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猜想《三星堆文化大猜想》

作者:张诒三




  读了《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心里只觉得很“堵”,作者提出了中华民族是古犹太人的后裔等等,对这样的设想,我不想多说什么,中华民族是哪个民族的后裔还是中国土著甚至是天外来客,人们都可以去自由想象、任意猜想。但这本书在历史知识、语言知识和逻辑论证方面的常识性错误,让你不能不“堵”啊。
  先说历史知识方面的常识性错误吧。该书说,三星堆文化大约在3000年前,而该书在讨论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来源的时候,更多是运用几千年之后的材料和证据,这是该书最明显的常识性错误。
  例如:书中谈到三星堆人崇拜数字“5”,为了说明三星堆文明来源于西亚和北非,书上用埃塞俄比亚和中东有些国旗上有五角星,来证明三星堆文明崇拜“5”和西亚、北非人崇拜“5”相一致,其实这样论证问题无疑是以今证古。因为, 3000年的历史是多么漫长啊!3000多年之间的人类社会又会发生多少的变化!今天的西亚、北非人是3000年前西亚北非人的直系后裔吗?如果不能保证这一点,那么其他的结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再说了,不仅埃塞俄比亚国旗上有五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也有五星,而且还是五个呢!在这里非要说明三星堆文明来于西亚北非,自然是舍近求远。
  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文盲老头儿点了一出“关公战秦琼”的戏,大家听着好笑,就是因为关公和秦琼可以出现在同一舞台上,但两人不是同一朝代的人,不可能见面打仗!以上以今证古、以后代证前代的例子和“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有什么两样?不过,这类“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在《三星堆文化大猜想》中可是发生率很高啊。
  该书180页下半:“那就找到汉代人之所以钟爱这个‘汉’字而把这个朝代命名之为‘汉’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汉族’命名根源。”读了这样的话,稍有历史观念、历史常识的人都不免会问:“汉朝”是汉代人命名的吗?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人,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国号,汉代国号“汉”,唐代国号“大唐”,清代国号“大清”,至于“某某朝”都是后代人对某一国号时期的称呼,也就是说,汉代人只有可能给自己的国号取字,却不能为自己的朝代命名。这种表述反映了作者缺乏历史观念和历史常识,难怪书中处处“关公战秦琼”呢!
  再说语言知识方面的常识性错误吧。
  该书183页下面有一段话:“(中国境内的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约旦人……)整个群体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曾经都说‘闪米特语’,也就是‘含语’或‘汉语’,实际上在秦之前中国的语言也是相当混乱的,是秦始皇统一了文字,为这个‘统一’,文化的多样性被无情破坏了,包括三星堆在内的少数文化都被掩盖了。”这句话给人这样的信息: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同时也统一了“语言”,不然怎么会把“实际上在秦之前中国的语言也是相当混乱的”局面给消除了呢!但是,统一文字是可能的,统一语言可能吗?像今天这样的时代,有广播、电视等媒体,有政府的提倡,有各级学校的教育,还不能消除方言的差异,秦始皇想把“秦之前中国的语言也是相当混乱的”局面消除,能吗?西汉时的扬雄著有《方言》一书,正好记录了汉代初年也就是秦亡不久时全国的方言差异,正好证明秦始皇统一语言的不可能。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念中,语言和文字是不分的!这位外文系毕业生怎么学的《语言学概论》,怎么就把语言和文字区分不开呢?
  语言和文字也是历史发展的,今天的读音和今天的字形,同样不能用来证明古代的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运用语言文字知识的时候又是大搞“关公战秦琼”!
  例如:该书在34页和35页,谈“彝族与闪族”人的关系时,说“以色列”的“以”,完全可以是“夷”、“彝”、“伊”、“易”,这样说,我完全同意,“以色列(Israel)”完全可以译成“夷色列”、“彝色列”、“易色列”,今天“以、夷、彝、伊、易”同音,当然都可以对译外语的yi或i,但问题是,“(夷)彝族”人可不是近几年才从“以色列”迁来吧?作者要证明的也是三千年以前的事吧?根据音韵学家的研究,“以、夷、彝、易”等字在中古时期属于“喻母四等”,在上古,即两千多年前属于“定母”,读音与现代汉语的d、t相近,谐声偏旁和汉字通假也能证明这些:古代“娣”、“姨”相通,即证明两字同音,也证明“夷”古音近“弟”,古代齐国有个“狄牙”,又写作“易牙”,可知“狄、易”音近,这里我不想多讲音韵学,只是想说,秦代以前,“以、夷、彝、易”四字的声母不读y而是接近d、t,如果不能证明三千年前“以色列”就叫“狄××(t—)”或“踢××(th—)”,说“(夷)彝族”来源于“以色列”就难于从语言上说通。
  又如:该书94页说:“三星堆那个祭台上近似‘囚’的字是故意缺损的吗?……但我还有一种推测,这个符号就是闪米特人最早的‘闪’字。”闪米特人最早的“闪”字怎么写,作者没有明说,但肯定不是“闪”,因为别说几千年前,就是50年前,这个字还写作“閃”,“囚”与“闪”差许多呢。认为“囚”与“闪”形近是可以的,但这是今天的字形,不能说明古代的形似。
  书中虽然引用了一篇谈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文章,但本书作者显然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了解很少,因为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中,汉藏语系和闪一含语系并不属于同一语系,也就是说,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汉语和含语之间的亲属关系,我们相信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多年孜孜不倦的研究成果呢,还是相信一时心血来潮的猜想?说汉语就是含语的根据又是什么呢?仅仅因为“汉”和“含”同音吗?告诉你吧:这两个字在秦代以前并不同音,不信就查一查古音字表看看。
  语言文字不分、缺乏语言和文字发展的起码知识、缺乏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起码理解,说是大学外文系的毕业生,让人疑惑啊。
  逻辑论证方面也同样存在许多自相矛盾的常识性错误。
  该书35页有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汉代之所以选择这个‘汉’无非是一种复古罢了。因为自从刘邦这里开始不再是‘姬姓’贵族当政,他必须寻找一种大家认同的朝代名称,最后他使用了所有‘闪族人’也就是‘含族人’的共称来取得大家的认同和谅解。”这句话错误迭出,除了认为“朝代名自己命名”的错误外,说“自从刘邦这里开始不再是‘姬姓’贵族当政”同样是常识性错误,因为刘邦之前已经有至少战国和秦代(蠃姓当政)两个“不再是‘姬姓’贵族当政”的时期了,怎么又随便从刘邦开始!
  作者这段话告诉我们,刘邦之所以选择“汉”为其“朝代名”,是因为刘邦之前已经有以“汉”为名的群体,刘邦要取得他们的认同和谅解才这么做的。这明显又犯了常识性错误:因为刘邦占据汉水流域而被封为‘汉王’,楚汉战争胜利了才因为自己“汉王”的名字而称国号为“汉”,这已经是历史常识,怎么能任意抹杀?我们这里不是指出这些错误,而是想看看刘邦选择“汉”为其“朝代名”,是不是作者所说的一种“复古”。同书145页作者引用北京大学邹衡教授“邂逅了一位印地安人中学教员。这位教员亲切地对邹教授说,他的祖先来自中国,是殷人。邹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说是汉人或是唐人,而单说是殷人?他回答:‘我们是世代相传的。’”作者要证明什么我就不讨论了,但作者引用这条材料恰好证明了“汉代”以前,没有“汉”这一名称,如果有的话,那些自中国迁移到美洲的人为什么世代相传是“殷”呢?那么刘邦取朝代名为“汉”(沿用原书说法),又是复哪一段的“古”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