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史学思想
刘因对历史有浓厚兴趣,诗文中以历史为题材的篇目占了相当的比重。
或讲论史书,或评论史事,或月旦人物,或考订史实,常能提出独到见解,很有些历史眼光。
(一)论史书
刘因曾对前代史书作过系统评论,说:史之兴,自汉氏始。先秦之书,如《左氏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皆掇拾记录无完书。司马迁大集群书为《史记》,上下数千载,亦云备矣。然而议论或驳而不纯,取其纯而舍其驳可也。后世史记,皆从迁法,大同而小异。其创法立制,纂承六经,取三代之余烬,为百世之准绳,若迁者,可为史之良者也。班固《前汉史》,与迁不相上下,其大原则出于迁,而书少加密矣。《东汉史》成于范晔,其人诡异好奇,故其书似之。然论赞情状有律,亚于迁、固;自谓"赞是吾文之奇,作诸序论,往往不减(过秦)",则比拟太过。《三国[志]》, 陈寿所作,任私意而好文,奇功伟绩,往往削设;非裴松之小传,一代英伟之士遂为寿所诬。后世果有作者,必当改作,以正寿之罪,奋昭烈之幽光,破曹瞒之鬼域,千古一快也。《晋史》成于李唐房、杜诸人,故独归美太宗耳,繁芜滋浸,诬谈隐语,鄙泄之事具载之,甚失史体。《三国》过于略,而《晋书》过于繁。南北七代,各有其书,至唐李延寿,总为《南北史》,遣词记事,颇为得中;而其事迹污秽,虽欲文之而莫能文矣。《隋史》成于唐,兴亡之际,徼汗好恶,有浮于言者。《唐史》二,旧书刘昫所作,固未完备,文不称事;而新书成于宋欧、宋诸公,虽云完备,而文有作为之意,或过其实,而议论纯正,非旧书之比也。然学者当先旧而后新。五代二书,皆成于宋,旧则薛居正,新则欧阳子也。新书一出,前史皆废,所谓"一洗凡马空"者也。宋金史皆未成,金史只有实录,宋事纂录甚多,而《东都事略》最为详备。是则前世之史也。这一大段议论,无异于一篇从先秦至南宋的中国史书纲要,而评论之中肯,言词之有分寸,褒而不过誉,贬而有节度,纲目清晰,鞭辟入里,堪称大手笔,表明刘因对历代史书进行过系统学习和认真钻研;其对于各书的高下优劣等评价,虽不能说都是不刊之论,但至少表明他确有所见。其高度称赞《史记》,尤能反映他的特识。史料记载,苏辙曾对司马迁进行批评说:"其为人浅近(近,一本则陋)而不学,疏略而轻信。"①朱熹引此语并说:"此二句最中马迁之失。"还进一步从思想上批评道:"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说权谋,也说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孔子说,伯夷求仁得仁,又何怨?他一传中,首尾皆是怨辞,尽说坏了伯夷??今求义理,不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②郝经对司马迁的批评更激烈,说:"其游也外,故其得也小;其得也小,故其失也大。是以。《史记》一书,甚多疏略,或有牴牾。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其于书法也,则记繁而志寡:项籍,一夫也,而述本纪,与尧舜并;陈涉,役徒也,作世家,与孔子同。其失岂浅浅哉!"③这些批评,大多表现了批评者的偏见,而他们文中所指摘的各点,往往恰是① 《叙学》,《静修先生集》卷一,页五。
① 《古史》原叙,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7 册,第207 页。
② 《 朱子语类》卷一二二,中华书局版,页二九五二。
③ 《 陵川集》卷二○"游内"。郝氏此说本于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但却把 班说中肯定的部分全删了。班氏说:"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 多疏略,或有抵牾,亦其所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 间,斯已勤矣。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 侠则退处士而司马迁的卓见特识之处。刘因虽尊敬朱嘉和郝经,但并未接受朱郝此类"道学家"的说法。尽管也说《史记》议论或驳而不纯,但仅此一句,轻描淡写,总体上却是赞美有加的。不但在体例上赞其"创法立制,为百世之准绳",还在思想内容上肯定其"纂承六经"。这是对《史记》的高度肯定,与朱、郝等人从思想性上否定《史记》形成了鲜明对照。
