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观物思想
(一)对邵雍观物思想的契合
苏天爵在谈到刘因的思想渊源和学术倾向时曾说:"其学本诸周程,而于邵子观物之意深有契焉。"①的确,刘因对"观物"说十分欣赏,直接提出"观物"的诗就很多。如:清不见群鱼,暗不藏毒怪。
观物得吾师,终日欲相对。②芳蝶具百种,幽花散红翠。
道人观物心,一一见春意。③平生远游心,观物有深静。④弄丸恣游戏,观物供研摩。⑤天教观物作闲人,不是偷安故隐沦。
要识邵家风月兴,一般花鸟华山春①刘因如此频繁他讲观物,可见其受邵雍思想影响之深。什么叫"观物"呢?"观物"是北宋邵雍的哲学用语。邵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观物内篇》、《观物外篇》。其内容比较复杂。邵雍说的"物",包括天地阴阳、日月星辰、水火土石、寒暑昼夜、风雨霜露、鸟鲁草木、性情形体、色声气味等等;天地是最大的物,人是最灵的物。其所谓"观",既指感官对外物的认识,又指心灵的体认和理性的反观。因此,"观物"是有不同层次的,既有认识论意义,又有方法论意义,尤其指一种修养境界意义。②邵雍认为,就一般人说,"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③,在常识的意义上,他还是承认感性认识的。但圣人的观物则不同,"谓其能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物观万物,一世观万世者焉;又谓其能以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者焉;又谓其能以上识天时,下尽地理,中尽物情,通照人事者焉;又谓其能弥纶天地,出入造化,进退古今,表里人物者焉。"④圣人观物的最大特点是"反观":"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①上述说法,尽管有对圣人过分夸张的地方,但总的看,颇具唯物色彩。
似乎是说,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不要有主观成见,要避免主观的影响,避免感情用事,尽量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②但是,邵雍却进而否定"观之以目",而讲"观之以心","观之以理":"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① 《静修先生墓表》。
② 五绝《石潭》,《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一。
③ 五绝《百蝶图》,《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二。
④ 《和杂诗》之二,《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八。
① 七绝《杂诗》五首之三,《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二○。
②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80~81 页。
③ 《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① 《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②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第80 页。
心而观之以理也。"又说:"以目观物,见物之形;以心观物,见物之情;以理观物,见物之性。"③由此可知,邵雍的观物说,既是认识论,又是思想方法,还是修养方法。作为认识论,它是从唯物主义出发而最后陷入唯心论的先验论;作为思想方法,它是演绎法("加一倍法"),其中包含辩证法的因素,但整个体系则是形而上学;作为修养方法,它讲的是通过存理去欲,在精神上达到圣入境界的原则。
刘因的观物思想,正是在上述各点上与邵雍相契合。
③ 《皇极经世·观物内篇》
(二)观物的修养境界
邵雍论观物的这三个方面的意思在刘因思想上都有反映,而其深相契合的重点则在于把"观物"作为一种修养境界。前引刘因的那几首观物诗,表达的都是一种感受("受用")。前代理学家津津乐道的所谓"风月情怀,江湖性气"(邵雍),所谓"襟怀洒落,光风雾月"(周敦颐),所谓"闲来无事不从容","浑然与物同体"(程颖)等等,在这里都或明或晴的有所反映。
刘因的一些讲"观化"的诗,表达的也是这种意境。如:风雨何方来,呼童出门望。
归报是群蜂,声在花庭上。①乐事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春。
