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读书之道

作者:张公善




  读书之道的“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具体的道路或方法;二是形而上的抽象之“道”。这两种含义往往互相融合,难以分清。下面我取有关读书的最重要的四个方面来谈这些具体又抽象的“道”。
  
  读书的境界
  
  读书的境界因为读书的目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境界如同山峰,虽然高低不同但都姿态万千各有千秋。现在我指出最常见的三种读书境界:
  
  利的境界: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这是古往今来大多数读书人的读书境界。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古人要想当官就必须一级级应考(童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试/进士)。要考好就必须要苦读,头悬梁锥刺股什么的,于是就有许多脍炙人口劝勉人勤奋读书的句子:“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真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汪洙)。
  现代中国莘莘学子读书好像并不是为了当官,更多的是想着一个“铁饭碗”,终生吃喝无忧。后来铁饭碗被废除后,一度兴起“读书无用论”,似乎读书就是为了吃饭。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读书只为稻粱谋,不少大学的教育也沦为职业教育,这些着实令人痛心。
  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呢?从饭碗的角度来说,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综合实力,加强人的技能素质,这些都为以后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读书是有备之用、无用之用。读书之大用何在?这就进入以下两个读书境界了,一是为了个人内心的充实与快乐;一是为了一种崇高理想的实现。
  
  乐的境界:为充实快乐而读书
  “学而优则仕”被认为是儒家传统,其实孔子认为读书不应只为稻粱谋而应追求快乐,他的如下言论足以证明:“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更有甚者,孔子还将“道”放在首要的位置,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为“道”而读书是又一层境界了,后面再说。
  真正把读书的快乐说得让人神往的人可能是翁森的《四时读书乐》。翁森字秀卿,号一瓢,浙江仙居人,生卒年不详,生活在宋元更替的时代。他学问很好,宋朝灭亡以后,不愿为官,隐居办学,著有《一瓢稿》。他创作的这组诗在后代读书人中影响深远。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人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听到如此赞美读书的诗句,谁会不对读书充满遐想与渴望呢?
  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并参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悟道)。它已经不再是为了一种单纯的求知而是为了一种智慧的富足。拥有这种境界的人,像鲲鹏一样逍遥于天地之间,大千世界皆可阅览,人间万相莫不为书。清代张潮在其《幽梦影》中说得好:“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也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阅读,是事物的智慧”。
  但是这种读书境界旨在个人的圆满透悟,并没有向外实践的行为。古人的知行合一观念可以作为补救。把读书悟道与生活实践统一起来,这是更高层次的境界了。
  
  道的境界:为崇高理想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1919年3月,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在日本求学的机会,归国加入革命,回国前夕,赋诗一首赠给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其实也形象地再现了五四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读书境界。郭沫若、巴金、鲁迅等等,无不胸怀为国家民族繁荣富强、为人类团结友爱而读书的坚强信念。
  孔子说:“道不远人”,是说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道,但作为文明结晶的好书更是道的源泉。当我们读书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内心充实与快乐,而是通过书本悟道,进而传道、践道,那么我们的读书就拥有了一份崇高的意味。
  
  读书的方法
  
  读书之法,不仅仅关于阅读行为本身,更要注意阅读的最终效果。关于读书的方法,人们的谈论可谓汗牛充栋。在此,我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简单谈谈。
  
  阅读之法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培根)有的书需字字精读,有的书可以一目十行地泛读,更多的书可能需要我们精读泛读相结合。中国古人非常强调精读,相当于外国新批评派的“细读”法。精读重在字里行间咀嚼出文章的味道与思想。慢速和重复是精读的标志。“韦编三绝”说的就是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朱熹则强调读书要慢慢地咀嚼涵化:“读书切记太匆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细思量。”那么,哪些书需要或者值得精读呢?主要有三类:古代经典;自己专业经典;痴迷钟情之书。
  光有精读还不行,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发展一种快速的泛读技能。泛读的目的何在?拓展精神空间。哪些书需要泛读呢?休闲性的通俗读物;非专业的经典著作;普及性的知识小品等。如何泛读呢?快速阅读技巧有:首先细看目录和标题;其次精读序言或结尾;最后快速浏览正文,等等。
  现代人更多的可能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有些书我们不知道好不好,不知道自己能否读下来,不妨先快速泛读一遍,如果你觉得比较好,你可以再次阅读,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精读。还有些书我们知道是比较有名的经典著作,但书中的论证似乎又比较繁琐,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读,抓住提纲挈领,领会核心思想。比如我读罗蒂的《哲学与自然之镜》。大多数的著作都需要重复阅读才能把握其精华。我个人的读书习惯是:先通读(泛读+精读),再回头选读(精读)。
  
  吸收之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