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从"夷夏之辨"导向反清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矛头指向清朝统治者的农民起义。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它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北宋时,女真曾建立金朝,后统治北方中国,与南宋政权长期对峙。明朝后期,他们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陆续合并了各部落,在1616 年建立后金政权。皇太极即位后,于1636 年改国号为清,并改族名为满州。
1644 年,清军占领北京,经过二十多年战争,统一中国,成为满汉权贵联合统治的封建王朝。
清朝人主中原后,汉族民众就不断发动各种形式的反清起义。"反清复明"、"反满兴汉"的口号绵延不绝,在中国大地上回荡,长期成为汉族反抗者的行动纲领。
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的又一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王朝,对儒学严格区分华夷的民族观构成巨大的冲击。华夷之辨的民族观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历代汉族王朝将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都称之为"夷",而自称为"华"或"夏",形成了"华夷内外之别"的观念,以此严格界定汉族和其他民族及邻国的区别。
"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①"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①在儒学辞典里,中国之所以称为"华"、"夏",因为有服饰和礼仪之美,即以礼教为基础。而少数民族缺乏礼教,自然应当被视为"蛮"、"夷"。因此,作为"夷"的满族入主中原,必然冲击传统的华夷分际,引发"夷夏之辨"。清朝前期,满汉民族矛盾长期不易弭合。而且,由于儒学教化的民族观,汉族知识分子很难接受少数民族的统治。至于历史上出现的多次民族冲突,又被儒学用这种错误的民族观加以诠释。岳飞、文天祥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朱元璋当年反抗元朝统治时,高举的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帜。他说:"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②朱元璋遂成了恢复中华的民族英雄,一直鼓舞着汉族志士的反清斗争,太平天国也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清朝入主中国后,很快接受儒学文化,继承明朝政治体制,多方争取和笼络汉族官僚地上和士大夫参政,形成满汉权贵联合统治的君主专制体制。同时采取减轻剥削,鼓励和发展生产,安定人民生活的积极政策,努力使汉族人民安居乐业,因而逐渐缓解了民族矛盾,清朝统治也得以稳定与巩固。但是,清廷并没有放弃民族压迫与歧视政策,而是压制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并与封建专制交织在一起,加剧了社会矛盾。乾隆后期,吏治腐败,人口剧增,人民生活艰难,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反抗主角是白莲教、天地会等秘密会社,它们继续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用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以期唤醒汉族士大夫和人民的民族意识,孤立和打击清朝统治。两广是天地会活动的主要地区,"反清复明"的口号在社会上普遍流行,对一切不满现实、反抗清朝的政治势力颇有影响。洪秀全、洪仁玕当然深受感召。但洪秀全另有所谋,他声称"反清复明"口号陈旧,难以号召人心,天地会流品低劣,无力领寻反清大业,因而必须由他来开创新朝。洪仁玕对洪秀全的观点是完全接受的。而且他们把政治腐败,人民苦难,鸦片贸易猖獗,甚至科举失意,都归结为异族统治。于是,反清意识就带有浓厚的排满兴汉的民族观念。这是儒学夷夏之辨及当时政治环境双重影响的结果。
-----------------------------------------------------------
① 《尚书·武成》,孔安国传。
① 《春秋左氏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
② 《明太祖实录》。
-----------------------------------------------------------
反清意识的另一个源头是儒学的民本观念。
民本观念是儒学中的民主性精华。它源自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这位政治家认为人民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不安定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就会导致殷商覆亡的惨祸。他说:"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义民。"①统治者的主要任务是安定民心。周公甚至把民心提高到与天命相同的高度,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②"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③民天相通,天民合人。因此,必须"保享于民",达到"享天之命",④而且可深知小民"稼穑之艰难",⑤达到"子子孙孙永保民"。⑥及至孔子,民本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主张统治者不仅要用刑律惩罚、礼教规范人民,而且要在经济上"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①使他们安居乐业。孟子则更有所发展,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民贵君轻命题,认为"得乎立民而为天",否则,就会"失天下也"。②如何得民心?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经济上要使人民有"恒产","足以事父俯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③为此,他设计了"井田制",以为民置"恒产"的方案。这样,才能维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等级社会秩序。④历代明君贤相大都是民本观念较强的政治家,因而以此作为政策导向,出现过若干封建盛世或者清官政治。
