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牡丹亭》和当时的政局
要汤显祖那样的作家在创作规模巨大的传奇时回避政治,那是难以想像的。《牡丹亭》取材于话本小说的爱情故事,本来和政治无关。作为文武冷热场面的调节,使得各类角色劳逸不太悬殊,人人都有献艺的机会,战争场面一向在南戏--传奇中得到广泛运用。它正好满足汤显祖讥弹政治的需要。
汤显祖对执政的愤懑使得《紫钗记》负心汉的传统题材带有政治色彩。
它和作家的遭遇有关,但是并不牵涉大局。侧重抨击权贵的个人作风,而不是对政策、措施的全面评价。《牡丹亭》与此相反,作者不再局限于狭隘的个人利害关系,而是以士大夫即当时公民的身份就对外问题表明态度。
戏曲中安抚使杜宝对李全作乱没有办法对付,只有贿通李全的"娘娘"之后才招降了他。杜宝因此立了大功,升为同平章军国事,官居宰辅。这使人联想到首相张居正竭力支持边将王崇古、吴兑、方逢时、郑洛等利用三娘子招降俺答事件。这些将军确是因此做到兵部尚书之类大官。戏曲中陈最良对李全的娘娘说:"但是娘娘要金子,都来宋朝取用。"因此封为"讨金娘娘"。"讨"字双关"讨伐"和"求讨"即勒索。他又答应打一副金做的头盔送去(《围释》)。并不偶然,《明史·吴兑传》就有"赠以八宝冠、百凤云衣、红骨朵云裙,三娘子以此为兑尽力"的记载。
在汤显祖的时代,俺答部落常常举兵犯明,在山西、河北一带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汤显祖出生的那年,俺答部落的骑兵长驱到北京城下,明朝政府束手无策。万历十八年,即《牡丹亭》完成前八年,火落赤部落又背信弃义进兵青海和甘肃南部。明朝副总兵败死。首相申时行只是虚报战绩,一味求和。汤显祖的同乡友人万国钦反而以主战受到处分。汤显祖完全支持他的主张,自己写了《朔塞歌》、《河州》、《吊西宁帅》等待,明确表示他对妥协政策的不满。这也成为他在次年奏上《论辅臣科臣疏》的动机之一。历史上兄弟民族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现在已经为社会主义的友好团结所代替。过去的不正当关系只能归罪于双方的统治阶级。在汤显祖的时代,北方和西北边境地区的和平生活受到破坏和威胁,作者对明朝政府的昏庸无能进行抨击和鞭挞,这是正当的,但是戏曲又多处流露了他对古代民族关系的许多不正确理解,这是封建主义给予作者的局限。
对日本的和战问题曾牵动明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全局。日本自丰臣秀吉掌权,自称关白摄政后,在万历二十年五月出兵侵略朝鲜,占领王城,兵锋直指鸭绿江。明朝以兵部侍郎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前往救援。次年正月,李如松在平壤大捷,接着因轻骑冒进,在碧蹄馆惨败。不久,日军因粮食供应困难,撤出王城,和议开始。宋、李召回,以顾养谦为经历。十二月达成和议。二十三年正月,以临淮侯李宗城为正使,都指挥杨方亨为副使,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沈惟敬同行。丰臣秀吉在日本处于挟天皇以令诸侯的地位,拒绝接受封号。次年,重开战端。邢玠以兵部尚书衔出任蓟辽总督。二十五年二月以麻贵为备倭大将军,以杨镐为朝鲜经略。八月,日军再度进逼朝鲜王城。次年六月,杨镐兵败撤职,以天津巡抚万世德接任朝鲜经略。同年七月,丰臣秀吉病死,战争宣告结束。
根据《明史·朝鲜传》的总结:"自倭乱朝鲜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体战之后,邢玖提出善后方案,单就留守水、陆军三万四千名的月饷就达九十一万八千两之多。其余人力物力的巨额开支不难想见。
