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求学时期
叶家虽贫穷,仍保持"士人之家"的门风。叶适队小读书求学,先是出于家教。但其父叶光祖毕竟是个"童子师"(相当于现今的小学教师),并非硕学名儒。叶适要在学问上求得进一步发展,就要就学于名师。幸好当时永嘉地区学问渊博思想深刻的学者,不乏其人。永嘉著名学者薛季宣、郑伯熊、陈博良等,当时正在永嘉一带讲学,叶适都曾向他们请教。
《宋元学案》定叶适为郑氏门人。但叶适自己说:"某之于公,长幼分殊;登门晚矣,承教则疏。"(《祭郑景望龙图文》,《水心文集》卷二十八)这就是说,叶适虽问学于郑门,但为时很短。受教不多。而他与薛季宣、陈傅良则过从甚密。乾道五年(公元1169 年),叶适到婆州(金华)拜访薛季宣(当时任婺州司理参军),向他求教,从此二人之间书信不断,直至乾道九年(公元1173 年)薛季宣四十而亡。叶适与陈傅良交游更长,"余亦陪公游四十年,教余勤矣。"(《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六)
叶适与陈傅良交游,始于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 年)。当年叶适十四岁,寄学于瑞安林元章家,与其子颐叔(正仲)和渊叔(懿仲)同学。"元章能敛喜散,乡党乐附。诸子自刻琢,聘请陈君举为师,一州文士毕至"(《林正仲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六)。
当然,叶适在青少年时代,勤奋好学,为其师者亦不仅限于永嘉学派的学者。凡有学问有德行者,如刘夙、刘朔二兄弟,叶适亦曾师事之。二刘是林光朝的门人。林光朝为程氏三传,世称艾轩先生。"终宋之世,艾轩之学,别为源流。"(《宋元学案》卷四十七《艾轩学案序录》)二刘公"其学本于师友,成于理义,轻爵禄而重出处,厚名闻而薄利势"。二人相继教授温州,"于是邦之士,披山通谷,浚泉源而达之川流,其尚克有闻,二公之力也。"叶适亦"童孺事二公",而与刘夙子弥正、刘朔子起晦同学为友。(《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六)二刘公的学问和政绩,对年轻的叶适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叶适之师者,还有隐君子永嘉人陈烨。陈烨字民表,生于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 年),愤于"道衰教失",隐居永嘉郭之西,平生著书甚工却不示人,"不欲以词藻竞于时";揣摩世事甚精,对客默而不解,"惟恐以聪察矜于物";非其耕不食,非其织不衣,非其好不与游而久;无悲愁愠忿生于色,无怨尤非怒加于人。以上为陈隐士所称,"自余幼从君至者,验其所行,无不然者。"(《陈民表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二十五)陈烨卒于嘉定七年,享年八十八岁,是叶适一生中交游时间最长的一位。
孝宗乾道九年(公元1173 年),叶适二十四岁,由于家境贫困,无以为养,奉母之命赴京城(当时称行在)临安(今杭州)谋生,就学于太学。当时孝宗皇帝精厉图治,屡下诏求直言,而所征询的问题,正是叶适平时所学习和研究的,因此他是有言可发的。但是,按当时的制度,太学生不得向皇帝上书言事,叶适就只得向西府(即枢密院)上书,时间在他到临安的第二年。
叶适上书的西府长官,是叶衡。淳熙元年(公元1174 年)四月开始,他先后任签书枢密院事、权知枢密院事,直至左丞相兼枢密使。叶适对他抱有很大希望,故上书言"今天下大势"。他指出,当时"天下大势"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畏战无勇之俗"。此俗由来已久。宋初,太宗下太原,"势可以定燕、代而不果",真宗亲征至澶渊,"力可以破契丹而不听,乃反黜币赐金",订立城下之盟,已开这种积弱之势。到宋仁宗时,"专以偃兵不战持守天下",这种风气已到"莫能易"的地步。"当时元老大臣,以和亲避狄为上策。学士大夫,以因循苟简为正论。"在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中,虽在"士马全盛,生民安乐"时,"然一方有警,天下震动"。而事态平息后,"兵寝事竟,则谋议之臣动色相贺,以为万全,不自知其耻也"。"畏战无勇之俗"就是这样形成的。直到宋神宗"熙宁、元丰之际,始梢变其习(按指王安石变法),思有以振之,然天下之心终以不服。至于邪正相非,朋党相接,大坏极弊,以及靖康之忧。"自此之后,"虽有忠良谋智之士,学于圣贤",但是,"刚心勇气,无复存矣"。
