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抑佛:"土偶木俑"之佛,"割慈忍爱"之僧



  刘基和宋濂同列开国文臣第一,声名相埒,但对佛道的态度有所不同。

  由于迄至元明,三教风会,很难厘辨泾渭,因此刘基对佛学在不自觉中也略有汲取,但总的来说是扬道而抑佛,尤其是对佛教教义掊击甚多。而宋濂则公开认为儒佛同一,他曰:大雄氏躬操法印,度彼迷情,翊天彝之正理,与儒道而并用。??鲁典(儒典)、竺坟(佛典),本一涂辙,或者歧而二之,失则甚矣。①认为儒学不过是"化民成俗"的教化手段,是"礼乐刑政"的"制治之具",而佛教则能"觉悟群迷",是"入道之要"。在宋濂看来,佛教较儒学更高明,作用也更大。因此,被全祖望视为朱学在金华三变之后的"佞佛者流"。②同受金华之学影响的刘基与僧侣有广泛的交游,但这仅限于登山临水,结伴同游,不同与道士吴梅涧之间的同道之谊,对道教几乎诚服于心,对释氏的态度则为:

  (一)掊击佛教

  首先,对佛教谬悠的理论予以驳诘。

  佛教认为恶业以"杀、盗、淫,三为根本。"①杀生必当果报。而刘基则曰:夫虎豹鹰鹯搏击蜚走以食,目不知其几何?而独无罪也哉,人之杀物有狱矣,虎豹食人而无狱,何其重禽兽而轻人也?②同样,佛教有欲戒,生育者必受报应,刘基曰:吾不知司是狱者谁欤?人必有母,将舍其母而狱人之母与?将并与其母而狱之与?狱其母不孝,舍其母而狱人之母不公,不孝不公俱不可,以令二者必一居焉,将见群起而攻之矣。③刘基从虚伪的佛教教义内部的逻辑矛盾予以有力的驳诘,痛快淋漓。

  对于佛、道之间的关系,《书刘禹畴行孝传后》中对此有鲜明的描述:主宰天地的是玉皇大帝,而"佛之所为,呴呴妪妪若老妇。"对有罪之人也引手相援,因此,佛是"以情破法",而"法出于帝",佛则"获罪于天"。

  这样道、佛的关系宛若法庭之上的法官与罪囚。

  其次,对僧侣的虚伪言行予以揭露。佛教不仅教义荒谬,僧徒的行事也很虚伪。

  中国佛教与原始佛教有明显的区别:原始佛教在人生是"苦"的理论前提下,僧徒们遁居山野墓地,不事稼穑,游行乞食,著破衣旧。印度佛教的头陀行特别要求教徒不得定居一处,以免产生留恋情结。而传至中国,尤其是中国佛教产生后,佛教世俗化,混灭了僧俗之界,僧徒仅剩下可怜的一片袈裟而已,僧徒们对势利趋之若骛。蒙元时期,皇帝崇奉喇嘛教,佛事费用① [明]宋濂:《赠清原上人归泉州觐省序》,《宋文宪公全集》卷八,四部备要本。② 《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引《宋文宪公画像记》。

  ① 《楞严经》卷四,《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九卷。

  ② 《书刘禹畴行孝传后》,《文集》卷七。

  ③ 《书刘禹畴行孝传后》,《文集》卷七。

  惊人,仅延祐五年(1318)各寺作佛事日用羊万头,"此供养之费,虽官俸兵饷不及也";佛事"土木之费,虽离官别馆不过也";寺院"财产之富,虽藩王国戚不及也";"其威势之横,虽强藩悍相不过也。"乃至"说者谓元之天下半亡于僧。"①刘基对佛教徒的虚伪性予以揭露。曰:余尝思浮屠氏离世绝俗而自外乎人群以为高也,近世之业者异焉,以浮屠居其身而其营营汲汲,每生死利欲殆有甚于俗之人,盖举天下皆若是矣。①当然刘基憎恶的是奔竟于势利之途的僧人,而对被迫出家者表示了理解和同情。在"农疲于耕而终岁不饱其食"、"工疲于作,而终身不得休息","士不谱于时,而累累无所即"②的现实之中,人们为了规避谣役追呼、无厌敛求,为了苟安全躯,舍身事佛,刘基认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同时,由于在修身方面,儒佛又具有类似的途径,儒家讲求"穷则独善其身",正心诚意修身,佛教要求凝心修持,洁身自处。所以,刘基虽然"学孔氏也,不能作浮屠语"③,但是在《清斋记》中,对"浮屠氏离世绝俗以洁为其道"的修持方法颇为首肯,对佛徒的丹葩发鲜、绿荫永昼、凉飚撤暑、银汉挂户的清静居处也颇为向往。这是刘基在对佛教的一片皆河声中的偶尔认同。

