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2年第1期

惊天铁案

作者:杨黎光




  
  引 言
  
  当我最初从一些报纸传媒上,看到把香港黑社会人物张子强称为“世纪大盗”时,我总怀疑这是否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把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黑社会头子“神化”了。
  2000年的3月,我应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公安厅的邀请,写一部20集有关侦破张子强案件前前后后的纪实电视剧。在着手采访前,我搜集了一些世界有组织犯罪的资料作为参考,本世纪中曾经被称为“世纪大盗”的是英国人比格斯。他经过精心策划于1963年8月8日率领一伙窃贼登上了一列从苏格兰格拉斯开往伦敦的邮车,窃走现金2600万英镑(相当于5000万美元)。这个案件轰动整个欧洲,曾多次被拍成电影,比格斯因此成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比格斯被捕后,判了30年徒刑,后又从监狱中逃跑藏匿于巴西30年。最后当年迈多病,并已经二次中风的71岁的比格斯要求回国时,又成了英国各传媒爆炒的新闻。英国《太阳报》甚至包专机接他回国,为了是要他的传奇故事。但,比格斯犯罪的手段和犯罪金额都无法和张子强相比,2600万英镑也只相当于三亿多港币,而张子强策划的一次绑架,就获得赎金10.38亿元港币,相当于一亿多英镑合1.3亿多美金。这些钱尽管绝大部分都是千元面额现金,也仍然需要用两辆奔驰500型轿车外加一辆日本丰田面包车才能运走。张子强拿走了自己个人独得的3.8亿港币后,剩下的钱仍然整整装了50包蛇皮袋,摆满了一间40平方米的房间。在澳门赌场一天输掉过2000万港币的张子强面对这么大一堆钱也惊呆了,情不自禁地说,“哗,原来有这么多啊!”
  从我所掌握的不完全的资料中,二十世纪世界犯罪史上还没有一宗绑架索取赎金超过张子强犯罪金额的案件,更别说这样的绑架案,张子强还干了多起。当广东省公安厅抓获他时,他正在进行第三起绑架香港富商的准备工作。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称得上是“世纪大盗”了。
  自2000年3月开始,经过有关方面的特许,我查阅了张子强案件的档案,采访了张子强案件的经办人、看守所的管教、案件的预审员、公诉员和审判员、张子强的先后两任律师以及律师所安排接待过张子强的妻子罗艳芳和帮助张子强的两个儿子到广东省看守所探望伏法前张子强的律师助手,以第一手资料记录下了世纪大盗张子强最后的日子,许多资料都是第一次披露,它真实地记录了张子强其人其事,也会真实地揭开人们心中的很多谜团……
  写完20集电视剧后,总觉得还有好多话没有说完,还有一些故事因为不同艺术载体的不同艺术表现的局限和其他一些原因没有说完。因此,我又拿起笔,写作这本书。
  长篇报告文学《惊天铁案——世纪大盗张子强最后的日子》,是我在20集电视剧的基础上,根据报告文学的写作特点,重新写作的。
  整个写作先后持续了一年多,今天把它呈现给读者。
  
