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八月狂想曲》等

作者:徐 坤等




  《八月狂想曲》
  
  徐坤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品简介 北方的地级市凇州经过激烈竞争,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协办城市资格。这件事情给城市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纷纭复杂的矛盾。漩涡的中心人物是奥运协办总指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旷乃兴。是借奥运场馆选址之机拆迁改造南城棚户区、解决民生问题,还是以政绩形象工程为主。放在原来城中心繁华地段的体育场,将老场馆升级改造、不愠不火把这事办了?最终。借着协办奥运的商机,凇州市的新奥体中心兴建、会展中心打造、棚户区拆迁改造,“三大战役”轰轰烈烈打响了!这是一个“一石三鸟”的宏大计划,利国利民利奥运。凇州这么大的三个项目。势必牵涉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压力、矛盾、掣肘、拆台、诬陷也随之而来。
  一把手、书记白宏臣。基本上是支持旷乃兴的。副书记、市长程之介耿耿于怀。程之介本地土生土长。根基厚。裙带网络宽,利益枝枝蔓蔓。每动一下,都会跟他有关。他伺候走了几届书记,眼见来日不多。希望白宏臣走后,自己能接班升一格。但是年轻有为的常务副市长旷乃兴,无疑成为他现实的障碍。
  设计奥运体育场,不光有丰厚的物质回报,关键是,正如招标书上写的:一座优秀的奥运场馆。将是一个国家国力强盛、技术过硬的证明。常务副市长旷乃兴这边严格把关,一定要让设计招标过程公正、透明,决心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场馆,给凇州人民留下优秀的奥运建筑文化遗产。竞标过程十分激烈,最后黎曙光与德国设计师穆勒尔联合设计的“东方地平线”中标。由此,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洪肖奇对黎曙光恨之入骨,一直就没停止报复动作。黎曙光离开省城。进驻凇州奥运工地。四年的历练,他们的头发都白了。然而一颗跳动青春之火的心,却像鼓满了风的帆。
  作品评论 胡平认为,小说须有故事,故事须有冲突,冲突须有对立面,对立面便涉及阴暗面和消极面。这里常是现实性主旋律写作的雷区,也常是区别正牌作家和杂牌作家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徐坤在这方面并未踌躇。她笔下火热的奥运筹备场面不是一片莺歌燕舞。倒是处处荆棘丛生。不经风雨。何见彩虹,正是在险象环生的情境里,作品成功地刻画出高大丰满的时代英雄人物,包括主管奥运工程的旷乃兴和实施工程的核心人物黎曙光。他们是年轻人。是社会的栋梁之材。实际上,也是因为他们年轻,才容易遭人算计,譬如来自女色的引诱,旷乃兴勉强顶住了,黎曙光则栽了个不小的跟头。但归根结底,他们正气凛然。健康向上,有信念,有素质,身后有党和全国人民作为后盾。代表了青年中国的方向,所以最终迎来东方地平线上绚丽初升的红日。
  李敬泽认为,作为一部小说, 《八月狂想曲》的困难在于,它难以封闭,难以凭着虚构将自身从生活区分出来。它的主题是将于2008年8月举行的奥运会,现实全面地包围着小说,现实以它的形式和节奏限定小说家的书写,一般的小说是过去完成时或现在进行时,而《八月狂想曲》的时态更为复杂,它又是将来时的。它向着小说之外的未来。“青春中国”。徐坤用这个词表达她对现在和未来的总体看法,这个词来自历史的记忆。它包孕着现代中国的先驱们对中国之未来的信念和想象:早期启蒙者和革命者所用的词是“少年中国”,“少年”和“青年”在现代汉语初期是两个互用的、界分不定的新词,它们和“中国”相联,构成一个宏伟的现代意象——朝气蓬勃、挣脱了传统羁绊的中国。强健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所有的活力和创造力尽情进发的中国……在“青春中国”一词中,寄托着现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对中国人形象的自我期许,寄托着他们为我们民族缔造和锤炼出强大的现代人格和精神的热烈梦想。
  陈晓明认为,徐坤把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点改换到东北某城市,她并不写北京主战场。而是写一个协办的城市。那是她曾经生长的故土。她写起来得心应手。如果放在北京。那就太纪实了,就这一点来看,徐坤是顽强地要给她的这部作品提供更多的虚构空间,也就是要注入更多的文学性要素……这部作品是如此丰厚。故事大起大落,人物命运也是一波三折。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可见出徐坤在驾驭大题材方面毫不手软,才情纵横。语言的妙趣也给这部小说增色不少。她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并且富有立体感,这与她始终怀有反讽的眼光有直接关系。总之,这部作品试图给当代新新中国立传,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文学写作,徐坤敢于去挑战,而且做得相当出色。
  
