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礼逊学校的寄宿生



  马礼逊学校是来华西人在中国所办学校中较早较完善的一所小学。校名中的"马礼逊"指的是英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Rev. RobertMorrison )。罗伯特。马礼逊于1807 年来到中国传教,传教期间曾将基督教的《圣经》翻译成中文发表,又编纂中西交流的必备工具书《华英字典》和创办英华书院。1834 年,马氏卒于中国。次年,在华传教士为纪念马礼逊在传教事业上的革路蓝缕之功,便在澳门酝酿创立一所以马礼逊命名的小学。在校址和教师未确定之前,先设预备学堂,附于另一传教士郭实腊夫人所办的教会女校之内。

  容闳生于1828 年11 月17 日。他的家乡广东香山县南屏村离澳门仅半英里。当1835 年预备学堂成立之际,容阂正值七岁上学年龄,他的父亲容丙炎从村邻那里获知洋学堂开办的消息,立即通过熟人将容闳送到澳门郭实腊夫人处。于是,未受过一天中文正规教育的容闳首先接受了西学的启蒙。

  容闳的父亲是一个已经受到中国东南沿海对外商业贸易大潮冲击影响的农民。他把容闳送进"洋学堂"的目的是想将来容家能产生一个带来财富的"通事"、"买办"或"洋务委员"。容闳回忆他父亲当时的心态说:"是时中国为纯粹旧世界,仕进显达,赖八股为敲门砖,予兄方在旧塾读书,而父母独命余入西塾,此则百思不得其故。意者通商而后,所谓洋务渐趋重要,吾父母欲先着人鞭,冀儿子能出人头地,得一翻译或洋务委员之优缺乎。至于予后来所成之事业,似为时世所趋,或非予父母所及料也。"①容丙炎再也没有想到他这一送,竟然为中国产生一位不可多得的西学长才埋下了种子。郭实腊夫人是一位"和霭仁厚,视之如母"而又"果毅明决"的基督徒教育家,对学童管束极严。她不让男女学童在一块玩耍。男生中年龄最小的容闳更被她"特别优待,命居女院中,不与男童杂处"。规定的教学量也很大,每日上午授课,下午集会,晚饭后还有晚课,至九点钟才休息。每周又有中英文考试若干次。②一直自由自在的容闳一时不能适应此种禁闭式的繁重的学堂生活,在入学不久就策划了一次七人集体逃学事件。当七名男女学童划船接近香山南屏所在的彼德罗岛时,郭实腊夫人所派的小艇追上了他们。七人全被捉回学校接受惩罚。郭实腊夫人命容闳等七人"排列成行,巡行全校,且于晚课后,课堂中设一长桌,命七人立其上一小时"。容闳是策划者,立在中间,两旁各立三人,"头戴尖顶纸帽,胸前悬一方牌大书逃徒,不啻越狱之罪囚也"。郭实腊夫人意犹未尽,又有意"将果饼橙子等分给他生剥食",使容闳等"馋涎欲流","难堪滋甚"。③郭实腊夫人所办的女学及所附属的马礼逊预备学校于1839 年因经费困难和鸦片战争爆发在即被迫停办。容闳因而辍学归家。第二年,即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的1840 年,他的父亲不幸逝世,家庭经济栋梁顿告断折。12 岁的容闳和他的年岁稍长的哥哥、姐姐不得不谋求家庭生计。容闳回忆说:① 容闳著,徐风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第一章,《幼稚时代》,第2 页(1981 年,湖南人民出版社)。一般而言,徐、恽所译《西学东渐记》尚能准确简洁地反映容闳原作MyLifeinChinaandAmerica 的内容,故本书在多数情形下采用之,以方便中国读者查阅。但遇徐、恽所译不确或不通之处,则由著者从英文原本重新译出。

