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刘因出身于中下层士人家庭,家境比较贫寒。一生在乡间设帐授徒,从学者除少数人身份较高外,多数属于中下层子弟。弟子中,出类拔幸者盖寡,只有一个私淑弟子安熙(默庵)比较突出,多亏安熙及其弟子苏天爵、杨俊民等的宣扬,刘因之学才得以"昌大于时"。
当然,刘因生前也并非默默无闻,他凭着自己的品德、才华和努力,赢得了比较高的社会声望,以致丞相不忽木都荐举他做官,并两次受到皇帝的征聘。一个普通儒生能获此殊荣,足见他当时的名气的确非同寻常。
刘因的影响在死后有增无已。
刘因逝世不久,国子助教吴明上书朝廷,请求对刘因加以褒奖,说:臣闻,国家之有隐士,足以励薄俗,扶世教,英风清节,照映千古。如尧舜在位,而有巢由;文武开基,而有夷齐;汉高灭秦,而有四皓;光武中兴,而有严光。此皆当世大贤,高蹈远举,万乘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进退关国家之治乱.出处系天下之重轻,治平之世,不可无者。??刘因隐居教授,不求闻达。??志趣高尚,有非时辈之敢望者。??风俗之薄也久矣,士之处世,不自贵重,闻一人之誉,一章之荐,或得人草食豆羹,则喜见颜色,惟恐或失,不复知有廉耻等事。何则,私欲动于中,利禄夺于外也。而斯人也,授以三品清要之官,辞而不就,非操守有素,能如是乎?当风俗浇薄中,忽得此人,足为奔竞者之劝。可谓颓波砥柱,绝无而仅有者也。仗望今太常,定因溢名,赠以美职,??使吾道有所光显。知所劝惩。庶几息奔竞之风,厚薄俗之道矣。吴明主要赞美的是刘因隐居不仕的品德,突出的是刘因的志趣高尚、操守有素和淡薄名利的风节,以及表彰刘因所可能产生的巨大社会作用。
元仁宗延祜年间(1314~1319),朝廷采纳了儒臣的建议,赠刘因为翰林学士、资德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这期间,以朝廷的封赠为契机,形成了尊崇刘因的小高潮。故乡容城为刘因立祠、修墓。名士苏天爵为之作《墓表》,文中说:自圣贤之学不传,礼义廉耻之风日混??士之慕功名者,溺于富贵之欲;工文艺者,汩于声律之陋。其能明乎圣贤之学,严乎出处之义者,盖不多见也。我国家治平方臻,贞元会合、哲人斯生,有若静侈先生者出焉。气清而志豪,才高而识正。道义率干乡邦,风采闻于朝野。??迄今,孺子远人,皆知传诵姓字。??自义理之学不竞,名节隳颓,凡在有官,见利则动。有国家者,欲图安宁长久之治,必崇礼义廉耻之风,敷求硕儒,阐明止学,彰示好恶之心(一作公)。作新观听之几(一作庶)。使人人知有礼义廉耻之实,不为奔竞侥幸之习,则风俗淳而善类兴,朝廷正而天下治。世祖皇帝再三召聘先生者,其以是软!??先生??风节凛凛,天下慕之,扶世立教之功大矣!苏氏所论,基调与吴明大体相近,着重在刘因品格的高洁和对于世风的影响。这一看法,遂成为元人评价刘因的主调。当时的另一位名士归肠(时任枢密参议)为之撰碑文,赞刘因道:道德之蕴,实邹鲁圣贤相传之绝学,风谊节概,则孤竹伯子之清也。可① 《乞褒赠刘公书》,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又见《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五,文字小有异。① 苏天爵:《静修先生墓表》。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谓万人之杰,百世之师者欤!其生也,足迹不出燕赵,而风采闻干天下;自处不离布衣,而贵尚轶于王公。归氏认为,刘因在思想上继承了孔盂的正学,在风节上有伯夷的气概,称得上是豪杰之士,百世之师。另一位名士杨俊民为之撰《静修先生祠堂记》,赞美道:泰山岩岩,不足为高;秋霜烈烈,不足为严。仰止风酞,逸乎不可及也。??天下成高其操,至今称道不绝。②。
元末名士欧阳玄赞刘因画像说:微点之狂,而有沂上风雩之乐;资由之勇,而无北鄙鼓瑟之声。于裕皇之仁,而见不可留之四皓;以世祖之略,而遇不能致之两生。呜呼!麒鳞凤凰,固字内之不常有也,然而一鸣而六典作,一出而《春秋》成,则其志不欲遗世而独往也明矣。亦将从周公孔子之后,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者邪?这篇《赞》,可以作为元人评价刘因的代表作。文中先将刘因与孔子的两个弟子作比,说刘因具有曾点的情怀,却不狂放;兼备仲由的勇毅,却不粗鄙。又把刘因比作汉初的商山四皓和不肯出仕的鲁两生。还以珍稀的麒麟凤凰为喻,暗指刘因虽未直接用于世,但却可以引发文教的繁荣兴盛。他认为,刘因的志趣并不是作遗世而独往的隐士,而是要作周孔的继承者,像张载说的那样,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
