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苏州顾氏过云楼往事记略

作者:张仲和 樊 宁




  苏州社会上曾流传的“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说,虽不免言过其实,但也反映了过云楼在当时的社会影响。
  过云楼,是苏州的一座海内外知名度颇高的私家藏画藏书楼,修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略早于怡园的落成。自清末至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以前,依托过云楼的收藏以及怡园这一活动场地,在苏州展开了一系列以书画为中心内容的文化活动,为促进苏州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1811~1889),字蔚如,号子山、紫珊,晚号艮庵。清元和人,道光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湖北汉阳府、武昌盐法道、浙江宁绍台道,词坛名家,编著《过云楼书画记》《集词楹联》《眉绿楼诗》《眉绿楼词》,这些书均有刻本,苏州市图书馆有藏。
  关于过云楼及怡园建造的经过,顾文彬曾留下这样的文字:
  庚申之乱(按:指太平天国运动),铁瓶巷房屋无恙,尚书里止隔一街,房屋烬毁,余在任时(按:顾文彬时任浙江宁绍台道),开拓住宅东首两落,其一改造“过云楼”,上下两层。前一进平屋三间,即“艮庵”也。南院中购得戴氏废园湖石甚多,择其佳者五峰,环列如屏(按: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五岳起方寸”,意味方寸之地包罗五岳景致)。余石尚多,嘱承儿(按:即其第三子顾承)购得尚书巷废地,垒石为山,坎地为池,初念不过一丘一壑而已,继而渐拓渐变,又购得杨家、曹家数园之石以实之,比余归田,功已及半,于是尽得巷中废池,先构义庄祠堂数十楹,余地尽归于园,园归于庄产,余与承儿互相斟酌,添造亭台,广搜树石,名为怡园。
  其实,顾文彬关于造园的最早构思还不是“一丘一壑”,只是“竹篱茅舍”而已,后来在亲友们的怂恿下,逐步扩大,才建成了这样一座园林。所以,在怡园进门处,曾特意布置了一排竹篱、一间茅屋、一丛翠竹,还饲养了一对孔雀,便是纪念造园初衷的,这成为苏州各园林中独特一景。
  光绪元年(1875),顾文彬告病辞官,回归故里后,就开始在过云楼贮藏大量的古代法书名画、版本书籍。就这样,有过云楼的收藏和怡园这样的活动场所,更兼地处市中心,主人好客,过云楼及怡园很自然地成为当时苏州文化人士的活动中心,诗会、画会、曲会、琴会都在这里举行,而书画活动最为活跃。
  顾氏的收藏在顾文彬的父辈时就已经开始,但这些藏品许多毁于太平天国战乱。太平天国战事以后,不少私家藏品流散在社会上,就像许多私家园林毁于战火后,大量湖石待价出售一样。顾氏购得湖石而建成了怡园,书画藏品也很快丰富起来,因此决定修建过云楼。
  
  过云楼的珍藏
  
  关于过云楼的收藏情况,顾文彬撰写的《过云楼书画记》,顾麟士撰写的《过云楼书画续记》有详细记述。《过云楼书画记》先有家刻木版本,约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有影印线装本出版,并曾返销大陆;《过云楼书画续记》,先有上海博物馆线装铅字排印本,是作为顾氏捐献大量书画文物的回报而刊印的;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过云楼书画记》及《过云楼书画续记》合刊本,20世纪90年代再版。另外,还有顾承的《过云楼初笔》《过云楼再笔》两种,存有稿本,尚未刊印。关于过云楼藏书部分,则有傅增湘编《顾鹤逸藏书目》,曾发表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顾氏藏书目从此被公之于世。
  顾氏这个藏画藏书楼以“过云”为名,是取“过眼烟云”之意。顾文彬在《过云楼书画记》自叙中说:“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余既韪其论,以名藏秘之楼”。足见主人是以一种平常而淡泊的心态来对待他的藏品的。
  当然,过云楼主人深知其藏品的文化价值。顾文彬制定了庋藏法则:
  一书画乃昔贤精神所寄,凡有十四忌庋藏家亟应知之:霾天一,秽地二,灯下三,酒边四,映摹五,强借六,拙工印七,凡手题八,徇名遗实九,重画轻书十,改装因失旧观十一,耽异误珍赝品十二,习惯钻营之市侩十三,妄摘瑕病之恶宾十四。
  这十四忌收藏法则告诫子孙要珍爱这些藏品。顾文彬在《过云楼书画记》自叙中说:“今此过云楼之藏,前有以娱吾亲,后有以益吾世世子孙之学。”这是顾文彬心目中收藏书画的价值。而且这个“学”字并非仅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已。顾文彬写信给儿子顾承这样交代:“为四孙讲论书画,不可因循,每月六期,每期十件,先论其人,次论其书法画理,再论其价值,四孙各立一册,将所讲十件详记于册,自书分执,行之一年,皆成内行矣。此乃要事,切须依我行之。”
  
  顾氏门风
  
  顾文彬有三个儿子,均早逝。三子顾承,道光十三年(1833)生,光绪八年(1882)卒,通音律、善绘画、精鉴赏、好玺印,曾集拓新旧印章,刊印《画余庵印存》《画余庵古泉谱》《百纳琴言》,怡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布局就出自他手。怡园虽小,却给人如画般的感觉。
  顾承子顾麟士,字鹤逸、谔一,自署西津渔父、筠邻,是顾文彬孙辈中最优秀的一位。他也曾参加过乡试,见到一位老年的应试者跪求考试官更换一张被染污了的试卷,受到大声训斥和侮辱,他从此绝意功名,终身不仕,致力于书画艺术,享誉画坛。生前有《顾鹤逸山水册》《顾鹤逸中年山水精品》《顾鹤逸仿宋元山水册》《顾西津仿古山水册》上下集等书画作品集出版,另著有《鹤庐画识》《鹤庐画趣》《鹤庐画学》未刊印。
  顾文彬生前曾在家属中协议:过云楼全部收藏由顾鹤逸继承,因惟他具备这样的学识与修养。到了顾鹤逸时期,过云楼藏品又有增加,并有《过云楼书画续记》成稿。
  顾鹤逸不但以绘事名重一时,被称为“当代虎头”(按:“虎头”系指顾恺之),是苏州书画界的领袖人物,尤精鉴赏,有“当代鉴赏第一人”之美誉。
  顾鹤逸与日本文化人士有不少交往,他们往往渡海来访,但顾鹤逸深居简出,从未回访过日本,应邀在日本举行画展,也从未亲自出席。他病了,日本友人邀请他到日本治疗,他也婉言谢绝。他去世后,1930年5月,日本友人还在日本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特意到苏州取走他的几件生活用品,陈列在追悼会上,可见对他的推重。
  起初,顾鹤逸并不“卖画”,后来求画的人太多了,又不便推辞,便听取友人的劝告,于中年后订立润格,并且定了一个怡园画集诸家画酬的十倍至四十倍的天价,比如,他的一页扇面画酬为一百银元,恰与明四家仇十洲的市场价相等,以为这样可使求画者却步,谁知适得其反。以前顾鹤逸不卖画,与他非亲非故者求画须转托人情,这就是一种制约,现在反而没有了障碍,付款就可以得画,求画者数量大增,竞致预约3年后才能交件,顾鹤逸苦不堪言,所以年届六旬便“封笔”了。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