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9期

李瑞环和“京剧音配像”的文化贡献

作者:傅 谨




  2007年7月9日上午,文化部和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在北京举办“庆祝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胜利完成座谈会”,会上,创意策划并且直接领导、推动了整个音配像工程的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先生感慨万分,在座的艺术家与京剧界同人们无不动容。
  最后容纳了四百多出剧目的“京剧音配像”工程先后历时21年。1986年,时任天津市长的李瑞环倡议启动京剧音配像精粹工程,初衷就是为了传承京剧表演艺术。采用“音配像”的特殊方式是由于演员出现了断层,大量优秀的京剧传统剧目绝迹于舞台,京剧表演艺术要想依赖于以往的师承方式代代传递,已经有很大难度,艺术的传承进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李瑞环因此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即选取现存的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表演的录音资料,由那些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京剧演员按这些录音配戏表演,并通过电视形式拍摄制作成音像制品。根据这一设想,天津市以“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名义组织了一个临时的工作班子,延请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张君秋担任艺术指导,委托他组织专家,开始探索性地从存世的大量京剧名家的唱片与录音中选取重要的剧目和较完好的声音资料,由当代著名京剧演员为录音配演,制成光盘。想不到的是,这一工程一做就是21年,李瑞环本人也从天津市长、书记一直到中央,继任全国政协主席后退居二线。他说这是他一生做得最长久的一项工作。21年,对于人的一生,确实足够漫长。
  在“音配像”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拍摄完成的节目就已经通过电视和VCD等形式广为流传,而且体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过,工程初衷并不是为了赢利,它的主要目的甚至都不是、至少主要不是拍摄制作一批供戏迷欣赏的京剧VCD。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从一开始就是工程的核心目标。如同李瑞环多次指出的那样,经历“文革”十年浩劫,大量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相继谢世,他们卓绝的表演艺术无法再现于舞台,而且往往连能够基本得其精华的传人都没有留下。硕果仅存的几位或因年事已高,或因“文革”经受劫难身被残疾,他们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未能得到充分继承。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成就,是通过他们呈现在舞台上的经典剧目体现出来的,老一辈艺术家相继离开舞台时,艺随人去,随风飘逝的还有许多剧目。这些剧目往往凝聚了几代表演艺术家的创造与经验,是京剧表演艺术精华之所在。从这些经典剧目人手,抢救和继承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珍贵经验,才是“音配像”工程的目的。
  不过,对京剧传统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抢救与继承,其实连京剧界内部,意见都未必统一,更不用说整个文化界和社会。五十多年来,对于我们是否应该继承京剧表演艺术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甚至不是继承什么、继承多少的讨论,更发展到是否应该和需要继承的讨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个人原因,在“文革”那样的极端环境下,京剧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它原有的生存空间侥幸地得以保留,更成为官方最为推许的艺术门类,然而传统京剧并没有因此获得在当代社会继续存在的合法性证明,相反,京剧的历史以及经典剧目的价值始终受到质疑,传统京剧一直被描述成与时代相脱节且将被时代淘汰,因而必须通过特殊的“推陈出新”的策略不断改造才有可能继续存活的过时了的艺术。在这样的理论语境里,像“音配像”这样尽最大的努力,以尽可能原汁原味的形态全盘继承传统表演艺术的大动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1949年以来,政府在京剧传统剧目的剧本(包括舞台演出本)的搜集整理与出版方面做过的努力固然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文学的或日文物的意义上展开的,而不是在直接以舞台的方式继承京剧表演艺术传统的意义上展开的。京剧表演是否应该且需要继承一百多年来的传统?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本该完全不成其问题的问题,确实就成了问题,而且是个很少能听到正面肯定的回答的问题。
  在数十年来的艺术理论视野内,没有任何一种官方提倡、为主流意识形态接受的理论,可以支撑“音配像”这样原封不动地重现经典的戏剧行为。因而,“音配像”这一持续多年的巨大工程,不仅不是进行在一个舆论真空的环境里的,相反,它的推进经常遭遇京剧理论界无形的压力。如果说晚近数十年里,对京剧表演艺术传统的价值与意义已有专家学者给予充分主张的话,那么,在舞台实践层面上大规模地实施京剧表演艺术的传承的工作,“音配像”恐怕应该算是第一次。
  当然,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扩展“音配像”对于京剧艺术传承的意义。一个很少为人们提及的事实是,京剧音配像要抢救与继承的,不仅仅是因“文革”而中断的京剧发展历史。无论那些实际从事“音配像”工作的专家、领导和艺术家们如何强调“文革”对京剧艺术的破坏,事实上他们所抢救和继承的京剧传统剧目,有相当一部分早在“文革”之前就已经被逐出舞台,即使像《四郎探母》这样妇孺皆知的经典剧目,1949后完整上演的机会也极为罕见。因而,“音配像”实际所做的工作,不仅是接续因“文革”中断的京剧表演艺术传统,更是在努力接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京剧最辉煌的时期之后就已部分中断的表演艺术传统。正是由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除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不到一年的短短一个时间段以外,这些剧目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机会露演舞台,京剧“音配像”目前录制的四百多出剧目,有相当一部分依赖的是1949年以前的录音资料。如此我们才能理解“音配像”的价值,“音配像”工程以及它的倡导实施者,才会得到足够的尊敬。
  仅仅从剧目传承的角度阐释“音配像”的意义仍显不足。
  京剧音配像是一个奇迹。因为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还没有人尝试过用这样特殊的方式实现表演艺术的隔代传承,并且因此获得成功。
  艺术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达与传递手段,艺术门类的差异就在于表达和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媒介不同,而包括京剧在内的表演艺术,则是以人自己的身体为媒介的艺术。所谓“以身体为媒介”的意思是说,“身体”就是艺术家的所有手段,表演艺术必须通过人的身体表现艺术家所欲表现的所有内涵,因此,表演艺术在本质上就是人们有意识地、自如地运用自己声音和表情等等身体手段表情达意的创造性活动。具体地说,表情的表现力指人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眼神和面部肌肉等等,以传递特定的情感内涵的能力,同样,所有歌唱都是艺术家对声带等发声部位的控制。如果说艺术的发展,就是人们通过训练与创造,得以更娴熟地驾驭不同媒介,进而发展出越来越丰富的表现手段,在根本上就是运用特定媒介的能力的提升,那么,表演艺术的发展,就是人们在不断提升控制与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更具体地说,就是人对自己的形体和声音等等的控制能力。身体是各门艺术里最微妙的媒介。优秀的表演艺术家无不表现出对身体卓绝的控制能力,他们与普通艺术家的差异或许只在毫发之间,却正因这细微的差异,造就艺术的平庸与伟大之间的天壤之别。表演艺术能力提升的困难也正在于此,或许我们已经可以经由某些程序培养出“合格”的表演艺术人才,然而,到现在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