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空间




  在高校毕业生这一中间阶层的后备大军不断膨胀的同时,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已经凸显。

  高校自1999年大幅度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在2003年毕业,2003年是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也是就业高压年。原本就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偏偏又遇到上天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非典”的肆虐令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中国社会调查所对此进行了调查,上述数据,来自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东民、王星所:《直面大学生就业——对2003年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6月20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约为50%左右,而且是比一个月前已经上升了约15个百分点之后的结果。其中,研究生的签约率为80%左右,本科生的签约率为60%左右,专科(高职)生的签约率为30%。2003年的大学生毕业总人数是212万;也就是说,当年6月全国还有100万左右的学生尚未落实工作。调查显示,16%的应届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31%的毕业生表示他们对找到的工作并不十分满意;只有13%的毕业生对他们所找的工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1996~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7%、971%、768%、793%、820%、900%、80%,而2003年7月的毕业生签约率只有50%。事实上,如果再相较于此前数十年的国家包分配制度——就业率近100%,这个数字或许是50年来最低的。虽然影响2003年就业形势的原因有多种,比如“非典”天灾,扩招后果凸显,大学教育与市场不协调,一些就业制度障碍,个人原因等等,但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2004年的形势继续严峻,到了2005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将要达到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2071%。67万考研大军再创历史新高,国家公务员招考比例达到37∶1……在这些创纪录的数字背后,隐藏着这样一个信息:2005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见《338万学生如何就业》,载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1-14/26/528181shtml)。针对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教育部部长在2005年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头等大事,提出了各种解决途径和办法。参见周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在教育部2005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fo7846htm)。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专家们开出了各种药方,并特别强调要大学生调整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不容置疑,有些大学生存在自视甚高、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经过了多年持续的就业难,大学生的心态已经比较实际了。比如,高校毕业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已经占到了409%。参见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载《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8日第8版。曾经有一篇模仿作家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的文章在互联网上流传很广:人才市场的停车场里,横七竖八停着各处来的自行车、助动车。排队的是新毕业的大学生,把门口塞得很满。厚厚的履历表用各色的夹子夹着,一捆一捆地,填没了这只手和那只手之间的空隙。

  这些毕业生大清早骑自行车出来,穿越了半个城市,到了人才市场,早饭也不吃,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重点本科1500,普通本科1200,大专不要。”招聘单位的(PR)公关小姐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

  “什么!”毕业生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

  “在六月里,你们不是说IT年薪6万么?”

  “7万也招过,不要说6万。”

  “哪里有跌得这样厉害的!”

  “还是不要干的好,我们回去呆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的愤激的话。

  “嗤,”小姐冷笑着,“你们不干,人家就关门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本科毕业生,头几批还没分派完,苏北、西北等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就要涌来了。现在各地的海归、硕士、博士、MBA也多的是。高工资的POSITION(职位)是为他们留着的。”

  苏北、西北等地的院校,硕士、博士、MBA,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已经毕业的学生不干活,却只能作为一句愤激的话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干呢?在城市的生活费是要花的,为了做简历,买体面的西装革履,当初父亲母亲为自己上学借的债,自己签约向银行贷的款是要还的。传统社会是一个扁平状的结构,主要由占绝大多数比例的社会基层和占极少数比例的社会上层组成,真正的中间阶层并不存在。作为新生的社会阶层,中间阶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社会基层的不断向上流动和积累。其中,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从而跨入中间阶层,是实现这种社会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这些年来,教育人群的膨胀为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裕的后备来源。

  获得高等教育的群体所面临的就业难处境,无疑为中间阶层的继续快速发展形成了直接障碍。这种就业难的处境,也体现了当前中间阶层发展空间的有限性。这种空间有限性不仅为新进者设置了更高的门槛,而且为原有中间阶层维持原有社会地位、继续提升社会地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中间阶层面临向下流动的威胁,甚至一部分中间阶层可能要向下流回到社会基层。

  综上,中间阶层在膨胀中同时面临着容纳空间有限的困境。当然,无论是膨胀、还是空间受限制,都是整个社会发展大背景下的一个场景。大背景的变数,也决定着中间阶层的发展壮大存在着变数。

  第三节社会联系与组织〖1〗一社会联系的局限中间阶层的主要凝聚力是共同体认同意识,广泛的社会联系与有效的社会组织对中间阶层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意义重大。即使中间阶层内部充满了各种异质化因素,其共同体因素仍然可以使松散的中间阶层得到社会整合。社会组织是中间阶层社会整合的必要条件。但在实际社会联系与交往上,中间阶层的社会联系十分有限,社会组织缺失成为当前城市社会的一个特点。除了职业交往之外,中间阶层的社会联系主要集中在以下有限的几个方面。

  ①亲友私人联系。这是他们的主要的社会联系,局限在亲朋好友的私人聚会、同事间工作接触和业余交往上,给其他交往方式留下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②休闲娱乐性的非正式群体联系。中间阶层的工作比较忙碌,压力较大,但在业余也会寻求一些休闲娱乐。比如,赵岚(07)、褚峰(08)、许刚(29)都是某个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平日保持每周两到三次的锻炼,偶尔参加健身俱乐部组织的集体活动。但这些健身活动主要是个人性的,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交往。正如褚峰(08)所说,这些都是“点对点”的,没有形成一个面,或者一个平台。王慧(19)参加了山野俱乐部,偶尔去京郊游玩一下。但这种俱乐部并不稳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活动内容也很单纯。王慧(19)曾经参加了几次俱乐部出游活动,因为同伴大多是在校学生,感觉在年龄、交流上有些距离,很快退出了。

  ③正式专业或行业协会联系。如曹飞(09)所说,其实所有的律师都是律师协会的会员,但律师协会仍然以官方性质为主,发挥着传统上的律师管理、监督职能,而不能作为律师平日交往和聚会的平台。许刚(29)也是这种情况,他所在的行业协会的会员资格只是一个名头,没有成为他社会交往的依托。与此相对照的是,他同学间倒是每个月至少聚会一次。

  ④正式社团与政治团体组织联系。传统上的正式社团与政治团体组织,如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以及各种专业协会等,它们的成员数量非常庞大,除了农村理论上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会成员,特别是中间阶层。这些体制内的社会组织在发展和活动上所受的约束较少,但它们在本质职能上属于政治外围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在传统的政治全能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中,这些组织对中间阶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已经呈现出弱化趋势。例如,许多被访者是党、团员,但在外企和私企中很少参加组织生活。沈智(11)作为正式党员,惟一感受到组织存在的机会是支部书记按时发给他一些党内刊物,但因为工作忙,他几乎没有时间看。