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层次讲,福州和厦门的城市实力PK取决于各自城市的人文性格。性格决定人的命运,也最终决定城市的命运。
但奇怪的是,这两座城市的性格却有些相似。
福州是一座拥有2200年历史的城市。继省内的泉州和长汀之后,1986年,福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翻阅福州的历史文化,每一个生活在福州的人都会感到骄傲:远的,距今5000-7000年前,福州地区就有氏族部落长期定居,“闽人”就是当时的土著居民。而在距今4000年前,福州居民就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有了联系。公元前202年,汉封无诸为闽越王,这时福州就成了闽越国的都城。近的,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近代史上,福州曾经是我国海军、造船业的发祥地。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福州,更是英才辈出。历史上著名人物灿若群星,如汉闽越王无诸,晋代太守严高;自唐、宋、明、清以来,福州籍进士达4100多人,其中文状元16人,武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城市的前列。到了近现代更是出了严禁鸦片的林则徐,创办福州船政的左宗棠、沈葆桢,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家林纾。
可以说,在当下的中国,还没有几个省会城市像福州这样富有文化内涵,但也可以这么说,也没有一个省会城市像福州这样令人惋惜,因为,过去的灿烂似乎只剩下了残存,过去的文明也变得暗淡,甚至是倒退:
如今福州的文化遗存,除了城中心的两塔外,最为完整的就剩下几座山的石刻了。鼓山、乌山、于山,每座山上都镌刻着古往今来文人的墨迹。似乎只有这些难以被风雨冲刷的文字,才保留得最为彻底。不是吗?在福州,闽越故都文化早已荡然无存;闽腔,准确点讲是福州话,连福州人自己都不敢在粤语、闽南语中争强斗胜;闽调,在国内也是连闽南高甲戏都比不上。
与许多城市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博览和高雅演出不同,在福州很难看到什么大规模的文化展出,即使是免费观看,看客也是寥寥无几,更别说什么歌剧、芭蕾舞之类的艺术了,福州人看不懂不说,人家压根就没打算在福州演出。为什么?是地偏一隅还是城市太小?都不是。这两项指标都不比自己强的厦门,不仅能办国际音乐节,连乐团都组建得有声有色,在国内音乐界成为美谈。
不过福州在某些方面的“文化”却是全国的一大特色。“麻将文化”确实让外地人望尘莫及。入夜,只要你进入某个街巷或小区,“修长城”传出的噼啪声此起彼伏,期间,偶尔还夹杂着笑声和脏话。人们的夜生活总是休闲与创收融为一体。
福州另一个文化“特色”,当属殡葬。哪家有人驾鹤西游了,大清早,居民楼下就有一支甚至几支西洋乐队在吹拉弹唱,但他们奏的不是《风中之烛》,而是《常回家看看》之类的流行歌曲,令人啼笑皆非。周边的居民是骂在嘴上,气在心里。
这就是当今福州的世俗文化。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城市的灵魂。人们到了北京,立即感受到京韵的喷涌;到了陕西,感觉到黄土高坡中原文化的浓厚气息;到了四川,能感觉蜀文化的奇异,当然,还有江浙人的勤劳,上海人的精明,等等。但在福州,却没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要一个地道的福州人说出自己的城市精神是什么,这就难为他们了。爱拼就会赢?那是闽南人的。
如果按人口数量将一个城市划分为三级的话,那么福州绝对属于百万人口的二级城市,二级城市的特征是喜欢模仿。20世纪80年代,广东领导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广东的生活方式就成了时尚青年的效仿对象。当时的福州青年人是开口闭口总爱带个广东的“啦”腔;而今,上海经济热火朝天,福州的年轻人换口也快,广东“啦”马上一阵风地改嘴上海的“阿啦”、“侬”。这从福州经贸会展中心等各展销会隔三差五地组织“上海流行服饰展销会”、“上海羊毛展销会”可以看出来……凡有沾上“上海”两字,组织者招商就变得容易,商家挣钱就似乎来得有号召力,这多少可看出福州人对经济发达地方的崇拜。福州刚开张两年的大洋百货也打着“与上海同步流行”来做自己的卖点。即使是买日常生活用品的超市,在福州也得挂上“上海”的羊头来卖福州的狗肉。据说投资十七亿巨资的亚洲第一室内步行街——福州中亭街,也只是后来招来了上海“联华”,才觉得有了对外招商宣传的底气。上海人都来了,我们这里还会差?