  一
  
  “9810”大案的由来
  2000年3月23日,我来到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采访当年侦破和审讯张子强案的办案人员。
  按照事先的约定,我走进了省公安厅大厦“1007”室时,看见几位干警正在整理档案。有近百卷卷宗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靠墙的桌子上,真有堆积如山之感。
  经过省公安厅宣传处的一位同志介绍,当年负责审讯张子强的林林同志笑迎上来。林林个子不高,50多岁,形象朴实无华,是那种与他相处半天,回头记不起他容貌的人。通过与林林的多日相处和随着对整个案件侦破预审过程的了解,林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貌不惊人,言不高声,但个性坚忍不拔,工作锲而不舍。他在工作中总带着一丝抹不去的微笑,就是在审讯最艰难的阶段,他的谋略和坚韧也都掩在他那笑容中。
  林林见我进来说:“来得正好,我们正在清理张子强案的案卷。”
  我说:“这么多?”
  林林说:“张子强犯罪集团最后送上法庭提起公诉的一共是36个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犯罪集团,又是横跨粤港两地作案,制造了多宗惊天大案,犯罪时间差不多横跨近10年,这10年中的犯罪,我们都要把它弄清楚,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案卷了。当时,中央指示‘一定要把张子强案办成铁案’,就是要求我们证据要充足,这些案卷里记录的就是张子强犯罪集团的犯罪经过和证据。这些都是副卷,正卷还要多一些,全送法院了。”
  我拿起一本卷宗,封面上写着“9810大案”,就问:“老林,这个案件为什么代号叫‘9810’呢?”
  林林说:“‘9810’是一个时间。”
  随着林林的介绍,张子强案件的由来在我眼前打开……
  1998年1月10日,一队轿车穿过北京天安门广场,一直开进了天安门斜对面的一个大院,大院门口一块醒目的牌子告诉我们,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轿车在大院内一幢办公楼前停下,第一个走下轿车的是广东省公安厅厅长陈绍基。接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厅长朱明健、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郑少东、政委张永强纷纷下车,跟在陈绍基的后面走进公安部刑侦局的办公大楼。
  办公楼前有持枪武警站岗,陈绍基厅长一行走进了一间会议室,门在他们的身后又关上了。参加会议的人员并不多,除了陈绍基厅长一行,就是公安部刑侦局的有关领导和职能处室的同志,会议内容绝密。
  会议时间并不长,当陈绍基厅长他们走出来的时候,心里沉甸甸的。公安部的同志送陈绍基出来,边走边对陈厅长说:“陈厅长,香港回归以后,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我们的既定国策。以香港黑社会分子张子强为首的这伙犯罪成员,横跨粤港两地作案,绑架勒索,已经严重危害了香港社会的稳定。中央领导指示我们,打击以张子强为首的香港犯罪集团以及黑社会势力,是为了确保回归后的香港治安稳定,维护香港良好的经济环境。这件任务主要落在你们的肩上了,我们部里和刑侦局将全力支持配合你们侦破此案。以后文件情报等,就按照我们刚才的商定,以今天的日期作为此案的代号,叫做‘9810大案’吧。”
  陈厅长说:“请转告公安部领导并中央领导,广东警察一定不会辜负中央的期望。今天我们就飞回去。”
  公安部的同志说:“一二天内,我们部刑侦局将派人去广州协助你们办案。”
  两天后,也就是1998年的1月12日,在广州白云机场,一架波音747飞机在夜幕下徐徐降落,飞机刚刚停稳,就有一辆轿车开上了停机坪,轿车里坐着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郑少东,他亲自来接北京公安部派来的要员。接着,有三位身穿便衣的公安部要员提着公文箱下了廊桥,大家只是握了握手,就钻进了轿车。轿车立即朝市内开去。
  开出机场的轿车,马上汇进了广州的车流,车内的人员都是满脸严肃,车窗外是灯光下的广州繁华商厦和如织的车流。
