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读者问卷热心读者名单及意见摘登

作者:佚名




  刘伟刚(黑龙江双鸭山市)
  《当代》的王牌是厚重、大气的长篇,但在中短篇上与《收获》、《十月》相比就要逊色一些。近几年《当代》的长篇佳作的确不少,但那种气势恢弘、有史诗般震撼的作品少了。另《当代》文学拉力赛能否在考虑竞赛评委来自不同职业的同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评委地缘问题,相同地缘的评委的代表性和公正性会打折扣。希望《当代》能在刊物中适当插入一些插图和画。
  屠志荣(浙江杭州市)
  本年度大量作品充分体现了贵刊“文学克隆真实”的立场,坚持了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像《明天战争》的凝重、《上塘书》的舒展、《米香》的清新、《乡村典故》的幽默、《卖米》的纯真……我希望明年每期杂志最好不要过多地集中于某一种体裁,要尽可能地像《当代》2004年第6期那样注意体裁的多样性。另外,我总觉得《当代》和其他大型文学期刊相比宣传力度不够。
  路永春(山东宁津县)
  今年的《当代》办得很厚重,质量有所提高?熏应以长篇小说为主打栏目,注重大气、厚重、精美、大篇幅、语言好、艺术性高。可适当增加反映青年情感方面的作品,纪实文章尽量少发,以免影响刊物水准。选刊版可增加原创作品。
  何万浩(福建泉州市)
  封面设计过于老套,视觉冲击效果不明显。建议封面上不载当期刊发作品标题。
  程海兵(山西晋城市)
  今年《当代》的作品整体上看都不错,但没有一部特别出色,让读者在评选最优时非其莫属。建议《当代》在2005年刊发几部真正打动人心的描写“中国脊梁”的作品。
  朱军(湖南株州市)
  坚持纯文学道路,《当代》已经走出自己风格,报告文学登载是可以的,但也要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才行。像2004年第六期的《原子弹往事》就非常好。
  苑志强(河北石家庄市)
  1.每期的长篇应下点功夫,那种全景式写实作品比较少;2.印刷用纸能否再好些?鸦3.插图能否多些?熏起美化作用,感觉美术设计不足;4.散文力作应多选几篇;5.应有些文学评论、文坛现象的深思;6.应设文坛大家访谈专栏;7.重点作品应配发赏析或评论文章;8.重点作品应配发作者本人创作自述。
  杜海军(河北邢台市)
  《当代》已办得相当好了,只是再建议2005年里多发表贴近实际平民生活的新人新作。发表一些农村题材的乡土文学为好。
  宁春强(辽宁瓦房店市)
  《当代》不应仅仅满足于为文坛留下了多少部获奖作品,它更应关注的是如何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增添鲜活的立得住的人物形象。能让读者记住故事,却很快忘记人物,是小说的悲哀。
  朱佳林(湖南慈利县)
  建议适当多发表一些反映农村的长篇小说;建议从读者中选一名代表当拉力赛评委,并尊重读者们的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