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留学史研究的文化史意义

作者:徐有威




  在二十一世纪的最初二年中,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出版了两本有关抗战时期战国策派问题的专著——南开大学江沛教授的《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和台湾大仁技术学院冯启宏教授的《战国策派之研究》(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一个在中国现代史上贴着负面定性的思潮,再次放上了历史学家的案前,而且得到了与前不同的充分的肯定。正如冯启宏教授所感叹的:“战国策派在中国现代史的洪流中,被误解、被怀疑、甚至几近销声匿迹。”而战国策派最代表性人物之一陈铨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也为这些历史学家所肯定。时隔4年后的2005年,我在叶隽博士的新著(以下简称“叶著”)中,再次领略了陈铨的风采,这种风采的窥得来自和以上的历史学家不同的角度,给入耳目一新之感,正如叶著的标题:“另一种西学”。
  近年来,研究西学和近代中国留学生史的各类学术成果如雨后春笋,如何写出与众不同的新意,的确值得反复思量。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来说,留学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视作西学东渐这一大背景的最直接体现者。而迄今为止的留学史研究,无论是宏观论述,还是个案研究,都未能充分关注或呈现“小”(个案)与“大”(宏观)的结合维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书提出“以小见大”的命题,确实让人颇生期待之感。总体而言,叶著的确有些不同凡响之处。
  首先,叶著的基本思路就有可观之处,即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以观念梳理为线索,以中国文化寻路命题的回应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以此探讨中德思想文化关系的建立。一般的研究往往采取以上一种或几种的方法,而同时并举的确少见。以陈铨为例,在作者的笔下,为了更好地诠释陈铨的民族文学观,他的生平学术业绩得到了全面描述,特别是陈铨接受的德国文化的学理背景,乃至陈铨留学德国的1930年代初期德国纳粹上台的社会背景也得到了特别的提及;随后,作者以陈铨的民族文学观为观念的主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再次,作者描述了陈铨试图以德国的思想为外来资源,以此发起现代中国“狂飙运动”的努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由此总结出陈铨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可谓发前人之所未发。这种研究路径和以往的单纯的政治史研究方法相比较,要自然而有趣得多。
  其次,叶著给了读者许多域外的新材料、新信息、新观念,这和作者的学术背景密不可分。现在的中国现代史研究者的外文水平和对外交流的机会和过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和此书作者的外文能力比较,还是远远不及的。有着多年外语学习的专业背景,加上频繁的游学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机会,使得作者运用多种外文自如。长达六页的“西文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以及德国大学的档案资料巍巍可观,令人叹服的同时也令人羡慕。
  以笔者的个人治学经历而言,叶著中提及的人和事,也早有所闻所知,但这么全面并仔细地得以近观,这还是第一次。笔者在自己的研究课题“法西斯主义与近代中国”的研究过程中,注意过纳粹德国时期的中国人对德国的观感,但是限于资料和视野,无法深入,而叶著则为笔者开阔了思路和视野,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丰富史料资源。如马君武1932年夏目睹希特勒万人聚会之记录,如宗白华对他于1920年代初期留学德国时德国民众高昂的复兴精神之回忆,如1930年代初期冯至目击的德国共产党人和纳粹党的冲锋队在街头的激烈冲突,以及左右翼大学生在大学中的怒辩,如冯至对德国文化与政治发展的悖反现象的分析,如贺麟对希特勒和德国文化关系的评论,再如陈铨对纳粹文化的接纳和批判,都是笔者反复细读的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另一种西学”的题目确实意味深长,意味着另一道完全不同的风景。
  同时,叶著不同于以往类似题材的留学史研究著作,而是在这一层面上深化为对一个国家的文化的接受上。这一点对留学史研究而言,可能确实具有某种程度的“范式意义”。它的问题意识,即所谓“中国现代留德学人是如何为中国文化发展寻路的”的主题非常值得重视。不足的是,如果还能够进一步详细介绍这些学人的成就在德国乃至学术界的地位或者影响,可能会更全面。诸如可以具体介绍冯至获得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学术界和政府颁布的各类奖项的情况,同时介绍国际学术界对冯至的评价等,以示学术交流毕竟是双向的。对于叶著中提及的其他的学者,似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
  有道是文史不分家,但是现在的事实是文史研究者,特别是有些年轻的学人到了非专业书乃至非学位论文方面的书就不看的地步。如果一位中国近代政治史方面的导师知道他的研究生读过冯至的《昨日之歌》,读过宗白华的《美学散步》,那么他应该感到惊喜了。退一步讲,如果这些初涉史坛的研究生有机会阅读叶著,间接地了解了这些大师的风采,也不失为走近大师的第一步,走向文史一家的第一步。而对于有兴趣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国文化史、近代中国学术史和近代中国留学史研究的学者而言,这更是一本值得非常仔细阅读的新著。
  十一年前一个初春的夜晚,在上海开往宁波的火车上,我和一位来自台湾的老朋友邓教授聊起三十年前他在美国留学的往事。当时恰逢肯尼迪大选刚刚得手,但还未登上大位的时候,他每天下午要去医院看望即将生产的太太。那位来台湾的留学生小邓住的地方,恰在肯尼迪去医院的必经之路上。于是小邓每天下午等候在窗口,向路过这里的肯尼迪招手致意。肯尼迪看到后也招手回应。几月后肯尼迪入主白宫,遂邀请小邓参加他的升座大典。这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教授回首往事时情不自禁眉飞色舞,深深感染了笔者——如果肯尼迪有灵,得知此时此刻在中国的一列灯光摇曳的火车上,有一位黄色皮肤的老人在如此深情地怀念他时,一定会发出微笑。笔者在结束本文时提及这一题外往事的目的在于,如果具备资料上的条件,叶著如果能够多多注意这些留学生对留学时代的生活上和其他方面的回忆或者描述,那么此书会更加的具有格外的可读性,同时丝毫无损它的学术品质。
  (《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叶隽著,“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丛书”之一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