  轿车一直开进了一个大院,门口同样一块醒目的牌子:广东省公安厅。公安部来的要员在郑局长的陪同下,下车后直上省公安厅大厦的陈厅长办公室,陈厅长,还有朱明健副厅长都已经在这儿等候。
  北京来的要员是公安部刑侦局的一位张副局长,还有公安部刑侦局的同志。陈厅长迎上来握着手说:“张副局长,由于任务紧急,刚下飞机就请你们开会,辛苦了。我们从北京回来后,立即向广东省委负责同志作了汇报,省委领导指示我们抽调精兵强将,成立‘9810大案’指挥部,由我任总指挥,”陈厅长转身指着朱副厅长说,“朱副厅长你们都很熟了,我们厅里大家都习惯叫他朱老总,决定由他任‘9810大案’副总指挥。”
  朱副厅长迎上来和张副局长握手,一看就是很熟悉的战友。
  张副局长和大家一一握手后,说:“由于案件目前处于高度机密,先向你们几位领导详细介绍案情。根据公安部领导指示,今后有关‘9810大案’,除办案人员外,在公安厅内部也暂时处于保密状态。”
  陈绍基厅长从北京回来后,立即向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作了汇报,李长春同志非常重视,对破案工作作了具体指示,要求陈绍基同志亲自挂帅,成立精干的破案组,在公安部的指导下,争取早日破案。
  陈厅长马上指示省厅刑侦局抽调精干人员,成立指挥部。办公地点就暂时设在省公安厅大厦刑侦局的“1007”室。公安部的同志到达时,指挥部的人员除个别同志在下面办案还没有马上赶回来,其余都已经到位,现在全部集中在会议室等待着指示。
  很快,紧闭着的陈厅长办公室的门打开了,陈厅长和朱副厅长、郑局长陪着公安部来的同志走了出来。沿着走廊走进了一间小会议室。
  推开门的时候,小会议室里整整齐齐地坐着一排抽调来“9810大案”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大家看见陈厅长他们进来,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陈厅长一一地向张副局长做着介绍。
  张副局长笑笑说:“都是老熟人了。”
  陈厅长接着介绍其他同志:“这几位都是刑侦局的干将。这是处长何涛,一个办案好手,这是副处长林林,30多年的警龄了,他是一位搞预审的高手。这是科长莫泉,别看她是女同志,个子小,可是情报资料分析的高手,这几位都是优秀侦查员,陈晓鹏、李海波,既能办案,又是技术侦察工作的高手。”
  张副局长一一和大家握手后,从密码箱里拿出一叠材料走到台前,他的助手立即帮他装好了幻灯片。
  张副局长首先对大家说:“同志们,这次我们面对的可不是个一般的香港黑社会犯罪团伙,而是一个犯案累累、胆大妄为、明目张胆地挑战法律、挑战香港警察、破坏了香港社会安定的犯罪集团。”
  这时,银幕上打出了第一张幻灯片,是张子强的头像。张副局长指着这张头像说:“他叫张子强,绰号‘大富豪’、‘变态佬’,今年43岁,12岁开始混迹社会,16岁就入黑道,在香港警局留下无数案底。几十年来,作案无数,是香港黑社会中一个作恶多端犯罪集团的头目。”
  银幕上又出现一个男人的照片。
  张副局长指着这张照片说:“他叫叶继欢,是一个香港家喻户晓的悍匪,今年37岁,广东海丰人,1978年偷渡去香港,从79年开始就在香港持枪打劫。”
  这时,银幕上换了一张照片,画面是一张从闭路电视上拍下来的:这个人一手持一支AK47冲锋枪,一手挟持一名人质,站在街头向香港警察开火。
  张副局长说:“他与他的同伙多次与香港警察在街头驳火,是一个手段凶狠的另一黑社会头子,被香港警方列为头号通缉犯。”
  幻灯片又出现一个中年人的照片。
  张副局长说:“这个人的真名叫胡济舒,绰号‘蝠鼠’,今年47岁,广东东莞人,现为香港居民,是张子强犯罪集团里的军师,参与张子强策划的多宗案件,现被香港警方通缉。”
  幻灯片上又出现一个约50多岁,脸上有一道刀疤的男人照片。
  张副局长说:“他叫张志烽,今年53岁,绰号‘阿斩’,广东南海人,后偷渡到香港,是张子强犯罪集团里的骨干成员,跟随张子强在香港参与了多宗重大案件。”
  张副局长最后总结说:“据我们初步了解,这两伙犯罪集团,近年来纠集在一起,横跨香港和内地从事抢劫、杀人、绑架等重大犯罪活动,已经干下了多宗震惊香港和内地的大案,并在黑社会扬言,要将香港富商逐个绑。严重危害了回归后的香港社会稳定和繁荣,也破坏了香港的投资环境。据了解,一些香港富商已经花巨款买防弹车,请保镖,一些实业家有将投资向海外转移的迹象,如果形成事实,势必又会影响香港的经济稳定和香港人的就业率。”
  张副局长对案情的介绍,使指挥部的同志们明白了自己将面对怎样的一伙罪犯。会后,大家立即分头做准备。
  
