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第7期

评《慰安妇血泪》

作者:纪烽石燕




  揭露日寇军中性奴隶这类题材的作品,在我国还是极少有人敢于问津;日本右翼势力对此事更是隐秘遮盖,讳莫如深。近年来,随着为数不多的幸存的慰安妇一一过世,挖掘整理这方面的资料及反映这一题材的文艺作品就更显其重要和珍贵。
  太白文艺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孙逊先生所著长篇小说《慰安妇血泪》,使反映这一重大题材的作品得见天日。作者凭借风烛残年的当事人艰难口述和痛心疾首的回忆,以此作为本书的载体主线,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弦震撼、惊骇悚然、鲜血淋漓的悲惨画面。描写慰安妇的苦难遭遇,她们的屈辱心态、她们的悲惨境地是根本无法回避的,如果回避这种情景描述,就不能如实写出魔鬼们对性奴隶的恣意蹂躏和凶残恶毒的兽性虐杀。为了全方位揭露日寇的残暴和性奴隶的悲惨命运,书中采用群体勾画和个体细描相结合的手法,并以后者为重点。在个体细描中,又采用明写与暗写相结合,而又以前者为主体。
  例如在扬子江上,日寇的千万只运输船向武汉方向竞发,忽遭中国空军的轰炸和扫射,空袭解除后,日寇抢救人和物是按严格的等级执行的:先将佐后士兵,先军械后马匹,先药品马料再所谓“第三类军需品”,即慰安妇。许多身份不明的性奴隶,呼号无人救,这种震悚人心的场面,似电影镜头一般从高空摇到船上、水面、水下。
  在四国女性中,受荼毒最为深重的要数华妇和韩女了。作品在描写她们的生活场景和被凶残践踏的同时,也反映了她们同凄惨命运的抗争;她们并没有因为自身遭到惨无人道的兽性蹂躏,而失去人性中最为宝贵的正直善良、友爱正义的本性。
  作品中重点刻画的人物有:性格泼辣豪爽、宁为玉碎的山东嫂;善良懦弱、用敌人的手雷与魔鬼同归于尽的小无锡;被敌酋称为东方维纳斯的台湾姑娘黄秋菊,刺杀魔鬼未成反被敌酋凶残杀死;肩负卧底重任的宗小花,她的聪明才智更表现得令人钦佩,但最终还是阴差阳错功亏一篑,英勇悲壮地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最震憾人心的情节,是敌人对夏小荷和华兰妞的蓄意谋杀。夏小荷因腹中有了孽种,风雪之夜母子分离而死不瞑目;善良正直的华兰妞,偷养着一个从“慰劳”战地捡回的婴儿,魔鬼们发现后,以病态心理,玩味着母子惨死的过程。作品在她们惨死过程中,既有环境渲染,又对不同人物的心理作了深刻揭示,使读者不由怒发冲冠、双目眦裂。
  贯穿本书始终的是大发罪恶战争横财的掌所人石桥和洋子夫妇。在这对魔鬼身上,既有奸商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本质,也有在特定的罪恶战争环境中,为了攫取钱财,寡廉鲜耻、阴险狡诈、虚伪恶毒、心狠手辣的性格特点,只要能捞到钱,他们扒祖坟出卖先人骨殖也会在所不惜。
  作品也描写了在罪恶战争阴霾下的几缕希望之光。副官岸信迁浦和医官麻生华珍在战前都是大学的高材生,前者学历史,后者学医学。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有反战情绪,都热爱华夏文化,他们是大和民族有识之士的代表。战争未能磨灭两人心灵中的正义与良知。麻生自杀时对帝国彻底绝望;岸信兵败自裁时,虽然想到“自己不该倒在人家的土地上”,但对未来还抱有希望,希望子孙们不再像他们这代人,热衷于人类残杀,弄到玩火自焚的地步。
  在日籍慰安妇中,和子是正直善良的代表。她是受骗来华的,同时也为了寻找几年来杳无音讯的丈夫。万恶的战争同样也毁掉了她美满幸福的家庭,毁掉了她的肉体和精神。丈夫没有找到,却糊里糊涂地被亲生父亲“工作”了,其父得知真相后悲愤交加而自杀,她也变成痴呆,被她的同胞戏弄……这个可怜的日本女人终于在异国他乡去追寻丈夫的阴魂了。
  作品再现了焦土抗战中我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反击外侵的斗争精神。除了涉及到上层将领运筹帷幄、下级士官身先士卒而外,也用了不少笔力,描写普通士兵为了保家卫国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的伟大牺精神。书中刻画了两位娃娃兵,一个把已经牺牲的表哥和自己的姓名,笨拙地刻在一块石头上,埋在坑中,罩上两人的钢盔帽,然后端枪冲向敌人……。另一个在腾冲攻坚战中,用他的智慧和勇敢,潜行阴沟几十米,终于把敌堡送上了西天。
  本书中也有几处值得与作者商榷的地方。南京大屠杀的积极参与者、杀人魔王日寇师团长谷寿夫,在安徽某地河边用砍人头取乐,同时也为了锻炼部下的勇气,在大雨中砍杀一排中国百姓,其中还有妇女和儿童。作品较详细地描述了这一全过程,令人心悸恐怖,这种可怕的景象实在难以从我们脑海中消除。另外,对韩籍慰安妇的五马分尸;用坐监的犯人供新兵练习刺杀……这些鲜血迸溅的画面,令人毛骨耸然。当然,作品意在揭露侵略者嗜杀成性的凶残兽性,但适度的描写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作品对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抗战的表现,缺乏着力的描写。再有,作者描写某些人物时,对他们的生平有时未作事先介绍,而是等到与此人物有关的某一情节发生之后,才慢慢道来。这种表现技巧有悖常规,不知作者是有意为之,还是一种疏忽?另外,作品中的议论部分似有不妥,尤其是作者站在当今立场上去评说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总会给人一种突兀之感。
  总之,这是一部题材深刻厚重、情节震撼人心、文学价值较高的好书。虽然由于题材的限定,有描写性暴力的场面,但是作者把握得还是十分得体的,笔下是净化的;作品更多关注的是日寇铁蹄下这些女性身处地狱的无助感和她们身上闪光的人性魅力。这些因素,适足冲消某些暴力场景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恐怖感,这也显示出作者不同寻常的写作功力。
  最近,日本公然通过用心险恶的新历史教科书,这是对人类良知的公然挑衅,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均应高度警惕。《慰安妇血泪》中那段血泪斑斑的惨痛历史,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子孙们必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