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题材索引”与“主题索引”

作者:王诗戈




  《读书》今年第四期《再次燃起的宪法寻根热忱》一文中,谈到“《麦迪逊文集》没有‘题材索引’,法兰德的《汇编》里有。有了这份索引,研究美国宪法的人,方便多了。例如,研究参议院的来历,一查索引中的项目和对应页码,便可知道……”(44页)。
  西文著作,在书末历来有附加索引(index)的传统。对单独一本书来说,索引或许属于末节,但千千万万本书汇集在一起,就看出了效果——不夸张地说,索引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学术积累,的确是提供了强有力的援手。
  编制索引,需要的不仅是耐心与谨严,更要有对某一领域学术脉络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该领域学术前沿的了解与洞察。有些著作在编辑索引时,会特地找来学养深厚的学者,而这些学者的智力成果,无一不体现出其自身的“问题意识”,有时还会给有心人带来启发,开启出新的研究思路。目前我国内地出版的绝大多数学术类图书见不到索引,是亟需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这个“细化”的时代,西文著作中的索引,往往又分成了author index和subject index,前者是书中重要人名的一览表,后者实际上是一份“关键词”清单,《再次燃起的宪法寻根热忱》一文中将其称之为“题材索引”,但就我们对“题材”一词的一般使用情形来看,似有些“名不符实”。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对subject index的解释是:(图书馆按图书内容编排的)分类索引。这个说法,对单本著作并不适用。相对妥当的称呼似乎是“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