刘因在为一位新任史馆编修的友人写的送行诗中,也说到史书的发展问题,他说:太古熙熙存太质,谁为结绳陷胶漆。
《三坟)《五典》生厉阶,一派前道千流出。
商周灏噩数千年,删定尘编才半壁。
自从盲叟浮夸,天遣阿迁夺其笔。
历代烦文愈是非,凿碎名山藏不得。
伟哉君实集大成,尔后不闻鳞再泣。①这里,崇古的态度是不足取的,但它大致勾画了从《三坟》、《五典》到《尚书》、《左传》、《史记》,再到《资治通鉴》这一史书发展的清晰线索,未句更对司马光的修史贡献作了高度肯定的评价,这表明他对史书的研究达到了较高水平。进而,刘因对友人王之才提出希望和勉励:辽金二史无人修②,略主英臣少颜色。
策书未削徒纷纷,当恨天孙惜刀尺。公耽史癣今史荣,奸魂夜哭崔浩直。善恶磊磊轩天地,笔头休放波涛息。这是说,友人出任史官,重任在肩,应该像北魏政治家良史崔浩那样秉笔直书,做出成绩。该诗最后,刘因写了自己的抱负:贱子芜绝寂寞滨,耕牧河山拾古迹。
悲愁忍效虞卿穷,苍黄敢召台州谪。
中原人物有权衡,玉堂谁擅才学识。
山东鳞凤半青云,燕南独占天荒隙。
公能一奋天下文,袖手旁观甘自适。诗中含蓄地流露了治史的愿望,从"拾古迹"等句看,刘因曾留心并搜集过金元史料,有写史的打算。征诸刘因诗文,这话不假。如刘因写的十几篇碑铭志表,除个别属酬应之作,大多都带有纪传的意思,他自称,曾"访故人遗文行实"③,"访诸故老,揆诸小说,考其姓里,增补而详记之"④,写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
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然自刘 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报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 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① 七古《送王之才赴史馆编修》,《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三六。
② "辽金二史无人修",畿辅本《静修集》作"辽金邪魅无人诛",今据 四库本改。按:刘因多次提到"辽金",如:"辽金迄今,自北而南渐 以大"(《题辽金以来诸人词翰后》),"逸史访金源"(五律《宋道人八 十诗卷》),"辽金风物异中州"(七律《渡白沟》)等,从来不把辽金作 "邪魅"看。而且,辽、金、元一脉相承,生为元人的刘因,也不可 能把辽金视为邪魅。即以本篇上下文意看,刘因这里是指出将赴史馆 编修的友人将要面临的任务,由于当时辽金二史无人修,以致辽金二 代的"略主英臣少颜色"。改成"邪魅无人诛",显然有悖作者原意。
① 七古《送王之才赴史馆编修》,《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三六。
② 七古《送王之才赴史馆编修》,《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三六。
③ 《玉田杨先生哀辞并序》,《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八三。
④ 《孝子田君墓表》,《静修先生集》卷四,页八○。
刘因确曾做过某些史实的考订,如他非常钦佩颜真卿抗击安禄山叛乱的忠贞气节,对颜真卿的事迹及家世有所考证。①漆侠先生著文曾引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指出,有所谓"不经意的史料"②。 刘因的诗文中就包含着不少此类史料③,因其富有历史的真实性而具有可贵的历史价值,它们对于真切地了解金未元初的社会情况是很有意义的。善治史者,不当忽视。
