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学壮游



  虽然赴任之前对仕宦艰难稍有思想准备,但毕竟是初历宦海,而"宁知乖圆方,举足辄伤趾。"②不免产生有志难酬的愤感,进而悲愁苦闷,其时所作的《梁甫吟送郑希道入京》,流露出了这样的心境:"今日驱车上梁甫,回头却忆平原路,梁甫吟,愁我心。"刘基自幼即受到儒道思想的沐染,儒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思想驱使着他沿着科举的道路步步迈进。当以进士而入官时,期期为搏霄鸿鹄,不畏雾晦海激,强烈的济世之志成为他秉公执① [明]谈迁:《国榷》卷一引朱国桢语。古籍出版社1958 年版。

  ① 《送葛元哲归江西》,《文集》卷十一。

  ② 《送孔世川赴江西儒学提举》,《文集》卷十三。

  ③ 《文集》卷十一。

  ④ 李爟曾有诗曰:"泪如霜后叶,摵摵下庭柯。"(见刘基《临江仙》,《文集》卷十八)。⑤ 《临江仙》,《文集》卷十八。

  ① 黄伯生:《行状》。

  ② 《北上感怀》,《文集》卷十三。

  法、施展才华的主要精神支柱,但是,在经受了秉公办案而受诬构,谠直不阿而与幕官不合之后,深深感受到在贪浊的官场欲求抱节守志并不容易,因此,开始了第一次弃官归里,隐居力学、壮游山水的经历。

  归里之时,曾绕道武夷山一游。摆脱了繁剧公务的羁绊,既轻松自适,又苦闷惆怅。出游之初,矛盾的心境表现得尤为显著。又是一个八月高秋,寒花蔓蓠、枫林乌柏,尽情饱览,"我行固无期,况乃尘事毕。"③神情清谧闲适,但回想起江西五稔官宦经历,感慨良多:"平生历道路,艰险颇曾受。"①但并未消沉自弃:"未能外形骸,岂敢轻衰朽。"②而是追寻着宋代理学家的踪迹,从儒家先哲那里寻求精神支柱:于武夷山中,缅怀紫阳子的学问风采;于鹅湖之上,追慕昔贤的论道情形。但敌人已去,只留下木然金缘,袅袅香雾,寂寞空林,不免思绪绵绵。游览武夷之后,美丽的山川景色逐渐排遣了胸中的忧烦,心境逐渐与清川溪流、嘉树幽林混合交融,"仙山在咫只,早晚期登临。"③道家境界,成了刘基初尝人生烦恼之后,得到片刻宁静的一隅。

  入仕之前,习举业期间刘基就受到了儒家政治思想的系统教育,但这主要是一幅按儒家思想勾勒出的理想图画,严峻的现实远比刘基想象的更为复杂,因此,他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青灯伴读的生活,祈求从书本中进一步寻求解决现实的社会、人生答案。

  除居家力学之外,其间还有一次壮游经历。

  远游之初,心情悠然自适:"澄心以逍遥,坻流任行止。"④沿途即景赋诗,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风物的优秀篇什。后北上海宁、苏州、金陵,在姑苏城中,回溯吴王夫差时,满城柳色青青、萦烟袅娜、西施翩跹起舞的情景,如今柳尽人逝,发出了人生倏忽,成败由天的感喟。抵达金陵,刘基徘徊玄武湖边,驻足鸡鸣埭上,更是感慨良多,昔日繁华的六朝古都,只留下一道秦淮,著意西流。凭栏怀古,诗人泪零衣袂,不胜悲怆。

  但是,优游肥遁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人生选择,刘基并未真正逍遥任适于山水之间,在此前后,他曾作《蛟溪诗》以明志:在"大江扬浊澜,鼍蜃恣狂谲"的无道之世,"屈蟠深弯环"的蛟龙,要"闭藏当有待,保养慎无失。"一旦海清江宁,终将"超腾云雷"。当他渡江北上时,心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至正六年(1345),黄河在济南南部决堤,百姓庐舍冲毁殆尽,饥民塞途。刘基再见不到优游江南时的繁花绿柳,但见满目疮痍,处处白骨。沿途挥笔赋诗,尤其是悲怆沉郁、长达五百余言的《北上感怀》,描绘了这样一幅惨然图景:"逾淮入大河,凄凉更难视。黄沙渺茫茫,白骨积荒藟。哀哉耕食场,尽作狐兔垒。??去年人食人,不识弟与。"与漫游金陵时怡然自得的心境,感叹"虚名在误身世"①的消极遁世迥然不同,发出了"牧民岂无人,司寇亦有氏"的诰问。虽然对元王朝仍抱有幻想,但对朝廷囤粮自肥、③ 《早发建宁至兴田驿》,《文集》卷十三。

  ① 《发白沙至水口》,《文集》卷十三。

  ② 《发白沙至水口》,《文集》卷十三。

  ③ 《自衢州至兰溪》,《文集》卷十三。

  ④ 《九日舟行至桐庐》,《文集》卷十三。

  ① 《摸鱼儿·金陵秋夜》,《文集》卷十八。

  不思赈济的行径深为不满:"陈红太仓米,丰年所储偫。为民备乏困,朝廷岂私此?"②对贪暴的官吏吏是切齿痛恨:"赈恤付群吏,所务惟刻削。"③"奈何簿书曹,暴慢蔑至理。"④当时水旱荐虐,官吏朘刻,农民已痛苦不堪,大起义正在孕育,社会矛盾正在激化。刘基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对此已有觉察,曰:"勿云疥癣微,不足成疮痏。滔天起滥觞,炎冈发星烜。"①当然,他对农民起义产生的阶级、社会根源无法解释,而仅以一名士大夫的善良性情,祈盼着干戈罢息,太平日长。当看到"至今盗贼辈,啸众如蜂蚁。长戈耀白雪,健马突封了。岂惟横山泽,已敢剽城市"②的情形,不免"愁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③再次升腾起匡世济穷的愿望:"痛哭贾生狂,长叹漆室。何当天门开,清问逮下俚。"④刘基由遁世到用世的转变,主要是以有感于生民困苦、社稷安危为契机的。途经东晋名将祖巡故里,作《吊祖豫州赋》,感佩其"系生民之休戚"的品节,哀叹祖逖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此次北上,感慨甚多,是刘基重新步入仕途的重要思想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