这个评价,也被元朝皇家所接受。元顺帝至正九年为刊行刘因著作特颁"圣旨"。这篇圣旨,我们前文曾引证过,这里再摘引其中重要的几句:静修先生刘因,负卓越之才,蕴高明之学。说经奚止于疏义,为文务去乎陈言。行必期千古人,事每论乎三代。汉唐诸子,莫之或先;周邵止传,庶乎可继。??虽立朝不逾于数月,而情节可表于千年。
这道"圣旨",可说是元代对刘因作出的权威性结论。它称赞的重点是,刘因才识卓越,学问高明,品格高尚,思想纯正,可与汉唐诸子比美,是宋代理学的正统继承人。表彰他,"上可以禅国家之风化,下可以为学者之范模",意义非同小可。
元人评价刘因,还有把他与许衡、吴澄作对比的:苏天爵最先把刘因与吴澄并提,说二人是志同道合的人:天爵之生也后,不获见先生(指刘因)。及游成均,得临川吴文正公为之师。吴公于海内诸儒,最慎许可,独尊敬先生。岂其问学出处,道同而志合欤?①元末名士虞集则把刘因与许衡作比,以为刘比许的思想品格更高,说:昔者天下方一,朔南会同,缙绅先生固有得朱子之书而尊信表章之者。
今其言衣被四海,家藏而人道之,其功固不细矣。而静修之言日:"老氏者,以术欺世而自免者也。阴用其说者,莫不以一身之利害而节量天下休戚,其终必至于误国而害民。然而特立于万物之表,而不受其责焉。而自以孔孟之时义,程朱之名理自居,而人莫知夺之也。"观其考察干异端几微之辨,其精如此,则其下视一世之苟且污秽者,不啻蠛蠓之细、大彘之秽,岂不信然!① 《书静修先生碑阴》。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② 《静修先生祠堂记》。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① 《静修先生画像赞》。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① 《静修先生墓表》。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①文中所说的缙绅先生,即指许衡而言。这层意思,在虞集另一篇文章中说得就更为明白。他说:文正没,后之随声附影者,谓修辞申义为玩物,而苟且于文章;谓辨疑答问为躐等,而姑困其师长;谓无所猷为为涵养德性,谓深中厚貌为变化气质,外以聋瞥天下之耳目,内以蛊晦学者之心思,虽其流弊使然,亦是鲁斋所见,只具粗迹,故一世靡然而从之也。若静修者,天分尽高,居然曾点气象,固未可以功效轻优劣也。虞集还曾在一篇序文中说:"建阳蒋师,文著国朝,《文雅》三十卷,而以保定刘静修先生为之首。??嗟夫,若刘先生之高识卓行,诚为中州诸君子之冠。"③虞氏所论,不但认为刘因可以和许衡比肩,就品格识见而论,甚至还超越其上。
这些说法,细节虽有不同,评比高下也互有轩轻,所下结论也不见得公允,但都为许、刘、吴为元代三大儒之说开了先河。
但是,关于是否应将刘因从把孔庙的问题,却有争论而久拖不决。从祀,表明朝廷对己故儒者学行的充分肯定,在古代被看作是很荣耀的事。元仁宗皇庆三年(1313),许衡从祀,刘因则未获准。对此,刘因的再传弟子们深以为憾。苏天爵在《静修先生墓表》中说:延佑年间,朝廷对刘因追赠官爵溢号后,"中外风纪儒臣,咸以先生砺俗兴化,有功昭代,宜如许文正公从祀夫子庙庭。礼官会议,亦皆曰可,而当路者未遑行也。"杨俊民在《静修先生祠堂记》中对此说得更具体:近年学者,追述范世之功,请列从祀,累章不报。议者谓:于经无所著述。嗟夫!先生诗文,无非六籍笺注,惟善读者知之。先师子安子(安熙)日:"吾每阅一过,于经必有新得。"彼第以诗文视之,何啻千里!初溢文靖,后欲改如许文止之例,执政者日:"渠安得侪许?渠务独善者尔!"是鸟知先生之志者哉?钦惟世皇,圣虑深远,征先生翌储君(太子真金),盖欲他日相须,犹向之用许公也。诚得裕皇(真金谥号)嗣临大宝,先生天假以年,君臣都俞,道合言从,必能致王道之雍熙,还风俗之淳厚,俾儒者之效大白于天下,不但学者依归而已。奈何事与愿违,虽善无征,徒贻独善之悄,岂非天乎?