刘因还曾对历代史书的真实性提出过怀疑,他有诗道:记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臣。
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这是说,由于记录纷纭,史事的真实已成问题,加以修中者(词臣)遣词用字之际,轻重褒贬难免失当;如果再总术作为尺度妄加评断,那就恐怕有无数人要受到冤屈了。关于心术问题,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还曾举出北魏高允作为实例(例文从略)进行了分析,指出:"史臣不明义理,而于遣词之际,轻为增损,往往使人忠亮之心不洒然于天地之间,非止允一端已矣。读史者亦不可不知也。"⑤刘因要求治史者尽量尊重事实,既不应受某种外在势力的胁迫而轻为增删,也不应只凭主观揣测而妄加褒贬;提醒读史者不要一味盲从轻信,而应抱一种清醒的批判怀疑态度。这些意见都是恳切的。
① 见《跋鲁公祭季明侄真迹后》,《静修集》卷三,页四八。文繁不具 引。② 漆侠:《<三言二拍>与宋史研究》,载《河北大学学报》1988 年第3 期。③ 参见本书第三章引录的刘因关于贞祐之变的两段文字。
④ 七律《读史评》,《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九。
⑤ 《题高允图后》,《静修先生集》卷三,页五一。
(二)论历史人物
刘因写了许多以历史为题材的诗文,涉及许多历史人物,如春秋的管仲、乐毅,战国的燕丹、荆柯,秦汉的张良、韩信、四皓、两生,三国的曹操、诸葛亮,晋代的陶潜、阮籍,南北朝的刘裕、高允,唐代的王维、颜真卿,五代的冯道,直至邵雍、元好问等宋、金人物,都是他吟咏的对象。或赞美,或叹惋,或嘲讽,或斥责,有时感慨系之,抒写怀抱,有时以古鉴今,总结教训,写得各有特色。下面选几个重点,略作评价。
1.咏荆柯荆柯是战国未年的勇士,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受丹之托,谋刺秦王赢政。他慷慨悲歌,义无反顾地入秦,以进献燕督亢地图为由接近了秦王,"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荆轲被杀于秦廷,燕国亦随之被秦所灭。这个故事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作了详细记载,并成为后人不断吟咏的题材,魏阮瑀、晋陶渊明等都写过咏荆轲的诗。刘因喜读史,更热爱陶诗,他对荆轲的故事是熟悉的,又恰好生活在古燕国地,常往来于荆轲曾燕饮饯别的易水之上,不免触景生情,写下了凭吊荆轲的诗文。刘因咏荆轲的诗文留传下来的共三篇,一是他十七岁时写的《吊荆轲文》,文前小序说:岁丙寅十月,步自镇州(今正定),历保定,将归北雄,息肩于易水之上。草枯木落,寒风飒起。登高四顾,慷慨怀古,人莫测也。"风萧萧兮易水寒",此非高渐离之歌乎?荆轲与太子沥泣共诀,抆血相视,就征车而不顾,望行尘之时起,非此地乎?方其把臂成交,豪饮燕市,烈气动天,白虹贯日,亦一时之奇人也。至若怒秦王,灭燕国,奇谋不成,饮恨而死,独非天意乎?呜呼,轲乎!吾想夫子之愤惋,千载不散,游魂于此矣。古称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余不忍负此言也,故投文以吊焉。①由于是青少年时的作品,这篇序在形式上难免有模仿(苏转《赤壁赋》)的痕迹,但其对于荆轲的缅怀、景仰和惋惜之情表达得还是很深切的。序后便是祭吊辞正文,辞曰:稷文祚绝兮,天骄强赢。六王猖狂兮,系首咸京。席卷天下兮,势若缚婴。英雄胆落而求死兮,膏镶锯之余腥。脱手于商网兮,寄命儒坑。这是讲荆轲生活的政治历史背景:秦国强大,席卷天下。六国相继被吞并,士人亦备受迫害。接着正面评说荆轲:呜呼吾子,将何为哉?此时何时兮,不匿影而逃形。惭一时之豢养兮,遗千古之盗名。逞匹夫之暴勇兮,激万乘之雄兵。