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恭倨明王
对小明王(韩林儿)的态度是朱元璋与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之前分歧的焦点。这也是史学家们认为刘基促使朱元璋"蜕变"的一条"罪状"。因此,这里不惮其烦,对有关的一些史实及当时的形势进行必要的考稽,以期辨明其是非功过。
第一,从当时形势看。刘基不尊奉小明王,诸史记载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反对朱元璋发兵援救安丰。《国初事迹》、《国榷》等都明确记载其是在至正二十二年(1663)。一是中书省设御座以奉小明王,唯独刘基不拜揖,且曰:"牧竖耳,奉之何为?"①但时间尚无确载。《明史》先记此事,后述陈友谅陷太平,图谋东下,即在江州之战以前。《诚意伯刘公行状》则记载其在江州之战与鄱阳湖大战之间。王世贞《龠州山人续稿》、尹守衡《明史窃》等与《行状》记载的次第相同。而钱谦益在《牧斋初学集·太祖实录辨证》中则曰:"是时,太祖方奉龙凤正朔,承制行事,基不应孟浪若此。或云,在癸卯(至正二十三年)克安丰之后,于事理为近。"但是钱说并不能① 朱元璋:《御史中丞诰》,载《诚意伯文集》卷一。
①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徐达传》。
②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徐达传》。
③ 刘辰:《国初事迹》。
④ [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之八《刘基传》,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① 黄伯生:《行状》。
令人信服,刘基"独不拜"正说明朱元璋仍奉拜韩林儿,而并未改元易号,否则诸史便无需载记刘基这一"不群"之举。《明史》本传所载也难以信凭,因为张廷玉《明史》是在王鸿绪《明史槁》基础上稍事损益而成的。《明史稿》则因循《行状》次第,《明史》凭空将其调至江州之战以前,抑或是为了突出刘基初至金陵后"陈时务十八策"之外的又一卓识。比较而言,《行状》的记载更近事实,《国榷》记其为至正二十三年(1363)月大致可信。即不拜小明王与力阻驰援安丰,都是在龙江之战后,朱、陈的矛盾激化,陈友谅成为朱元璋事实上的主要劲敌之时。
元末红巾军最初分为东西二系,西系的开山祖师是彭莹玉,推徐寿辉为首领,建立天完政权。东系是以韩山童、刘福通为首。韩山童死后,刘福通又物色了韩林儿,建国曰宋,号小明王。因两系的反元目标相同,便合而为一。但是,宋和天完的红巾军主力并没有互相协调的军事行动,"各有其众,各战其地。"①朱元璋在至正十二年(1352)投入了郭子兴军中,而郭子兴又受杜遵道节制,因此,属于韩山童一系。而徐寿辉被杀后,西系的红巾军主力为陈友谅所拥有。当时北方元王朝的军队无暇南顾,陈友谅急欲东下。因此红巾军内部朱、陈两系的矛盾成为当时南方战场的主要矛盾。虽然东西二系红巾军都是以弥勒佛降生、明王出世相号召,但当红中军内部矛盾激化而互相火并时,彭莹玉、韩山童当年发动起义的精神信仰便丧失殆尽,因此,韩林儿作为精神偶像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陈友谅属于西系红巾军,韩林儿对其毫无统束之力,因此,小明王的存在对于抵御陈友谅无用可言。而张士诚、方国珍不属于红巾军范畴,小明王的存在也并无意义。
第二,从朱、韩二人的比较看。刘基对韩林儿不行叩拜之礼,并不是以示对元王朝的忠诚,而是要抑韩扬朱。朱、韩都是农民起义的领袖②,因此,奉韩还是奉朱,并不能决定其对农民起义的态度。虽然朱元璋后来践阼为皇,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政权,但这是由当时历史条件、农民起义的特征及朱元璋自身的皇权思想决定的。元末农民大起义虽然声势宏阔,但它主要以宗教相号召,并无明确的政治纲领。农民政权应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但彭莹玉、韩山童等人并未提及,被刘福通"物色"的傀儡韩林儿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即使韩林儿不被沉没于瓜州,建立起全国政权也难以避免封建化的过程。
既然奉朱还是奉韩并不能作为判断对农民起义态度的标准,那么朱、韩两人的个人才秉则直接关系到红巾军的命运。韩林儿仅仅是起义军初期的精神偶像,但随着朱、陈矛盾的加剧,精神偶像的作用便不复存在。在政治上"无大志,又听命福通,徒拥虚名"①,未见有任何建树,因此,他难以堪任北定中原、推翻元王朝腐朽统治的使命。而朱元璋则以"聪明神武之资"②次第经略,而渐成大业。在群雄逐鹿的元末,历史选择了朱元璋,除了由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决定之外,朱元璋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起到了十分① 钱谦益:《答风督马瑶草书》,《牧斋初学集》卷八十,四部丛刊本。② 从两人的出身看,朱元璋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韩林儿先世是白莲教教主,比朱元璋的出身复杂。从两人当时的地位看,韩林儿是起义政权"宋"国之王,明教教主,以龙凤纪年。朱元璋则奉龙凤正朔,是韩林儿敕封的左丞相,吴国公。
① 《明史》卷一百二十二《韩林儿传》。
②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
重要的作用。