从以上二文可知,刘因的从把问题,在元代虽经朝臣一再请求,终无结果。不过,刘因的名声还是日益显著,他的家乡容城为他建起伺堂,刘因的故里沟市更名为尊贤庄。这在当时,也算是很轰动的事。
明代,刘因的影响仍在继续。明人修《元史》列有刘因传。刘因文集,一再刊刻。刘因的词墓,一再修茸。但是,明人对刘因评价的角度却有所变化。
明代初年,一些名臣对刘因仍甚敬重。如修《元史》的作者宋濂著文说:先生之心,岳镇川澄。先生之操,玉温石贞。先生之学,寤寐六经。岐阳之风,鲁郊之鳞。和气袭人,盎然阳春。周孔性情,棍其深醇。或出或潜,与道周旋。九京(墓地)可作(起死复生),吾为执鞭。明儒薛渲称刘国有① 《安默庵文集序》。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② 转引自《宋元学案》卷九一《静修学案》黄百家按语。
③ 《国朝文雅》序,载《道园学古录》卷三二。
① 《静修先生画像赞》。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凤翔干切气象。又称其足以廉顽立懦、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莫不兴起。又说:"静修不屑就,其意微矣。"这些话,除未句外,基本上还是元人的调子。但后来的一些议论,则注入了民族主义的内容。如邵主说:论者拟公两生。四皓,世以为名言。然两生责汉以德,四皓责汉以礼,而不谓其世之下可也。若公之世,盖大异于汉。公产其地,如硕果在剥,渺焉独存。再徵再逊,而自靖以卒。知《春秋》之义者,当有以处公矣,尚奚以他求为哉?虽然,伯夷之不臣周也,爱斯义焉尔也,是以有登山之歌;仲连之不帝秦也,爱斯名焉尔也,是以有蹈海之誓。公负名义之重,而力莫能与,山登海蹈,未尽其愤,顾力敢为危行而下敢为危言。鸣呼!秦人,非周也;元人,又非秦也。甚矣世之为变,于是益可痛矣!①大意是说,元人把刘因比作两生、四皓,并不确切。刘因的崇高,主要在于深明《春秋》大义,坚持华夷之辨,具有民族气节。邵宝的这一说法本来并不符合实际(详见第三章),但在明代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汉族中央政权对付蒙古、后金等少数族武装的威胁),它后来却成了明人评价刘因的主调。如王遴说:《春秋》严华夷之辨??辽金元以来,??天地晦冥,四夷交侵,自元决裂已尽,何不幸中国一至此也!五百年以来,有刘静修先生焉,耻其冠履倒置,是驱衣冠之士,无异于蹈水人,因作《退斋记》,以斥当时之仕元者。崔铣说。
伯夷薄周,食首阳之蔽而死;管宁盗视曹氏。迄不受爵;静修刘子,辞元人之召。夫三子者,笃念故国,力扶名教,岂日山栖谷汲,尚冲乐退而已哉!①苏、王、崔等都努力把刘因说成是个反元的志士。遗憾的是,这与刘因对元蒙的矛盾的政治态度并不一致,因此这样的评价便很难令人心服。果然,有的明儒就对刘因的民族气节提出异议,他们以《渡江赋》为证据,认为刘因曾"幸来之亡",为元蒙张目。明丘濬《<大学衍义〉补》中提到:"当世祖渡江,因尝作赋以欣幸之,有'战则为士,降则为奴'之语,世以此少之。"这个早年著作中的"小辫子",就这样被揪住不放,由此也影响到官方对刘因的态度。虽然有人加以辩护,但前后七次提出"从祀之请,均"格于时议"而被否定。及至明末,孙奇逢写《读(渡江赋)辨》,竭力为刘因剖白,但终究难于消释另一些论者的疑问。这种争论,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刘因在明代的影响。只是,由于过分重视政治态度间题,从而掩盖或削弱了对刘因学术思想的全面阐扬。