挟尺八之匕首兮,排九鼎之威灵。死而伤勇兮,虽死何成!呜呼吾子,何其愚也!相彼白帝之嗣兮,岂燕秦之鬼囚。阿房未灰兮,俪山未秋。走鹿未罢兮,素罗未游。子亦何人兮,敢与天仇?这是说,荆轲不识时务,不讲策略,对当时天下的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致挺而走险,招来杀身之祸,"遗千古之盗名","死而伤勇"。否定与责难成了这篇祭吊辞的主调,未免是对荆轲的壮烈行为的亵渎。荆轲刺秦王的行为究竟应如何评价,三言两语不易说清。应该承认,荆轲重然诺,讲义气,临危不惧,慷慨赴死,这些品格,即使千载以下,仍然令人① 《吊荆柯文》,《静修先生集》卷五,页八五。
② 《吊荆柯文》,《静修先生集》卷五,页八五。
① 《吊荆轲文》,《静修先生集》卷五,页八五。
钦敬,也使这一故事具有永久的魅力。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荆轲的行为是否恰当,是否应当,是否正确?回答恐怕就不一致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战国未年正是新兴地主阶级取得全国统治的时期,统一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荆轲在燕太子丹的"豢养"之下,为报"知遇之恩",不借孤注一掷,结局只能是悲剧性的。刘因说荆轲"与天为仇",确实说到了点子上,抓住了要害。这个"天",正是以秦王为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
吊辞的最后对燕太子丹进行批判和哀悼:呜呼太子兮,岂无良谋?招贤养士兮,信义是求。胡为嗾歇骄(猎犬,喻荆轲)搏于菟(老虎,喻秦王)兮,不顾吞噬之忧。召公之庙不祀兮,将谁之尤?损燕士之奇节兮,吾为子羞。感霸业之遂墟兮,悼昭王之不留。仰苍天之茫茫兮,写我心之悠悠。燕太子丹也是个悲剧性人物。他曾向太傅鞠武询问对付秦国的办法,鞠武说,秦国强大,不可"批其逆鳞","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燕太子丹认为这个计策"旷日弥久",远水解不了近渴,遂不听。鞠武之计能否实现的确很难说,但太子丹请出荆轲入秦行刺,的确是"速祸"之举。结果,奇谋未成,轲被杀,燕王虽在秦兵的追迫下斩太子丹以献,但最终还是当了俘虏,燕亡。燕最初是召公奭的封国,燕昭王时曾一度兴盛,下齐六十余城。但是,这一切都流水落花春去也,仅供人们追忆凭吊罢了。
刘因咏荆轲的作品还有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和陶诗《和咏荆轲》:两儿戏邯郸,六国朝秦赢。
秦王挚鸟姿,得饱肯顾卿?
燕丹一何浅,结客报咸京。
当时势已危,奇谋不及行。
政使无此举,宁免系颈缨。
如丹不足论,世岂无豪英。
天方事除扫,孰御狂飙声?
我欲论成败,高歌呼贾生。
乾坤有大义,迅若雷霆惊。
堂堂九国师,谁定讨罪名?
一战固未晚,何为割边庭?
区区六孱主,山东但空城。
孟苟岂无术,乖时失经营。
今虽圣者作,不救乱已成。
酒酣发羽奏,乱我怀古情。《史记·刺客列传》写道:燕太子丹曾质于赵,而赢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欢。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后才想出了派荆轲行刺的下策,导致速亡之祸。诗的前几句即写这一事件。刘因进而认为,就当时已经形成的局面看,即使没有行刺之举,燕国也难免灭亡;并对山东六国的腐败无能进行了批判。
还有一首是《登荆轲山》:两山巉巉补天色,中有万斛江声哀。
① 《吊荆轲文》,《静修先生集》五,页八五。
① 《静修先生集》卷一二,页二五一。
人言此地荆轲馆,尚余废垒山之隈。
太子西来函关开,谁信生儿为祸胎。
笔头断取江山去,已觉全燕如死灰。
马迁尚侠非史才,渊明愤世伤幽怀。
春秋盗例久不举,紫阳老笔生风雷。
遗台古树空崔鬼,平芜落日寒烟堆。
纷纷此世亦良苦,今古燕秦经儿回?
忧来径欲浮蓬莱,安得鲁连同一杯?
