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编辑手记

作者:佚名




  在思想的交锋中,想法不同的人们坐在一起,或者是因为好奇,或者是因为要说服对方,或者就是为了争论。不知应该为之遗憾,还是应该为之庆幸,在知识界的争论中,为了沟通或共识而坐在一起的时候少,为了说服对方或与对方争辩的时候多。有一位外国朋友花了很长时间阅读中国知识分子之间的辩论、误解和攻击,对于互相争论中的文不对题、先自造敌手的虚拟形象再把它当作真敌手加以攻击,以及各种攻防之间的修辞法、煽情法有许多精确的观察。但是,她的最后结论有些特别:中国知识分子通过误解和争辩而形成了一种“知识的共同体”。知识界——如果有这个“界”的话——不是共识的结果,而是误解、辩论的产物,这听起来有些不大让人舒服,但仔细想想好像有些道理。
  这一期《读书》发表的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话题也算一个例证:从城市改革启动开始,有关的辩论就没有停止;即使立场不同的学者有了一些重叠的观点,他们自己也多半不大愿意承认这些重叠的意义。从前年私有财产入宪的讨论到去年郎咸平引发的风暴,争论越出了知识界的范围,一场社会辩论隐然形成——这一回知识界的确处于这场辩论的中心地带。关于这场辩论,见仁见智,两种观点最为突出:一种是“糟得很”,一种是“好得很”。“糟得很”的理由是争论妨碍了改革的顺利发展,许多讨论是意识形态化的,缺乏应有的学术理性;“好得很”的理由是争论引发了公众的社会关注,迫使知识界和有关部门倾听社会的声音,为进一步的讨论创造了氛围。一个涉及广大社会利益的问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任何垄断性的方式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要为讨论人为设限是不可取的。较为理想的办法也许是:广泛的参与性与专家们的认真研究相结合,让大家共同地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理论的和实践的检验。本着这个态度,去年第十一期《读书》发表了崔之元有关郎咸平风波的理论思考,这一期《读书》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座谈则是相关讨论的延续。参与座谈的学者看法不一,但气氛良好,讨论是坦诚的和深入的。观点针锋相对比攻打虚拟敌手要好,通过争论提出建设性的看法比单纯地争输赢要好,在争论中展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及其社会图景比避实就虚、玩弄修辞要好。
  在新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忘不掉北京舞台上刚刚上演过的契诃夫戏剧及其对旧俄生活的描绘:生活中充斥了荒谬、混乱和无奈,而对这些荒谬、混乱和无奈表达着愤懑的人又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我们的身上集中了这个自我矛盾的时代的一切,以至我们对这个自我矛盾的时代的抱怨本身也显示几分喜剧的色彩。契诃夫对他笔下的所有人物都带着嘲讽,但在戏剧终结的地方,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潜流”——樱桃园被无情地伐去,一次又一次的追求被自己取缔,一种又一种的渴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但生活还在继续,那些无法实现的渴望和半途而废的追求汇集在如同江河一样不息流淌的生活之中。我喜欢那句话:你可以嘲笑一切,但不能嘲笑生活本身。
  也因为如此,我们的争论还得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