不知是福州“生得起养不成”,还是什么原因,几乎所有的福州人杰都“星光”在外,只有走出福建这地方,才能大发异彩。林则徐如是,严复如是,林觉民、冰心等无不如是。有人这样解释闽人,在家“门里”是条“虫”,只有出外才能成龙。看来福州人还真不幸被言中了。“福州人”做事一向是满足于小打小闹。福州企业家的开拓精神老是成不了气候,也许与“福州人”骨子里早就生有着的硬得化不开的“保守病”的疾瘤不无干系。在平常的老百姓中,土著福州人是最保守的一群人:“福州人”没有冒险精神,常喜欢坐而论道。
家门口有一间位置不错的店面,“福州人”从来不是留为自用,而是把它租出去给别人经营,以稳稳地赚那一个月几千元的租金。所以在福州经济界的上层人物中,少有土生土长的福州人。看那些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士住洋房,开名车,许多“福州人”心里就不是滋味,并总时不时地来一句:“现在这社会,撑死胆大的。”
“福州人”保守,还表现在择业观念上。现在许多底层的“福州人”,他们宁愿让“那些四川人什么都肯干”,抢走饭碗,而自己去领低保金。前几年,福州市政府为了安置下岗的“4050”工,为这些人找了许多“嫁”出去的婆家,可这些新媳妇们在婆家却都呆不了多久。虽然招人单位也有应政策之举的嫌疑,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福州人”那种“宁关在家里饿,也不在外乡人前窘”的思想在作怪。
另外很奇怪的一点,大多数外地的“福州人”,不自认是“福州人”,究其原因,是在许多人眼里,福州人小气,不承认自己是“福州人”,这样好像能在外人面前赢得好的第一印象。
但是在这场城市口水战中,厦门人在福州人眼里也是半斤对八两,彼此彼此。事实好像也说明了这一点。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里写道:“厦门岛厦门岛,厦门既然叫岛,就具有开放和封闭的二重性。因为岛所面对的大海,既可能是畅通无阻的通道,又可能是与世隔绝的屏障。厦门总体上说是既开放又封闭。其封闭之表现,就是抱残守缺于一隅,自我陶醉于小岛。厦门有一种奇怪的观念,就是只承认岛内是厦门,不承认岛外辖地(如集美、杏林)是厦门。至于鼓浪屿上人,则坚决否认自己是‘厦门人’,而坚持说自己是‘鼓浪屿人’。看来,越是‘岛’,而且越‘小’,就越好,越自大。这可真是地地道道的‘小岛意识’。”
厦门人的对生活外的一切态度,就像厦门泡久的绿茶一样,很淡很淡。他们对待新鲜事物是那种见怪不怪、满不在乎的派头。老外来了不围观,歌星来了不追逐;随便什么事在厦门都形成不了热潮,所以厦门的足球门票就一直来不高。在厦门,如果你对厦门人说,你看,同是特区的深圳如今经济怎样怎样,他们大多会不以为然地说,深圳特区是很好,但厦门也不差,没有可比性呀!厦门人对事,一向看得很开,他们不会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就像厦门不会在公共场所争吵甚至大声叫喊,不会为了一个公交车上的位子在上车时挤得很不绅士一样。所以厦门人对待外来客人总是很友好。就是外国人,厦门人也是以一种平常心对待他们,不像国内的一些与厦门差不多大的城市居民,见到洋人就驻足、围观。
总之,厦门的生活节奏慢慢悠悠,根本不像所谓特区“三天一层楼”的火箭速度。人们按部就班地上班、吃饭、午睡、下班,周末休息,日子缓缓前行。虽然厦门的立交桥很少,道路也不宽,也没有高架桥,但却很少塞车。
但厦门也有与福州不同之处,那就是为人的豪爽与大度。厦门对于钱财不很在意,这点上有点像北方人。厦门人到菜市场上买菜不太为那一角八分的磨嘴皮,小贩也不会为几个小钱和你过不去。如果缺个一两毛的,甚至一张百元大钞为了五角一块的找不开,他们大多会没关系算了,或者说,要是下次还记得就再补吧。弄得你以后想不到那摊上买东西都不好意思。
厦门还很有人情味。在厦门人的心中,纽约人、上海人,越南人、甘肃人没什么两样,他们都是厦门人的客人。所以每到逢年过节,在厦门工作、求学的外地人,要是有厦门的同事、同学,他们肯定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漂泊感,因为大都会被厦门人请进家里一起过年节的。在厦门把朋友放在外边独自过年节,是一个很不绅士的行为。是的,厦门人这种很有人情味的风尚确实很让外地人为之感动。
那么,既然这两座城市的性格相差不大,厦门为何还有今天的发展呢?这要从厦门的历史说起。尽管厦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很久,但真正让厦门被世人熟知,还是因为三件事情:
一、17世纪中叶,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坚持抗清,并从厦门出发,在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二、20世纪初,陈嘉庚、林玉珠等爱国华侨,在厦门大兴教育,兴建了集美学村、厦门大学、双十中学等赫赫有名的现代学校。
三、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厦门湖里区成立经济特区,此后的20多年间,厦门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很快超越了历史更为悠久的福州、泉州等城市,成为闽南人心中的海上花园和生活天堂。经过20年的建设,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厦门经济特区已从昔日的“海防前哨”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开放性海港城市、重要的商贸旅游口岸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正因为厦门的发展更多地依靠了外力,所谓天时地利之便,人的作用相对小一些,所以才导致福州的不满与不服。
厦门——凭什么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