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捕捉风的形状

作者:董炳月




  第一次听到自己的文字变成舞台上的声音,和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书本上的铅字一样新鲜。获得那种遥远的、奇妙的感觉是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的TNT剧场(“九个剧场”中的一个)。二○○七年十二月五日晚上七点半,日本剧作家松田正隆的剧本《海与阳伞》在那里举行首场演出,而我是剧本的中文翻译者。
  松田正隆一九六二年出生在日本九州岛西南部的港口城市长崎,现居京都,在日本戏剧界大名鼎鼎。他长期创作实验性作品,尝试对舞台的整体景观进行诗性表现。早在一九九○年他就组建了剧团“时空剧场”。一九九七年“时空剧场”解散,二○○三年又组建戏剧团体“稀人会”(“稀人”意即“稀有之人”),以京都小剧场戏剧研究工作室为据点,努力探索现代戏剧的可能性。一九九四至二○○○年的七年间,松田在日本获得的大奖就有七项。
  《海与阳伞》一九九六年获第四十届岸田国士戏剧奖,标明了它在当代日本戏剧中的重要位置。岸田国士(一八九○—— 一九五四)是日本现代戏剧与现代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个戏剧奖项,在日本文坛的位置相当于用芥川龙之介的名字命名的小说奖。《海与阳伞》最初由“时空剧场”在京都上演是一九九四年元月,获岸田国士戏剧奖是在公演两年之后。可见它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而它被翻译为中文搬上中国舞台,已经是在日本公演十三年之后。
  根据日本戏剧评论家中西理的描述,在九十年代的日本,现代戏剧的潮流是以青年团的平田织佐为代表的“安静戏剧派”的崛起,松田正隆亦被看做该派的代表作家之一。《海与阳伞》是松田前期的代表作,也是“安静戏剧派”的代表作。安静的是舞台:平凡的日常生活图景,平淡无奇的对话,还有对话与对话之间的大段沉默。不过,安静的仅仅是舞台。登场人物平淡无奇的对话之中潜藏着疯狂的嫉妒与爱情,痛苦的灵魂在挣扎……对于排演该剧的年轻的中国戏剧人来说,把这样一个剧本搬上舞台是一种挑战。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挑战成功了。剧本中失业教师兼业余小说家佐伯洋次与妻子直子、情人久子三人见面的场面,我在翻译的时候就很感兴趣,想象演员如何用沉默、用肢体语言表达那种被深深压抑的剧烈情感。但是,阮娜(直子扮演者)和顾雷(导演兼洋次扮演者)的精彩表演超出了我的想象。自开幕到剧终,观众席上鸦雀无声。这种演出效果是挑战成功的最好证明。
  不过,一个剧本被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在另一文化环境中被搬上舞台的过程,也是它被重新阐释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脱落、变形相伴随。在中国版《海与阳伞》中,这种脱落、变形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要言之有三。首先是舞台设计的变化。原作中的写实性舞台(庭院、走廊、铺着榻榻米的日式房间)变成了象征性舞台。整个舞台被白布覆盖,庭院、走廊或者房间的位置由登场人物的动作和台词来决定。其次是人物和情节的调整。原作中的医生柳本滋郎被减去,只剩下护士南田幸子。原作中第一幕开始时洋次是坐在廊下剪指甲,而在TNT剧场则成了洗脚。最后一幕(第六幕)众人给直子的灵位上香的情节也被省略。第三就是方言的消失。原作是用作者故乡长崎的方言写成,而翻译成中文,日本方言则必然地被中国普通话取代。舞台设计的变化大概与舞台制作的难度以及演出成本有关,但写实性的原作因为这种变化被赋予了象征性,很难说是失还是得。但人物和情节的调整值得商榷。护士(而非医生)对直子的病情做出诊断(所谓直子的生命“只剩下三个多月”)不合常理,洋次下午洗脚也有些奇怪。坐在廊下剪指甲本是因为被解雇之后回到家里百无聊赖。原作中众人无声地给直子的灵位上香的情节本是“安静戏剧”中最安静的场面,省略之后《海与阳伞》的“安静戏剧”特征受到削弱。方言问题则更为复杂。在长崎方言不可避免地变成标准中国语之后,原作通过方言暗示出的非正统、非中心姿态以及方言的喜剧性也自然消失。
  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的TNT剧场,《海与阳伞》仅仅是作为爱情剧、作为日常生活剧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剧本自身的内涵并未得到完全展示,其与日本现代文学、与战后日本社会的关联则在很大程度上被“翻译”和“舞台”阻断。完整地理解《海与阳伞》,须回到日语的语境之中,且须将其还原为作为阅读对象的“剧本”。
