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中美老太太相遇故事新编

作者:陈彩虹




  美国金融危机与我们
  
  九月二十五日,《读书》编辑部与经济观察研究院(《经济观察》报业集团)针对美国的次贷危机联合召开“金融帝国的挽歌”座谈会,这组文章是这次座谈会部分人发言后整理出的文字。五篇文章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谈与美国金融危机相关的几个问题。
  
  中美老太太相遇故事新编
  陈彩虹
  
  一个曾经振聋发聩的故事
  
  这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很广的故事。
  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工作了几十年,终于攒够钱买了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工作了几十年,终于将住房贷款还清了。”
  记得这个故事刚开讲时,社会普遍的解读,是说美国人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优于中国人。美国人崇尚负债生活,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提前住进新房,享受了生活。中国人则重视量入为出,省吃俭用积蓄,辛苦一辈子买了套新房,却来不及充分享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个故事具有振聋发聩的意味。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个故事带动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更不能够肯定地说它带来了与此关联的经济和金融制度的巨大变化,但我们有理由说,这个故事的确有它改变中国人的生活理念,进而促进生活方式变化,并推动社会经济和金融制度改革的某种功效。
  科学是讲究“可观察性”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摒弃了原有的生活理念,负债生活成为社会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个人和家庭贷款购买住房方面。相应的社会经济和金融制度,也从完全不能有个人和家庭的私有房产,更没有对个人和家庭的贷款制度安排,发展到了个人和家庭不仅可以拥有房产等私有财产,而且金融机构对个人和家庭的贷款已经占到全部贷款量相当大比重的全新格局。假如新一代的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见面,她们可能就会有相同的感慨了。
  但,美国人不甘寂寞,他们通过“创新”,让我们不得不保持对美国老太太新的关注。美国人的住房“次按贷款”制度以及关联的金融产品生产、交易,又在真实的世界里,充分地展示出了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新的差异。这种差异由于“次按贷款”危机的爆发,显得格外突出。
  
  在学术文本里梳理故事线索
  
  爆发于二○○七年夏季的美国“次按贷款”危机,至今还在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演进。经济学界大多用“还未见底”来描述这次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灾难,同时,其隐含的对全球经济走向大衰退的忧虑十分强烈,毕竟美国的危机牵涉上了太多的外部经济体。在大量讨论和分析这次美国“次按贷款”危机的文本中,我们很容易就读懂了“次按贷款”游戏的特点,读懂了它带来的灾难是技术上的必然。
  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是以借款人还本付息的能力为前提的。这是基本的经济常识。美国的“次按贷款”从原理上讲,是违背这样常识的制度安排,即贷款给了实际上并没有还本付息能力的借款人。那些信用评分很低,低到本来不被金融机构注意的借款人,从金融机构借到了大量的货币资金去购买住房。在“次按贷款”设计者和操作者的眼中,借款人本身虽然没有还本付息的能力,但住房作为抵押品,有益于美国经济的增长和住房价格的上涨,贷款连同高额利息的回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而是住房价格的增长速度。例如,借款人从金融机构借到十万美元的住房贷款,若住房价格增长10%,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只要不高于10%,本息回归就全然无忧。
  美国的住房价格持续不断地攀升,能确保美国的金融机构将贷款的本息收回吗?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看,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从市场的角度讲,住房不过是众多商品中的一种。依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虽然商品的价格会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起伏不定,但它终究会围绕商品价值而变化。这个曾经被称之为“价值规律”的经济学理论总结,将“价值”和“价格”进行了认真的区分,其通俗说法就是: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下降;商品求大于供时,价格就上升;但价格的变化只可能以商品的内在价值为中心出现上下变化,而不可能持续地上升或是下降。这个规律表明,商品的价格若是出现较长时间远离“价值”的上升或下降,它一定会有回归内在价值的力量,带来价格相反的变化。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的起伏变化也的确是一种常态。这是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的。尽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量的供应是由一个称之为“中央银行”的机构人为决定的,从表面上看,它使得某些商品的价格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有着上升的趋势,其实,这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带来的单位货币降值造成的,也就是百姓日常认定的“钱毛了”。过去买一个茶杯只要一元钱,如今买一个同样的茶杯需要十元钱,这与其说是供求关系造成了价格变化,不如说是如今单位货币代表的内在价值(即学界称的购买力)降低了。如果我们舍弃现代货币供应量逐年大大增加的因素,商品价格时升时降的变化,就是一个平常得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和真实的事实。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住房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美国人只用简单的盘算,就认定,借助美国的金融机构贷款来购买住房,不需要付出任何的额外支出,就可以“以房还贷”甚至于赚个盆满钵溢。美国的住房需求就在这样美妙的前景预计中迅速增大起来,它甚至超越了人们对住房居住的需求,而将住房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或“资产”进行投资来赚钱而已。
  美国的金融机构也以同样的思维方式,认定住房价格的上涨将保证所有住房贷款,获得完全的本息回归,而不论借款人是信用等级高还是低。加之,信用等级低下者,金融机构可以追加更高的利息要求。既然住房价格的上涨可以将信用等级和风险的关联完全消除,贷款给信用等级低者只意味着更多的回报,“次按贷款”的快速增加也就再顺理成章不过了。
  由此,勾勒出一个美好和谐的格局:美国人不需要任何的辛苦劳作,便可充分享受高质量的住房并可能获得额外的收益;金融机构则在相应的贷款提供和金融服务中,获得货币资金日益增多的回报。
  住房还是那样的住房,却在大量需求的推动下,价格一路暴涨,“泡泡”有了雏形。金融机构又在大量提供“次按贷款”中,虚拟地增加了更大的住房需求,进一步推动了住房价格的上涨,将“泡泡”吹得越来越大。而且,美国的金融机构还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以“次按贷款”作为基础,创造出了能够流动起来的证券形式推向国际市场,扩展了更大的融资空间,将全世界大量的投资者,都引入到了美国国内的住房市场上来,使得“次按贷款”的规模上升到了世界性的级别,“泡泡”的体积也就大到极致了。
  毫无疑问,“泡泡”越大,就越难承受任何外在力量的挤压,也就越容易破灭。近些年来,当美国住房市场的价格水平一度出现下降的走势时,美国人设计的看似完美的“次按贷款”的整个循环链条便突然断裂开来,“泡泡”瞬间绽开口子,房产迅速缩水,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贷款的金融机构本息无法收回,购买了相关贷款的“次按债券”投资者,其手持债券价值大打折扣,损失惨重,一场巨大的灾难就这样来了。
  
  从人性、意识形态和制度层面开掘故事的寓意
  
  上述对美国“次按贷款”危机的经历过程和危机必然到来的技术性结论,给予我们编写新版“中美老太太故事”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丰富的内容。但是,除了技术性的结论之外,我们有必要深入到“次按贷款”危机更深的层面上去,将危机背后属于人性、意识形态和制度层面的原因揭示出来。
  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次危机的最后根源,莫不是人性的贪婪和人性贪婪的意识形态化,以及“人造”制度对人性贪婪的极端化推崇和支持。这次“次按贷款”危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这次危机启动的领域是在与人们生活直接关联的住房上而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