竭石东头唤羡门,六鳌载我三山来。诗中固然不无凭吊之情,但对荆轲的态度基本上是否定的。说"马迁尚侠非史才,渊明愤世伤幽怀",更属偏颇。诗中对朱熹称荆轲为"盗"的观点表示赞赏。朱熹写《通鉴纲目》讲究《春秋》笔法,以用字寓褒贬,文中记荆轲刺秦王事道:"燕太子丹使盗劫秦王,不克。""秦灭六国,皆无罪。独燕有盗劫之举。丹不惟不能制秦,而反以速祸为计,亦左矣。"②为什么把荆轲称作"盗"呢?《通鉴纲目》"几例"中兑:"凡正统,周秦以前列国弑君,微者曰盗杀其君某。"刘因的诗正是遵循朱熹的意思,津津乐道此种封建正统观念,这是不足取的。诗的最后幻想仙境仙人,陷入消极。
2.叹韩信刘因曾到过井隆。井隆是韩信大破赵军的地方,建有淮阴侯庙。刘因游此,触景生情,感慨怀古,写了三首诗,一首是:饥僮羸马倦重游,万将分兵坐此筹。
灭项岂知刘尚在,夺齐便觉汉无忧。
英彭一体谁遗类,绛灌诸孙自列候。
爱杀鹿泉泉下水,乱山百折只东流。①此诗慨叹韩信不幸的遭遇。韩信是秦未汉初时期的名将。他先投项羽,未得重用;后投刘邦,被拜为大将,遂得以充分发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楚汉相争中,他下魏破代。仆赵胁燕。击齐灭楚,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韩信在战争中被封为齐王,刘邦得天下后徙封他为楚王,后又借故将他逮捕,贬为淮阴侯;最后又说他勾结陈稀谋反,被吕后、萧何设计杀害,并被夷灭三族。"英彭"指英布、彭越,也是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彭越出身强盗,起兵归刘邦,屡立战功,被封为梁王,后以谋反罪被诛,灭族。英布又称黥布,初投项羽,被封为九江王,后背楚归汉,被刘邦封为淮南王。韩信、彭越被杀后,英布自疑祸将及身,遂反,终被杀。时人楚令尹薛公曾说:韩信、彭越和英布是"同功一体之人"。三人的经历、下场的确类似。
韩信等建盖世之功,结果却身死族灭。有人骂刘邦枉杀功臣,诛除异己;但是,刘邦并没有杀所有功臣,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死心踏地追随刘邦,战功卓著,俱得善终,子孙皆袭侯爵。两相对照,如果从韩信等自身方面找原因,未尝不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刘因的另外两首诗就涉及了这个问题,他写道:许身良犬笑君痴,快快难胜已自危。
① 七古《登荆轲山》,《静修先生集》卷七,页一二一。
② 《通鉴纲目》卷二上。
① 七律《井陉淮阴侯庙》,《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六五。
智数相催难免死,才名如此岂无疑。
两年蕃镇真犹假,十载君臣喜又悲。
最恨当时萧相国,直教三族到全夷。韩信被刘邦逮捕后,发怨言说:"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②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③.刘因认为,韩信这种表现,只能招来危祸。韩信与刘邦离心离德,并非一时一事。当初,韩信夺取齐地后,使人言于汉王,要做"假齐王",刘邦大骂道:"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谋士张良、陈平暗中踢刘邦的脚,示意此时不能得罪韩信,刘邦觉悟,改口骂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遂封韩信为齐王。④后来,韩信率兵会师核下,消灭了项羽,刘邦立即袭夺韩信的军权,徙封之为楚王。显然,刘邦对韩信早有戒心,真个是"君臣相诈"。而韩信对刘邦一面有"乘时而缴利"的市井之志,一面又幻想刘邦能"酬功而报德",不会亏待他,也未免太天真了。谋士蒯通早就提醒韩信:"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韩信却犹犹豫豫,丧失警惕。史书上说,刘邦得知韩信被处死,"且喜且怜之。"①可见,刘邦早有除掉韩信的心;而韩信则时不时地萌生反叛的念头。韩信从投刘邦到被处死,前后历十年;封齐王,约两年。君臣二人就是在这种真真假假、互相利用中度过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在萧的力荐下,被拜为大将;而最终被杀,又是吕后与萧何的共同设计。此种遭遇,怎能不使人感慨万千呢!
第三首诗进一步讲这个意思:君臣尚诈日生疑,谁与乾坤息战辇?
