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7期

纳西话的国际音标·下水道

作者:佚名




  今天上午去东巴所,跟李英学纳西话里的国际音标。纳西语中有许多音是汉语和英语没有的,但是学起来并不太难。纳西话也有声调之别,也是四声,但与汉语四声不尽相同。
  午饭前,同和积贵老东巴聊了一会儿。老先生的汉语我听起来很费力,勉强可以交流。老先生的照片和名字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东巴所现在只有他与和开祥在做释读工作。和开祥是我进东巴所见到的第一个人,他开始对我很友好,主动介绍自己的名字,问我从哪儿来。但是,当我第二天去给他录像时,他却不许,而且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和积贵则很友善,我进门的时候,他正在给一个条幅上的东巴字添色。我问他在写什么,他认真地给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原来是一些吉祥的话,幸福如意之类。老先生解释说,是所里安排的任务,做礼物用的。我一看,老先生已经写了一小摞了,都是同样的文字。想起我去和开祥屋里时,他也在画类似的文字。看来释读工作已经结束,就让这两位老东巴创收了。
  昨天听和品正说,和积贵用东巴文写了一本书,讲述一个人的一生。这一生中就贯穿了各种各样的东巴仪式。可惜,还没等我问这个问题,午饭时间到了,我不好过多打扰,暂时告退。
  下午去李锡的东巴文化博物馆,地点就在黑龙潭公园后门外,从东巴所出去,向右转,一直走,走出公园就到了。路过珍珠泉的时候,我不由得停了一会儿。今天阳光好,潭底的石头闪耀着清晰的光影。水中生长着的几棵大树使幽深的水面蒙上一层绿色。有游人来,他们鼓掌。导游说,大家一起喊话,一起鼓掌,水中就会冒出大大的气泡,表示黑龙对大家的欢迎,于是他们鼓掌。
  想起早晨进门的时候,游人问导游香格里拉。导游说:香格里拉就在我们丽江。早听说丽江和迪庆在争香格里拉这个名字,这次亲眼目睹。正好附近有一个书摊,导游就指着书摊上《消失的地平线》,说:这是美国人希尔顿写的一部小说,说战争期间一个飞机失事,有三个美国人就来到这个地方。当地人对他们特别友好,他们觉得像世外桃源一样。这个地方就在我们丽江。当时丽江有一个香格村,一个里格村。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纳西话来了。这种解释让我哭笑不得。居然凭空杜撰出两个村子来。如果我要问香格和里格在纳西话里什么意思,这两个村子现在在什么地方,不知他能否还编得出来。但是,丽江确实有一个香阁里,李锡的博物馆中有一块石碑的拓片,上面清清楚楚地有这个地名。在洛克的书中,也记载了这个地名。
  旅游把存在的事物蒙上一层纱,把不存在的事物糊上一张纸。
  虚虚实实的一切,都是旅游的好资源。
  到博物馆,见李锡正好从办公室出来。我说:你的电话没有人接,我就直接走过来了。李锡说:有一个你的老乡。
  果然是老乡。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李冰,想要做一个与文化有关的建筑设计作为硕士毕业论文。李锡正在申请一个6000万的东巴文化博物馆扩建工程,与李冰的题目正相符合。
  不过,我找李锡是关于下水道的。据说,木土司府的地下发现了陶瓦制的下水道,这与我所关心的水的利用和垃圾的处理有关。白庚胜说李锡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李锡反倒约我与他合作,整理已有的资料。李锡想请李冰也参与这个课题,但李冰说时间不够,马上就要回大连,但不妨一同看一看。李锡说:在许多地方都发现了水管。在白沙施工发现的管道是陶制的,木府维修时发现的管道是石头凿出来。我问,有釉吗?李锡说:没有,所以才说是陶瓦。
  恰好昨天刚与白沙乡陈乡长通过电话,约好了星期三。
  明天早晨九点在博物馆集合,去白沙。
  2000年9月5日 丽江 地区歌舞团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