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乱译万岁!”

作者:左少兴




  一
  
  2004年11月26日《文汇读书周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从“牛奶路”到“天鹅曲”》的文章,内有一副对联,上联:“前铺‘牛奶路’”,下联:“后唱‘天鹅曲’”,横批是“乱译万岁”!“乱译万岁”出自鲁迅先生笔下。他在《风牛马》这篇杂文中批评了复旦大学赵景深教授把“Milky Way”(天河,银河)译成“牛奶路”是“乱译”:“……有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翻译……这叫作乱译万岁!”。而那个“天鹅曲”是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任光宣在他所写的《俄罗斯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自俄语的“πeσeμиная лесня”(绝笔,绝唱,绝响)。
  
  
  二
  
  出现“乱译”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的是:汉语文水平不高,对原文理解不透,再加上文风、译风不严谨等。
  2004年末,《工人日报》载文报导“近日”结束的以“发现翻译新人”为宗旨的(英语)翻译大赛,“传出令人忧虑的消息。由于缺乏上乘译文,不仅大赛一等奖空缺,而且还把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外国人(注:一新加坡人)。这一结果足以让国人汗颜”。文章作者认为,问题出在“忽视了作为根基的国语中文素养”上;“……翻译质量的高下与母语的基础是否深厚有直接关系,起决定作用……”(转引自《报刊文摘》2004年12月31日第2版)。
  英语译成汉语如此,其他语言译成汉语也如此;“翻译新人”如此,而某些教授博导有时也如此。
  任光宣教授在该书中的翻译硬伤数以十计,但他却找出种种理由为之辩解。例如他说:“把我引用原作品作者的观点强加于我,甚至连印刷的错误也算在我头上”;再如他说:“我没有逐字逐句去翻译《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传》的原文,而是进行转述”;又如他故作“高深”地说:“这是稍有宗教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这点对俄罗斯文化和东正教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见任光宣《乱扣帽子不是学术争鸣——答左少兴先生的<是谈历史还是讲迷信>一文》,载《国外文学》2000年第3期)。
  
  
  四
  
  任光宜教授还自诩为通晓“俄罗斯文化,尤其是(在)古代俄罗斯文学”和“东正教常识”,因此他“教训”说:“这是稍有宗教常识的人都知道的”,“这点对俄罗斯文化和东正教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见《乱扣帽子不是学术争鸣》)。那么,我们就从该书中行文用语、译名译语等来看看任教授的俄罗斯文化和东正教知识(为此,不得不附上被作者略去的俄语原文)。
  [说明:以下引用的俄语原文出自——H.K.Tyдзии教授编的《十一——十七世纪古代罗斯文学选读》(莫斯科,1955年。以下称《古济本》);и.д.EpeMиH和и.C.диxaqeB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