送行人出现,这是唯一的一首。原因是以往不是她在送大夫"负笈远游",而是自己受新旧党争牵连,皇帝下令禁止元祐党人子弟留居京城,她是被迫由汴京回归原籍济南府的。所以在阔别汴京时她总是被送者。这一次她作为送行者,与丈夫分手的地点不是在汴京,而是在赵明诚的故居青州府。
为了较确切地阐释词旨,在推定此词写作地点的同时,尚需进一步搞清它的写作时间。作者结婚后的第二年党争加剧,其间反反复复约五、六年,至徽宗大观元年(1107 年),蔡京再度复相,赵挺之被罢右仆射五日遂卒,从这一年或下一年起,赵明诚偕李清照"屏居乡里十年"③。在他们回乡的第四、五个年头上,即政和元年(1111 年),赵挺之妻郭氏奏乞朝廷,恢复挺之司徒等职,这表明从是年起赵明诚亦可恢复做官的资格,但史乘中无具体记载。我们可以如是推想:"屏居"是隐居,就是不出来做官,赵明诚夫妇"屏居乡里"既然只有"十年",就是说到政和七年或稍后便不再隐居,又出来做官了。这首《凤凰台上忆吹萧》当是重和元年(1118 年)屏居结束,赵明诚离青州赴任前夕,李清照为他所写的迭别词。
关于赵明诚此次之何处赴任,史载阙失,这里亦无必要多加考释,但有一点宋史中明确记载,即新旧党争早已平息,赵明诚不管到哪里做官,均可携眷前往,他为什么偏偏要她独自留在青州?为此她可能不止一次地祈求将她带上,而他不肯答应,她便心灰意冷,什么也不想干了:香炉熄灭了她不② 翟耆年《籀史》上,守山阁丛书本。
③ 洪适《隶释》卷二十六。
① 原词见本书第一章。
② 《草堂诗余隽》卷二,明刊本。
③ 《金石录后序》。
管,被子也不叠,太阳老高才起床,起床后头也懒得梳,贵重的首饰匣上已经落满了灰尘。她口头上说最害怕的是"离怀别苦",实际还有更担心的事,话到嘴边说不出口。她近来这么消瘦,并非因为饮酒过多沉醉如病,也不是因为悲秋。上片在这里打住,乍一看有点像戏剧中的悬念,其实不是悬念,而是作者的难言之隐。
这难言之隐是什么,下片也不便直说,而又不能不说,只是隐去了她要跟他走的意思,径说为了留住他,她便反复咏唱宛转凄切的《阳关曲》。然而没有用,他执意要走,即使唱上千万遍《阳关曲》,也留不住,他已经铁了心,也就罢了!这就是"休休"二字的深层语义。按说丈夫出去做官不是坏事,她为什么这样苦苦挽留不愿让他走呢,原来"念武陵人远"才是真正的谜底。她之所以不肯让他外出,是担心他会像汉明帝永平年间剡县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那样,遇上仙女,乐而忘返。"烟锁秦搂"句,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以为:"此秦楼乃古诗《陌上桑》:'日出西(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之楼,日出与开照相应。此处殆用'秦氏楼'之'秦楼'"。这恐怕不是李清照的原意,比如在赵明诚亡故的后期,李清照所作《孤雁儿》有句云:"吹萧人去玉楼空",这可进一步证明,她是以弄玉和萧史暗指她和她的丈夫,所以"烟锁秦楼"与《陌上桑》的"秦氏楼"绝无瓜葛,她笔下的"秦楼",当是与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凤台(亦称秦楼)有关,但不是照搬萧史弄玉的爱情故事,倒可能取意于李白《凤台曲》的"曲在身不返,空余弄玉名"。在神话故事中,弄玉和萧史共居秦楼十年后,一旦随凤比翼飞升,而她李清照虽然也曾陪伴丈夫屏居十年,到头来自己却象被萧吏遗弃了的弄玉一样,孤单单地留居在被烟雾笼罩的闺楼中。