  张子强其人其事
  1月12日,公安部刑侦局张副局长向专案组介绍了情况后,“9810大案”指挥部正式开始运作,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伙犯罪分子的背景资料,朱明健副厅长紧急约见了香港警方。香港警方对于打击“大富豪”犯罪集团给予了高度的合作。第三天,他们就派出高级警官来到省公安厅。
  1998年1月14日,粤港警方高级官员第一次在广东省公安厅会晤。
  通过会晤得知,张子强及其同伙,是一个在香港警方留下无数案底的职业犯罪集团。
  张子强祖籍广西玉林市(关于张子强的祖籍,曾有不同的说法,以前一些报刊都说他是广东省肇庆市郁南县人,以后大部分报道都延续这个说法。后来,也有人说张子强是广东与广西交界的郁南县人。我查阅了公安机关的结案报告、检察院的起诉书、法院的判决书,上面都说张子强是广西玉林市人。我想,这个根据是张子强本人的供述,像起诉书和判决书都经过张子强本人看过的,因此张子强是广西玉林市人可信度高)。张子强1955年4月7日出生,四岁那年随其家人来到香港。
  张子强的父亲是两手空空随着当时的“逃港潮”逃到香港的。到香港后既没钱,也无特别的一技之长。为了全家口,凭着在家乡对中草药的一点点认识,在香港油麻地的庙街开了一个小小的“凉茶铺”。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当年香港的油麻地和什么是广东人的凉茶铺。因为,这对于后来张子强的成长有着一个“鸡蛋与温度的关系”,即成长环境与经济条件影响了张子强的人生观,使他很小就进入了对抗社会,以破坏的手段,来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直到走入极端,付出生命的代价。
  香港人和凡是到过香港的人没有不知道油麻地的。如今香港油麻地和旺角一带,是香港九龙半岛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这里的地价恐怕是全世界最贵的,据说身价数千万之上。这里已经不是“寸土寸金”的概念,而是“地凭人贵”,就是说住在油麻地是一种富有的身份象征。
  而四、五十年代住在油麻地的人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过那时和现在恰好相反。当时的油麻地比现在小得多,现在的油麻地由于经济的杠杆作用,大部分都是后来填海扩大的。当时的油麻地很小,离海滩不远,一些地方只是海边的荒地,只有一些低矮的建筑,有点像后来的棚户区。住在这儿的不是一些穷人,就是一些三教九流。当然三教九流也是穷人,可是三教九流是孳生黑社会的地方,这里当年常常发生一些黑社会的火拼。所以,至今香港一些描写黑社会的电视、电影,总是离不开油麻地这个地名。
  张子强在这样一个地方长大,影响了他人生的走向。
  张子强父亲带着妻儿逃到香港开了一间简陋的“凉茶铺”。而且这样的“凉茶铺”不可能有太高的利润,所以,张子强父亲的“凉茶铺”开了多年也只能是维持生计而已。
  先在父亲的“凉茶铺”当帮手,后来父亲见他不学好又把他送到一间洋服店,也就是专做西装的裁缝店当学徒。但是父亲的良苦用心和拳头,都没有把聪明的张子强引上正道。早年张子强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是严厉的,以至今天在看守所里的张子强还经常回忆起父亲当年怎样打他。但只靠打骂的简单教育方法,不仅没有使张子强回转心意,反而使他对父亲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至今在看守所里张子强还说,他对父亲没有什么感情。
  张子强开始涉入黑社会,并自立小头目,12岁就开始进警察局,16岁第一次坐牢,在香港作案无数,多次被抓,在警方留下了厚厚的记录。关于张子强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世纪大盗的,后来张子强在看守所与预审员和管教干部都有谈到,他以自白的自我欣赏的方式回顾了自己走过的路。这些,本文都将有详细的交待,并且以张子强第一人称形式叙述,相信更真切,能让读者近距离地了解这个世纪大盗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
  成年以后的张子强,尽管他结婚、成家、生子,但并没有“金盆洗手”,所犯案件反而逐步升级,终于干下了多宗轰动香港的大案,后来几乎成了香港家喻户晓的人物。
  为了进一步了解张子强和张子强案件,我去香港进行了实地采访,找到了张子强的住址。
  