程家若要观生意,却恐鸯鸟画不真。②刘因所表达的这种"观物"的精神境界,在旧时代也许是高尚的,有意义的。但在今天,人们对此可能已觉得比较隔膜,引不起多大兴味,我们也就不多饶舌。
① 五绝《观化》,《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二。
② 七绝《癸酉新居杂诗》九首之五,《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二○。
(三)观物的思想方法
"观物"的第二方面,即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其中包含有辩证法因素。
刘因也是如此,当他把"观物"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来运用时,常表现出一些辩证色彩。如说:物齐也,齐之,则不齐矣。犹之东西也,东自东而西自西,固不齐也。
然东人之西则西人之东也。是日东亦可,日西亦可,则是未始不齐也。然东西之形既立,指其西而谓之日东,则为东者必将起而争之,而不齐者出矣。不齐之,则物将自齐而平矣。东也西也,吾立于中而制其东西焉,如是,则谓之无所著可也,一有所著,则不西而东矣。谓之无所著,可乎?彼空将无所著也,一倚于空,独非著乎?此程子深有取于邵子之言也。然彼为其说者日:"是不足以破吾说也。吾日齐,固未尝齐夫物也;吾日空,固未尝著乎空也。"噫!悠谬辗转,愈遁而愈无实也。齐即同一,不齐即差别。"齐物"本是庄子哲学思想的童要范畴。庄子从相对主义出发,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未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①从而主张齐物我,齐彼此,齐是非,齐寿夭,总之一切都是相对的。刘因所论,固然以庄子为基础,但都作了一定的修正。他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如果用一个既定的标准去衡量它,评价它、要求它("齐之"),则千差万别,矛盾百出(不齐)。比如东、西的方位吧,东自是东,西自是西,本来是不同的。然而,东方人的西,正是西方人的东,这就可见,单就某一俱体地点说,说东也可以,说西也可以,并不是"不齐"。但是,如果以某一点作基准而判断其周围事物的方位,其东、西就是确定的,此时如果再指西为东,那就要引起争端,就出现"不齐"了。可见,如果不用某一个既定的标准去衡量、判断、要求("不齐之"),事物就会"自齐而平"了。刘因这里突出了事物的条件性,所谓"齐之",就是有条件地看;"不齐之",就是无条件地看。一切事物的存在本来都是有条件的,排斥了条件性,则一切都可以说是齐一的(无差别的);而有条件地看,则就是千差万别的(不齐的)。刘因认识到事物的条件性,这是可贵的;遗憾的是,他却并不主张坚持条件性,反而要摆脱条件性,他说的"吾立于中而制其东西焉"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中"超越于具体的方位之上,从刘因的一贯思想看,应是指"道"。(刘因曾说:"吾之所谓齐也,??有道以为之主焉,??必循序穷理而后可言之。"②)不能"有所著"(偏执),如果偏执于某一具体方位,那就陷入了片面性,"不西而东"了。那么,这种"无所著",是不是指"空"(如佛教那样)呢?刘因说不是,因为"一倚于空"就是"著乎空"了。最后两句批判"彼其为说者"的辩解:"吾曰齐,固未尝齐夫物;吾曰空,固未尝著夫空",意即不是说物本齐,而是心以之为齐;不是说物本空,而是心以之为空。这是心学的遁词,所以才说是"愈遁而愈无实"的悠谬之言。
刘因的这套"齐物"之论,显然是受了庄子的影响,但与庄子实有不同。
庄子以齐物为出发点,又作为归宿,最后在幻想中达到物我同一,实现绝对① 《书康节诗后》,《静修先生集》卷三,页五一。
① 《庄子·齐物论》。
② 《庄周梦蝶图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二六。
的精神自由。刘因则只是作为一种认识方法来谈齐物,而对庄子齐物论的幻想性持批判态度。这种批判态度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中表现得更明显。他说:周寓言梦为蝴蝶,予不知何所谓也。说者以为齐物意者,以蝶也周也皆幻也,幻则无适而不可也;无适而不可者,乃其所以为齐也。谓之齐,谓之无适而不可,固也;然周乌足以知之?接着刘因对庄子学说的性质和齐物之论形成的原因作了论断,说:周之学,纵横之变也。盖失志于当时,而欲求全于乱世,然其才高意广,有不能自己者。是以见夫天地如是之大也,古今如是之远也,圣贤之功业如是之广且盛也,而已以吵焉之身,横于纷纷万物问无几时也;复以是非可否绳于外,得丧寿夭困于内,而不知义命以处之,思以诧夫家人时俗而为朝夕苟安之计而不可得,姑浑沦空洞举事物而纳之幻,或庶几焉得以猖狂恣肆于其间,以妄自表于天地万物之外也。