未论恃功羞伍啥,试看观变要王齐。
良能用汉气无敌,萧可制韩才自低。
枉为虚名误忠节,五陵烟树亦凄迷。前文提出,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蜂灌等列"。一次,韩信走访樊啥,"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韩信出门,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③周勃、灌婴、樊哙都是刘邦的老部下,属嫡系,樊哙又是刘邦的连襟。三人也都立下赫赫战功。但韩信被拜为大将,地位在三人之上。韩信羞与樊哙等为伍,充分表现他的居功自傲。而这种心理素质正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韩信得拜大将军,是出于萧何的力荐;而最后的被处死,又出于萧何的预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出身小吏,后成为刘邦的丞相。韩信终被萧何所节制,说韩信"才自低"诚不为过。诗的后两句,表现了刘因对韩信的批判和惋惜。
现代历史学家评价楚汉相争这段历史,大多认为,韩信等异姓王是封建割据势力,他们拥兵自重,各霸一方,和朝廷分庭抗礼。从人民大众要求统一的观点看来,消灭这些异姓王,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① 七律《井陉淮阴侯庙》二首,《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六五。
②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 《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④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 七律《井陉淮阴侯庙》,《静修先生集》卷九,页一九○。
③ 《 史记·淮阴侯列传》。
重要意义。刘邦为一己的私利,杀害功臣,固然应该批判,但客观上则符合人民需要休养生息的愿望。①刘因虽然不可能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得这么高,但他既批判刘邦、韩信的"君臣尚诈"虚情假意;又慨叹韩信才智不足,"枉为虚名",终于导致身死族灭的大祸,还是有较深刻的见地的。
3.斥曹瞒曹操,小字阿瞒,是妇孺皆知的著名历史人物。学术界对其评价则褒贬不一。刘因没有全面论述过曹操,只在少数诗文中提及。由于受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他对曹操是完全否定的。
前文曾提到,刘因在论述史书时说:陈寿写的《三国志》:"任私意而好文,奇功伟绩往往削没。非裴松之小传,一代英伟之士遂为寿所诬。后世果有作者,必当改作,以正寿之罪。奋昭烈之幽光,破曹瞒之鬼蛾,千古一快也。"②这里,刘因尊刘抑曹的倾向很明显,所谓"一代英伟之士"的奇功伟绩,主要指蜀汉的事业。"昭烈"是刘备的谥号;"曹瞒之鬼蜮"指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种种伎俩。这里涉及到一个老问题:魏蜀吴三国,以谁为正统?陈寿是西晋朝臣,司马氏政权是继承曹魏的,所以陈寿修《三国志》,只能以魏为正统。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说,这本没有什么不对。但后来却成了问题。东晋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不满意陈寿的作法,以晋接蜀汉,以蜀汉为正统。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三国事以魏纪年;而南宋朱熹作《通鉴纲目》,又以蜀汉纪年。其后,萧常作《续后汉书》,元郝经也作《续后汉书》,都为刘备争正统。刘因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参加了尊刘抑曹的大合唱。这种倾向广泛影响到话本、杂剧等民间文学,并为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奠定了基调。
这一题材,刘因还写过三首咏史诗。一首是:诸侯负汉已堪怜,直笔何为亦魏编?
最爱曹瞒台上瓦,至今犹属建安年。前两句指责某些史书以魏为正统,后两句写曹操事。曹操挟持汉献帝号令天下,享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但生前毕竟没有篡汉,只称魏公、魏王。曹操于建安十五年建铜雀台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台高十丈,有屋一百间,楼顶铸有一丈五尺高的大铜雀。建安是汉献帝年号,瓦上刻建安年号,表明曹操表面上还承认汉朝。在刘因看来,曹操无疑是僭越的奸雄,但比较起来,某些史家简直更无忌惮!
另一首是:功名且就汉庭多,毕竟曹瞒累我何?
汶上千年英气在,有人梁甫正高歌。前两句说,建安年问,名人辈出,成就了许多不朽的功业。这些功名是在汉朝的名义下做出的,不能记到专权的奸雄的功劳簿上。后两句赞颂了两位不愿在潜越的权臣手下做官的人。一是孔子的弟子阂子骞。鲁国掌权的大卿季孙氏让阂子骞当费宰,闵拒绝了,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②情愿逃到汶水边隐居,①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1964 年第4 版,第35 页;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册1979 年第1 版, 第162 页。
① 七绝《铜雀瓦砚》,《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一○。
① 七绝《梁甫吟》,《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二三。
② 《 论语·雍也》。
