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李白的人品与诗品①
|
①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李白逝世 1220 周年而作。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李白亲密的诗友杜甫用诗句给他精神的一幅写照。 这幅精神写照,维妙维肖,十分光彩,也十分动人。李白的诗、酒、才、
气,都在其中了。 六七岁时,我从文艺才华很高的农民朋友“六机匠”说的故事中第一次听到李白的名字。他说:“黑蛮国来了一封书信,满朝文武,没人认识。皇 帝召来了李白。他喝酒喝得醉醺醺的,高力士给他捧着砚台,刷刷刷,一路 栽花,很快就把回信写好了,龙颜大喜。”
故事中的李白,在我的童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人多有才,多傲 气!我为他伸出了大拇指。
几乎就在同时,大人教我读一些古典诗歌,第一首就是“床前明月光┅┅”,感到亲切又平易,很快就成诵,常常当歌唱。另外,还读了他的《独坐敬亭山》,心想,这人真有点特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简直把山当成朋友了。
记得中学时代,一位善画的同学替我画了一幅“举杯邀明月图”,清瘦的诗人举起杯来,昂首向着明月,一棵高挺的梧桐立在他的身旁。这幅画, 我曾裱好,保存了好多年。
十岁前后,入初小以前,读了古文六十多篇,都能背诵。李白的《与韩荆州书》,虽然是求人,但其中充满自信与自许的豪情与壮志。每读至“请 日试万言,倚马可待”,“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 昂青云耶?”心为之壮,气为之扬!
从青年、中年一直到老年,读李白的作品渐渐多了起来,对他的生平身世,了解得也比较深了,与儿时对他的整个印象,是契合的。 我爱李白的人品。我爱李白的诗品。 李白,被呼为“谪仙人”。对于贺知章赠给他的这个美妙而又神奇的称号,他感到光荣而自豪。贺知章逝世之后,诗人写了悼诗:《对酒忆贺监二 首并序》。第一首开头就说:“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 我‘谪仙人’。”第二首末四句是:“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 梦,凄然伤我情。”可谓一往情深。
“谪仙人”三字,确乎道出了李白的才华,酒德,超逸的精神,飘然出 世的风貌。
以貌取人,就从生相上看吧。李白的崇拜者魏颢眼中李白的形象:“眸 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醖籍”。
“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这是宋祁笔下的李白。
我每次读到这些描绘时,心气昂扬,精神振爽!李白的精神,在我心中; 李白的风貌,在我眼底。
李白,仙风诗骨,全无半点庸俗气味。给儿子起个乳名——“明月奴”, 也令人感觉得高超而光辉。
诗人晚年,穷困死于当涂。后人附会,说他醉后捞月溺死水中。这足见 人民眼目中的李白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生前高吟:“欲上青天揽明月”,死 后,也给他的死带上点神秘而超逸的“仙味”。
诗人与酒从来是一家的。李白与酒结缘特别深。提到酒就会联想到李白, 提到李白也会立即想到酒。兰陵美酒由于李白的一句诗,至今成为名牌珍品。 李白的诗中充满了酒味。酒是他生命的源泉,酒是他诗的灵魂。“百年万百 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不但 与友朋共饮,而且:“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为什么嗜酒如命? 人生在世,各有所好。但李白沉湎酒中,我想也还是有其他原因的。 一个胸怀大志、政治上失意、命运坎坷、到处碰壁的人,往往怨愤填膺,借酒浇愁,在陶醉中求得心灵的温馨。这一点,在李白身上,看得很清楚。 “人闷还心闷,苦辛常苦辛。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另外,李白对人生有“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想法。因此,他“但愿常醉不愿醒”。不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为了“与尔同 销万古愁”。他看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赞赏“昔时 宴平乐”的陈王,他喜欢醉如泥的山公。
李白的诗心,感到人生的短暂,天地不过是万物逆旅,光阴不过是百代过客。所以,他学仙求道,在诗篇里出现了安期生一类的神仙,好似很迷信。 其实,他是在自欺中以求精神的超脱而已,他何尝真信符箓可以使人长寿, 药石可以使人永生。他讥讽“赤怒震神威”的“秦皇”,“但求蓬岛药”, 结果是“金棺葬寒灰”。
李白对于人生的看法是达观的,顺乎自然的,和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有点近似。从《日出人行》中可以证实这一点。 “草不谢荣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
然。”批评羲和与鲁阳“逆道违天,矫诬实多”。诗人自己呢?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 李白爱山,爱水,爱大自然风光,爱得深沉,爱得入骨,从中吸取灵感,发为歌咏,情与景谐,达到很高的境界。他自己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 生好入名山游。”他生平寻名山,涉江河,访古迹,览名胜,足迹几经半个 中国。“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云梦┅┅去之齐、 鲁,居徂徕山竹溪。入吴,至长安┅┅北抵魏、赵、燕、晋,西涉歧邠,历 商于,至洛阳,游梁最久。复之齐、鲁,南游淮、泗,再入吴,转徙金陵, 上秋浦、寻阳。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白时卧庐山┅┅以汗璘事长流夜 郎,遂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憩岳阳、江夏。久之,复如寻 阳,过金陵,徘徊于历阳、宣城二郡。其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过之,以病 卒”。上面是曾巩给李白画的一幅李白生平行迹图。李白在不同时代,不同 环境,不同心情下,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美丽山河的景色。有的雄壮撼人灵魂, 有的清秀媚人眼目。诗人的笔,诗人的心,给伟大祖国的山川风物以美好的颜色、动听的声音。在这样一些风景诗中,我们触到了诗人热爱国家、热爱 自由的一颗感人的真心!
