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祥:元代水浒戏简论




  北宋末年,山东宋江领导的一次农民起义,虽然在封建统治阶级镇 压下失败了;但是,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几位主要英雄人物活动为中心的 水浒故事,却不断地在民间广泛流传。抛开史书的记载不论,在宋、元 之间,仅仅通过各种文艺形式传播水浒故事的,就有说话艺人的话本、 文人的绘画和诗歌等。到了元代,水浒故事不仅被画家“传写”上画面, 被说话艺人搬上讲台,而且也被剧作家和演员搬上舞台。在长期的流传 过程中,水浒故事不断丰富发展,英雄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突出。特别 是元代的水浒戏,它在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及其在文 学史上的地位,都是很值得一提的。
  元代的水浒戏,作为一笔重要的文学遗产,今天应该从作品实际出 发,重新对它的思想和艺术,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恰当的评价 来。

  除暴安良是元代水浒戏 的基本主题

  据一些研究者推断,元代的水浒戏大约有 30 余种①,流传至今者有10 种,其中有 6 种可以推断为元人所作,它们是《黑旋风双献功》、《同 乐院燕青博鱼》、《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大妇小妇还牢末》、《争 报恩三虎下山》和《鲁智深喜赏黄花峪》。另外有《梁山五虎大劫牢》、《梁山七虎闹铜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和《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4 种,从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上看,可能是明人作品,其它二十几种皆不 传。
  元代的水浒戏如此之多,是与元代农民起义频仍有密切关系的。不 管剧作者出于什么动机,这些水浒戏在客观上都是借宋代农民起义故 事,来发抒元代人民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起义英雄的怀念与颂扬,因 此,它不仅是前代水浒故事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元代社会现 实生活——特别是元代阶级斗争影响下的产物。
  从现存的 6 种水浒戏可以看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是它的基 本主题。这个主题的重大意义在于揭露了元代社会政治的黑暗,表达了 人民的愿望与理想。
  在现存的 6 种水浒戏中,有 3 种写了权豪势要为非作歹,倚势欺人(《双献功》、《燕青博鱼》、《黄花峪》),有 4 种写了奸夫淫妇(有 的权豪势要就是奸夫),倾陷人命(《双献功》、《燕青博鱼》、《还 牢末》、《争报恩》),最后都是经过梁山英雄的斗争,才惩罚了恶棍, 救护了好人。这就是元代水浒戏宣扬“替天行道”的实质。
  各种类型的恶棍,凡是被梁山英雄诛杀的,几乎都有梁山英雄头领宋江的一段判词或其他人的颂语,这些判词和颂语又总是要宣扬“替天 行道”、“忠义”或“天理”等来突出作品的思想倾向。如《双献功》 第四折宋江词云:“白衙内倚势挟权,泼贱妇暗合团圆,孙孔目反遭缧 绁,有口也怎得伸冤。黑旋风拔刀相助,双献头号令山前。宋公明替天 行道,到今日庆赏开筵。”《燕青博鱼》第四折宋江宣布杀了杨衙内和 王腊梅后有词云:“这的是与民除害,不枉了浪子燕青。”《还牢末》 第四折宋江宣布将赵令史和萧娥“剖腹剜心”后亦有词云:“俺梁山泊 远近驰名,要替天行道公平┅┅早准备庆喜筵席,显见的天理分明。”

  ① 聂绀弩先生《水浒是怎样写成的》(《人民文学》1953 年 6 月号)统计元代水浒戏为 32 种,其中有《梁山五虎下劫牢》等 4 种未肯定为元人作品。从作品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上推断。此 4 种非元人所作。又据《光明日报》1987 年 7 月 25 日《〈李逵负荆〉摭谈》一文称,元代水浒戏为 33 种(未列剧目),并说明 内有 7 种属于“元明间的作品,它们的确切的写作时代尚难断定”。聂文统计 32 种中除 4 种为明人作品外,尚有 28 种,加上《录鬼簿续编》记有演鲁智深故事的《消灾寺》1 种、《太和正音谱》记似与杨志等 12人押送“花石纲”有关的《搬运太湖石》1 种,故推断元代水浒戏约为 30 种。