第三,从起义的性质来看。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所不同,元末红巾军起义,不仅仅是阶级矛盾尖锐化所致,而且还带有民族起义的性质。元王朝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在顺帝时更为突出。西番师婆界界说元顺帝当死于南人之手,因此,他对南人忌恨尤深。汉人、南人所受的经济剥削十分严重。当时"江浙财赋居天下十七,事务最繁剧。"③而湖南道则"比之腹里,包银加重数倍,人户贫窘,无以送纳,以致枷拷打,典卖妻子。"①因此,元末农民起义的主体是汉人、南人。当红巾军起义后,脱脱称之为"河南汉人谋反"②,这并非无稽之谈。红巾军在政治上以复兴汉宋相号召,诈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经济上以"贫极江南、富夸塞北"来揭示民族压迫的不平等现象。而在民族起义方面,朱元璋比韩林儿具有更明确的纲领,他一方面对农民起义宗教口号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认识,乃至"渐至提兵,灼见妖言,不能成事"。③另一方面,抛开了慵弱的赵宋旗号,而直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④相号召,比恢复赵宋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现实性。因此,就民族起义的领袖而言,朱元璋较之于韩林儿毫不逊色。
第四,从朱元璋的态度来看。刘基是朱元璋的重要谋臣,但正如朱元璋所说:"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⑤朱元璋对刘基并非言听计从。⑥最终小明王被沉于江中,虽然刘基等人的态度对其不无影响,但主使者,仍是朱元璋。刘基拒拜韩林儿,朱元璋的反应史乘记载不一:《居业堂文集·刘诚意伯传》:太祖感悟,然犹未肯改元易号。
《明史窃·诚意伯世家》太祖乃大感悟,立撤之。
正史及其它吏籍一般没有记载朱元璋的反映。尹守衡对刘基推崇备至,因此,刘基在《明史窃》中被列为"世家"一类,受此殊荣的仅中山王徐达等十人。"大感悟,立撤之"似乎是尹氏的偏爱和过誉。朱元璋默识而从大致是实情。"犹未肯改元易号",则完全是朱元璋从大局着眼而采取的策略措施。当时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还具有一定的实力,既是朱元璋抵御元军南下的重要屏障,又是钳制张士诚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朱元璋尚处于陈、张的夹击之中,政治军事形势对朱元璋都颇为不利。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序》中道出了朱元璋此时赖以自存的策略:"滁阳既殁,孤军无倚,假滦城之虚名,嘘崖山之余烬,用以部署东南,号令天下。"如果不奉龙凤正朔,即标志着放弃了红巾军的旗号,便成了"无倚"之"孤军",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对朱元璋极为不利的。"假滦城之虚名",在当时便是敬奉韩林儿。对此,颇具韬略的刘基当有明晰的认识,因此,很可能是刘基在文武③ 《元史》卷一八三《苏天爵传》。
① 《元典章》卷二十二。清光绪戊申年(1908 年)修订法律馆刊本。
② 详见《庚申外史》卷上。
③ [明]吴宽:《平吴录》,胜朝遗事初编本。
④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
⑤ 《御史中丞浩》,载《诚意伯文集》卷一。
⑥ 史乘确载的救安丰、择都、论相诸事不论,即使刘基初诣金陵,提出用兵先后的方略后,朱元璋还曰:"朕所以取二寇者,固自有先后也。"(《平汉录》)以自逞渊谟。
官员面前采取的一种抑韩扬朱的策略,使朱元璋在未及称王之前,以不顺之"名",行君主之实。
同时,"假滦城之虚名"毕竟是暂时的,朱元璋无心诚奉这个傀儡,刘基是深有所察的,不行叩拜,却正叩合了朱元璋的心态。因此,朱、刘对小明王的恭倨之别,仅是形式上的不同,实质并无二致。废韩仅是受形势制约的时间问题。钱谦益接着又说了一段肯綮之论:"定台城,开吴国,建帝王万世之业。日月出而爝火熄,于是龙凤之君臣事业,风销烟灭,音然荡为穷尘,而沦为灰劫矣。""瓜步之胶舟"①是朱元璋欲建立统一的新王朝的必然结果。
与此不同的是,在援救安丰问题上,朱、刘意见相左较为明显。
刘基反对援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军事上,"汉、吴伺隙,未可动也。"②二是政治上,"假使救出来,当发付何处?"③朱元璋"宁逆耳于青田"④,力主救援,擐甲安丰,最明显的原因,朱元璋自谓:"安丰破,则张士诚益张,不可不救"。⑤除此之外,还与朱元璋浓厚的乡曲观念有关。朱元璋家乡濠州隶属于安丰路。刘辰《国初事迹》载:太祖尝曰:"濠州乃吾家乡,张士诚据之,我虽有国而无家,是以遣龚希鲁潜往濠州说萧把都,后把都以濠州降。太祖曰:"今日有国有家,遂我志也。"虽然不是这次救安丰的史实,但"有家"的观念并无二致。
但是,两相比较,核心是御张、御陈孰先的问题。刘基反对援救主要是基于陈友谅屯兵上游,亡朱之心最切这一情况,认为防陈比防张更为重要。陈友谅号称六十万大军,空国而来,顺流而下,直逼金陵,而朱元璋仅以偏师守备①,后果确实堪虞。实际结果是北救安丰时,陈友谅率军东下,乘虚进攻。稍有不同的是并未千里奔袭,直扑金陵。而是围困洪都,占领了吉安、临江、无为州等地,采取了步步为营,逐级东下的战略。事后朱元璋还尚有余悸,悔不当行,对刘基曰:我不当安丰之行,使陈友谅乘我之出,京城空虚,顺流而下,捣我建康,诚进无所成,退无所守。友谅不攻建康,而围南昌。此计之下者,不亡何待。②可见,刘基的劝谏,从军事方面看,不无道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