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中苏关系史:误读与真相

作者:沈志华 雷 天




  从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到1991年苏联解体,近百年的中苏关系史积累了不少谜题和“神话”。沈志华、杨奎松、李丹慧、栾景河4位教授合著的《中苏关系史纲》(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版),在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从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近百年的中苏关系史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重新解读了这段历史所涉及的很多谜题。
  最近该书主编沈志华接受了本刊的采访。
  雷天:沈老师,先请您说说《中苏关系史纲》这本书的缘起。
  沈志华:中苏关系史是中国人和俄国人都非常关心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非常曲折,从1921年中苏两个共产党走到一起之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莫斯科和广州的关系、莫斯科和延安的关系、莫斯科和南京的关系,发生了很多事情。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苏关系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共产党的中国和共产党的苏联之间的关系。虽然简单,也发生了很多问题:他们原来努力走到了一起,结成联盟,但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他们就反目成仇,甚至发生了战争。那么这一段历史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过去很多史书的写法,在我看来都是遮蔽了历史,或者歪曲了历史,甚至是篡改了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俄国档案的解密和中国档案的不断披露,历史学家渐渐拨开了种种迷雾,看到了历史的真相。我们从事中苏关系史研究的很想搞一个大纲出来,把我们多年研究的成果浓缩,以一种史纲的形式反映出来,让人们看到,人们以为中苏关系史都是朝那条线走的,其实不是,是朝这条线走的。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中苏同盟初期的三段史实正误
  
