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第12期

韦布伦和《有闲阶级论》

作者:潘小松




  申慧辉先生从温哥华来信约我译韦布伦的《有闲阶级论》,说是拟列入“百部影响世界的书”出版计划。说实话,这本书我曾在中国书店觅得,是“现代文库”本,几经搬家终于不知去向。好在关于《有闲阶级论》及其作者的材料工具书如《大英百科》和网上并不难找,倒是怕你读不过来。
  索尔斯坦·邦德·韦布伦牗Thorstein Bunde Veblen1857—1929牘,美国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他曾试图把进化论、动力学的方法用于经济制度研究。1899年《有闲阶级论》牗The Theory of Leisure Class牘的出版为他赢得学术声誉。他用以描述有钱人的生活的短语如“铺张消费”牗Conspicuors Consumption牘和“斗富”牗pecuniary emulafion牘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韦布伦是挪威人的后裔,上学前都不会讲英语,此后一生讲英语都带着口音。他仅用了三年就从明尼苏达州的卡尔顿学院毕业了,证明自己是个出色的学者,是对权威思想取讥讽态度的个人主义者。韦布伦后来前往耶鲁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哲学,1884年取得耶鲁博士学位。由于得不到教职,他只好回到父亲的农场。其后七年刻苦自修,大部分时间在阁楼的窗前读书。1888年他娶了有钱人家的女儿艾伦·罗尔夫。1891年因仍找不到工作而赴康奈尔大学再读研究生。后来经济系一位教授看上了他,随后当了五年助教。
  韦布伦的第一本书《有闲阶级论》的副标题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制度”。这本书至今仍有众多读者,它代表作者思想精髓。韦布伦试图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到现代经济生活的研究中去。他这样写道:工业体制要求人勤劳、讲效率并且具有合作精神;而那些统治企业的人却只关心挣钱和显露财富。他们的世界观是从往昔野蛮社会里沿袭下来的。韦布伦显然耽于研究统治阶级在娱乐、服装、运动、宗教和审美方面的趣味。此书既出立刻引起文学界的兴趣,他们不是将它当科学来读的,而是将它当讽刺作品来读的,韦布伦于是很快有了社会批评者的声誉,他的学术声名远未这样远播。
  声名并未给他带来学术上的成功,他是个不太认真的教师,对大学上课考试这一套很不屑。韦布伦在校讲的“文明里的经济因素”课程内容涵盖历史、法律、人类学和哲学,就是不太注意正统经济理论。1904年他发表《商业企业理论》牗The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牘,在其中进一步阐述现代工业过程和不合理的方法之间的不相称,韦布伦强调生产和赚钱之间的差异。
  到1906年,韦布伦也只在斯坦福大学混了个副教授。从1911年到1918年,他在密苏里大学当讲师,这期间十分多产。在《工匠的本能和工业艺术品的状态》牗1914牘中,他铺陈论述了这样的思想:商业企业根本上讲与人的有用劳动是相冲突的;人类的大部分精力被浪费于无效的制度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深了韦布伦对人类未来的悲观看法。在《帝国的日尔曼和工业革命》牗1915牘中,他认为德国之所以略胜民主国家如英法一筹,是因为德国寡头政治有能力把现代技术所得更多地用于为国家服务。他接着说:这种优势只是暂时的,因为德国经济最终将导致铺张浪费。《和平的本质与永久和平的条件质疑》牗1917牘使他赢得了国际声誉。韦布伦坚持认为现代战争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商业利益竞争性需求所致。长久的和平只有付出所有权的代价方可获得。
  1918年,韦布伦在华盛顿粮食部门找到一份工作。由于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对行政当局无用,干了五个月不到就辞职了。1918年秋,他开始给纽约《日晷》牗Dial牘杂志投稿。1919年,《既得利益和普通人:现代观点和新秩序》出版。1920年,他去纽约一所学校教书。1926年,韦布伦弃教回到加州海滨生活,1929年去世。三十年代,他的声名鹊起。经济大萧条证明他对企业制度的批评观点是对的。虽然韦布伦是个悲观主义者,一生从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但读者仍视他为政治激进分子,一个社会主义者。在经济学家里,有崇拜他的,也有批评他的;后者还居多。对现代工业社会的学术分析人们更推崇马克斯·韦布伦,他的思想比韦布伦完整些。即便是他的追随者也认为韦布伦的人类学和历史学太不系统,不能达到科学的要求,尽管他们很佩服韦氏的渊博和真知灼见。学术圈之外鲜有人知道他,大概主要是因为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