在清代,刘因的知名度仍很高。孙奇逢撰《理学宗传》,采刘因言行冠于书之首,又列入《北学编》。黄宗羲编《宋元学案》,设《静修学案》,由其子黄百家、著名学者全祖望等最后完成。康熙年间,刘因著作编入《容城三贤集》刊行,序跋中对刘因备加赞美,而其立论则基本上恢复了元人评价的主调。如富鸿基说:"刘先生倡道北方,远绍濂洛关闽之统,而高蹈不② 转引自[清]陈夔龙奏请从祀折,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① 《重刊静修先生丈集序》。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② 《容城两贤集序》。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① 《静修文集序》。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仕,屡辞征召,其芳标峻致,议者至比之孤竹伯子之清。"①李瑞徵说:"静修学贯天人,理邃河洛,为一代钜儒。??羽翼经传,尤在《四书精要》一书,惜其湮没而不传也。"②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静修集》及《四书集义精要》均被收入,在《四库提要》中对刘因作了高度评价。《四库全书总目》说:其早岁诗文,才情驰骋。??其文遒健排奡。迥在许衡之上,而醇正乃不减衡。??其诗风格高迈,而比兴深微,闯然卅作者之堂。讲学诸儒,未有能及之者。这是清代对刘因作出的半官方结论。只是偏重于诗文的风格,至于思想方面,仅用了"醇正"两个字,略嫌不足。
道光间,《容城三贤集》曾翻刻。光绪时,王灏编《畿辅丛书》,又将《静修集》收入,还将《静修集》以"定州王氏本"单独刊行。可见,刘因的书在清代仍有较多的读者。
宣统元年(1909),直隶总督陈夔龙奏请将刘因从祀文庙,奏折中称:刘因"著述隆富,羽翼经传之功早经议定先朝,允足信今传后。"又说:"刘因学术精纯,志行卓越,前明请从记者七次①,均以格于时议,旷废至今。自胜国以洎昭代,儒臣迭有论辩。前修未泯,公论愈彰。??前虽累章不报,阅三百余年士绅复申前议,足征论以久而益定,泽虽远而未湮。??请旨俯准,将元儒从祀文庙,以阐幽潜,而资坊表。"这次奏请从祀,终于得到朝廷的批准。但其时清朝寿已将终,在社会大变革风涛的鼓荡下,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更紧迫的革命问题,刘因从祀文庙所漾起的余波,也就是微弱的,难于发生重大的影响了。
进入民国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理学受到严厉批判,作为理学家的刘因也就引不起社会的多大兴趣。不过学术界并没有忘记这位学者,在《四部丛刊》和《丛书集成》两部丛书中,都将《静修集》收入,《三贤文集》也曾在民国十六年补修并重印。
拨乱反正以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共识,刘因作为优秀古代思想家也开始被注意,一些专著和报刊中不断提到他的名字,《中国史研究》、《河北日报》、《河北学刊》、《河北大学学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都刊载过评介刘因思想的文章。这表明,尊儒崇道的时代尽管是一去不复返了,但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包括刘因在内的古代优秀思想家,还是应该给予积极的、恰当的评价。
① 《容城三贤集序》。
② 《容城三贤集序》。
③ 《四库全书总目》下册,第1430 页。《四库简明目录》文字稍有异。 说:"其文遒健排奡,在许衡、吴澄上,而醇正不减于二人。其诗风 格高迈,而比兴深微,尤闯然入作者之室。北宋以来,讲学而兼擅文章者,因一人而已。"(《四库简明目录》卷一七,集部五·别集类四〕
① 陈在奏折中说到前代请从祀的情况:"元臣李世安等累章请与许文正 同祀;明礼部尚书王沂、翰林学士宋褧亦尝以从祀请;成化元年,助 教李伸亦请从祀;弘治元年,礼部尚书周洪谟等议,薛瑄与刘因并 祀:正德间,容城张绍烈复力言,宜准杨时例从祀。"② 陈夔龙奏请从祀折。见三贤集本《静修集》附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