  雷天:1917年到1991年期间的中苏关系史我们有很多误读的地方。请您根据您的研究,提纲挈领地谈谈被我们误读的主要历史事件,然后谈一谈真相究竟是什么。
  沈志华:从我自己研究的战后或冷战时期中苏关系的变化这一段历史来说,里面有几个在我看来是比较重大的历史谜团,或者说是过去对历史的歪曲,现在我们通过梳理档案文献把它披露出来了。
  譬如,中苏为什么会结成同盟?过去人们一般都认为,毛泽东1949年非常急迫地要和苏联结成同盟,所以他6月30号就发表了一边倒的宣言,然后7月2号就派刘少奇到莫斯科去,以便取得苏联的支持。但是实际上根据档案文献,事情正好是相反的。是6月27号他先派刘少奇去,刘少奇跟斯大林会谈,谈的结果非常好。斯大林讲,中国共产党要什么我就给什么,钢铁、汽车、军火,帮你建海军学校、建航空学校、训练空军飞行员等等,要什么给什么,你不要的他都给。什么是不要的?中国当时没有打算在1949年就进入新疆,没有交通工具,新疆又那么远。斯大林说你必须立刻占领新疆,没有汽车我给你汽车,没有飞机我给你飞机。刘少奇赶快把这个消息传达给毛泽东,解放军就提前一年进疆,实现了和平解放。整个先遣部队,一个军都是坐苏联的飞机进入新疆的。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是斯大林比毛泽东还着急。为什么?因为他眼看中国共产党就要夺取政权了,他必须跟新的国家建立一种同盟的、联盟的关系。在此之前他是非常犹豫的,1947年到1948年,毛泽东几次提出要去莫斯科,斯大林都不让他去,现在他一看中国革命马上就要成功了,就表现出特别主动的姿态。28号刘少奇把这个会谈的情况打电报告诉毛泽东以后又过了一天,毛泽东才决定发表“一边倒”的宣言。这样,我们就会对中苏同盟双方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
  还有关于中苏同盟的建立。几乎所有中国的史书上都说,中苏同盟条约是中国起草的,苏联没有做什么改动就同意了。这样说主要根据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两个电报。一个是1月25号毛泽东的电报,2月8号周恩来也有一个电报,其中讲到中苏同盟条约是我们起草的,苏联没有什么改动,将来照这个样子发表。原话大概是这样的。这也是档案文献,而且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发的电报,所以几乎没有史学家怀疑这个问题。
  但在俄国档案出来以后就出了问题了。俄国档案中关于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档案大概有七十几件,苏联从1月6号就开始起草中苏同盟条约的文本本身和有关条约的其他一系列协定,一共搞了13个文件。仅中苏同盟条约文本,在周恩来到达莫斯科之前,苏联已经改了7稿,从题目到内容,我每一稿都看过,所以原始文件其实是苏联起草的,等周恩来20号到了莫斯科,22号参加跟斯大林会谈,然后双方具体谈的时候,苏联才把这个文本交给中国。中国修改的文本我也看到了,确实没做很大的修改,只把两个问题合并了,稍微调整了一下顺序,又还给苏方了;苏方对中方拿回来的文本没再改动什么,又再次苏方把文本给了中方,最后就按这个文本签约了。
  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只说了事情的后半部分:中国把修改后的文本交给苏联的时候,苏联没有做什么修改就同意了。在周恩来跟米高扬的会谈记录中还专门说到这个,米高扬说,既然中方对我们的文本没有什么重大的修改,我看就这样了。从这个文本的考察和会谈记录来看,中苏同盟条约是苏联起草的,而中国没有做什么重大的改动就通过了。
  我们现在要问的是,为什么毛泽东要这样向国内传达信息?实际上,这是因为当时毛率领代表团去莫斯科时压力非常大,走之前确实有很多民主党派和社会贤达认为最好不要去。毛泽东必须得去,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的建立、巩固和今后的经济发展都需要苏联的援助。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袖,要考虑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所以毛泽东不愿意这样讲,这是可以理解的。
  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反映出来毛泽东的这种顾虑,比如像后来毛泽东一直耿耿于怀的中苏合股公司。毛泽东把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中国民用航空股份公司、中苏合营造船和修船股份公司这四个股份公司叫“合作社”,总是在党内,在赫鲁晓夫面前,在苏联大使面前反复说4个股份公司是斯大林强加给我的。因为毛泽东讲了多次,所以大家也都认为是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时候就有侵犯中国主权的现象。其实关于这4个股份公司的档案文献记载,有些苏联原来跟国民党就有所接触,当然谈判也没谈下来,譬如航空公司。有些实际上是以前跟国民党有合作的,后来因为战争就中断了。
  那么这个事情是什么时候提起来的?是毛泽东到了莫斯科以后,在新疆的王震打报告给彭德怀,彭德怀再打报告给刘少奇,都说我们现在有色金属公司、石油公司没有办法运转,缺乏资金,没有技术。因为在原来的合作中,中国主要是提供劳力、场地、资源,苏联提供资金和技术,后来苏联一撤走,这些企业都无法开工。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新疆的经济,所以西北局有这样的考虑,希望刘少奇跟毛泽东说,由毛泽东去向斯大林请求帮助,让苏联投入资金和技术,采取股份公司、合股公司的方式,或者租让企业都可以。刘少奇在给毛的电报当中还特别加了一句说,我看这样的方式在关内也可以实行,因为当时整个新中国刚成立,就是缺乏资金、技术,而这方面苏联都可以提供。所以,股份公司这个问题是中国自己提出来的,斯大林同意了,这才派人去新疆的,像赛福鼎、邓力群马上赶到莫斯科跟苏联去谈判、签约。当时在毛泽东看来,这是为中国人做的好事。可那时人们观念非常落后,认为只要是有外国人当老板,就是在剥削中国。所以当英国人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又在报纸上做了一些煽动性宣传的时候,毛泽东回到北京以后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党内、党外一些人认为毛泽东这次签了个屈辱性的条约。我看到一些资料,当时有共青团员退团,共产党员退党。为此,刘少奇又做了一系列内部报告解释这个问题。这个事当时也让中共非常尴尬,所以后来毛泽东总说这是苏联强加给我的,没办法。类似这样的事情,史实是被颠倒、歪曲的。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