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5期

文似珍珠意如泉

作者:樊庆彦




  《亢仓子》云:“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观于兹泉也,信。
  《亢仓子》,是宣传道家思想的著作,一卷,旧题庚桑楚作。今本或谓唐代王士源编成,唐王朝崇信道教,曾把它列于学官。“蜕”,是蜕变之意。这几句出自其《全道篇》,意思是:水从地里泄出,水化为气,气化为无。道家对事物的观察,带有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因素,这是可贵的,但他们的结论又常常陷入虚无主义和不可知论,则是不可取的。作者在这里一方面指出了泉水各种形态的变化,这是符合自然界规律的;但又认为气化为无,则失之玄虚。作者完全相信《亢仓子》的话,反映了他的道家思想。
  随后,像其他游记散文一样,文章交代同游人姓名,并对珍珠泉表示出莫大的兴趣:
  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
  “霁”,是雨过天晴的意思。“门人”,指自己的学生。“晷”,是日影。“移晷”,即日影移动,表示时间推移。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这天雨后初晴,偕同我的学生吴琦、杨怀栋来这里游览,过了很长时间才回去。作者为珍珠泉的妙趣所迷恋,在这里驻足静观了一段时间才离去。“移晷乃去”,说明时间之长。
  游览结束,但作者余兴未尽,珍珠泉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文章最末,作者感慨道:
  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
  济南著名的泉总计有十四个,这个泉大概称得上是最佳的了。表明他对珍珠泉的高度评价,以及他对珍珠泉的极端喜爱之情,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篇文章脱尽纵横之气,写得清新自然,似乎是无意为文,却写得淡然天真,这也是作者道家思想的文本表现。文章对济水洑流、插木成泉的描写,好像是作者亲眼所见,随笔而记,按照自然界本身的妙理,不假雕饰,给人以纯朴自然的感觉,读来颇有天趣。当然,文笔自然清新,并不是走马观花,见什么写什么,那样只会使文章芜杂。其实清新自然的文笔,来自对事物的深入体察和语言的高度提炼。对事物经过深入了解,有了深刻感受,把自然丘壑变为胸中丘壑,才能“出入风雨,卷舒苍翠,走造化于毫端”,那时提笔挥毫,从而“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恽格《南田画跋》),就会触物生趣,自然清新了。
  这篇文章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写得简洁雅净。在具体描绘泉水的时候,只用了极其简约的笔墨,就状写出珍珠泉的生动景象。但是简净绝不是简单,简单只能造成粗疏,而简净却能做到“以一当十”,精练生动。这犹如古人画竹。宋人画竹讲究茂密,元人画竹喜欢丰腴,而郑板桥却追求简净、疏朗。尽管画法不同,各领风骚,但板桥却博得了更多人的喜爱。虽然只有三杆两枝,却在挺拔刚劲中传神写意,显示出精灵和气韵,这是作者高度概括与熔铸神思的结果。所以简洁雅净之笔还必须是生动传神之笔。作者“泉城之胜揽珍珠”,虽然只用了三十六字,但却形象地传达出了泉水的形状、气势、神态和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真正乃“文似珍珠意如泉”,称得上是传神之笔。
  
  附:(清)王昶《游珍珠泉记》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而流,抵巇辄喷涌而上。人斩木剡其首,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清,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然未有若珍珠泉之奇者。泉在巡抚署廨前,甃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亢仓子》云:“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观于兹泉也,信。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