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章功成识进退
在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即吴王位之后,新王朝的筹建事宜便伴着东定吴会、北伐中原的弥漫硝烟,紧张而有秩序地展开了。从新王朝的称名、皇宫都城的堪择到朝会宴享、律历衣冠的规划,乃至郊社宗庙,山川百神的祭祀都要求由殚洽经史、熟谙古制的名贤才隽去完成。李善长、刘基、宋濂统筹议决尤多。①这是一个全新的王朝,刘基虽年近六旬,佐命以来数年戎马生涯,使其常有老病之叹,但仍为肇造新王朝而宵衣旰食,殚精竭虑。他希冀这是一个土无莱芜、人敦本业的社会,一个上下交足、军民胥裕的社会,一个定律绳顽、赏罚有准的社会。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初确能礼致贤能、澄清吏治、修文纪、崇风教,劝利农桑、发展生产、渐至闾阎充实。肇兴之初的升平气象使刘基也和开国的勋臣们一样有过欢欣。但是,法尚严苛、刑用重典是朱元璋一贯的思想,以其整肃吏治,惩戒贪暴不无道理,但这与防范大权旁落的猜忌心理交织在一起,昔日委身戮力、赞成鸿业的勋臣们几乎都被想象成觊觎帝位的谋逆者而动辄得咎,加上"廷臣伺帝意,多严苛"①,且胡惟庸等人结党专恣。因此,朝廷成了最易致祸的场所。朱元璋的骄矜好疑,同列的构陷,刘基再度陷入痛苦和失望之中。这种佛郁的情绪伴着刘基度过了最后艰难的人生岁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