作者写这样的送别词可谓用心良苦,她想感化丈夫不要忘掉她别图新欢。特别是"念"字领起的下文,多么委曲动人,她盼望丈夫归来的急切心情,没人理解,她终日痴呆呆地瞅着丈夫归来时的必经之处,那种望眼欲穿的样子,走远了的"武陵人"是不会知道的,只有作为见证人的楼前流水的如泣如诉之声,才是我心弦的颤动!对一篇吞吐委曲、令人回味无穷的作品来说,完全以越沮代扈的方式揭出它的谜底,反倒使人败兴,那么对于此词结拍的"从今又添"的"一段新愁"是什么?读者不妨联系她同期而稍后的《念奴娇》(萧条庭院)加以解读,因为这首词中的"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所流露的是作者的类似心态。
(二)读《诗经》自叹身似庄姜轻
这里是指李清照《声声慢》①一词中所包含的隐衷,即此词的"晓来风急"句,暗含《诗经·终风》所谓卫庄姜被丈夫疏远甚至虐待之事。要想使笔者的这一见解得到读者认同,必须首先解决此词上片第七句是"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由于《词品》以来不少版本作"晚来风急",人们便以为此词是写作者"黄昏"时一段时间的感受。因"晓"字与"黄昏"相抵悟,即便是《词综》及其前后的约十几种版本皆作"晓来风急",亦未引起应有注意,以致今人的选本,除俞平伯和唐圭璋外,几乎无一例外地作"晚来风急",而笔者认为,此句只有作"晓来风急"才能解释得通,否则会导致对① 原词见本书一章。
整首词的误解或曲解。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艺蘅馆词选》,此句不仅作"晓来风急",并附有梁启超的一段眉批:"这首词写从早到晚一天的实感。那种茕独栖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这几句话,对词旨阐释得深入浅出尚且不说,更要紧的是它解决了此词流传中的一大疑点,即到底是用"晚"字,还是用"晓"字合理的问题。"从早到晚",也就是词中的由"晓来","到黄昏"云云。在上述梁批的启发下,笔者尝对"晓来风急"句之隐秘加以试译,首先把此句与《诗。邶风·终风》的"终风且暴"句作对比,第二步从训沽方面说明"暴",疾也,"日出而风曰暴","暴"自然就是"晓来风急"的意思。这是就表层语义而言,从深层语义上说,"怎抵他晓来风急"句更与《诗经·卫风·硕人》有关。关于《硕人》篇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左传·隐公三年》云,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诗序》谓,庄公宠幸其妾,冷遇庄姜,故庄姜无子,国人闵之,为作此诗;朱自清则说"《硕人》篇要歌给庄公听"①。由此看来,这首《声声慢》的题旨当是从对《终风》和《硕人》篇的隐括中,表达作者的"无嗣"和何以"无嗣"的"难言之隐"。梁启超所说的作者"咬着牙根咽下"的,也当包含着这种"难言之隐"。笔者曾无视这种隐衷说"这首《声声慢》毫无疑问是李清照晚年所作??也就是五十岁上下时所作。"②这种说法过于武断,不利于对词旨的更全面深入地探讨,应予修正。我现在认为此词当是李清照在揣摩了《硕人》篇要歌给庄公听的意图后,她写这首《声声慢》的目的很可能是要歌给自己的丈夫听。看来,李清照与今天的大多数《诗经》解读者不尽相同,她当是相信《左传》和《诗序》的上述说法的,所以才对《终风》和《硕人》篇加以隐括,从而写出"晓来风急"之句,成为千古难解之谜。③
(三)"人道山长山又断",昌乐驿馆发浩叹
以此概括李清照写于宣和三年(1121 年)八月的《蝶恋花·晚上昌乐馆寄姊妹》一词的主旨,似无前例。笔者之所以这样断言,是基于与他人不同的视角,从而看出,词人不仅为思念情同手足的姊妹①肝肠寸断,更为其难卜吉凶的莱州之行忧心如焚。一言以蔽之,此词反映了传主前不归村后不着店的极为悲苦复杂的心境。
