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叶圣陶 郭绍虞关于培养中文专业人才的信

作者:徐庆全




  自今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倡议成立国学院后,大家就一直在说国学。可是,什么是国学?国学院应该怎样培养国学人才?诸如此类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注意到,甚至连首倡其事的纪宝成校长也并没有系统的、令人信服的阐述。
  笔者虽然也学了7年与国学有关的专业一中国古代史,但因资质愚钝,对这样的问题不敢发言。不过,读到媒体纷纷扬扬的报道,我倒想起了所藏的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郭绍虞关于成立中文专修班致叶圣陶的信件。信中虽然说的是成立“中文专修班”,但实际上是关于培养国学人才的一份详细计划,对解答上述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将信转录如下,并略作解释。
  
  郭绍虞致叶圣陶信
  
  圣陶吾兄:
  顷接来电,嘱寄中文专修班章程,甚感兴奋。此事当初曾拟过计划,但后来虽得到领导上支持,终以人力不够,只能作罢。因为这是一个实验性的创举,必须要办得好。而要办好时,就得化很多力气。开口奶要吃得好,必须要有好教师,方法要对头,必须要有另编的好教材;管理要严格,更需要有得力的辅导人员。由于一时不可能有这些条件,若全由我来,则体力不胜,所以后来也就无意于此了。此次搬家,这些计划又不知搁置何所,因此不能奉寄。但所谓“无意”,并不等于灰心,一承垂询,又觉兴致勃发,大有可为。因此虽好久不作长信,却为此事又不惮烦琐,愿将始末经过,详陈于后。如能再得吾兄支持,重行试办,则夙愿可偿,又是我所旦夕盼望的了。
  先就我个人计划来谈,我以前辞系主任时,只想趁精力尚好之时,整理旧稿,使它陆续问世。这是仅仅只为个人打算的计划。不过这打算从另一方面看,也颇有理由。如果将来精力再衰,那么即使给以时间,恐亦难有成就,所以放弃一切,专门从事研究工作,自觉还有此需要。但在大跃进时代,又不能满足于这种个人旧稿的整理了。应当订一个更大规模的整理古典文学规划,才能体现这大时代的精神。因此?想同古今图书集成这样编一部极为完整的以人为纲的历代诗话,成为空前的巨著。这种工作,固然工力浩大,但如能发动一些社会力量,还是可以希望完成的的。这是第二期的转变。当编历代文论选的时候,又感到基本队伍的重要。当时从他校调来的钱仲联、马茂元两先生,彼此合作得很好,我就想把他们留在文学研究所里,同时再想和他人们合作,索性培养一批骨干分子,那么此后文学研究所的古典文学提出的新任务。可是这个打算不能实现,所以只能停办。我们对这个专修班的期望是很大的,到最后阶段的训练,要对于各种冷门学科都能担当起来。有些学科即使我们不能培养,也准备送到语言研究所哲学研究所等机构去学习。把这样许多不同专长的人集合在一起,那才可以发挥集体研究的作用。这是我对文学研究所发展前途的一种看法,而创办专修班的计划,正是组成基本队伍的具体措施。必须这样办研究所,才能高度发挥研究的力量。我以为现在办研究所,应当和以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所不一样。以前可以关起门来搞,只培养极少数的专门人才;现在就不应该这样做,要为出版界服务,要为大学教学服务,甚至为对外宣传服务,为其它研究机构服务。因此假使照以前办法,每年分配几个大学毕业生来,总觉得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毕业不久,有些工作都不能胜任,进所以后,必须重行训练,这就太费时间了。即使有几个好的,但研究的学科往往是同一的,也就较难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要研究所真能发挥研究作用,接受各方面交来的不同任务,就必须有计划地培养全面骨干分子。这个意见对不对,请考虑。
  至于我所要办专修班的理由,从另一个方面看,还有革新教育的意义,(1)学习古典文学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年轻时学习比年大时学习容易得多。因此,应当按照音乐美术等校的办法,招收小学毕业生或初中毕业生,甚至从小就训练起,像剧团这样。因为耳濡目染,这是文艺训练的一种特征,我相信这样培养古典文学人才,一定会比现在按照常规的办法要好一些。固然,学和艺的性质还有些不同,但是从小专攻,总是收效要快一些。(2)现在大学有一个缺点,即是对于史和论则夸夸其谈,滔滔不绝,于是偏重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讲解,往往忽略了对作品的讲解。讲作品时,也是重在一般的分析,而对于语句的组织及通篇的理解,反不很注意。其实读作品倒是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史的叙述和理论的阐发,则可以自己阅读的。 自己阅读,通过教师指导,集体讨论,那就进度快而易于启发,找出问题。现在倒过—来了,所以学生虽明白了古汉语的语法,却仍旧不能阅读古汉语的文章,虽懂得文学的流变,却不一定真能看得懂古人的文学作品。所以办专修班时,要注意教学方法:凡属于基础技能的,应当教属于基础知识的,就要重在自学,而教师仅居辅导地位。当然,教师如果真有新的见解,提出新的看法,那还是可以讲的。问题就在教师所讲的,也是东拼西凑的材料,并不是什么真知灼见,那就浪费学生的时间了。因此,我认为凡是由教师讲解的课,要注意教师的质量。因为教得好不好全是教师的责任,这所谓名师出高徒。凡是可以重在学生自学的,必须让他们自己阅读,不必先生嚼饭喂人,这又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这个班,所以能速成而又要求办得好,就在这一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3)古典文学的范围相当广,材料又多,所以在博与专的问题上,往往顾此失彼,不能获得统一。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应该分段进行,不可能同时兼顾。现在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对于学习外语就发生矛盾。顾了专业只能放弃外语,顾了外语又必然妨碍专业。所以博既不能成为博,专也不成为专。假使分段学习,在年轻时重在语言训练,一面学古典文学,一面学外国语,那对于专的基础就可以打得很好。这是一点。另一点,即就专的问题来讲,就是上面所说的基础技能与基础知识的问题,在现在学校中,也很难安排得较好。文学史的时间占得相当多,而对作品的理解却模糊得很,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丰富的中国文学常识,一方面又要求学生对专门学问有深入的造诣,但是结果往往统一不起来。假使改作分段进行和集体讨论,那么博与专的问题就容易获得统一。在前一阶段,有讲授,有自学,相辅而行,打好基础,那么到后一阶段就可以专攻某一问题了。这是博与专的一种统一。同时,由于这一班人都专攻一问题,那么集众人之长就可以补自己之短,而博与专的问题也容易统一。因为在集体讨论中间,自会理解到整个学问的全貌,而关于和自己专攻的问题,也自然会进一步要求兼通其它有关的各门知识。何况集体讨论有时可以采取轮流报告的形式,那么我所专攻的虽是有限的,而听到的方面却变得很广,博与专也自然统一起来了。这样统一,才能时间经济而又能全面地掌握文学方面的全部知识,多快好省自然结合起来了。从这一方面讲,我和一般人对大跃进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大跃进时提倡集体研究,我很赞同这个办法,但是后来暴露了一些缺点,就停止下来,不再贯彻下去,我觉得很可惜,因为这些缺点是工作方法上的问题。假使加以改进,还是可以发生巨大效果的。我想这专修班如照这样办法,在教学上强调自学,在科研上强调集体,既重视个人力量又发挥集体的作用,应当可以补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