洪秀全、洪仁玕身处社会底层,又熟读孔孟经书,自然更加期望统治者实施民本政策。可是清朝恰恰背离孔孟教诲。道光晚年,朝廷一味搜刮、摊派,贪官污吏乘机中饱自肥。"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⑤抗捐抗税风潮迭起。因此,洪秀全痛恨朝廷,在1837 年梦中以"真命天子"自居时,就赋诗言志,"手持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一方面要当天子、救世主;一方面解救苦难的人民,建立新的太平王朝,使人民得到温饱和安乐。洪秀全因此自称"太平天子"。
-----------------------------------------------------------
① 《尚书·康诰》。
② 《左传·襄公三十年》,引《尚书秦誓》。
③ 《孟子·万章》(上)。
④ 《尚书·多方》。
⑤ 《尚书·无逸》。
① 《论语·季氏》。
② 《孟子·离娄》(上)。
③ 《孟子·梁惠王》(上)。
④ 《孟子·滕文公》(上)。
⑤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页115。
-----------------------------------------------------------
当1843 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后,反清意识又有了新的思想源头,这就
是宗教因素。他从儒学经典的考证入手,把秦以前界定为崇拜上帝时期,之后则因为历朝皇帝僭居帝位,误入歧途,则是不拜上帝时期。反清就带自反对历代皇朝、恢复秦以前对上帝的崇拜的含义。看来,洪仁玕也是接受洪秀全这一考证结论的。
洪秀全在三篇"《原道??》"中设计了理想社会的方案,凸显了平均平等的思想。其构想依据仍然是《礼记·礼运篇》提供的模式,还是在儒学经典内盘桓。同时也援引《劝世良言》在上帝面前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及至1847-1848 年间撰写的《原道觉世训》,洪秀全把反清意识与平均观念对接起来,夷夏之辨、民本观念、宗教观念等熔于一炉,从而为天下受难的兄弟姊妹树立一个憎恨和斗争的对象--"阎罗妖"。但当时还未确指清廷。在1852 年发布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则明确指出:"蛇魔、阎罗妖,邪鬼也"。"鞑靼妖胡惟此敬拜,故当今以妖人目胡虏也。"阎罗妖就是清朝皇帝,"阎罗妖之妖徒鬼卒"指的是清王朝的各级贪官污吏,并号召拜上帝的军民起来"共击灭之"。①洪仁玕没有参与广西传教活动,也未能投身太平天国前期的火热斗争,但反清意识始终在其思想结构中居于重要层面,而且与忠君爱国意识相互组合,驱动他一心向往太平天国事业,并潜心学习基督教和西学,为日后报效天国,投入反清斗争大业积聚才干。
当洪仁玕1859 年总理朝政后,立即把强烈的反清意识转化为政治实践。
当时,太平天国上层已经逐步蜕变,封建化日趋严重。因此,在反清意识中,满汉民族矛盾被置于首要地位。洪仁玕多次撰写诰谕、檄文,组织文人撰写政论,大张旗鼓地宣传反清斗争的正义性。他写道:至于胡尘之扰乱中国也,叛上帝而拜妖魔,重奸邪而背其道,卖官鬻爵,那怜十载寒窗,免税复输,不知稼穑艰苦。??况服胡服而冠胡冠,于心何忍;忘真主而跪妖鞑,誓死难从。
洪仁玕把满族入主中国视为政治腐败、官吏贪劣、不拜上帝、人民疾苦等问题的根本症结。因此,他号召中国人民"尊中国,攘北狄,以洗二百载之蒙羞","归上帝,扶天王,以复十八省之故士。"②洪仁玕还援引朱元璋的观点,控诉满族权贵"窜入中华,盗窃神器"。
他说:"天下者,中华之天下,非胡虏之天下也;宝位者,中华之宝位也,非胡虏之宝位也;子女玉帛者,中华之子女玉帛,非胡虏之子女玉帛也。"他还历数清廷对汉族人民残酷剥削与压迫的罪孽:"削尔父母毛发,毁我往古冠裳","既盗我邦之珍宝,又毒我国之生灵","事事坏我纲常,条条制我族类"。因而必须兴兵北伐,推翻清廷。"倘不乘此妖(咸丰)亡孽立之秋,天夺人弃之侯,为中华雪数百年未雪之耻,为祖父复数百年未复之仇,则将来中华之自罹奇祸,屈而莫伸者,不堪为后人述矣。"①洪仁玕自诩"本军师十载风尘,深识妖邪诡弊,五湖历览,洞悉黎庶艰辛。"②因此,在行动上,他尽力辅佐洪秀全,试图推行新政,又积极支持李秀成倡议,制定围魏救赵战略决策,协调陈玉成等各路大军,一举摧毁江南大营。东征苏南,扭转东线危局,并策划第二次西征,与湘军力争上游,企求开创新的局面。
-----------------------------------------------------------
① 《颁行诏书》,《太平天国》(一),页162。
① 《开朝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太平天国印书》,页701。
② 《太平天国印书》,页700。
① 《太平天国印书》,页714。
② 《太平天国印书》,页701。
-----------------------------------------------------------
洪仁玕的奋斗最终归于失败。天国覆亡,身陷敌手,他镇定从容,视死如归,对沈葆侦之流表示轻蔑,以汉奸张宏范喻之,而自比民族英雄文天样,其夷夏之辨的民族观发展到顶点。他在临刑前撰写的绝命诗把一腔民族仇恨留给了后人。诗云:"北虏逞狡诈,乃将实情瞒。言之实堪嗟,是非竟倒颠。??鞑妖禽兽行,居心殊贪残。离间我骨肉,耗尽我财源。??千秋暨万代,此仇铭心间。"③看来,洪仁玕反清意识的基本成分是儒学民族观。他认为,太平天国革命的目的是:"用夏变夷,代天宣化,斩邪留正,誓扫胡尘,拓开疆土。""恢复旧疆,不留余孽。"④显然就是为了恢复汉族政权,光复华夏河山。在他的眼里,满族是外夷,入侵中国,窃据神器,必须用暴力将其逐出中国,夺回汉族失去的社稷。因此,洪仁玕扭曲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与洪秀全相比,他受民本观念影响较小,平均观念、反封建意识相应淡薄,宣传中宗教气息也比较淡化。在洪仁玕的撰述中,我们很少看到平均观念的词句。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经济方案,他也不感兴趣,从未提及。由于洪仁玕脱离前期现实斗争,对贫苦农民的平均诉求缺乏体认,而他在香港得到的若干资本主义认知却从根本上否定平均主义。并且,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后期执政,平均主义在当时已经极度衰微,《天朝田亩制度》中"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也成了逝去的空想。同时,拜上帝教已经日渐失去统合军民思想的感召力,更引起广大儒生与士大夫的厌恶与反感。因此,用拜上帝教动员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自觉投入反清斗争,很难收到较好的社会动员效应。于是,以儒学"夷夏之辨"的民族观为思想武器,对汉族人民和知识分子会产生较大的积极宣传效应。因此,洪仁玕一味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满性质,而忽视或回避其反封建的性质,实在是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
③ 《太平天国印书》,页701。
④ 《太平天国印书》,页73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