由于一夫多妻制所造成的丈夫对发妻的始密终疏,使多情善感的李清照尝够了种种莫可名状的酸苦之果。这首《蝶恋花》就包含着词人的难言之隐,词云:"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对这首词的解析,我想用"以意逆志"的方法。
赵明诚夫妇大约自大观元年(1107 年)起,屏居青州十年。这就是说自① 《诗言志辨》。
② 《我读:声声馒)》,《文史知识》1987 年第2 期。
① 传主没有同胞姊妹,这里系指其在青州的女伴。
1118 年至1120 年,赵明诚当有三年离青之他任,赴任时不肯携妻前往,李清照就特意写了一首题作《凤凰台上忆吹萧》词,以寄托她愿象当年萧史和弄玉那样,与夫比翼飞升之意。赵不答应,她就把送别的《阳关》曲唱了又唱,希望他能留下来,但却仍然无济干事。她在词中以"念武陵人远"之句道出了自己的心事。在她备尝独守空房(即"烟锁秦楼")之苦后,又写了《声声慢》,一则寄寻觅良人之意,一则借"晓来风急"之事,诉说其被疏无嗣之怨,说白了就是李清照借古讽今地抱怨赵明诚像卫庄公宠幸其妾、冷遇庄姜那样,疏远了她,致使她无有子嗣、无依无靠,就像衰败后堆积满地的黄花一样,多么可怜!笔者原以为这首《声声慢》像是李清照为自己写的"长门赋",它会打动赵明诚,使他回心转意,在调任莱州后把妻子接到任所,重归干好。但在细读李清照赴菜、居莱时的诗词后,使我的这一看法有某种改变,从而对这首《蝶恋花》词作如是解:在李清照独居"秦楼"时,青州的姊妹们陪伴或经常去看望她、安慰她,并鼓励她干脆到莱州去,以找回她原有的爱情。于是她孤身走上了寻夫之路。在与好心的姊妹们朝夕相处时,可惜亲密的手足之情,弥补失却的伉俪之爱,一旦她离开姊妹、独居驿馆,便倍感孤独凄凉。她之所以那么伤心,以至泪泉冲掉脸上的脂粉,湿污了衣衫,一方面自然是因想念对她恩义厚重的姊妹,另一方面当是担心前程未卜,不知自己到了莱州丈夫会怎样对待她。青州到菜州的实际空间,谈不上那么山高水长,词中所云"人道山长山又断",当是喻指心理空间。她与丈夫之间早已有了阻隔,他对她仿佛断了情思,眼下又离别了姊妹,孤馆闻雨,凄苦无似!这当是上片所蕴含的词人之"志"。下片写她临行时乱了方寸,以致忘记喝了多少酒。这其中也别有寓意,即她是身在离筵,心里悬挂着--自己即使到了丈夫身边,如果他仍然无动于衷,该如何是好?心里装着这样的难言之隐,其"方寸"如何不乱?这种难言之隐也就是词人不得不加隐匿的"志"。
这首词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结拍的"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此二句尽管字面上可意译为"姐妹们别忘了给我写信,莱州不像蓬莱那么远。"但其深层语义却要委婉丰富得多,可否这样理解:对姐妹的雁书,词人看得很珍重,她绝不会像她们那个作为"武陵人"的姐(妹)夫,词人给他写了那么多信,竟如石沉大海,只字不回。原因是他置身"蓬莱",向往的是"天台之遇",哪里还把老妻放在心上!如果他仍然冷遇她,那么她到东莱后的唯一希望和安慰,就是收到姐妹们的信函。这里需要再加解释的是"蓬莱"。对这两个字,注家或引《史记·封禅书》,或引《汉书·郊祀志》,云指渤海中的蓬菜、方丈、瀛洲三神山。这样注释虽不能算错,但对于李清照所赋予它的特定含义来说,谓此"蓬莱"为三神山仍不够确切,其原因乃是把"蓬莱"只作为一般的典故看,而没有看到在那上面沾有李清照的"指纹"。我想这首《蝶恋花》中的"蓬莱",与李清照前此不久所写的《凤凰台上忆吹萧》中的"武陵"同义,所蓄之"志"都是妻子担心丈夫有"天台之遇"。同一个赵明诚,既然彼时可以把他称为"武陵人",此时为何不可以称为"蓬菜"客呢?不管彼时抑或此时,词人最担心的都是丈夫可能与刘、阮为伍。惟因词写得深婉,怨情被离情掩盖了而已!