  (二)阴取佛学

  如前所述,三教融通风会经历了一个很长时期,迄至元明则更趋明显。

  刘基虽然反佛甚烈,但思想中还是带有一些佛学因子。即刘基反对的主要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而作为学术思想的佛学,对于刘基的理论建构还不无补益。如,原始佛教的"禅那",曾被意译为"思维修",即静思以息虑。刘基则曰:性为欲泪则乱,心为物动则争。是以绝外交则可以守淡泊,专内视则可以全淳精。①在心性问题上,虽然受宋代理学家的影响显著,但由于理学家们本身即是出入禅宗佛门而最终形成自己的思想系统的。因此,刘基谈论心性也隐约可见禅光佛影。如他曰:有形之器欲虚,惟虚则可以纳理;无形之理欲实,惟实则可以充器,是故性无不诚。然后能主一心,心无不明,然后能应万事。②理学家们所论的"心",往往是一种先天具有伦理道德内容,并能判断是非善恶的主观意识,如陆九渊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本心无有不善。"③而佛学所论的"心"涵义颇为复杂,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将"心"详分为四:

  一、纥利陀耶,此云肉团心,此是身中藏心;  

  二、缘虑心,此是八识,供能缘虑自分境故,此八名有心所善恶之殊。诸经之中,目睹心所,总名心也,谓善心恶心等。  

  三、质多耶,此云集起心,唯第八识,积集种子生起现行故。  

  四、乾栗陀耶,此云坚实心,① [清]赵翼:《元时崇奉释教之滥》,《陔余丛考》卷一八,商务印书馆1957 年版。① 《竹川上人集韵序》,《文集》卷五。

  ② 《送别灯和尚还乡序》,《文集》卷五。

  ③ 《送柯上人远游诗序》,《文集》卷五。

  ①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②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③ [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二》,《象山全集》卷十一,四部丛刊本。亦云贞实心,此是真心也。

  陆九渊所说的"心"与宗密所谓"缘虑心"相仿佛。而刘基论"心",一方面近似于物质实体的"肉团心",一方面,又具有"坚实心"的某些特点,而后者,是佛陀悟证时在理念状态所呈现的清静心,即"佛性"、"如来藏"。如宗密在《原人论·直显真源第三》中又曰:"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法藏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中又把这种清净本心比喻成明镜。刘基所谓"心无不明然后能应万事",与佛教的清净本心有相通之处。

  佛教的六度之一"禅定",便是要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冥想妙理。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在论述这种修禅行而远离乱意的定心时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能得点。"刘基则曰:"理乱丝者必凝其志,治乱国者在定其趋。"①刘基所说的"定"在方法论方面与佛学并无二致。同时,援佛论政,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也并不十分多见。

  刘基攘佛,但还是显露了受佛学影响的痕迹,这种现象自韩愈、李翱起便屡见不鲜,这主要是因为佛教,尤其是佛学思想已与中国固有文化交融一体了,即使儒士们为了维护儒学道统而搐击佛教,但对儒、佛理论已难以剔抉分辨,因此,受其影响也难以避免了。

  就刘基儒道思想对有明一代的影响来看,在道教方面,对后世的影响式微。与宋元期间道教分宗衍派,扩充斋醮科仪,呈现十分活跃的状况不同,明代由于朝廷采取检束政策。除明世宗朱厚熜醉心道教外,总的来看渐成颓势。因此,不足详论。

  但儒学思想不同。

  明人李梦阳曰:"草昧之际崇儒绅。"①明初儒学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此,《明儒学案·莫晋序》曰。

  明初,天台、混池椎轮伊始,河东、崇仁风教渐广,大抵恪守紫阳家法。《明史》卷二百八十二《儒林传序》曰: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

  这两段综论明初学术的文字,堪称古人探论明代学术的权威之论,但证实而论,这也难称定谳。"恪守紫阳家法"当是指永乐年间,《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诏颁天下之后,曹端、胡居仁都是永乐之后的儒士。而洪武一朝的学术思想颇为复杂,具有兼容众说的特征,刘基是如此,另一开国名儒宋濂也是如此。他除了师从黄等人受朱学之外①,又从方凤得闻陈亮功利之学,从学于吕祖谦的后学李大有,为"吕学续传"。②刘、宋二人由于特殊的地位和声望,影响着一大批后学,对明代学术具有骅骝开道之功。虽然其学术风格、气秉性情不尽相同,尤其一是佞佛(宋),一是崇道(刘),但就宗儒而论,则基本相似,体现了如下的特色:① 《拟连珠》,《文集》卷八。