  《争报恩》第四折李千娇唱[随尾]曲歌颂梁山英雄亦云:“谢得你梁山泊上多忠义,救了咱重生再世”。《黄花峪》第四折宋江宣布将蔡衙内 “杀坏了者”后亦有词云:“┅┅虽落草替天行道,明罪犯斩首街前”。 不仅如此,那个《李逵负荆》杂剧,虽然也写了诛杀坏人,但并不 是杀的奸大淫妇,而宋江的判词亦云:“宋公明行道替天,众英雄聚义林泉。李山儿拔刀相助,老王林父子团圆”。 以上六剧有四剧提出“替天行道”,其中一剧还同时提出“天理分明”,一剧提出“与民除害”,一剧提出“梁山泊上多忠义”,而各种提法,其中心或是“替天行道”,或是“替天行道”的具体解释。 如果不是抽象地去评论“替天行道”,而是从作品实际出发,我们就不难发现,水浒戏中提出的“替天行道”,只不过是梁山义军的政治 口号或斗争手段,而除暴安良才是这个口号的具体内容。当然,不能说 这个口号没有包含“忠君”观念,也不能说它的革命性是彻底的;但是, 在没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为领导的封建社会下的农民革命,即使“杀去 东京,夺了鸟位”(《水浒传》中李逵语),黄袍加身,取得政权,难 道不是仍然不能推翻人剥削人的封建制度吗?因此,我们不应超越历史 许可的条件对古代作家提出不应该提出的要求,相反,我们首先应该看 到他们提出这一口号的革命性。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激烈 的元代,不仅水浒戏的作者利用梁山英雄提出的“替天行道”口号和封 建统治阶级及一切邪恶势力进行斗争,而且还有其他元剧作家也借古人 之口,把“替天行道”作为进行政治斗争和夺取政权的口号,如无名氏《千里独行》杂剧[仙吕·点绛唇]一曲,关羽就唱出:“我则待创立刘 朝,替天行道,诛奸暴”①。这同样也是不能随意加上宣扬“忠君”“投 降”之类的罪名而否定得了的。

  ① 赵景深先生:《元人杂剧钩沈·千里独行》。

  水浒戏中的“替天行道”,是针对元代黑暗社会,特别是针对封建 统治者不“替天行道”而提出的一个革命口号,对它进行评价时不能脱 离作品提供的具体情节和涉及的生活范围。结合作品中梁山英雄的活动 进行分析,所谓“天”,不管是象征天上玉帝或人间皇帝,它都是指人 们幻想中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施行“仁政”的统治者;所谓道,就是体现 “天意”的道理,也就是应该怎样作和不应该怎样作之意。结合作品, 就是梁山英雄行使“天意”的除暴安良行为。封建统治者不仅不除暴安 良,而且还纵容、庇护坏人行凶作恶。正是在官府的纵容和庇护下,那 些“衙内”之流的权豪势要或其他坏人,才敢肆无忌惮地横行不法。他 们或则夺人妻女,将人吊打;或则随意抓人,致人死地;或则“借衙” 坐堂,捉人下牢┅┅而封建官府对这些不法之徒不仅不管不问,而且还 利用权势,助纣为虐。总之,他们不“替天行道”。在这样情况下,梁 山英雄诛杀权豪势要或其他坏人就是“替天行道”了。《黄花峪》中秀 才刘庆甫之妻被蔡衙内抢走后的一段道白说:“我别处告,近不的他, 直往梁山上告宋江哥哥走一遭去”,还有《燕青博鱼》中的“为民除害” 判词,都是从不同方面对这一口号作了最好的解释。因此,“替天行道”、 除暴安良就是在元代政治黑暗、社会秩序混乱、人民渴望草泽英雄解除 苦难情况下出现在水浒戏中的、带有重大革命意义的主题,它是与元代 此伏彼起的阶级斗争息息相通的。