(四)莱州官舍遭冷遇,《感怀》诗里寄隐情
李清照寻夫途中驻足的"昌乐",离莱州不远。她于宣和三年(1121 年)八月初由青州动身,在昌乐驿馆写了《蝶恋花》不久,于十日即到达赵明诚的菜州任所,事情比预料的还要糟,《感怀》诗并序记载了李清照在莱州所受到的冷遇,诗云:"寒窗败儿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我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由于人们总以为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婚姻十分美满幸福,所以对这首诗的理解很难到位,倒很容易南辕北辙。我想这首诗的写作契机应该是这样:当李清照受到赵明诚不应有的冷遇后,自然很生气,却又寄人篱下,无可奈何,便隐括了苏拭的一首题作《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间之》的诗和陈师道《后山诗话》的:"东坡居惠,广守月债酒六壶,吏尝跌而亡之。坡以诗谢曰:'不谓青州六从事,翻作乌有一先生'",而成这首《感怀》诗。别看苏、李二人诗中都戏谑般地借用了《世说新语·术解》篇的典故,以"青州从事"指代好酒,但含义却有所不同。对苏拭来说,主要是借六壶酒的跌撒而戏谑一番,但在李清照诗中却饱和着无限酸楚。诗前有这样一段小序:"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平生所见,皆不在目前。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云。"诗又劈头便说:"寒窗败几无书史",这就不能不使人陡生担心和不平,李清照冒着"秋老虎"赶到莱州后,可能被赵明诚打入了"冷宫"。诗序与首句所说的她一个人坐在既"无书史",又陈设破旧简陋、寒气逼人的屋子里,其深层语义不就是被打入冷宫的意思吗?诗的第二句则证实了上述担心和不平不是多余的,所谓"公路可怜合至此",是隐括了这样一段记载:"(袁)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斜。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余而死。①"诗中的"公路"就是袁术的字,这里李清照是以袁术的遭遇自况。
看来,深入理解此诗对有关袁术故实的使用,是正确懈析此诗的关键。
这个典故的应用,无异于奉告读者--诗人的遭遇就像当年的袁术一样狼狈不堪,具体情景大致是:李清照既来之,赵明诚则拒之,拒之下去,则留住数日,粗茶淡饭,既不果腹,又难御余暑,轻慢之举使她难以忍受。但如果为此与他怄气,岂不把自己置于死地,走上袁术的老路!李清照既是一个倜傥有丈夫气的女性,也是一个机敏智慧的诗人,她把如同袁公路的悲惨遭遇,以苏拭式的幽默、达观方式出之,一则借以宣泄、化解胸中块垒,二则或可感化一下赵明诚。从莱州以后的赵、李关系看,似有所好转。想来,只要不是那种铁石心肠的人,都可能被李清照借袁术之事的自诉所感动,何况李、赵又是曾经沧海的好夫妻!
第三句的"孔方兄",指钱。此句在苏轼诗中虽单指酒,而未涉及钱,但已含有对于时运不佳的自嘲成分;在李诗中接之以"终日纷纷喜生事",立意更高了一截。这很可能是诗人对其夫借计陀于应酬,终日在外,对"独坐一室"的她不管不顾的一种嘲讽和埋怨。后面的"燕寝",原指帝王休息① 见《三国志·袁术传》裴注引《吴书》,《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 年影印本。安寝的一种所在。按周制王有六寝,一是与王后对应的正寝,余五寝分别与夫人、世妇、嫔、妻、妾相对应,统称燕寝。这里与"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①中的下句,虽仅有一字之差,但却不是袭用韦句而单指赵之莱州公廨,应更有承接古训,以指作为正妻(等于王后)应享有正寝的她,遭到冷落而闭门作诗以自娱之意。当然,李清照的这句诗是否只能如此解,笔者尚不敢很自负,但至少从这里可以看出,对李清照诗词中的典故,不宜只作简单注释,也不宜停留在表层语义上。
最后一句的"乌有先生子虚子",是一无所有的意思,语见司马相如《子虚赋》,其与首句相照应,说明李清照在莱州被冷落到何等地步!