  ① 李梦阳:《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文人之盛并寓祝望焉耳》,《空同集》卷二十,四库全书本。

  ① 详见《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宋文宪公画像记》。

  ② 详见《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菜学案》。

  一、兼融朱陆。

  刘基是如此,宋濂亦然。虽然宋濂是"徽公(朱熹)世嫡"③,但又与陆学相近,对陆学所受到的压抑颇为不平,曰:"学不论心久矣,陆氏兄弟卓然有见于此,亦人豪哉?"④谓陆学无"漫漶支离之病"⑤,因此,王学人物薛应旗称其为陆学"正传",虽有过于实,但兼融朱陆则是事实。

  二、崇尚宗经的学术风尚。

  理学内部分宗衍派,但其核心分为两派:一是"道问学"("穷理"),一是"尊德性"("明心"),而并未完全矩于原始儒家经典。陆九渊曾攻击朱熹的治学是"簸弄经语,以自传益真",是"浮论虚说,谬悠无根之甚"。⑥陆说带有门户意气,言之过甚,朱熹曾遍注群经,但朱熹对《四书》尤为注重,且注解之中又兼融佛老,因此,虽以"醇儒"自律,但已非先秦儒家的原貌,陆九渊抨击朱学"支离",而自己则师心自用,"以不读书为学"(全祖望语),更无由与原始儒家思想相契合。而元末明初的刘基、宋濂都注重"六经",刘基的宗经思想前已述及,宋濂也以"六经"论"心"、论"理"。曰:"六经者皆心学也。心中之理无不具,故六经之言无不该,六经所以笔吾心之理者也。"①刘宋都宗经论学,对四书论及较少,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不满意于宋儒的空疏理论,宗经的背后隐藏着重史,是重致用的经世精神。宋濂在明初任《元史》修撰总裁,重史自不必说。刘基于"六经"并未全面阐论,而恰恰对见列于"经"中的史书《春秋》独论成章,这并非偶然。重史是浙东金华学派一贯的学术传统,吕祖谦与朱熹的重要区别在于注重经、史有别。朱熹指斥吕祖谦和陈亮研究历史,是被"史坏了"②,说吕祖谦"先读史多,所以看粗着眼",而提出"读书须是以经为本,而后读史。"③不难看出,刘、宋都是继承了浙东学派的传统,探究"六经",意在事功。

  刘、宋的儒学特色,虽然在明初看似井无特殊的意义,但是对于明代中叶王守仁良知说的形成、风靡起到了先导作用,这一方面因为明初虽然将朱学作为科举取士的准绳,虽然钦定三部大全,但文人风尚并未完全受其左右,重要的原因是,刘、宋等人兼融朱、陆,"异同错出",并未唯朱是尊,而阳明学有得于陆学也为世人共睹。另一方面,王学的另一重要特点是"直探圣学本原"。①刘基"焚香对六籍",宋濂以"经之为心"②,他们追求儒家原典的精神,也为阳明学的形成开了先河。王学虽然仍是秉承理学传统,空疏的现象依然存在,但较之宋儒,王学更注重致用。他倡学立说,目的在于"上欲以其学辅吾君,下以其学淑吾民。"③以挽救明中期以来"沉疴积瘘"、③ 《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宋文宪公画像记》。

  ④ 宋濂:《凝道记下·段干微第一》,《宋文宪公全集》卷五十二,四部备要本。⑤ 宋濂:《凝道记下·段干微第一》,《宋文宪公全集》卷五十二,四部备要本。⑥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象山全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① 宋濂:《六经论》,《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六,四部备要本。

  ② 《朱子语类》卷一二三。

  ③ 《朱子语类》卷一二二。

  ① [清]莫晋:《明儒学案序》,《明儒学家》卷首,中华书局本。

  ② 宋濂:《六经论》,《宋文宪公全集》卷三十六。

  ③ [明]黄绾:《阳明先生行状》,《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七,四部备要本。"病革临绝"的统治危机。虽然在整个儒学发展史中,明初(尤其是洪武一朝)并不居于显赫的地位,但他们对王学具有开风气之先的作用,这一点还尚未被人们所充分认识,刘基等人在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也理应受到学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