  《觉建筑》
  
  曾哲著 同心出版社
  《觉建筑》是一部有关北京奥运场馆、有关2008建筑、有关北京城市建筑和建筑理念的一本书,配有350余幅图片。全景立体地展示了“鸟巢”等主要奥运场馆的建设历程。这些图片所追求的是真实、细节、过程。将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和认识奥运的全新角度。
  《觉建筑》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奥运场馆标志性建筑“水立方”、“鸟巢”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引起的争议,以及国内外建筑界对北京奥运场馆和奥运景观的众说纷纭。该书整体风格框架虽然是后现代建筑的结构——不拒绝任何流派,突破传统纪实文学的叙述模式,但内在的东西却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解读目前中国建筑界面临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表现手法采用不同人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的叙述,使作品呈现出了某种“建筑”的立体特征。且不拘泥于对建筑问题的讨论,更深入探讨了新一代中国人如何在面向世界的过程中“向自身文化回归”的大课题。
  作为首部奥运长篇纪实文学的《觉建筑》在结构上独具特色。全书的12个章节设置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壁、窗、顶、石、门、建、筑。并以此串起了不同的工地。开篇首先是对每一个词的诠释。有趣的是。这个诠释者阿端是“鸟巢”建筑工地的油漆工。评论家孟繁华说:“这一结构上的设置,不仅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本土特征。使北京最现代的建筑与中国久远的历史建立了联系,而且解决了历史是由谁来叙述的问题。”而曾哲说:“金木水火土都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也是奥运工地最需要的东西,我是以工地为载体,将角色作为‘建筑材料’。”
  《十月》杂志副主编宁肯认为,作家通常抵触命题创作。这种题材也不容易写好。但当我们看到作品。在满意之余还有几分意外,认为它多年之后仍会是一部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该作品在结构上独具特色,恰如后现代建筑的风格,先解构再结构,先打碎再拼接,突破了传统纪实文学的叙述模式。用不同人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的多声部式叙述,使全书呈现出后现代建筑的特征。表述建筑理念和对北京奥运建筑的认识,将不同的语言风格融于一书的全新的写作模式是该书的一大亮点。
  
  《五环旗下的中国》
  
  孙晶岩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五环旗下的中国》是中国首部全景式记录筹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奥运会将成为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北京奥运会,将会给奥林匹克运动永久留下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申办奥运,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可以看到捐款建设水立方的港澳台同胞和侨胞的血脉亲情以及许多感人的故事。
  鸟巢、水立方是怎样从规划设计到一步步建设完成的,建设者又为此牺牲了多少节假日时间?刘翔、刘春红怎样刻苦训练备战奥运会。李宁、邓亚萍的体育人生之路又是如何展开的?残奥会上。那些“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残疾人是如何挑战生命极限的?“十大优秀志愿者”之一、美国大兵杜大卫是怎样迷恋上中国。又是怎样给不规范的英语标志“挑刺”的……以及吉祥物之父韩美林的甜酸苦辣:绞杀兴奋剂的详细内幕;平安奥运,奥运如何设计安保方案等等。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筹办者为了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目标,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作者孙晶岩是唯一获准参加北京奥运新闻中心组织的所有采访活动的中国作家。她用三年的时间深入到奥运第一线。先后与400多位奥运人士促膝长谈,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在成百上千个奥运人士中精心选择的。比如“陪练”。人们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冠军身上,而对冠军背后的无名英雄——陪练却知之甚少。为此。作者将触角伸向了这个不太为外界所熟知的群体。悉尼奥运会78公斤以上级的女子柔道冠军袁华。她感谢的人中,特别提到她的陪练徐立功。徐立功在专职陪练的岗位上干了9年。每天最少被摔300次。最多的一天被摔了450次,身上多处有伤。作者认为,如果说世界冠军是金字塔的塔尖。那么陪练就是金字塔的底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其他人作出了牺牲,是“走在冠军前面的人”。
  作者孙晶岩在这部作品中的思考深沉而理性,奥运百年路。既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艰辛之路。更是中华民族的求索之路、振兴之路。这部作品书写了一幅北京奥运会的绚丽画卷,记录着中国划时代的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