  二
  
  初识张子强
  我最初见到张子强当然是从电视和报纸上,不过说实话那时候真没有太注意这个人,从相貌特征上看,他和我曾经见过的许许多多的香港人没什么两样。我真正对张子强有感性认识,应该是在广东省公安厅,不过这个时候张子强已经伏法了。我见到的是当时审讯张子强的实况录像,这个录像不是后来传媒广为传播的法院开庭审理的实况,而是捕获张子强后,在省看守所以林林为首的省公安厅的预审人员,对张子强长达半年的艰辛的预审。由于案情重大,又涉及的是这个最善于和警察打交道的境外案犯,因此当时对整个预审情况进行了录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这些录像带从未对外公布过。
  采访开始的时候,林林就建议我先看看审讯张子强的录像,林林说:“你是一个记者,又是一个作家,你应该先从感性上认识一下这个张子强,这对于你今后的写作会有好处。我1968年就从部队来到省公安厅,几十年来和上千个罪犯较量过。改革开放以后,又和形形色色的香港、澳门的罪犯斗争过,张子强绝对是一个惟一。现在他已经伏法,你无法采访到他本人,无法了解到他的心理状态和他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但我们在审讯他的半年中,张子强和一些死不开口的罪犯不同,他常常摆出一副黑社会老大的派头,审讯中有时半天不说一句话,有时又口水喷喷地说个不停,谈了不少他自己的经历和他对人、对钱、对犯罪,甚至包括对女人的看法。录像中有一些这样的记录,你看一看,对你了解他肯定会有好处。”
  林林从中挑选了一些他觉得有价值的录像让我先看。我虽然来广东工作已经八年了,但我一直生活在移民城市深圳,这儿的人基本上都讲普通话,再加上我本人对广东白话有点排斥,所以既不愿学也不愿听,因此我对同样既不会说也不会听普通话的张子强所讲的话,听起来非常吃力。林林专门安排了刑侦局的一位年轻的刑警,也是当年从江门将张子强押到省看守所的那位侦查员,陪我一起看,顺便将我实在听不懂的地方翻译一下。
  这盒录像带里录的是张子强开始交待前的一次审讯。这时候,通过林林他们长期的工作,张子强的情绪已经从非常对立趋向缓和。林林此时采取的是继续松弛张子强的对立情绪,争取张子强早日开口交代罪行的预审策略,在审讯中故意和张子强做着拉家常式的谈话。
  这时候已经是六月底,天气已经比较热了。张子强穿了一件白色的背心,条纹短裤,脚上是一双拖鞋,非常放松地靠坐在那张黄色的木椅上,这盘录像带并不是这天审讯录的第一盘,所以录像带一开始就看见张子强在手舞足蹈地说话。
  张子强正在和预审人员谈他的人生观,他说:“……人,如果没钱,绝对万万不能,有钱也不是万能的,但没了钱万万不能。人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自然要有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影响你。你会知道有多大?”张子强这时身体前倾着,望着林林他们,反问林林。接着,他又说:“我在这个世界上,不能让自己受穷,我没有时间和耐心在正当的行业中去打工赚钱,我已经40多岁了,我要富起来,就必须采取一些突破性的手法。在这个世界上,钱是最重要的!”
  这是张子强关于他犯罪根源的自白。
  张子强在这一段谈话中,一再强调钱是最重要的。可在实际生活中,他却是一个最不懂得钱的重要性的人,一个挥金如土的人。金钱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商品的属性,即有了钱要进入流通。进入流通的钱,才会产生利润,才能让钱再生钱,也让钱为社会创造价值。可是张子强这个一再强调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拿到钱以后,他又干了些什么呢?他在两次绑架中,一个人就分得6亿多港币的赎金,而且全是现金。拿到这笔钱,他第一时间就去了澳门萄京赌场,而且两天多的时间里就输掉了6000多万。其中,有一注就下了300万。我后来去澳门采访,专门去萄京赌场看过赌博,300万的筹码放在赌台上就很吓人,据说,张子强用手一推,然后翻开“荷官”(赌台上专门司职发牌的人)送来的两张牌,仅仅用了不到两分钟,就把这300万输掉了。张子强后来在审讯中自己算了一笔账,他说他在萄京赌场输掉了大约有6亿多港币。也许他故意夸大了,但我在澳门采访时,澳门警方告诉我,张子强的豪赌,在澳门大家都是知道的。
  张子强没有正式的职业,也没有听说他有企业和正当的生意,钱从哪儿来?只能是犯罪所得。犯罪得来的钱,花光了,再用犯罪手段去弄钱。张子强说,“我这种不断想进行绑架勒索的想法,就好像是登山运动员,爬上一个高峰后,又想上另一个高峰。”高峰是什么?高峰就是更大的犯罪!
  张子强在谈到他对人生的认识的时候说,“我到李先生(第一次绑架人质的父亲)家中去谈判,李先生劝我通过正当的生意来赚钱。我和他讲人生的道理,我说,自己也想做生意,也有那个头脑,但没有那个耐性。人生很短促,一棵树能活几百年,几千年。一个人有思想有头脑只能活几十年。30岁前脑子还没有长全。30至40岁正壮年,45岁以后身体各项机能就开始老化了,每个人都抵抗不了。我从小就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先天比较差,在香港这个社会中没有办法和别人竞争,即使自己可以补充先天不足,我的身体和年龄也不允许。只好走这条冒险的路。”
  看了一天录像,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初步了解了张子强的犯罪根源,对张子强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后来,张子强还谈到了他的身世,他的成长,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这条路的,这些,我将随着故事的展开,在我作品中一一道来。
  现在,我们还是回到事件的开始,广东省公安厅是怎样侦破这个惊天大案的。“9810大案”指挥部和林林做了初步的交谈后,林林因为又接了案子下到基层去了,秘书科的同志安排我采访当时在指挥部里担任情报资料分析甄别工作的莫泉科长。莫泉当时在“9810大案”指挥部里,对全局工作了解最多。可是莫泉到珠海市公安局挂职工作去了,我们约了多次,莫泉太忙,都没有采访到她。一天,我接到秘书科长的电话,说莫泉回广州开会,我立即从深圳赶到广州采访莫泉。
  那天,在省公安厅门口的传达室办好了采访手续,我乘电梯来到省公安厅10楼,在“1007”房即林林他们的办公室等莫泉,一会儿秘书科长就领着一位约三十七八岁的女同志来了。
  我起身问:“请问是莫科长吗?”
  莫泉说:“是,您是杨记者吧。请坐,请坐。”
  我坐下后立即言归正传:“我这次来……”
  莫泉笑着说:“我知道,我知道。”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