  还有这样一些作品,它们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涉及到“替天行道”、 除暴安良的主题,也有梁山英雄诛杀坏人的情节,但是,这些作品的主 要内容却不是写梁山英雄与坏人的斗争,而是在展开矛盾冲突中,从另 一方面显示出作品具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们或者描写梁山英雄内部 之间的误会引起的矛盾冲突,提出了义军队伍内部的建设原则;或则描 写梁山义军头领招请江湖好汉上山,以壮大义军队伍力量。它们从不同 方面都提出了义军队伍的建设问题。《李逵负荆》和《还牢末》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
  《李逵负荆》描写一个山村酒店店主王林之女被冒充宋江、鲁智深 的歹徒抢走,李闻知此事,和宋、鲁引起一场误会。经过当面对证,真 相大白,捉住歹徒,误会消除。
  过去的一些研究者在评价这部作品时,多侧重于“表现梁山义军和 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一面,这一点当然是不能忽视的。但是,必须指 出的是,作品的主要矛盾冲突是由于梁山义军头领内部之间的误会引起 和展开的,这一矛盾冲突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具有 严肃意义的重大问题,即梁山义军队伍内部的建设原则问题。
  李逵听到王林当面控告宋江、鲁智深抢走他的亲女。应该怎么办? 宋是山寨之主,又是结义的兄长;而王林之女被抢,人民利益受到损害。 是维护弟兄们之间的“义气”和山寨头领的威信?还是维护义军纪律和 人民利益?他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并以生命作代价,去和自己认为 是不义之徒的宋江进行斗争。他嘲讽宋江,要砍倒上书“替天行道”的 杏黄旗,以头打赌┅┅负荆请罪和杀了歹徒,这一切说明,他是在用生 命来维护梁山义军队伍内部的纪律和人民利益不可侵犯的根本原则。问 题弄清,误会清除,英雄头领又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了。今天重新阅 读这个作品,还可以看到这一主题深远的社会意义。
  《还牢末》的思想和艺术都并不怎么高明,过去的研究者也多不重视它。但是,这部作品却从一个侧面描写了梁山义军是在怎样扩大队伍。 东平府的五衙都领史进、刘唐都有“一身好本事”,虽然,他们又都是 封建官府的爪牙,但“他二人有心待要上梁山”,愿意走上反抗封建统 治者的革命道路。梁山义军头领宋江打听得实,就先后派李逵和阮小五 前往招请。由于梁山义军的威信和号召力量,刘唐克服了偏狭不义的弱 点,救出受他迫害的李孔目,一同上了梁山。第四折宋江有词云:“俺 梁山泊远近驰名┅┅结交尽四海豪英。┅┅今日个英雄聚会,一个个上 应罡星”。革命事业的发达兴旺,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善于延揽人才。 惺惺惜惺惺,好汉爱好汉。他们就是这样招请既有本领而又愿意革命的 人上山以壮大义军队伍。它虽然不是作品的主题,但这一思想的重要社 会意义却是不能忽视的。
  如果不是企图简单地否定这些水浒戏,实事求是地指出它的缺陷或局限也是必要的。比如:现存的六种水浒戏,题材范围还比较狭窄,没 有正面地、广阔地描写官逼民反、“乱自上作”(金圣叹评《水浒》语) 的革命斗争生活;只反豪霸,“不反皇帝”,有革命性,同时也有局限 性等。当然,就总的方面来说仍是瑕不掩瑜,其思想倾向的主要方面还 是值得肯定的。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 最突出的英雄形象

  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被写得最多、也是最成功的英雄形象。在可以 确认是元人所作的 30 种作品中,有 12 种是以李逵为主角,它们是:
  《黑旋风诗酒丽春园》 《黑旋风大闹牡丹园》
  《黑旋风敷衍刘耍和》 《黑旋风斗鸡会》