大自然,能陶冶人的性情,使人胸怀开阔,心情舒畅,而且“清风明月 不用一钱买”,“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山川的形象在诗人笔下, 千态万状,各呈异色。《庐山谣》既写出了庐山的形势,也写出了“先期汗 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的谪仙人的气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 茫去不还”,读之令人心旷神远。另一首《望庐山瀑布》也极有名。“仰观 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瀑布的气势情态,如在目前,如在耳边。
写静景的,像《山中答问》,情趣幽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千 载传诵,家喻户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一些好句, 谁不喜爱?
《秋浦歌十七首》美丽如山花照眼,圆润如荷珠滚动,有色有香,沁人 心脾。我特别喜欢《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景色多动人啊。我也极爱“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这两个句子,状难写 之景,如在目前,写来自自然然,似毫不费力。这全凭美妙心灵去捕捉而来, 单凭艺术技巧是徒然的。
我国古代,有些诗人,同时又是政治家。李白不以政治家见称,他却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很高的政治热情。他的诗人性格,生活态度,不可能成为 一个政治家。
当李白初辞家入京时,他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趾高气扬,幻想很多,以为可以登高位,凌青云,天真得意,情态可掬。他 在长安,短暂的数年间,心怀舒达。“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方希 佐明主,长揖辞成功。”他是想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辅佐玄宗治国平天下 的。终于受到排挤,满腔怨愤“五噫出西京”!可是他壮志不衰,自信自许: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
李白,不但有文才,而且有武略。他在诗中一再高唱:“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在安禄山之变以后,他随永 王东巡,还这么说:“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他个人有政治 理想,希望得到实现的机会。即使到了晚年,还希望像姜尚那样,被认识, 被提拔重用。失意之后,始终遗憾:“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他把前代的一些政治家引为同调,表现出崇敬仰慕之情,像姜尚、乐毅、贾 谊、萧何、曹参、张良┅┅他在诗中常常提到这些名字,为他们的壮志得遂、 功业建树而赞叹。特别是对于谢安,他更是佩服,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从中 得到鼓励与安慰。谢安成为他心中的典范人物。
李白之所以宦场失意,潦倒终生,是因为他有正义感,是非感。他对当 权人物,像杨国忠、高力士、杨家姊妹之类,极为不满,对于唐玄宗的所作 所为也颇腹非。看他笔下的反面人物:“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路逢斗 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安禄山之乱,是由于玄宗 姑息养奸。“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一 方面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不也反映了他对这次叛乱酿成 者的不满吗?坏人当道,“无人识骏骨,绿耳空腾骧。乐毅傥再生,于今亦 奔亡”。处身斯世,只有“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的份儿了。其志可感, 其情可悯。报国有心,回天无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时逾千载,我们今天读他的《梁甫吟》,读到:“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 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心内怨怆,为之不平!