朝鲜战争充分暴露明朝政府腐败无能。总督、经略和主将再三再四被撤换,以至追究罪责,兵部尚书负有国防重任,二十五年二月石星罢官后,空缺达一年四个月之久无人接替。正在前方金戈铁马交战之时,石星在辅相支持下一味主和。少不更事的临淮侯李宗城被任为正使,他在二十四年四月丢弃国书,狼狈逃回。副使杨方亨和沈惟敬献媚日本以自重,回国后则谎报对方求和的诚意,沈惟敬甚至堕落为日本军的向导。
万历二十四年四月,明朝召集九卿和科道官商议和战大计。内阁大臣赵志皋、陈于陛、沈一贯公然宣称求和是"老臣忧国之计",而主战是"幸灾喜事之谋"。朝臣的争论不出封(和)、守、战三条。邢玠出任蓟辽总督,朝廷给他的秘密八字方针是"阳战阴和,阳剿阴抚"。兵部左侍郎李帧在同年五月上奏说:"今日所议者惟战守封三事耳??封则正使虽出(指李宗城逃回),杨方亨等尚在(日军)营中,遽尔言罢,无论数百人员皆将化为左袵,转为向导,而我之兵力未集,仓卒难应,尤属可虞。我惟以战守为实务,因不可张皇启衅,亦不可怠玩疏防??如此封可也,不封亦可也。"(引文见各该年月《实录》)话说得很漂亮,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主和派。主战派如河南道御史周扎教、直隶巡按曹学程、协理京营戎政右都御史沈思孝、工部都水司郎中岳元声,大都官位不高,和汤显祖有程度不等的交情。他们先后被斥逐,曹学程甚至以"违逆失节罪"被判处斩监候即死刑缓期执行。
与上述时局有关,汤显祖在《牡丹亭》第四十一出《耽试》中曾写道:(试官苗舜宾):这试卷好少也。且取天字号三卷,看是何如。第一卷,"诏问:和战守三者孰便?""臣谨对:臣闻国家之和贼,如里老之和事。"呀,里老和事,和不得,罢;国家事,和不来,怎了?本房拟他状元,好没分晓,且看第二卷,这意思主守。(看介)"臣闻天子之守国,如女子之守身"。也比的小了。再看第三卷,倒是主战。(看介)"臣闻南之战北,如老阳之战阴。"此语忒奇。但是《周易》有"阴阳交战"之说。以前主和,被秦太师误了。今日权取主战者第一,主守者第二,主和者第三??(净扮苗舜宾念题介)"圣旨:问汝多士,近闻金兵犯境,唯有和战守三策。其便何如?(生叩头介)领圣旨??(净再将前卷细看介)
头卷主战,二卷主守,三卷主和。主和的怕不中圣意。(生交卷,净看介)呀,风簷寸晷,立扫千言。可敬,可敬,俺急忙难看。只说和战守三件,你主哪一件儿?(生)生员也无偏主。
可战可守而后能和。如医用药,战为表,守为里,和在表里之间,(净)高见,高见??对策者千余人,那些不知时务,未晓天心,怎做儒流。似你呵,三分话点破帝王忧,万言策检尽乾坤漏。
只要把曲白中的金人改成倭寇,考官考生改成明朝官僚,这就变成万历二十四年四月御前会议以及随后章奏辩驳的真实记录了。朝廷议论"阳战阴和"同戏曲"战为表,守为里";朝廷议论"如此封可也,不封亦可也"同戏曲"可战可守而后能和",两两相对,连语气都相似。主和而偏偏要以主战为名,而"无偏主"论又比它高出一筹。"三分话点破帝王优,万言策检尽乾坤漏。"这正是主和派心满意得之余的自我画象。这些曲白算不上戏曲的有机成分,仅仅带有插科打诨性质。这正是中国古代所谓"优谏"的传统形式的推广。值得注意的是汤显祖此外不再提及朝鲜战争。这无异表明政治腐败已经到了极点,他认为任何出谋献计以至拾遗补缺,除沾污自己的笔墨外,完全无补于实际。"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篇》的这句话也许可以用来说明作者的心境。他对明朝政治失望而不抱幻想,这是作者思想上值得重视的演变,它为《南柯记》和《邯郸记》的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