也不给权臣干事。另一位是诸葛亮,他好为《梁甫吟》《古歌谣名》,隐居于隆中,躬耕陇亩,"不求闻达于诸侯",后来得到刘备的器重。遂许以驱驰,终生以匡复汉室为己任。
还有一首是:眼底权好汉室空,伯喈文举亦才雄。
王畿庙号关何事,亦在区区论建中。蔡邕,字伯喈,东汉灵帝时的著名学者,因上书议论朝政缺失,触痛权贵,被流放朔方。遇赦后,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权时,强征入朝,"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董卓被诛,蔡邕被权臣王允逮捕,死于狱中。孔融,字文举,东汉未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因触怒曹操被杀。蔡孔二人的遭遇有相近之处。刘因借以慨叹,东汉朝廷被权奸所把持,有骨气,有思想的士人,一个个被杀掉,汉室空虚了。诗的后两句是说,奸雄的后代终于窃国,而搞迁都、更名、赠谥、上封号等把戏,以论证自己的"奉天承运",天命当归,这一切,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其所指的当是下列事实: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朝,于黄初元年(220)追尊曹操为武皇帝;黄初四年,定操的庙号为太祖。又于黄初元年迁都洛阳,洛阳原名雒阳,改雒为洛。为什么呢?曹丕下诏书说:汉属火行,火忌木,所以,"洛"去"水"而加"隹"。魏属土行,"土,水之牡也,水得土乃流,土得水而柔,故变雒为洛。"①诗中对这套做法进行了嘲讽。
4.骂王维,赞颜真卿唐朝中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在叛军面前,有人失节事贼,有人坚决抵抗。王维是前者的代表,颜真卿兄弟是后者的代表。
史载,安禄山叛乱,颜真卿时任平原(今属山东)太守,他联络从兄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响应,合兵二十万,被推为盟主,大大牵制了叛军的势力,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为唐王朝组织平叛赢得了时间,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颜果卿时任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响应从弟真卿之约,起兵断叛军后路,战功卓著。次年被叛将史思明所破,不屈而死。安禄山叛乱时,王维任给事中,叛军攻陷长安,王维被俘。他当时名气很大,被安禄山迎至洛阳,接受了叛军的伪职。乱平,下狱。肃宗怜其才,赦免了他。以气节而论,他们的高下是显而易见的。
刘因对他们的评价,从王维的一幅名画引起。刘因也承认王维的画在艺术上的确有巨大的感染力,说:是图,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之,盖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之春,予得观之。唐史及维集之所谓"竹馆"、"柳浪"等皆可考。其一人与之对谈或泛舟者,疑裴迪也。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倦,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物之移人观者如是!但对王维的失节,则给予情辞激烈地批判,说: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其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③ 七绝《读史谩题》,《静修先生集》卷一一,页二二三。
① 《三国志·文帝纪》裴松之注。
① 《辋川图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四○。
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然后,他连带对一些王公豪贵也进行批判: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进而,他将王维与颜真卿作了对比,并对时事发出慨叹:如颜太师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作何状?其时事可知矣!??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况可以为百世之甘棠(喻地方官之有惠政于民者)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刘因在另文中还提到:"维与郑虔同以能诗能画名当世,后又同事贼;贼平,复同以画得苟免死。"④又曾对颜真卿的家世进行过考证。⑤这都表明,他对于忠好的爱憎感情是十分鲜明的。
5.嘲冯道冯道是五代时期的著名官僚,历仕五姓(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都担任宰相、太傅、太师、中书令等显职,居相位达二十多年,丧君亡国,未尝在意,浮沉取容,长享富贵。自号长乐老,死后被追封瀛流王,是典型的"不倒翁"。冯道在五代、宋初一度有极高声望。《旧五代史》对冯道称道甚多,但也有微词;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开始对冯激烈批判,说:"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以而知也。"①刘因继承这一传统,对冯道的无节操取批判态度。
冯道是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易州太宁山有冯道吟诗台遗迹,刘因曾游于此,写了下面的诗句:林壑少佳色,风雷有清秋。
为问北山灵,吟台何久留?
时危亦常事,人事足良谋。
不有拨乱动,当乘浮海舟。
飘飘扶摇子,脱屣云台游,每闻一朝革,尚做数日愁。
朝廷乃自乐,山林为谁忧?
视彼昂昂驹,奈此泛泛鸥。
四维既不张,三纲遂横流。
坐令蚩蚩民,谓兹圣与俦。
蚩蚩尚可恕,儒臣岂无尤!
不有欧马笔,孰敢回万牛?