  《黑旋风穷风月》 《黑旋风乔教学》
  《黑旋风双献头》 《黑旋风借尸还魂》
  《板踏儿黑旋风》 《黑旋风老收心》
  《梁山泊黑旋风负荆》和《黑旋风乔断案》
  (据钟嗣成《录鬼簿》)。 另外还有《还牢末》、《黄花峪》两种,李逵也是其中重要角色之 一。这就是说,在元代水浒戏里,竟有 14 种是以李逵为主角,或者李逵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他几乎占了全部元代水浒戏的二分之一。
  在现存的 6 种水浒戏中,李逵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物。《李逵负荆》、《双献功》二剧是以李逵为主角;《还牢末》的题目正名作“李山儿生 死报恩人,都孔目风雨还牢末”;《黄花峪》的二、三折是正末扮李逵, 题目正名作“李山儿打探水南寨,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他在剧中的地 位仍很重要。
  以上四剧中的李逵,除了具有鲁莽粗直、嫉恶如仇特点外,还表现 了他的粗中有细和机智灵活的一面,形象是丰满的。
  杏花庄酒店店主王林,向前来饮酒的李逵诉说女儿被“贼汉夺将去 了”之事。“贼汉”二字触犯了李逵的忌讳,他决不容许有人对梁山义 军进行污辱。一怒之下,甚至就要动手打人,放火烧房。他怒气冲冲地 对王林说:“兀那老子,你说的是,万事皆休;说的不是了,我不道的 饶你哩”。王林详细地诉说自称宋江和鲁智深的强人夺走其女的经过, 并拿出宋留下的“红绢搭膊”作证物。不由李逵不相信这是事实,他毫 不怀疑宋江干了坏事。
  回到梁山,他“磨拳擦掌”、“怒气如雷,可不道他是谁我是谁”,要和宋江“见个到底”。在聚义堂上见了宋江,也不唱喏施礼,也不寒 暄问好,就满口“新郎”、“娇客”,带着嘲讽、挑衅的口气发话:“俺 宋公明在那里?请出来和俺拜两拜,俺有些零碎金银在这里,送与嫂嫂 做拜见钱”。接着还把鲁智深也捎带上:“俺哥哥要娶妻,这秃厮会做 媒”。他越想越气越恼怒,就拔出板斧,要砍倒“替天行道”的杏黄旗。 他决不能容忍“梁山泊有天无日”,让山寨头领为非作歹;他受不了群 众的议论,说“梁山泊水不甜、人不义”,使义军威信受到损害。他以 生命为代价,决心和宋江、鲁智深打赌对质,找王林当面相认。这些描 写,充分表现了李逵无比热爱梁山起义事业和坚决维护人民利益的高贵 品质。
  真相大白,负荆请罪,又表现了李逵的粗直可敬,知过能改。他当 众承认是自己“一时间没见识”,请求宋江责罚,这也是英雄人物身上 的可贵品德。
  还要提出来的是,作品如果仅仅写了李逵粗直的一面,这个形象还 不能说是很丰满的。可贵的是,它同时还写了人物的粗中有细,颇有点 “心眼儿”。他向王林索要宋江抢夺其女的证据;对质前又告诫宋江莫 言语,好让王林大胆认人;王认清二人不是抢夺女儿的歹徒,他又怪宋 江“吓”王、又怪鲁智深不该“先喝一声”。┅┅总之,他非常细心地 防止别人捣鬼,自己被捉弄。如果说,这些描写表现了李逵并非一味鲁 莽粗直,而是粗中有细的话;那么,在《双献功》和《黄花峪》二剧中 还可以进一步看到,他还是一个善于随机应变、很富有斗争智慧的英雄人物。
  《双》剧中的孙孔目是宋江结拜的兄长,李逵自告奋勇保护孙去泰 安神州烧香,权豪势要白衙内与孙后妻郭念儿通奸,又乘其不防之机在 路途中将郭拐走,并借衙坐堂将孙打入死囚牢。
  怎么办?他不能丢开不管,返回梁山求救又来不及。就在这样“无 计可施”的情况下想出“一个主意”:将自己“打扮做个庄家后生,提 着这饭罐儿”,前往探监,乘机救人。他小心地打听监牢去处;到了牢 房前又装做不懂得“拽动牵铃索”,而是拣了半截砖去敲门,并故意问 牢子:“叔待、叔待,家里有人么?”明知是监狱而偏说是牢子“家里”, 是十分辛辣而又合乎“庄家”口吻的嘲讽!对牢子又是“支揖”,又自 称“孩儿每是个庄家”,并编造假话,说孙孔目下乡“劝农”时曾住他 家,认了亲戚。一席合情合理的话骗取了牢子的信任,进牢之后又巧妙 地麻翻了牢子,救出孙孔目。他虽然深入虎穴,却似如入无人之境,机 智巧妙地进行斗争,直到取得胜利。
  《黄》剧中的李逵遇到了另一种类型的对手。权豪势要蔡衙内比白 衙内更有权势,他不必依仗官府就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有夫之妻李 幼奴,吊打其夫刘庆甫。而救人的地点又是十八层水南寨,是个大地主 庄园。他不认得李,仅仅拿着李给其夫的木梳作信物,困难是不少的。 怎样救出李幼奴,他不能不费一番思索。他决定“打扮做个货郎儿,担 着些零碎去寻那艳质”,并想好了办法去应付各种情况。“绕村坊,寻 门户”,进到了水南寨。他高声吆喝:“买来买来!卖的是调搽宫粉, 麝香胭脂,柏油灯草。破铁也换”。见到李后,他说出枣木梳,道出刘 庆甫,终于顺利地救出李幼奴。
  从以上可以看出,元代水浒戏中的李逵不仅鲁莽粗直,而且粗中有细,很有斗争智慧,简直是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元以后的水浒戏 或《水浒传》小说在描写李逵时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有时甚至歪曲了英 雄人物的性格。

