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标志性建筑的五十年

作者:吴焕加




  从上世纪中到今天,五十年过去了,同五十年前相比,我国的建筑文化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建筑文化包容广泛,而建筑艺术是其中重要而显眼的方面。从艺术学的角度看,建筑艺术是很特别的一个门类。黑格尔把建筑排在五种艺术之首(其后方为雕刻、绘画、音乐和诗),但明确指出“建筑是一门最不完善的艺术”(《美学》第三卷上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他的看法对不对呢?我以为有道理。建筑物本身有实用性、工程性和资财性,虽能具有审美价值,带有艺术性,但与绘画、雕塑、音乐等“纯艺术”相比,确实“不纯”,确是“不完善的艺术”。建筑艺术与政治、文化、宗教、艺术等社会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密切关联,同时又与生产力、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关系,绘画、音乐与GDP及钢材强度无关,建筑却与之密切相关,这是建筑艺术的特殊性。房屋建筑的审美价值,即它的艺术性,差别很大,艺术性很高的建筑是少数,艺术性的有无、高低之间呈现模糊的过渡,所谓“有区别无界线”。无论中国或外国,古代的建筑状况都相对单纯,今天的建筑和建筑艺术则呈现出多样、多元的局面,存在着差异、矛盾及对立,建筑艺术风尚的转变也很复杂,有变有不变,变者中有快有慢,有激进有折中,有的向前,有的往后,形形色色,参差不齐。
  五十年前的一九五九年,在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北京建成了十座大型公共建筑物,它们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及华侨大厦,合称“十大建筑”。这十座建筑物体现了当时我国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准,它们很好地满足了种种使用要求,人民大会堂至今仍是进行重大国务活动的场所。当时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筑创作目标是: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风格。
  五十年前,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人民群众对新国家和新社会怀着真诚的赞颂之情,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十分崇敬,对正在为之奋斗的目标的正义性与崇高性抱有坚定的信心,大家怀着高尚的情操、严肃的理想主义和高昂的民族自信心。在这样的思想信念和精神面貌基础上形成的建筑审美观,推动当年的建筑师和美术家努力探求端庄、稳重、有新意但不陌生,能让人产生亲切感又有纪念性的经典型建筑形象、设计者大都借鉴欧美各国在近代建造的官方建筑型制,有时转借苏联建筑的样式,再从中国古典建筑中选取有特征意义的形象和装饰,作为形式符号加入其中,由此造出宏伟、规整、厚重、坚实,具有石头雕刻般的纪念品格,并且明白无误地显示出它们是那个时期中国的新建筑。
  五十年前十大建筑在艺术风格方面,共同的特征是“庄重”——庄严和厚重。有人提出过类似欧美现代风格的建筑方案,未被接受。应该说,不接受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功能不佳或技术上有困难,而在于人民群众的信念和情感方面。政治气候和意识形态当时起决定性作用。从世界建筑艺术史的眼光来看,五十年代末的北京十大建筑大体上属于经典型的半古典建筑形式的范畴。这种建筑样态与当时苏联官方建筑相近,此点与当时中国各方面都倡导“学苏”有关。总之,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成的北京十大建筑,是那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条件的综合产物,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国有一些重要的顶级公共建筑物相继落成。除了上海、广州等地有几座外,最多也最显赫的集中在首都北京,它们是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奥运数字大楼等。
  这批新建筑的形象十分突出,非常耀眼,它们与人们已建、已知的任何建筑物都不一样。屋顶不像屋顶、墙不像墙,柱不像柱,梁不像梁,国家大剧院像巨蛋,国家体育场如鸟巢,游泳中心墙薄如蝉翼,央视大楼龇牙咧嘴。上世纪北京十大建筑的风格可用“庄重”二字来概括,眼下出现的新标志性建筑的共同特点则是“新奇”—— 新颖和奇特,其中,央视新楼不仅新、奇,而且怪,谓为中国五十年目睹之怪建筑之首,当不为过。与五十年前的十大建筑相比,新建筑仿佛来了个“变脸”,呈现出十足另类的面貌。
  这些新建筑主要用于演艺、传媒和体育活动,功能和身份与五十年前的北京十大建筑不同,不过,使用功能并非出现这种建筑风格的原因。世界上形象庄重典雅的剧院和体育场馆多得很,我们这批新建筑为什么具有现在那种模样呢?正因为这些建筑形体不是实用功能决定的,也不是结构科学要求的,更不是经济因素造成的,所以有些专家对此极为不满,生气、批判、抗议,但还是建起来了。
  
  近些年,外国建筑师拿到我国一些大型建筑的设计任务,这些北京新建筑的设计方案有的就出自外国建筑师之手,这种情况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认为建筑发生“变异”,毛病就出在这里。一位建筑师对国家大剧院、“鸟巢”和央视新楼的建筑设计严加批判,说它们是外国建筑师“把中国当成新武器试验场的妖魔鬼怪建筑物”。《北京青年报》曾有文章说:外国建筑师“将他们的价值与文化观念强加于我们”,“其结果是,慢慢地我们用外来的观念来观赏建筑,用外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建筑”。作者认为这是“文化殖民主义”。名为“CBD TIMES”的中文杂志于二○○五年刊登文章,大字标题是《外国建筑设计师强势入境——狼来了,羊该怎么办?》,文章作者将外国建筑师比做狼,把中国建筑师比成羊,打出悲情牌,流露出了一种弱国文化心态。
  建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建筑物,带有公共艺术品的性质,人们对其提出意见和批评是正常、正当而且有益的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人可以对那些建筑物提出不同的看法,赞赏或厌恶各随其便。把新建筑风格出现的原因解读为是外国建筑师“侵入”的结果,虽带有一定的情绪性,但其中包含正确的成分,即指出事情有外来因素、外来影响。事实确实如此,而且影响不小,至于上什么纲,上什么线,可以另议。
  二○○七年,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写道:中国“在大部分历史时期里,不变是常态。……而当代中国的最大特点莫过于一个‘变’字”。“从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之后算起。在如此短暂的历史瞬间里,十多亿人口的命运被改变,甚至现在已经开始带动整个世界在改变,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杜平,《联合早报》二○○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房屋建筑是复杂过程的综合产物。建筑风尚的转变,与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物质条件的改善及人文状况变化都有直接的关系。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对建筑活动影响深刻而广泛,不必再说。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物”与“人”两方面的变化共同推动建筑发展。
  物质条件的改善对建筑活动的影响直接又明显,就中最重大的,一是财富的增多,二是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房屋建筑,不论实体还是空间,都是用物料和银子堆出来的, 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固然有诗意,但首先还是“凝固的财富”。房屋的质与量与财富成正比,钱多,房子才大,才好,才会漂亮,这看法有点俗,但系实情。三十年前,公私都窘迫,我们分到房子就是大幸福,急忙搬将进去,别的都顾不上。现在富裕了,建筑的美观与艺术受到重视,这与买衣服是一个道理。工业发展,钢材由匮乏转为充裕,钢材多了,肥梁胖柱少了,建筑形象立即变得轻巧。加上材料、设备品种多,质量好,建筑形象自然与先前不同。在人文方面,变化同样广泛而深刻,对建筑风尚有直接影响的是人的观念的改变,而观念的改变与新的大众文化的兴起相关。建筑文化的变化是社会大变革的产物,而建筑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见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