面对这种积弱苟安和畏战无勇的大势,叶适的态度是积极的。他认为,"治乱无常势,成败无定谋","弱可强也,怯可勇也"。从历史上看,"穰苴之胜,战已败之师;勾践之霸,奋垂亡之国",当前正需以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用今之民,求今之治,则亦变今之势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向枢密院长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建议,以改变积弱的形势。首先是"酌古今之变,权利害之实,以先定国是于天下。"然后是"收召废弃有名之士,斥去大言无验之臣";"辟和同之论,息朋党之说";"罢太甚之求以纾民力";"广武举之路";"耕因屯之田以代军输";"稍宽闽、浙之患,无旷江南之野"等等。而为了这些措施得以实行,还必须做到三条:诚、赏、罚。所谓"诚",就是"发号出令,无有巨小,必思生民之大计而不徇乎一身之喜怒";所谓"赏",就是"爱人之功,求人之善,举之公卿之上而忘其疏贱之丑";所谓"罚",就是"惩人之过,明人之恶,加之窜殛之戳而遗其贵近之厚"。(以上引文,均见《上西府书》,《水心文集》卷二十七)
以上是叶适第一次上书言事,即已切中时弊,足见永嘉之学重事功、谋实务之本色;这次上书中的观点和主张,在叶适的政治实践和学术生涯中一以贯之。
叶适在临安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年多。在《上西府书》中就已表示要"收拾废放,将就陇亩"了。上书后,即回永嘉。此时叶适虽只有二十多岁,但学问已相当可观,因此可以操其父业,聚徒教学了。从临安归,"后二年,余教诸生于乐清"(《丁少詹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四)。慕名来就学的,就有台州黄岩人丁希亮。丁希亮字少詹,淳熙元年曾在临安见过叶适。
这次到乐清来,"人谓少詹年已尊老(大叶适四岁),读书有数,而论议自许夸大,相与背笑之,少詹知而不温也。"(同上)次年又变名字从陈亮,陈亮惊奇之。
叶适回到永嘉,直到考中进士第二名,这段时间一面教学,一面研究学问,已是一知名学者了。
在淳熙四年(公元1177 年),叶适二十八岁时,娶高氏为妻。高氏比叶适小十岁,出身于"门贵身贫"之家。"高氏既归余,余号尤贫。高氏之能匀厚培薄,均足内外,使余尚自立闾巷者,皆用夫人(按指叶适岳母)教。"(《高夫人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四)高家原籍毫州蒙城(今安徽蒙城县),祖上从高琼开始,世为宋之勋臣,英宗宣仁圣烈后(神宗之母)出于其门。哲宗元祐年间,宣仁高氏以太皇太后主政,起用司马光为首旧党,改王安石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叶适岳父高子莫(字执中)曾祖公绘为宣仁后亲侄,曾任保静军节度使,赠太师,追封咸宁郡王。徽宗崇宁年间,蔡京立"元祐党籍"打击异己;宣仁后受贬,高家也家道中落。子莫父本之,任江西运司干官,死时子莫才五岁。南渡时,"逃乱转客,留居永嘉"(《高夫人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四)。"高氏来永嘉,无宅无田。公(指高子莫)幼孤,贫甚,天性耐穷约,知事轻重,转侧闾巷间,自求师友以立门户,故虽贵姓而知名与儒书生等。"(《高永州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五)高子莫在郢州京山(今湖北省京山县)任县尉,高夫人翁氏"远不能至,独与两女闭门课纺织自给","夫人智能通南北之俗,自文绣工巧,下至炊荧烦辱,皆身亲之,豫算有无,乃具衣食"。因此,夫人能"相夫子之贫而不废礼,成夫子之廉而不失义"(《高夫人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四)。高家这种门风与境况,与叶家虽贫而犹得保为士人之家极相类似,因此,得以联为姻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