李白,对当时的王侯是轻蔑的。他身在草野,“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 累月轻王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篇杰作的结尾放怀高歌:“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重然诺,讲义气,愤世违世情,闹到了“世皆曰可杀”的地步。他的好 友杜甫说:“吾意独怜才”,对他表同情。杜甫是深知李白的为人的,为李 白的遭遇愤愤不平,叹息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又用两个诗句 为李白成就高兴,为他生平的不幸惋叹:“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李白虽然不在其位,对国计民生,还是很关注的。他希望:“天地皆得 一,澹然四海清。”国家统一,民生安乐。对于唐玄宗、杨国忠发动的不义 战争,他坚决反对:“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在名篇《战城南》中, 他以不忍之心描绘了战争的惨酷,强调“乃知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 之”。
对于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李白却有很高的爱国主义热情。他鼓舞“下北 荒”的“天兵”:“何当破月氐,然后方高枕。”在《塞下曲》中,他高唱: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他诗篇中的卫国战士的形象,都是不怕牺牲, 英勇战斗,极为动人的:“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对于突破 敌人重围的战将,也予以赞许:“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的风度是超逸的,心胸是广阔的,性格是豪侠的。他为历史上有名的侠客朱亥、侯赢、专诸、荆轲、高渐离┅┅树碑立传,大唱赞歌:“三杯 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东海有勇妇》一 诗为“捐躯报夫仇”的这位“勇妇”,倾倒出崇敬的热情,大叫:“十子若 不肖,不如一女英!”诗人自己,慷慨侠义,肝胆照人。“欲邀击筑悲歌饮, 正值倾家无酒钱┅┅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这是何等气度! 我每读到“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这样一些句子,心便为之壮, 气便为之舒。
这种轻财好义的行为,一诺千金,珍重友情的风度,在李白的性格中颇为突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白一生,留下了近千首诗,这些作品中,有动人的山光水色,有缅怀往古的幽情,有友朋往来的赠答,有战士征伐的苦辛,有深闺思妇的情怀,有归隐与宦情的矛盾,也有诗酒飘零的豪情与酸辛┅┅在诗人笔下,有不少 妇女的形象:天真朴素的乡村妇女,西施曾经浣纱的石头。《长干行》、《采 莲曲》、《子夜吴歌》四首、《渌水曲》,珠圆玉润,真挚精美,千古流传, 令人喜爱。《秋浦歌》也很优秀。像“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一类的名 句,触目皆是。
在李白的作品中,涉及社会生活、人民疾苦的较少,与杜甫比较,情况 大大不同。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缺陷。当然,他也写了《丁都护歌》,同情拖 船的纤夫:“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写了“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的炼矿砂的场景。撼动我心,永不能忘的是下面这三首: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我们读了, 也三谢心惘然!再就是为了酿酒村民的送别,诗人无限深情地唱出:“桃花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另外一首,《哭宣城善酿纪叟》,生死无 间,短句情长:“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写得多天真,多平易,多亲切,多新颖呵。 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中,一开头就气势雄壮地大呼:“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他感叹:“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自从建安来,绮丽 不足珍。”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诗歌的看法和他个人的高尚抱负。对于六朝 形式主义的淫靡诗风,诗人是大为不满的。他要挽狂澜于既倒,继承从《诗 经》开始的现实主义传统,恢复建安风骨。这样的主张,陈子昂首倡于前, 到了李杜才以丰富多彩的创作收到了成效,使诗风为之一变,诗史称为“盛 唐”。李白的诗风,虽然是浪漫主义的,但从文艺传统着眼,仍在现实主义 范围以内。李白的诗,显然受到《楚辞》的影响,从《行路难》、《梁甫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可以看出。他还公然用《代寄情楚词体》作诗的标 题。李白虽然反对六朝的“绮丽”,但对某些六朝诗人,他还是佩服的,在 诗中时常提到谢灵运┅┅特别对于谢朓,更是倾倒。“解道澄江静如练,令 人长忆谢玄晖”,情深可见。
李白的诗,极朴素,也极自然。抒发性灵,尽去雕饰,受到乐府民歌影 响颇大。总观他的诗作,古多律少。了解了李白的人品,自然也就了解他的 诗品。一个天马行空的性格,格律如何缚得住他?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的这两句评价,是公允的。李白、 杜甫不但是盛唐时代的两位大诗人,也是诗史上的两颗大星。我们祖国文苑 也以有了他们感到光荣与骄傲。
当然,黄金足赤从来少,白璧无瑕自古稀。李白的思想里,“人生如梦”的观念是相当突出的。在他的诗中酒气太浓,山水清音略多,而人间疾苦嫌 少。而且,章台走马,挟妓冶游,不一而足,自鸣得意,这虽然可以说是裘 马清狂,但情调未免太低下了。
1982 年 8 月 29 日定稿
(原载《诗刊》1982 年第 10 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