  ② 参见《中国丛报》(TheChineseRepOsitory)卷七,第307 页。

  方鸦片战争剧烈时,适予父逝世,身后萧条,家无担石。予等兄弟姊妹四人,三人年齿稍长,能博微资。予兄业渔,予姊躬操井臼,予亦来往于本乡及邻镇之间贩卖糖果,兢兢业业,不敢视为儿戏,每日清晨三时即起,至晚上六时始归,日获银币二角五分,悉以奉母。所得无多,仅仅小补??予母得予等臂助,尚能勉强度日。如是者五阅月,而严冬忽至,店铺咸停制糖果。予乃不得已而改业,与获者之后拾其落穗。①容闳在乡做小买卖和捡稻穗的时间不到一年。由于他会讲几句英语,被一位在澳门做事的邻居推荐到澳门一个传教士印刷厂当"折叠书页"的童工。这样的日于大约过了四个多月,马礼逊学校正式开张,容闳在传教士医生、郭实腊夫妇的好友合信博士(Dr. Benjamin Hobson)的帮助下再次前往注册上学。①正式开办以后的马礼逊学校处于美国传教士布朗的主持之下。布朗是美国那鲁大学1832 年的毕业生,得过神学博士学位。1839 年,他和夫人一同到澳门,接办马礼逊学校。就布朗的经历与学识而言,他无疑是当时开办英文学校的最恰当的人选。至1841 年容闳入校,他已经招收到六名中国学童。马礼逊学校的教学课程有初等数学、地理、英文、中文等。由于容闳先前曾在郭实腊夫人那里学过几年,有一定英文基础,学习成绩总是名列榜首。布朗先生因此非常喜欢他。一位与布朗先生有过接触的英国人曾这样写道: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家伙。人们把他达到学校来,布朗先生认为他是一名有前途的学生,把他收下。这位小孩的母亲很贫穷,靠着上山打柴过日子。他的意思是让这孩子在学校里多呆些时候,学点儿英文知识,将来好在英国人家庭里当仆人。未后,这位贫穷的妇人,因生计完全不能维持,所以要把小孩领回??一人听到这事,保证维持她的生活,以便小孩留在学校。他继续维持她的生活至17 年之久。布朗先生在领导这个学校七个年头之后,回到美国去,把班中最好的三个学生带走,其中一人就是那聪慧矮小的学生容闳。①布朗回国在1846 年。其时马礼逊学校已迁往香港。学校的规模已经由一个班变成了三个班,人数增加到40 多人。当布朗宣布准备带几个学生赴美国继续读书时,只有容闳、黄胜、黄宽三人表示愿意随同前往。容闳记载当时的情形说:"1846 年冬,布朗先生回国。去之前四月,先生以此意布告生徒,略谓己与家属均身体赢弱,拟暂时离华,庶几迁地为良。并谓对于本校,感情甚深,此次归国,极愿携三五旧徒,同赴新大陆,俾受完全之教育,诸生中如有愿意同行者,可即起立。全堂学生聆其言,爽然如有所失,默不发声。其后破日间,课余之暇,聚谈及此,每为之揪然不乐。其欣欣然有喜色者,惟愿与赴美之数人耳,即黄胜、黄宽与于是也。当布朗先生布告游美方针时,予首先起立,次黄胜,次黄宽。第予等虽有此意,然年幼无能自主。归白诸① 容闳著,徐风石、恽铁悄译:《西学东渐记》,第一章,《幼稚时代》,第4 页。① 合信为马礼逊之婿,1839 年由伦敦布道会派遣来华,先后在澳门、广州、香港、上海等地传教行医。与本书传主王韬亦时相过从。

  ① H.N.Shore,TheFlightofLapwing(1881,London).译文转见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第419 页。

  母,母意颇不乐。予再四请行,乃勉强曰:"诺"。然已凄然泪下矣。"②与戊戌维新以后人们视出国留学为"时麾"之事不同,在国门刚刚打开的19 世纪40 年代,人们把出国留学当作万不得已的冒险之举。所以,容闳母亲为此伤心落泪是毫不奇怪的。值得后代中国人庆幸的是,年方十八岁的容闳没有因社会习惯的影响和母亲的劝阻而放弃自己的选择。他克服了偏见与感情的包围,勇敢地走向了世界。中国近代留学西方的历史在他的脚下掀开了第一页。

  ② 容闳著,徐风石、恽铁榕译:《西学东渐记》,第二章,《小学时代》,第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