  元代水浒戏在我国 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元代的 30 种水浒戏,虽然只有五分之一的作品流传下来,但是,它 对我国“水浒文学”的贡献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很值得一提的。 下面拟分三个方面来谈:
  一、第一次大规模地把水浒故事搬上舞台 元代以前的水浒故事,多借说话艺人或画家、诗人传播,从文字资
  料上看都比较粗略。《醉翁谈录》所记仅有几个人物条目而无情节,《宣 和遗事》虽有情节而情节简略。至于高如、李嵩的绘画,因无作品流传, 无法窥知其具体内容。龚圣与《宋江三十六赞》仅是对英雄人物绰号的 评语,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亦难揣摩。元代的水浒戏是综合性的舞台艺 术,它具有一般戏剧“道人情,状物态”的特点①,十分形象地把水浒英 雄人物搬上舞台,对水浒故事的传播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

  二、提供了前代流传水浒故事所没有的东西 为了说明元代水浒戏提供了前代流传水浒故事所没有的东西,简略地回顾一下元代以前水浒故事在文艺领域的流传情况还是有必要的。 如上所述,宋元之间流传的水浒故事,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大约
  是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它记载说话人的题目有《石头 孙立》、《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仅是几个极其简略 的人物条目而无任何具体情节,也役有提供可供研究的故事,只说明几 个英雄人物的绰号而已。
  稍晚一点的《宣和遗事》,大约是宋元之间说话艺人所依据的说话 底本。该书分前后两集,标目 290 余条,其中约有 7 条记载了以宋江为 中心的某些梁山英雄人物名字及其活动的故事,比《醉翁谈录》所记有 很大的突破与发展。除新增英雄人物和丰富故事情节外,《石头孙立》 和《青面兽》等人的形象比较具体了。这时的水浒故事虽已初具规模, 但是具体情节还是比较简略。
  龚圣与所作《宋江三十六赞并序》,对梁山主要英雄人物写了概括 性的评语,《序》里记载宋元之间有高如、李嵩等人曾“传写”梁山故 事,赞词则是对英雄人物的绰号加以解释,其中值得提出来的有两点: 一是提示某些英雄人物性格特点和对他们的评价,如赞宋江、李逵、关 胜、鲁智深等;二是保留了征方腊的某些情节,如赞张顺等。这些赞词 对分析人物性格和探索水浒故事的发展演变有参考价值。
  元代水浒戏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前代流传水浒故事所没有的东西:
  1.发展了人物形象
  现存的 6 种元代水浒戏,共有 19 个英雄人物出场,他们是宋江、吴 学究、李逵、燕青、鲁智深、刘唐、史进、阮小五、关胜、徐宁、花荣、 杨雄、李俊、雷横、卢俊义、武松、王矮虎、呼延灼和张顺。其中宋江 六剧皆出场,李逵、吴学究皆四剧出场,其他或二剧或一剧出场。在 19 人中,李逵、鲁智深、杨雄等形象比较丰富而富有特色,尤以李逵最为 突出。
  李逵之名不见于《醉翁谈录》,史书上虽有同姓名者,但与梁山英
  雄李逵毫无关系①。《宣和遗事》中其名凡两见:一是九天玄女庙天书上 三十六人姓名有“黑旋风李逵”,二是宋江得天书后“只得带领朱同、 雷横、李逵┅┅等九人,直奔梁山泺上”。《宋江三十六赞》在《黑旋 风李逵》条下有四句评语云:“风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尔 亦凶”。评语虽有助于理解李逵的性格特点,如李乱动板斧、不讲策略 之类,但并未提供可供研究的具体情节。