以是观之,虽所谓幻者,亦未必真见其为幻也。幻且不知,又恶知夫吾之所谓齐也,又恶知夫吾之所谓无适而不可也?进而,刘因阐述了自己的正面观点,并指出庄子齐物说的要害和不良影响:吾之所谓齐也,吾之所谓无适而不可也,有道以为之主焉。故大行而不加,穷居而不损,随时变易,遇物赋形,安往而不齐?安往而不可也?此吾之所谓齐与可者,必循序穷理而后可以言之。周则不然,一举而纳事物于幻,而谓窈冥恍惚中,自有所谓道者存焉。噫!卤莽厌烦者,孰不乐其易而为之?得罪于名教,失志于当时者,孰不利其说而趋之???世之所谓大儒,一遭困折而姑藉其说以自遣者亦时有之。要之,皆不知义命而已矣。最后,刘因还用调侃的笔法对"齐物"论作了辛辣的嘲讽:虽然,周己矣;其遗说,亦其梦中之一栩栩也。吾从而辩之,宜无与于周矣。然以周观之。则不若休之以天均。故即其图而戏之日:图汝者画,辩汝者书,书与画,无知也。图汝者之心及吾之辩,汝之心未发,无有也,既发,亦无有也。以其无所知无所有者而观之,安有彼是?既无彼是,安有是非?周而有知,则必日:吾恶乎知之?使读看作色于前,发笑于后,乃所以齐之也。刘因的这一篇言论,主要是阐发他的人生观(详后),方法论的意思比较浅淡。引在这里意在说明,刘因虽然也用了"齐物"的字眼,但与庄子毕竟有所不同,不宜把它们混为一谈。
① 《庄周梦蝶图序》,《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七。
① 《庄周梦蝶图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二七~二八。
② 《庄周梦蝶图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二八。
① 《庄周梦蝶图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二八。
(四)刘因思想的辩证色彩
说到方法论,还须指出,刘因讲到过事物矛盾对立的普遍性问题,他说:凡物,无无对者,无无阴阳者。而声亦然,其意象之清浊、阖辟,亦莫不合也。姑以进退、存亡、吉凶、消长体之,则可见矣。此天机之所发,而礼乐之所由生,虽天地亦不知其所以然者。岂但人乎,物之声亦然。岂但声乎,凡形色气味皆然也。而况古今之时变,事物之伦理,圣人何尝加损于其间哉!坚持朴素的辩证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良传统,宋代理学诸大家在这方面亦做出了杰出贡献,如张载讲"一物而两体",程颐讲"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朱熹讲"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都是很精彩的。刘因这一思想正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其中个别词语虽不甚准确(如,矛盾对立的原因并不是什么"天机之所发",而应说是事物所固有),但他认为,不能再追问其"所以然","圣人何尝加损于其问"。就是说,"有对"是事物固有的属性,不能在事物之外、之上再追求什么原因。这一观点还是有道理的。刘因在分析一些问题时,常能贯彻一分为二的精神,如他在一篇给友人送行的文章中说:名家之子弟,处天下之至易,而亦处天下之至不易。苟能勉焉自立,而稍异于众人,则皆得因缘凭借以立事功;苟为不然,在他人未必遽得贬斥,而已为清议所不容矣。②这就是说,"易"和"不易"不是凝定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对于倚伏之道,盛衰之理,刘因也常常提到,如:扰扰推迁里,谁知不偶然。
要从人力外,推见事机先。
青白天公眼,低昂造物权。
俗情谩悲喜,倚伏有他年。①盛衰阅无常,倚伏谁能通?
天方卵高鸟,地已产良弓。②人生皆乐事,忧患谁当得?
人皆生盛时,衰世将尽惑。
水性但知下,安能择通塞?
不见绝干雀,贪生如乐国。
古今同此天,相看无显默。总之,盛衰相寻,治乱相推,忧乐相继,祸福相倚,一切都在阴阳对待中转化不已,永无止息。这大概就是刘因"观物"的结论之一吧。
① 《唯诺说》,《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二○。
② 《送郝季常序》,《静修先生集》卷二,页三○。
① 五律《偶书),《静修先生集》卷八,页一四六。
② 《和饮酒)之十七,《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五。
③ 《和饮酒》之十八,《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四五。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