遗憾的是此诗曾被长期误解,而误解最严重的是这样两点:一点是对"青州从事"的错误理解,以及由此导致的关于赵明诚仕履的讹传。由于有释者不了解这首《感怀》诗与上引苏诗的渊源关系,也不知道李诗中的"青州从事孔方兄"是指酒和钱,从而由此想当然地认为赵明诚曾知青州。这一理解看似锗在对赵明诚仕履的系年和对故实的误解上,实际上更关系到对传主中年时期诸多词作的系年和理解。如果赵明诚在屏居十年后,就地居官于青州郡舍简政堂,那么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萧》一词,即为其到菜州赴任送行,这样一来,"青州从事"就成了双关语。把"青州从事"只解作赵明诚曾知青州,至少是对这一典故和此诗的表层语义的误解,必须加以纠正;二是同样出自传主的笔下,其《后序》对赵明诚居莱时的记载与《感怀》诗的基调有所不同:"今日忽阅此书(指《金石录》),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卷。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当是基于时空的移易和主体心态、情感的变化所致。试想,一个尚在编织爱情之梦的正值盛年的女子,在她受到心上人的疏远和冷落时,其心境和态度该是怎么样;而当大夫故去、自己已步人老年且刚刚吞下了再嫁遇人不淑的的苦果后,其对与其共经沧海的前夫,又会是什么样子?基于这样的心理背景,传主在五十一岁时所写《后序》中所表现出的对亡人的痴心,并不能说明当年丈夫对她无负心之举。所以在现存《漱玉集》中,纯粹表达离情的诗词可以说一首也没有,尤其是在作者的中年时期(或称青、莱时期)所作词中,主要是表达人生中最个人、最高尚的爱情失落后所造成的无与伦比的痛苦。当然这里说的《感怀》诗不同于"别是一家"的词,即使诗人正在经受着爱情的折磨,也往往不把这种感情写进诗里,而转弯抹角地写到别的事情上去,甚至以超脱出之,《感怀》诗不正是作者的这种诗、词创作主张的具体体现吗?可以说这首诗既是《漱玉词》特定思想感情的硬化处理,同时也是清照诗的特有思想内容的"软着陆",其倾向特别隐蔽,其味道特别难以辨别,必须反复咀嚼,以免继续误解。
(五)小照题词未必真,淄州任上,赵明诚转意回心
以上关于赵明诚对李清照感情疏离的评说,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从而举①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
出这样一个事例来证明赵、李间仍然是"夫妇擅朋友之胜"。此例就是在王鹏运四印斋本《漱玉词》前的李清照画像的题词"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并有赞云:"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落款是"政和甲午新秋,德父题于归来堂"。对此,王鹏运亦煞有介事他说:"易安居士照,藏诸城某氏。诸城古东武,明诚乡里也。王竹吾舍人以摹本见赠,属刘君炳堂重橅是帧。竹吾云:其家蓄奇石一面,上有明诚、易安题字。诸城赵李遗迹,盖仅此云。光绪庚寅二月,半塘老人识。"这里有一系列伪痕:其一是,赵李,尤其是李,她恐怕压根没有到过赵挺之的原籍诸城,只偕明诚在赵家迁徙后的青州私第屏居;其二是,称画像为小照,当非宋人语;其三是,像主所衣非宋人服式。所以这是一件赝品,不能以之说明赵、李关系之谐美。唯一可取的是其赞语"清丽其词,端庄其品",体现了后人(包括作伪者)对传主的极为恰切的评价。
当然,笔者也不是说赵、李关系自屏居结束后,一直处在危机状态,而是"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莱州卸任后,在赵明诚作淄州大守期间,由于其专注于《金石录》的撰著,便为其夫妻关系带来了新的转机,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当赵明诚得到了"庸白居易书《楞严经》"时,尝云:"因上马疾驱归,与细君(赵明诚指其妻李清照)共赏。时已二鼓下矣,酒渴甚,烹小尤团,相对展玩,狂喜不支。两见烛跋,犹不欲寐??"①。关于这一《楞严经》的真伪及此事的详细经过,将在本书所附的《赵明诚传》的有关章节中详叙,此处只拟据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即当赵明诚专注于金石之学时,其夫妻之间就相得相爱,当他由于官场得意忘乎所以而寻花问柳时,就有一种从感情上拒其老妻于千里之外之嫌。看来古代女子的"悔教夫婿觅封侯",绝不是矫情作态之辞,而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只是那时"夫婿"的是否"觅封侯",根本不取决于妻子的意愿,而妻室大多只有独守空房、充作恩妇的份,苟有富贵极易相忘。
① 缪荃荪《云自在龛随笔》卷二录赵明诚跋《愣严经》,古学汇刊第二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