太行千里来,潇洒横中州。
今朝此登临,孤怀涨岩幽。
何当铲叠蟑,一洗佗山羞。刘因以孔子说的,'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① 《辋川图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四○。
② 《辋川图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四○一四一。
③ 《辋川图记》,《静修先生集》卷二,页四一。
④ 《书王维集后》,见四库本《静修集》卷一二。
⑤ 见《跋鲁公祭季明侄文真迹后》,《静修先生集》卷三,页四八。
① 《新五代史》卷五四。
① 五古《冯瀛王吟诗台》,《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九八。
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作为立论根据,认为像冯道那样:"浮沉取容"是无耻的行经。欧阳修《新五代史》在叙述冯道事之前写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 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岂有不乱,国家岂有不亡者乎?" ②刘因诗云,正本此义。《新五代史》又载:冯道死后,"时人皆共称叹,以为与孔子同寿(73 岁),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③诗中也对百姓的这种不辩美恶,不分光彩与耻辱的社会心理给予深深谴责,并认为,"冯瀛王吟诗台"这种名字使太宁山都蒙受耻辱,应当铲除之。
刘因又写有一篇记翟节妇的叙事诗。记叙在金源南迁的兵荒马乱中,翟氏之夫从军,死于战场,翟氏出入兵刃,负其夫之尸归。既葬,由于早寡无子,自杀于墓侧,邻里救而复苏,始终一节,一直活了八十多岁。诗中对这位妇人的节操给予了热情歌颂。由于翟民的村子距离冯道吟诗台只数十里,所以,刘因在诗未揭出冯道事,与之作了对比,说: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
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①把冯道与节妇对比,也见于《新五代史》,欧阳修在叙述冯道事之前,写到一个节妇--王凝妻李氏之事:王凝病卒于官,一子尚幼,李氏携子负夫的遗骸而归。途中欲住一旅店,店主不许其宿,"牵其臂而出之",李氏认为店主拉自己的胳臂是污辱了自己,便用斧子砍断了被拉的那条胳臂。这件事惊动了地方长官,李氏被表彰为节妇。欧阳修接着说:"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②今人读李氏事,由于时代的隔阂,对之可能不好理解,也许觉得不近人情,但在古代,她的确是被作为风节刚烈的典型的。冯道辈虽身居高位,但毫无廉耻,就精神境界说,二者确有天壤之别。
刘因还有一诗直接写冯道: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
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③此诗正面刻画冯道逢迎新主子,在异族统治者面前亦奴颜婢膝的丑恶面目。冯道在后晋任首相,晋主对契丹称臣称子,让冯道代表自己入契丹上徽号,冯道"无难色",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①后来契丹灭晋,冯道又投靠契丹,契丹主耶律德光问他为什么前来?他说:"无城无兵,安敢不来?"耶律德光又讥俏地问他:"尔是何等老子(老东西)?"他回答说:"无才无德,痴顽老子。"②冯道就是靠此类装呆卖傻。② 《新五代史》卷五四。
③ 《新五代史》卷五四。
① 《翟节妇诗》并序,《静修先生集》卷六,页一○六。
② 《新五代史》卷五四。
③ 七绝《冯道》,引自陈友琴主编:《元明清诗选注》北京出版社1988 年版。此诗畿辅本、四库本、三贤本、四部本《静修集》均未见。据 查,该诗原载于陈衍辑撰:《元诗纪事》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① 《旧五代史》卷一二六。
② 《新五代史》卷五四。
自我作贱的"机警",赢得了契丹主的欢心,竟又被任为太傅。这个"亡国降臣"就这样又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又,冯道在为晋出使契丹时,有钱都买薪炭,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北地苦寒,老年人怕冷,应该多准备点。"以此表示久留的意思,故意做出愿舍残骸的样子给契丹看,亦即甘愿死心踏地地投靠。③刘因的正是讽刺这种行为。
综观刘因的史论史评,大多是缘事而发,而不是作史学专论;加以多采用诗歌的形式,因之往往不够系统,不够详尽。其写作重点不是史实本身,而是借此抒发感情,或引出某种看法。前人曾指出:"古人咏史,皆是咏怀,未有深入作史论者。"④刘因的咏史之作,亦属此类。它们无疑还注入了元初社会或刘因自己的身世等现实内容,只是由于表现得比较隐晦,已不大容易确指了。尽管如此,由于它们毕竟是咏怀之作,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他对于所咏人物事件的态度,从而了解作者的历史观。刘因坚持华夷之辨、王霸之别,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严格区分忠好,明辨荣辱,这些,都给人以深刻教益。当然,其中也不免有迂腐或偏激之处,那是不足为训的。
③ 《旧五代史》卷一二六。
④ 《陶靖节集·咏三良》陶澍按语,世界书局民国二十五年版,第63 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