  ① 余嘉锡先生:《宋江三十六人考实·黑旋风李逵》。

  元剧中的李逵是被写得最多、也是最生动、最成功的英雄人物。他 不仅鲁莽粗直、智勇双全,而且还敢于蔑视封建社会现存秩序,很有风 趣地向不合理的黑暗现实挑战。现存的“黑旋风”戏已如前述,下面仅 从一些作品已佚、而剧目犹存的资料中,看看这个人物在元代舞台上的 风貌。《乔断案》、《乔教学》、《穷风月》、《丽春园》、《斗鸡会》 和《借尸还魂》等剧目,提示了他曾经嘲弄官府、蔑视礼法、轻慢腐儒、 讥讽名士和揶揄神佛仙鬼,其中某些情节,还在后来的《水浒传》小说中保存下来。在元代水浒戏里,他是最使人喜爱的英雄人物。 鲁智深在《醉翁谈录》中记有《花和尚》条目,关于他的故事,可
  见在民间流传较早。《宣和遗事》中其名凡三见:一是天书上三十六人 姓名有“花和尚鲁智深”;二是宋江上梁山聚义时提出“今会中只少了 三人”,其中之一就是“花和尚鲁智深”;三是朝廷派呼延绰征剿宋江 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叛,亦来投奔宋江”。《宋江三十六赞》对鲁的 评语提示了大闹山门等情节,其评语云:“有飞飞儿,出家尤好,与尔 同袍,佛也被恼”。元剧中的鲁智深,着重突出了他天真幽默和富有正 义感。在《负荆》剧里,李逵误信人言宋江抢夺民女,是鲁做媒,回梁 山就闹个不休,山寨之人都摸不着头脑,他讥讽李逵说:“你看这厮, 到山下去噇了多少酒,醉的来似踹不杀的老鼠一般,知他支支的说什么 哩!”几句话表现了鲁的坦然不怕怀疑和李的气急说话不清的神态。李 以脑袋和宋打赌,并要拉上鲁作陪,鲁讥讽李说:“我这光头,不赌也 罢,省的叫你不利市”。真是快人快语而又富有风趣。后又以义气为重, 协助李捉住歹徒。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水浒传》小说中,他在《负 荆》剧里扮演的角色却被转移到柴进身上了。
  杨雄原作王雄,其名最早见于《宣和遗事》,凡两见:一是押送“花 石纲”时作“指使”,二是天书上三十六人姓名作“赛关索王雄”。龚 圣与改作“赛关索杨雄”。可见在流传过程中,其名字尚不能确定。龚 赞其人云:“关索之雄,超之亦贤,能持义勇,自命何全”。对杨之“义 勇”很称许,但仍未提供可供研究的具体情节。元剧中的杨雄,则是一 个肝胆照人的英雄。他对善良的扶助,对权豪势要的恼恨以及对梁山义 军“替天行道”的宣传,都被写得很有特色。晚出的小说《水浒传》, 尽管丰富了杨雄的活动故事,但其初次出现在书中时被踢杀羊张保捉弄 挟持、幸遇石秀解救的描写,与水浒戏中的杨雄相比较,还是有相形见 绌之感。
  2.丰富了故事情节
  元代水浒戏的故事情节是十分丰富的,从现存 30 种剧目可以看出, 围绕李逵为中心的剧目特别多,故事情节也特别丰富。其中《双献头》、
  《李逵负荆》、《乔断案》、《乔教学》等还可以在《水浒传》小说中
  看到某些情节。其余如《穷风月》、《丽春园》、《牡丹园》、《斗鸡 会》和《借尸还魂》等富于浪漫色彩的“黑旋风”故事也可能是别开生 面和绚丽多姿的。还有武松故事也比较丰富,《武松大报仇》、《折担 儿武松》、《窄袖儿武松》等剧目,至少包括了打虎、杀西门庆、杀嫂 等情节,这些都是前代流传水浒故事中所没有的新东西。另外,还有燕 青故事、鲁智深故事、花荣故事以及扈三娘故事等也超过了前代。总之, 从宋元流传的水浒故事到元代的水浒戏,其故事情节是愈来愈丰富了。
  三、元以后的水浒戏难以为继 元以后的水浒戏,据傅借华、杜颖陶先生编的《水浒戏曲集》共收元明清水浒戏 21 种①,其中杂剧 15 种,传奇 6 种。除去前面所举元人作品 6 种外,尚有《黑旋风仗义疏财》、《豹子和尚自还俗》、《梁山五 虎大劫牢》、《梁山七虎闹铜台》、《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宋公明 排九宫八卦阵》、《宋公明闹元宵》、《戴院长神行蓟州道》、《十字 坡》(以上杂剧)、《宝剑记》、《灵宝刀》、《义侠记》、《水浒记》、《元宵闹》和《偷甲记》(以上传奇)等 15 种。有些作品虽然在不同程 度上曲折地反映了作者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他们的道德观念,但许多 作品都失去了元代水浒戏那种思想健康、风格质朴的特色,不少作品还 有这样一些共同点:

  ① 何心先生《水浒研究》第 20 章第 17 节《水浒传奇》计列剧目 26 种,其中与《水浒戏曲集》重复者 7 种,尚有 19 种。又王玉章先生《杂剧传奇中的李逵》(1951 年 7 月 21 日《光明日报》)一文称,以水浒故事 为题材的杂剧传奇“一共有 70 种左右”。除去元代水浒戏 30 种外,明清水浒戏约有 40 种。

  1.从题材上看,多取材于《水浒传》小说,只是略加穿凿、稍 事铺排而成。它们缺乏思想和艺术的独创性,因而也失去了艺术魁
  力。如《九宫八卦阵》、《闹元宵》、《神行蓟州道》、《十字坡》、《宝剑记》、《灵宝刀》、《义侠记》和《水浒记》等。有的作品也增 添一些情节,如《宝剑记》写林冲之婢锦儿代主出嫁自杀、林妻出家为 尼、后与林团圆。这大约是鲁迅先生说的“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方肯放 手者”(《坟·论睁了眼看》)一类。有的作品关目还在较长时间内作 为折子戏演出①。说实在话,这些关目的思想和艺术都不是很出色的。
  2.从思想倾向上看,多数作品都宣扬招安、一些作品诬蔑梁山英雄, 鼓吹阶级调和与阶级投降。如《黑旋风仗义疏财》、《闹元宵》、《宝 剑记》《灵宝刀》、《义侠记》和《元宵闹》等都热中于宣扬招安。这 些作品受到《宣和遗事》和《水浒传》小说消极部分的明显影响。
  还有少数作品诬蔑梁山英雄,大搞阶级调和与阶级投降。如《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写关胜、呼延灼等捉住去追捕王矮虎和徐宁的杨衙内 等人,并将他们押送梁山,而宋江、吴学究等却把这与梁山义军为敌的 敌人,看成是已经放下屠刀的佛门弟子。他们对杨等不仅不予治罪,而 且对杨当众侮辱梁山义军也无动于衷,还高高兴兴地放杨等回去①。
  还有个别作品,恣意攻击梁山英雄是鼠窃狗偷、打家劫舍和杀人放火的盗贼,如明初皇室文人周宪王朱有燉写的《豹子和尚自还俗》杂剧, 先是攻击鲁智深“擅自杀害了平人”,被责打四十大棍,忿而出家。接 着写李逵、鲁妻、鲁母等前往劝其还俗归山,鲁皆不从。后是宋江派人 假意要打其母,鲁怒而出面厮打,宋等以其“破斋”为借口,说服鲁重 返梁山。十分恶毒的是,作者不仅利用梁山英雄及其亲属对梁山义军进 行攻击,而且在全剧结束时还利用“题目”来攻击梁山义军②。可以这样说,这个杂剧从头至尾都浸透着这位皇室王爷对农民义军的刻骨仇恨, 其立场的反动是毫不掩饰的。
  总之,不管从思想到艺术,明清的水浒戏,都远远不如元代的水浒 戏了。

  ① 据《缀白裘》统计,清代演出水浒故事的单折折子戏,选自昆腔系统的有《义侠记》、《蜈蚣岭》、《水浒记》、《翠屏山》、《虎囊弹》和《雁翎甲》等 6 种,剧目约 20 出。选自梆子腔系统的剧目有 9 折,其 中《落店》、《偷鸡》、《盗甲》、《闹店》较好,其关目本事多出于《水浒传》,其它折子戏并不出色。
  ① 《王矮虎大闹东平府》写杨衙内与来江的一段谈话:“(衙内云):宋公明,我不家去了;留下我,我 也做贼罢。这里倒好耍子哩!(宋江饮酒科)(云:)酒够了,好快乐也。衙内、社头、里长,都饶你性 命,与我下山去者”!
  ② 《豹子和尚自还俗》写鲁智深出家后回忆梁山生活是:“想起那昔日模样,身穿着短裙窄裤,手■着黑 油枪,风高时杀人放火,月黑时■窟剜墙”。李逵劝鲁还山时也说:“似你这做僧人每日辛苦┅┅有甚好 处?俺做贼的十分快活:趱家私、干衣食,又不犯本钱”。鲁妻相劝时也说:“你留下这个贼孩子,你教 的他会做贼了;送还我,养活我”┅┅最后的“题目”是:“修行办道僧做僧,厮打相争贼是贼”,竭尽 诬蔑攻击之能事。

  (原载《郑州师专学报》1982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