  《海与阳伞》叙述的故事是从诗开始的∶
  也许,出生与死亡,都是/对于人类的某种遥远的复仇/确实是这样。唯其如此,男人与女人/才无非是一对圈套——为了使那复仇永远持续……
  并且是用诗结束的:
  不过,直到如今,我依然/在年轻时代的甜蜜困惑中迷失/省悟于妻子的重量而感到惊悚……//我想,也许/所谓遥远的复仇/是拥有另一种起源的遥远的送别,而且//托付于女人之身的,男人之心的重量/似神秘的慈爱/在永眠的妻子身旁,无穷无尽……
  可以看出,一首完整的诗被一分为二,前半首放在了剧本前面,后半首放在了剧本后面。就是说,《海与阳伞》的故事是被置于一首诗之中的。不过,翻译完剧本我即感到困惑:一位三十二岁的青年(松田正隆创作《海与阳伞》的时候三十二岁)何以对夫妻之情有如此痛切的感悟?何以能写出这种刻骨铭心的诗?剧本结尾处写道:“该剧作参考、引用了寺田寅彦的《橡子》、吉野弘的《致妻》和《虹之足》。谨此致谢。”为了理解《海与阳伞》我去翻阅吉野弘的诗集,才知道那首诗确非松田正隆所作,而是对吉野弘《致妻》的引用。松田只是对诗句的排列做了简单调整,并且省略了原诗中的一句“——嵯峨先生写道。”这句话本是放在“也许,出生与死亡,都是/对于人类的某种遥远的复仇”后面。换言之,吉野弘的《致妻》是从引用嵯峨先生的话开始的。根据诗后吉野的注释,嵯峨先生即嵯峨信之,那句诗是引自嵯峨的诗集《魂中之死》。《虹之足》是吉野弘的另一首名作,中译本《日本当代诗选》(作家出版社二○○三年版)亦将其收录(诗题被译为“彩虹脚”)。诗的大意是:雨后我坐在盘山道上开往榛名峰的巴士中,看到彩虹从半空把脚伸到远处的原野上,笼罩了原野上的几户人家。乘客们高兴得红光满面,大喊“喂!你们的家在彩虹里哪!”但是,那里并没有人出来抚摸彩虹的脚。“也许有那样的事/在别人看得见,而自己看不见的幸福里/并不感到特别的惊奇/幸福地生活着……”——诗这样结束。在《海与阳伞》第五幕,直子在从女编辑多田久子那里夺回丈夫洋次之后站到雨后的院子里,问洋次是否看到了彩虹,并说自己就站在彩虹中。洋次说没有看到,直子就说:“那就是说……你也在彩虹里。所以,看不见。”显然,这个构思是来自于吉野弘的《虹之足》。
  如果说《致妻》在主题方面给了《海与阳伞》灵魂,那么《虹之足》则是在细节上给了《海与阳伞》“意境”。一九二六年出生的吉野弘是战后日本屈指可数的名诗人,他对于夫妻关系的诗性表现尤其为人称道。评论家山田太一为《吉野弘诗集·续编》(现代诗文库,思潮社一九九四年四月初版)写的推荐辞,就引用了吉野弘以妻子为题材的另一首诗《某日早晨的……》。
  《海与阳伞》对寺田寅彦(一八七八—— 一九三五)《橡子》(日文文题写作《团栗》)的借鉴,在于情节设置和角色安排,还有细节的构思。寺田寅彦是日本近代物理学家,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三十岁时即被授予理学博士学位,后任东京大学教授。寺田也是著名作家。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就读之后,有幸受到在那里当讲师的夏目漱石的文学启蒙。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寺田寅彦是以随笔著称,评论家小宫丰隆甚至说∶“作为日本文学形式的随笔,是在寺田寅彦出现之后才展示出最大的表现力。”《橡子》发表于明治三十八年(一九○五)四月的《子规》(《ホトトギス》),是寺田的随笔名篇,并且是日本近代随笔中的名篇。明治三十五年(一九○二)岁末妻子夏子亡故,两年之后寺田写下了怀念亡妻的《橡子》,回忆从前与妻子在一起的生活:新年前后怀孕的妻子病了,吐血倒地。新年过后天气暖和起来,某日征得医生的同意带妻子去植物园,病弱的妻子高兴得不得了,精心梳洗打扮。等在外面的“我”催得急了,妻子居然孩子似地哭起来。在植物园里,看到穿海军服的男孩子带着小女孩往冰面上扔石子,妻对“我”说“你是想有个女儿吧”。在山坡上,妻子看到落在草地上的橡子,高兴地去捡,不停地捡,包了两手帕……文章结束于妻子去世两年多之后“我”带着六岁的儿子去植物园。“快乐地捡橡子的妻子今已不在。坟上的青苔绿了一遍又一遍。山坡上橡子落下的时候,白头翁的叫声中树叶在飘落。”从前妻捡橡子的地方,儿子快乐地捡着橡子……将《海与阳伞》与《橡子》对照阅读,可以看出二者“丈夫照顾病妻→病妻亡故”这种基本的“男—女”结构完全一致,洋次对直子的珍惜可以看做寺田寅彦式的,直子的天真和顽皮亦可看做夏子式的。我甚至怀疑naoko(“直子”的日语读音)这个名字也是从natuko(“夏子”的日语读音)变换而来。《海与阳伞》中直子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回家之后说给洋次听;直子因病突然倒地;直子征得医生的同意去看海之前精心打扮并对洋次撒娇;……这些情节都可以在《橡子》中找到影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