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从“人定胜天”到“众志成城”

作者:杨子彦




  五月十二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使用频率最高、每天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个字:众志成城。电视频道、志愿者的衣服、街道张贴的标语几乎都是: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特大地震发生过两次,上次是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唐山地震。唐山地震后人们都佩戴一个徽章,上面也有四个字:人定胜天。从“人定胜天”到“众志成城”,中间的三十二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崛起、中华民族努力振兴的三十二年。“人定胜天”到“众志成城”的转变,实际就是这种巨大变化的一个反映。
  “人定胜天”的思想来源一般都追溯到荀子:“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意思是顺从天颂扬天,不如利用自然赋予的生存条件。对“制天命而用之”,很多后人将其理解为是“战胜自然”的意思,于是对于同样出自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即人与自然各守其职分,人“不与天争职”,即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和职分去取代自然,人应该“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这些同样重要的思想却相对忽视。此前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说过:“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史记·伍子胥列传》)此后唐代刘禹锡讲过:“天非务胜乎人者也,何哉?人不宰则归乎天也。人诚务胜乎天者也,何哉?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指出天与人各有所能亦有所不能。金元时刘祁在《归潜志》中说:“人定亦能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他说的“胜天”,是“不为造物所欺”。古人讲的“胜”,大抵都是“胜过”、“优于”、“强于”,不是“战胜”的意思。近代思想家严复为了救亡图存,提出了“与天争胜”,要与自然和命运抗争,这就比较接近现代人的态度了。对于古人,后人出于实用主义的需要,对古人的思想往往断章取义,曲解原意。
  对今人而言,提倡人定胜天,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鼓舞人们增强自信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这个前提,那么也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的那一段时间里情况就是这样。五十年代之后“人定胜天”极为盛行,成为一种指导性的观念,对当时的经济、精神文化建设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很普遍的影响,农林牧副渔等概莫能外,改造湿地、向沙漠进军等行动,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一直影响至今。
  迄今为止,人们对“人定胜天”的理解基本上还是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环保总局通过调查也发现,这种认识一直没有改变。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二○○五年的第五版,也还把“人定胜天”做如此解。但是随着思想观念的开放和认识的深入,今人对“人定胜天”的看法虽然众说纷纭,分歧较多,但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不再只是一家之言了。比如坚持“人定胜天”者认为,利用自然、战胜自然是人类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胜天”是在了解自然界之后,是根据自然界的规律加以改造,使地球更适合人类的居住。而在自然灾难降临的时候,除了拼死抗争之外别无他路,绝对不能放弃和丧气。在这种观点背后有两点支撑,一是科技进步,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最终能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按照自己的利益来改变自然运动;二是人的主体性,对于主体的人而言,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看法对于个体而言,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它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激励个体奋起抗争,努力拼搏,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与命运作斗争。但也有人持另外一种看法,认为大自然威力巨大,人则脆弱渺小,当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人难以抗拒。人类盲目地将主观意识应用到客观世界,不尊重自然的客观运行规律,已经为自身种下沙尘暴、生态环境严重失衡等诸多苦果。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恩格斯),所以应该尊重自然,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实事求是,以科学发展观念治理国家,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使经济建设和人类文明获得持续发展。持这种看法者也认为个人的命运并不是真的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社会环境、时代、文化、教育、家庭、机遇等诸多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还有些知识界中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上溯源流,认为把人定胜天理解成人类一定战胜自然,从开始就是对古人思想的误读。比如宋代刘过《龙洲集·襄阳歌》有“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此处的断句不应当是想当然的“人/定/胜/天”,而应当断为“人定/胜/天”。但是同样的 “人定/胜/天”,还存在多种看法:一是人定胜天就是人的努力比天命更重要——“人定”是人谋,指人的主观努力;天,是天命;“胜”不是胜过,而是“更重要”的意思。二是人的安定团结胜过大自然的风调雨顺,即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中,天时不如人和重要——“定”为安定团结,“天”为天时,这显然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进行的阐释;三是认为“定”即为坚定、坚守,也有人理解为定力,“天”则理解为客观存在的困难、阻力,这种理解认为只要人坚守信念、持之以恒,就可以克服困难。
  在今天的社会里,作为个人励志的“人定胜天”会继续存在,并被肯定和赞赏;而作为一种观念,传统的“人定胜天”虽然受到了质疑,但是它的影响不会散去。从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人们的反应和舆论来看,“人定胜天”的看法依然在人们的思想和言行中发挥作用。比如说地震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责骂地震局,认为假如有预报就可以避免大规模的伤亡;比如庄严肃穆的举国默哀三分钟之后,较少看到那种心存敬畏、庄严静穆的气氛,在民众那里看到比较多的场面是悲伤与奋勇中热血沸腾的情绪。这里面有爱国之情、民族大义,但是也有“人定胜天”的情结。这说明“人定胜天”的观念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继续存在。
  但也应看到,“人定胜天”的情结在近些年已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众志成城”。“众志成城”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强调万众一心,就会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民众团结一致,就拥有了巨大的威力。“众志成城”被用来号召和凝聚百姓,也是由来已久。就共产党人而言,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有:“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一九六六年邢台大地震,周恩来在邢台号召大家“团结奋斗,众志成城”。一九九八年党中央总结“抗洪精神”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二○○三年又将抗“非典”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在“人定胜天”和“众志成城”的背后是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念的体现。“人定胜天”体现的是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与自然对立,其中包含着主观盲目、对意识形态作用过分看重的因素。“众志成城”强调的是“我们”,是我们在一起,是万众一心和坚定牢固,相对“人定胜天”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矫枉,一种进步。除了众志成城之外,这次地震灾害中媒体还反复出现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名句,即“不抛弃,不放弃,做有意义的事,好好活”。这大概也是地震灾害中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播放《士兵突击》的原因。相对众志成城强调的“我们”,“不抛弃,不放弃”,突出的是个人、普通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打动人心,触动灵魂,激发热情,使国人齐心合力抗震救灾的,是普通人的不幸:死去的孩子排列整齐的书包、废墟中伸出的灰白的手、呈弓形保护孩子的母亲,牺牲自己救护学生的老师……是他们的不幸和他们的努力发挥了凝聚、号召、激励的作用,让无数的人行动起来,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行动,去身体力行、力所能及地参与各种救援活动,做到“我们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
  从“人定胜天”到“众志成城”,从人和自然的对立,到强调团结的力量,再到关注个体,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和民众认识水平及思想境界的提高。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省。黑泽明在其自传《蛤蟆的油》中提到了日本关东大地震和地震引起的火灾。其中“可怕的远足”一节写哥哥强行拉着年幼的黑泽明跑了一天,遍观火灾地区,看了难以计数的尸体。当他背过脸去不忍看的时候,哥哥就厉声斥责:“小明,好好看看。”他们是以直面正视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是一次深刻的死亡教育。而我们民族因为缺乏宗教情感,支撑人们渡过难关的除了生存的本能之外,主要是亲情、责任,是世俗生活。对神秘莫测且威力无比的大自然,我们比较缺少敬畏之心,缺乏面对死亡的教育也缺乏在灾难中逃生的教育。所以在今后如何提高民众对灾难的认识、增强灾难中逃生的能力,强化生死教育,以致做到爱国以情更以理,将是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